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51.72KB ,
资源ID:736597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3659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题型全解实词辨析1.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题型全解实词辨析1.docx

1、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题型全解实词辨析1公务员行测情感辨析型选词填空真题解析题型实例例题1?2009年浙江省第18题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败,这个“数千年未有之大变的”的酿成乃是中国农耕文明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双重结果。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式微侵凌B.消亡侵略C.衰落熏陶D.变革影响【解析】文中缺少的两个词分别表示中国农业文明的没落和西方工业文明的侵略。“式微”指渐变得无足轻重;“侵凌”指带有侮辱性的侵略。“消亡”表述有误,中国农耕文明并没有“消亡”,只是变得日益无足轻重,C项的“熏陶”明显错误,而D项的“影响”显得程度过于轻。可见其他各项均不合适。故选A。例题2?2007年广东省第23题

2、地下短信群发公司是目前垃圾短信泛滥的主要(),而目前的监管措施还不能有效的约束他们的行为。A.来源B.源泉C.祸根D.根源【解析】“源泉”是个褒义词,显然不符合题干语句的贬义色彩,排除B项;“来源”指事物所来的地方;“祸根”指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根源”指事物产生的根本原因,这三个词相比较而言,只有“根源”在感情色彩和语境上最贴合题干。故选D。解题之道国家公务员网辅导专家指出,有些词语不仅有一定的意义,而且还常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如“伟大、聪明、纯洁、高尚、敬爱”等,带有褒扬、喜爱、尊敬、肯定等感情色彩,称为褒义词;“渺小、愚蠢、卑鄙、丑恶、轻视”等,带有贬斥、憎恶、鄙视、否定等感情,称为贬

3、义词。词的褒贬色彩在反义词中表现得最明显。例如:勤奋懒惰,美好丑恶,勇敢怯懦,善良凶恶,谦逊傲慢,等等。同义词中有些也带褒义或贬义。例如“鼓励”和“怂恿”是同义词,但“鼓励”意在勉励人做好事,是个褒义词;“怂恿”意在挑动人做不好的事,是个贬义词。又如:揭发告密,领袖头子,赞扬吹捧,果断武断,团结勾结,等等,前一个是褒义词,后一个是贬义词。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些词语的感情色彩也起了变化。有的词由褒到贬,如“大锅饭”,开始时是褒义,现在略含贬义;有的词由贬到褒,如“竞争”,从前用的是贬义,现在是褒义;有的词由中性到贬,又由贬回到了中性,如“策划、集团”等。词语的感情色彩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爱憎感情

4、和褒贬评价。一般来说,表示对人或事物的褒扬、喜爱、尊敬等感情,要用褒义词;表示贬斥、憎恶、鄙视等感情,要用贬义词。因此,使用词语,特别是使用同义词语,不仅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对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还要分清是褒义词语还是贬义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用,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准确、鲜明的表达出来。公务员行测频率最高的题型:近义词填空言语理解部分为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核心题型,表现为题量大、题型固定、难度高等特点。为备考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国家公务员网老师特将国考中言语理解出题频率较高的题型予以汇总,并给予技巧点拨,希望广大考生能从中有所体会,把握出题规律、理顺知识脉络、掌握复习技

5、巧、考出理想成绩。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选词填空试题高频常考的题型有:近义词填空、虚词填空和成语填空。其中,近义词填空题是核心题型,也是考察的重点。要做好近义词填空必须做好三样基本功:1. 近义词积累。要想选择适合题干的词语,首先必须准确掌握词语的含义,在对词义程度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褒贬等进行辨析之后,考生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词语积累需要一个逐渐增长词汇量的过程,建议考生买一本高中基础知识手册,进行长期的常规学习。2. 语境分析能力。汉语词义往往是多重的,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真正确定词语的含义。所以一个词语是否适合语境是做这一题型的重要参考标准。3. 掌握惯用搭配。在平时说话和阅读中,注意一些

6、固定的词语搭配和惯用说法,尤其是国家大政方针以及领导人讲话中的语言搭配。所以考生应注意学习主流媒体的语言,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或者省报等等。真题一:2009年国考32题:1. 实践表明, 良善的制度设计,住房保障已不再是政府的财政包袱,相反,它还是经济增长的 。住房保障本身已表现出一种强大可持续的生命力,并成为能够产生稳定回报的投资品。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基于 机遇 B. 出于 动力C. 由于 前提 D. 鉴于 表现【解析】A 从词语的搭配习惯来看,“出于”应搭配使用,如“出于.。的考虑(或目的)”,用在这里使句子成分残缺,首先排除B。“鉴于”表示以某种情况为前提加以考

