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5.42KB ,
资源ID:73365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3365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哲学与人生教案第10课时.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10课时.docx

1、哲学与人生教案第10课时第10课时第十课 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 【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到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2)理解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的意义,认识到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个人成长的关系。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认识人生目标的意义,使学生领悟到目标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意识,自觉地把个人成长纳入社会发展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3运用: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教学重点】1.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性。2.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教学难点】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应遵守历史发展规律。【教学方法】启发讨论法、

2、案例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邓小平的名言“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较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引导学生思考三个问题:(一)邓小平的这段话论述了什么问题?通过学生的发言归纳总结,邓小平的这段话一是说明了社会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二是说明了社会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二)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然会代替旧的社会制度?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06页“透过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

3、,就会发现历史发展并不仅仅是年代的流转、朝代的更替,而且隐藏着一定的规律”通过阅读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社会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二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其他一切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第三个问题:人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者,个人和社会发展之间是什么关系?既然社会历史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总趋势,那么作为个人如何顺应历史潮流,在社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带着第三个问题引导学生进入第十课的学习。新课讲授明确本课学习目标:(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个人目的、动机与社会发展规律之间关系的原理。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性活动;人生目标的

4、确立和实现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2)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原理,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一、历史规律和人的活动1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性运用教材第107页的图:“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提出问题引入教学:“决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因素是什么?”在讲清楚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些概念的基础上,教师要讲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师总结: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

5、决中实现的。2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有其特殊性请学生学习教材第108页“西安事变”和“恩格斯名言”,通过具体事件分析讨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特殊性。教师归纳: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有其特殊性,因为社会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自觉实践活动,它是由无数人共同作用形成合力的结果,是无数偶然事件的总和构成了社会发展。3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性的活动请学生学习教材第108页“北平和平解放”案例。学生思考问题: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有何指导意义?教师归纳: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需要人的创造性活动。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因此,自觉认识并运用社会发展规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对社

6、会有用的人,应是每个人的人生目标。过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一是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社会是由无数个人组成的,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人的发展更需要社会提供种种条件,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所有的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整体运动及其发展。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的活动既是一个生命的自然过程,又是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的活动都面临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既是进行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又是作出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二、人生目标和社会发展1人的动机必须符合社会

7、发展规律一个正常的个人总要在社会生活中担负一定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从事这样或那样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从而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留下自己的印记,社会的发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努力才能实现。因此,人们活动的动机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实现。人的动机正确了,就可以推动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请学生参考、阅读:教材第109页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感受人的动机与社会发展规律之间的关系。2人生目标应该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学生学习教材第109页 “周恩来”的案例,并思考问题:教师提问:周恩来的人生目标和当时社会发展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教师归纳:符合社

8、会发展规律的人生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融,这样的目标不仅能实现,而且还会促进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学生阅读:第110页材料 “打工仔”案例。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个人实际的人生目标才是正确的,才能够走向人生成功。中职生要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要求结合起来,通过自己对人生目标的不懈追求,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三、人生目标和个人成长阅读与感悟:有价值的人生,不能没有激情与梦想 很难想象,人的一生如果没有了激情与梦想会是什么样子。激情与智慧结合就是发明和创造;激情与浪漫结合就是艺术和情谊。在人类社会里,最有价值的人生是深远的智慧与崇高激情的交织,任何一个缺乏激

9、情的生命,都不可能实现有价值的人生。人更需要梦想,梦想让这个世界变得如此生动,丰富多彩。因为有了飞翔的梦想,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因为有了光明的梦想,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因为有了探索宇宙的梦想,加加林成为第一位从太空看到地球的人拥有激情,也就拥有了真实而丰富的人生。 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埃里克韦亨迈那是一位盲人,33岁的时候,他得了罕见的视网膜疾病,以致双目失明。在此之前,他是一名出色的登山队员,并梦想要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失明之后,埃里克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凭借着梦想和努力,他终于在2001年5月25日成功登上了世界之巅。当他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一刹那,梦想成真了,很多人都为他欢呼,为他高兴。

10、有了梦想,森林才那么青翠,山峰才那么俊秀,河流才那么清澈,天空才那么蔚蓝。也许,一个人可以失败,可以遭受挫折,可以忍受孤独和不幸,但一个人不可以没有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小鸟失去了双翼,船失去了双桨。为了梦想的实现,多少勤劳、智慧、热爱生活的人在坚持不懈地追求。无论道路多么崎岖曲折,无论激流多么湍急汹涌,都不能挡住人们实现梦想的前进脚步。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太阳升起来了,它照亮山峦、河流、森林和那些耸立着高楼的城市,也照亮了那些背着行囊、带着激情与梦想正要出发的人。因为有了激情与梦想,前面的道路才格外宽广。活动步骤:第一步:教师在课前精心挑选一首比较抒情的曲子。事先印好文章有价值的人生,不能没