7、虑,显然句中没有此意,排除D。“相反”说明横线处的词语与“财政包袱”形成对比或含义相反,“包袱”就是负担,与负担相对则是“机遇”。真题二:2008年国考第40题:2. 作为一个公司领导,不需要、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但一定要 ,能够在注重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 ,在某一细节的操作上做出榜样,并形成 ,使每个员工都不敢马虎,无法 。只有这样,企业的工作才能真正做细。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明察秋毫 周密 威慑力 搪塞B. 明辨是非 周详 使命感 推脱C. 抓大放小 透彻 好习惯 塞责D. 高瞻远瞩 入微 内聚力 敷衍【解析】A 本题的突破点在第三个空格。结合语境可知,公司领导

8、只有形成“威慑力”,才能使每个员工都不敢马虎。再检验第一个空格,与后文联系看,强调的是观察细致,因此填“明察秋毫”语境对应极佳。真题三:2007年国考第26题:3. 虽然很多员工觉得很难控制工作中的压力,但是至少当他们回家时是 的。然而随着工作本质的变化,家也已经不再是曾经的避难所了。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愉快 B. 清闲 C. 悠闲 D. 轻松【解析】D “愉快”是“快意,舒畅”,“清闲”是“清静,闲暇”,“悠闲”是“闲适自得”,“轻松”是“不感到有负担,不紧张”。横线处应填与“压力”相对的词语,选项D“轻松”最符合,是正确答案,选项A、B、C不正确。真题四:2008年国

9、考第34题:4. 在当代,发展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人口素质。谁人口素质高、人力资本 ,谁就占据先机,谁就会走在发展的 ;谁人口素质低、人力资本 不够,谁就会丧失发展的机遇,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丰富 前沿 累积 B. 充足 前锋 积累C. 强大 前端 聚集 D. 雄厚 前列 积聚【解析】D 本题的突破点在第一个空格,在习惯上,“资本”与D项的“雄厚”最为搭配。进一步验证第二个空格,“走在发展的前列”这个搭配也极佳。真题五:2007年国考第33题:5. 钧瓷以其古朴的 ,精湛的 ,复杂的配釉,湖光山色、云霞雾霭、人兽花鸟鱼虫等变化无穷的图形色彩和奇妙韵味

10、,被列为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首。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造型 技术 B. 外形 工艺 C. 外形 技术 D. 造型 工艺【解析】D “外形”是指物体外部的形状;“造型”是指创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钧瓷是独特的、创造出来的,形容钧瓷用“造型”比“外形”更适合。“工艺”是指将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产品的工作方法、技术等。“技术”只是一个经验和知识的生产过程中的积累,“工艺”比“技术”更适合。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D。真题六:2009年国考第33题:6. 作家、出版社、图书零售商依然依靠传统的纸质书利润分成系统获取各自最主要的收入,网络盗版被视为 这一系统利益的首害。2000年曾 于电

11、子出版的许多出版社后来都放缓了推出电子化新书的脚步,主要原因便是担心这样会加快网络盗版的速度,减少图书的销售量。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冲击 争先恐后 B. 侵蚀 跃跃欲试C. 破坏 摩拳擦掌 D. 分割 踌躇满志【解析】B 第一横线处要填的词语和“利益”搭配,从搭配习惯来看,首先排除AC两项。从感情色彩上来看,“分割”是中性词,与 “首害”的感情色彩不统一。“侵蚀”指逐渐侵害使(利益)受消耗或损害,速度较缓慢,这与“担心加快网络盗版的速度”相对应。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巧解选词填空三高招选词填空是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测试的一项主要内容之一,它一般是先呈现一个句子,在某些关键词的

12、地方已经留出空格,要求你从题后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填入句中空格处,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连贯和最完整。在此,国家公务员网的专家从实词的角度帮助考生轻松拿下选词填空题: 实词是指意义比较具体的词。汉语中的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一般考查的是名词、动词、形容词,而对后三者的考查相对较少。且实词主要侧重考查近义词、同义词的辨析,词语间的搭配等,我们在解答实词题型时,重点在分清出题的角度,在考查角度上一般可以有如下命制方向。 一、从词义范围上辨析 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所考查到的词语,其词义范围主要体现在词义大小、词义轻重、词义侧重点三个方面。 第一

13、,词义大小。一般来说,不同的词语有着其不同的使用范围,如“平凡”和“平庸”,两个词语都是指“一般的,不突出的”,但是“平庸”多指人,或者人的所作所为;而“平凡”则不仅限于人,还可以用于事物等多个方面。 第二,词义轻重。有的近义词之间基本意义相近,但是词义程度的轻重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词义的轻重主要是意义相近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的差别,有的词语适用于比较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则适用于一般性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则表示的程度浅、性质轻,这就是词义的轻重。如“放纵”和“放任”,两个词都有“不加以管理,让其任意所为”的意思,但是在词义程度上“放纵”要比“放任”重得多。 第三,词义侧

14、重点。不同的词语,尽管意义差不多,但是其语义上的侧重点却不一定相同。如“事变”和“事故”,两者都可以指突然发生的某一事情。但是“事变”侧重在“变”上,意指那些能够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而造成某些重大改变的事件,多用于政治、军事等大的方面;“事故”则侧重指以外的损失或者灾祸,多用于一般性的生产、工作、生活、交通等方面。 例题1.(2008年中央第25题) 随着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大众传媒进入千家万户、覆盖城乡,其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扩大,越来越成为广大群众的主要信息来源,在很大程度上着社会舆论。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日益影响 B.逐步控制 C.渐渐干扰 D.不断引领 【解析】本题从

15、词义大小和轻重上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应结合上下文语境。由“主要”、“很大程度”可知,该影响力扩大的速度快、规模大,“逐步”、“渐渐”显然语义过轻,显得过“慢”,排除B、C项;“引领”侧重于讲发扬、带领某一个好的事物发展,而“影响”的词义范围比“引领”更宽泛,用在该句中更符合句意。故选A。 二、从感情色彩上辨析 现代汉语的实词在表达某种概念或意义的时候,还往往附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具体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三类,如“成果”、“结果”和“后果”三个词语的感情色彩依次为褒、中、贬。 词语的感情色彩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爱憎感情和褒贬评价。使用词语,特别是使用同义词,不仅要弄清词的意义,对带有感情色

16、彩的词,还要分清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根据表达的需要来选用,这样才能将思想感情准确、鲜明地表达出来。 在通常情况下,表示对人或事物的褒扬、喜爱、尊敬等感情,要用褒义词;表示贬斥、憎恶、鄙视等感情,要用贬义词。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收到讽刺或幽默的效果,可以采用“说反话”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用褒义词表示的是贬义,用贬义词表示的是褒义。 例题1.(2007年中央第36题) 发展与壮大文化产业,既要盯着市场做文章,文化生产部门的自我生存能力,最大限度地让文化产品增值;又不能唯市场是从,一味市场低层次需求,让那些格调不高的文化产品大行其道。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扩大限制 B.维

17、护满足 C.提高降低 D.增强迎合 【解析】此题可由感情色彩排除干扰选项。由“唯市场是从”、“让格调不高大行其道”可以看出第二个横线处填入贬义词最恰当。“限制”和“降低”是中性词,“满足”是褒义词,只有“迎合”才符合题干语境:不赞成盲目遵从市场。故选D。 三、从用法搭配上辨析 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一要合乎事理,二要合乎习惯。如:发扬优点、作风、传统、精神、民主,发挥作用、威力、积极性、创造性。词语在搭配范围和搭配对象上都要做到准确、恰当。 搭配范围是指不同的词语有着不同的搭配范围,对与之搭配组合的词语的意义有着不同的要求。如“交流”和“交换”,两

18、个词语都表示互相提供、互相供给的意思,但是“交换”多和“资本”、“意见”、“位置”等比较具体的事物搭配,而“交流”则可以和“人才”、“思想”、“文化”等比较抽象的事物搭配。 搭配对象是指特定的词语有其特定的搭配对象,对与之搭配的主体有着特定的要求。如“光顾”、“光临”、“惠存”、“惠顾”、“惠临”等都是敬辞,其行为动作不能是由自己发出的,而是由对方发出的;“鄙人”、“鄙见”、“拙见”等都是谦辞,是称呼自己或自己的意见的,不能用来称呼别人或者别人的意见;“家父”、“先考”、“小犬”、“拙荆”等都是对自己的亲属的称呼;而“令堂”、“令尊”、“令郎”等则是对对方亲属的称呼。 例题1.(2008年中央