11、有激情与梦想,上课时发给学生。第二步: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一人或多人进行配乐朗诵。朗诵一定要有激情,能够感染人(可在课前辅导练习或作为预习作业在课前练习)。第三步:低入口,深思考。诵读后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这篇文章的哪些语句,从这些语句中自己得到了哪些启示?(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健康、向上的理想;另一方面,要尽量多地引导学生充分发言并适时的给予鼓励。) 过渡:我相信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而正是这样的梦想与追求,人们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漫无目的地飘荡终会迷路。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别人又如何帮助你追求成功?人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才能

12、克服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挫折和阻碍。而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并为之而奋斗,将使我们拥有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人生。(此处可参考教师参考书中的“制定自己的目标有多重要?”等例子)教师归纳:因此,个人的成长需要目标的指引。有了目标,人生就不会盲目;在日常的生活中,就不会随波逐流。因为,人生目标可以起到鼓舞、约束、鞭策作用,它可以挖掘实践者身上最大的潜能。沙漠中没有方向的人们只能徒劳地转着一个又一个圈子,生活中没有目标的人们只能无聊地重复着自己平庸的生活。对沙漠中的人群来说,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而对于现实中的人们来说,新生活是从确定目标开始的。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目标对于成功也有绝对的必要(此

13、处可参考教师参考书中的“汪潮涌说”,从事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对于成功的重要作用)。所以,人生目标可以规划人生发展;人生目标可以推动人的进步;人生目标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四、正确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1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要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人实际通过阅读“徐向前和胡宗南两人的不同命运”;阅读“铁道学院桥梁专业的青年学生王梦恕”的故事,思考哪些因素影响着人生目标的确立?教师归纳:社会环境、社会发展规律影响着人生目标的确立。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要确立人生目标就要认清中国社会发展规律、趋势与要求,要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出发,结合自己的实际确

14、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2人生目标要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校正阅读教材第113页“鲁迅弃医从文”故事,谈谈鲁迅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教师归纳:社会环境和条件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人生目标也应随时修改和更新。为了达到目标,就要像深谋远虑的将军一样,时常根据战局改变战略。如果此项计划无法进行,就须由另一项计划替代。但是一定要牢记:我们可沿着成功之路改变计划,但不要轻易改变目标。因为“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3. 正确确立人生目标要靠自己不懈的努力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李清照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亚里士多德说:别人为吃而活着,而我吃是为了活着。教师提

15、问:古往今来,人类对于人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思考,新时代的你是否思考过你的人生? 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教师归纳: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理想也是多种多样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追求一定的目标,有的人追求优异的学习成绩,有的人追求舒适优越的生活,有的人追求事业上的成就。只要是积极的、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理想,都是我们要尊重和倡导的。我们不奢望每个人都要定下当科学家、当宇航员的目标。可是,我们有理由为自己定下符合自己志趣的发展目标。确定了人生目标后应有个人的发展计划,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小组活动:“策划我的人生目标”第一步:设计人生目标蓝图。1.我的人生目标:5.我一周的目标:2.我高中阶段的目标:6.我一

16、天的目标:3.我一个学期的目标:7.我一节课的目标:4.我一个月的目标:第二步:相互交流,相互监督。小组成员互相交换意见,修订和完善个人目标。第三步:通过推荐或自荐方式,每组选出一位同学在全班面前交流。课堂小结每个人都在追求一定的目标,真正的人生之旅,是从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怎样的人生目标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正确的人生目标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同时在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发展状况不断校正;确立了人生目标就要不懈的努力实现目标。作业:结合学习本课后的感受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写一篇1000字的文章带着目标上路。人生感悟1、透过扑朔迷离的历史现象,就会发现历史发

17、展并不仅仅是年代的流转、朝代的更替,而且隐藏着一定的规律。唯物主义历史观之所以被称为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并在人类思想史上造成了一次革命性变革,就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历史运动的基本规律。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道,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是唯物史观,一是剩余价值学说。他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