19、第34题) 在当代,发展的竞争归根到底取决于人口素质。谁人口素质高、人力资本,谁就占据先机,谁就会走在发展的;谁人口素质低、人力资本不够,谁就会丧失发展的机遇,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丰富前沿累积 B.充足前锋积累 C.强大前端聚集 D.雄厚前列积聚 【解析】本题从词义搭配上考查近义词辨析。凭借语感,“强大”与“人力资本”显然搭配不恰当,排除C项;一般不会将“发展”与“前端”、“前锋”相搭配,由此也可以排除B项;“丰富”侧重于描述多样性,而“雄厚”侧重于描述充足、数量多,后者填入第一个横线处意思表示更恰当;“积累”含累积的意思,“积聚”则包含积累、发展之

20、意,用“积聚”显得更符合语境;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故选D。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之选词填空两厢情愿选词填空题是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重要题型,它给出一段包含有空格的文字,并给出备选的词语(成语),要求考生从四组词语(成语)中选出一组填入文中空格处,使得文段句意完整、连贯通顺。从2007年开始,选词填空题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以独立的形式出现,占据着20道题的分量,并延续至今。因此,对于考生而言,做好选词填空题对做好言语理解与表达乃至整个行测题都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选词填空考查了词语(实词、虚词)与成语的辨析和运用。做好选词填空题,既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语文功底,有较好的语感,又要求考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语文功

21、底与语感需要考生平时的积累,而解题技巧则可以通过一定学习和训练加以掌握。实际上,选词填空好比是月老给男女青年的牵线搭桥,追求搭配得当。在给男女双方牵红绳的过程中,月老既需要关注男方的要求,又要关注女方的要求,努力同时满足双方要求,从而促成美好姻缘。我们做选词填空题也是如此,既要关注题干的提示或要求,又要关注备选词语本身的含义与搭配习惯,因而,选词填空的解题技巧可归纳为“两厢情愿,巧点鸳鸯”。一、看题干,内容语法两不忘在做选词填空题时,我们应先迅速浏览题干,从内容和语法两个方面提取有效信息。具体而言,需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下列信息:(一)内容上的提示信息1 同义近义提示信息;2 反义提示信息;3

22、逻辑关系提示信息;(二)语法上的提示信息1 词语搭配信息;2 语法结构信息;【例1】如今每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已经超过千部,但与这种发展相_的还有人们“力作乏陈”的呼喊声。在我看来,中国文学目前的整体发展缺乏一种_性,对诺贝尔奖的看重,可能缘于一种在茫然中寻找航向的期待。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009年中央)A.矛盾 独立 B.始终 超越 C.冲突 规划 D.伴随 方向【分析】文段共两句话。第一句话“但”表明后面是一种转折关系(逻辑关系提示信息)。根据汉语语言规则,我们可知“相_”结构中“相”后面应该接一个动词(词语搭配信息),而B项“始终”是一个副词,排除。我们试着将“矛盾”和“冲

23、突”代入第一空,发现不连贯通顺,应该为“与这种发展相矛盾/冲突的是”而非“还有”,因为前文并未提及其他矛盾或冲突。据此,我们可锁定正确答案为D。继续验证,第二句话后半部分的“航向”提示了前面一空应该填一个与“航向”近义的词语(同义近义提示信息),即“方向”。故本题选D。【例2】人们一般都认为艺术家是“神经质”的,他们的行为像16个月大的婴儿,这种观点是_的。事实上,“发疯”的艺术家是很_的,我所遇到的许多艺术家都是极具组织头脑、非常成熟的个体。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007年中央)A.正确 普遍 B.片面 稀少 C.偏颇 稀缺 D.错误 少见【分析】文段共两句话。第二句“事实上”

24、提示了作者不认同上述观点(逻辑关系提示信息),因而可将A项排除。“很”后面需要接一个形容词,“稀少”、“稀缺”、“少见”都是形容词,都能符合。但“稀少”、“稀缺”中的“稀”本身就是“很”、“非常”的意思,因而前面不能再接一个“很”(词语搭配信息),因而排除B、C两项,选择D项。【例3】互联网并非_、整齐划一的技术革命的产物,而是在各种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中发展成今天的规模和影响力。正是一个个小的草根网络,最终汇集成一个_的大潮流。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009年中央)A.自上而下 不可逆转 B.一呼百应 铺天盖地C.有条不紊 举世瞩目 D.运筹帷幄 波涛汹涌【分析】文段

25、中的“并非.而是”、“正是”提示了文章为前面否定后面肯定的结构(逻辑关系提示信息)。因此,“并非”后面接什么词语,可以从“而是”、“正是”后面的内容得到启示。“各种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说明并非“整齐划一”,而“草根”说明并非“自上而下”( 反义提示信息)。对于第二个空格,从搭配角度来说,四个选项的词语都可以。但“汇集”一词提示了“大潮流”的势头很猛(同义近义提示信息),因此,“不可逆转”最贴切。因此选择A项。二、看选项,词义用法需酝酿准确把握选项中词语的含义。选项中的词语通常是近义词,含义较接近。可采用语素对比法,重点分析它们之间不同的语素,从而分辨出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具体而言,我们

26、主要以下角度区别近义词:(一)从词义上辨析1.词义的大小;2.词义的轻重;3.词义的重点;4.词义的感情色彩;(二)从词语的用法上辨析1.固定搭配;2.词性和造句功能;3.集合名词与具体名词;4.风格与场合;【例4】“五四”前后西方文化大引进,新的政治、科技词语大量_,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方面的新词尤为活跃,如“知识经济”、“特区”、“下岗”、“炒鱿鱼”等等。核裂变之际,各种微粒的高速碰撞,便产生新的微粒。语言现象_。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003年中央B卷)A.涌现 与此雷同 B.诞生 与此雷同C.涌现 与此类似 D.诞生 与此类似【分析】选项中的词语为近义词,因而

27、需要加以辨别。“涌现”意为“大量出现”,而“诞生”意为“出生,开始产生”(辨别词义的重点)。文段中“引进”一词提示我们这些“政治、科技词语”在五四期间是由西方引进过来,而非在五四期间开始产生(产生肯定在五四之前),因此第一空应选“涌现”。“雷同”是指“不该相同而相同”,含有贬义。对于“雷同”,我们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常在香港电影片头看到“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的声明。“类似”意为“大致相像”,属中性词。原文对于所述语言现象并无否定的含义,故不用贬义词“雷同”而使用中性词“类似”(辨别词义的感情色彩)。综上,本题选C。【例5】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可是也有许多人

28、不愿_。他们有相对稳定的家庭背景,有工作能力,却在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009年中央)A.墨守陈规 B.按部就班 C.人云亦云 D.步人后尘【分析】四个选项为近义词,但仔细鉴别可以发现,“墨守成规”、“人云亦云”、“步人后尘”都是贬义词,而“按部就班”为中性词(成语的感情色彩)。而原文“很多大学生希望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稳步发展”,无可非议,作者并没有表示对这种选择的否定,因此后面的空格不宜使用贬义词,故选B项。【例6】由于古人视彗星出现为不祥,_对其非常重视,几乎每一次出现都有比较_的记录。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008年中央)A.因

29、此 隐晦 B.加之 准确 C.故而 详细 D.反而 迷信【分析】该题结合考查了实词和虚词。“因此”、“故而”表示因果关系,“加之”表示递进关系,“反而”表示转折关系。而该句开头“由于”一词提示了“古人视彗星出现为不祥”与“对其非常重视”之间为因果关系,因此,排除B、D。而“重视”一词提示对其记录应是“详细”的而非“隐晦”的,故选C。综上,面对选词填空题,考生应当迅速浏览题干和选项,分别从题干的内容、语法和选项词语的词义、用法等方面找到有效的提示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选出正确选项。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成语辨析题化简法言语理解与表达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的五大题型之一,在2010年国家公

30、务员考试大纲中被安排至第一部分来考察,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其中20道题为选词填空,20道题为片段阅读。选词填空按照考察对象的不同,又分为实词辨析、成语辨析、关联性辨析。很多考生对成语又爱又怕,平时背了很多常用成语,可在考场上还是会碰到不认识的成语,这时就会手忙脚乱,不仅题做不对,还影响考试的状态。那么成语和实词的区别与联系有哪些?成语和实词的区别主要有三点:一、成语的字数比实词多,成语一般是4个字或者更多,这是外在形式上的一个差别。二、字数多了,成语的含义也相应扩大了,有些成语还关联着一个典故或是故事。三、既然成语的含义大了,和实词相比,它的难度也加大了。成语和实词的联系体现在语法功能上,即成语和实词,都是在句子中充当一定成分的。所以,解答实词辨析题的技巧都可以用来解答成语辨析题。但由于成语的难度较大,不知道成语的含义就很难做对题,因而解题顺序应调整为,先从语境的角度,再结合词义来解题。具体见下文的例题。一、语境角度:逻辑关系解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注意_。目前要着重解决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水污染、空气污染加剧问题。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