18、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2、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同自然规律是有区别的,譬如:地震、海啸、日食月食和春夏秋冬的发生或交替等都是一种自发的、盲目的活动,并不为人们所操纵。而社会的变革、朝代的更替,则是由具有思想和目的的人活动的结果。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是通过无数偶然性事件表现出来的。譬如:日本发动侵略我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本侵略者节节退让,却调集大量兵力打内战,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镇压民主力量。在共产党的影响下,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这一事件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和全民族

19、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同抗日,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从历史现象上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义举和“西安事变”这一偶然事件的发生,改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走向,影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但这一事件的背后,是全国人民停止内战、团结一致、共同抗日的人心所向,是中国社会要求战胜帝国主义的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3、1978年,我国在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浩劫,粉碎“四人帮”后,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始了各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经济濒临崩溃的国

20、家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道路,经过三十年的艰苦努力实现了初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局面。在党的指引下,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正在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目标奋进。4、有位贫困地区的有志青年,进城打工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他给自己树立了一个人生目标,要成为一名企业家,让自己的父老乡亲们富裕起来。他回到家乡,在党的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带领乡亲们,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无公害食品,为家乡父老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他的人生目标和时代发展相一致,为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5、有这样一个故事,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小村庄叫比塞尔。它在一个只有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儿走出沙漠一般需

21、要三昼夜的时间。可是在英国皇家学院的院士肯莱文1926年发现这个小村庄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据说,他们不是不愿意离开这个地方,而是尝试过很多次都没能走出来。开始,肯莱文雇了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走了十天,大约800 英里的路程,结果在第十一天又回到了原地。后来,肯莱文又雇了一个叫阿古特尔的青年,他告诉这个青年,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最亮的星星走,就能走出沙漠,结果,三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事实说明,没有确定的方向就不能走出沙漠。6、古代的许多名人,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从而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孔子广纳门徒,实行教化,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目标;屈原感喟“路漫漫其

22、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求知为人生目标;岳飞驰骋疆场,奋勇杀敌,“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以“还我山河”为人生目标;杜甫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以苍生社稷为人生目标;辛弃疾以建功立业,“赢得生前身后名”为人生目标;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凛然之气,穿虹贯日。正因为他们树立了远大的目标,才有所建树和成就,他们的名字被铭刻在历史画卷中,流芳百世。7、鲁迅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但是他却经过了弃医从文的过程:青年鲁迅目睹了旧中国一些庸医误人或以医行骗的现实,立志学医报国,并于1904年东渡日本求学。一天在学校看电影时,银幕上出现

23、了一个被绑着的中国人,正要被日军砍头示众,周围有许多看热闹的中国人,这些人虽然体格强壮,但精神麻木演到这里,日本学生中响起一阵掌声。这掌声强烈地刺痛了鲁迅的心。他清醒地意识到:“医学并非一种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务,是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呐喊自序)于是,中国就少了一个医学家,成就了一个文学家。可见,人生目标决定了人的发展,而人生目标是与社会状况相联系的。相关链接1、在马克思主义以前,一切旧唯物主义一旦进入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

24、了唯心主义。因为旧唯物主义从社会历史的现象看问题,把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尤其是英雄人物的意志和活动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就陷入了思想动机决定社会发展的唯心史观。马克思透过现象看本质,认为对社会历史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思想动机的表面上,而应当进一步追溯思想动机背后的动机,即物质根源。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社会存在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最基本的、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水平决定社会的发展水平,是生产力这种物质力量最终决定着人类历史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出发,揭示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

25、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在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体验 与 探究1古今中外,一切有作为、有成就的人,都是由于他们清醒地认识到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并善于使自己的追求适合当时的社会实际、符合社会需要而获得成功的。列举有关事例,说明个人的活动为什么要适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2约翰戈达德是美国洛杉矶郊区的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15岁时,他为自己拟了个题为“一生的志愿”

26、的表格,表上列出了他所有的梦想:“到尼罗河、亚马逊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驾驭大象、骆驼;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莎士比亚的著作;谱写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个国家;结婚生孩子;参观月球”他把每一项都编了号,一共有127个目标。16岁那年,他就和父亲一起开始了探险,按照计划逐个地实现自己的目标。49岁时,他已经完成了127个目标中的106个,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能享有的荣誉。请结合上述事例,说明确定人生目标的重要性。3请你找出几个自己所了解的成功人士早年所确定的人生目标

27、。结合自身实际谈一谈你所要确立的人生目标。名言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邓小平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恩格斯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实现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高尔基没有目的就做不成任何事情;目的渺小就做不成任何大事。狄德罗立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功随着工作来,这是一定的规律。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着你的努力结果巴斯德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