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60.01KB ,
资源ID:73706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3706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盛娟萍《蝙蝠与雷达》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盛娟萍《蝙蝠与雷达》教学设计.docx

1、盛娟萍蝙蝠与雷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模板教学基本信息题目蝙蝠与雷达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教材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的精读课文个人信息设计者姓名单位盛娟萍姚庄中心校1.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二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这项研究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

2、有所启示。课文后一页的“资料袋”简单地介绍了近代新兴的学科仿生学。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2.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学习习惯基本养成,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但由于处在多动年龄,所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这就要求老师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指出教学重点。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多提问学生,多鼓励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听课的效率。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2、

3、小组讨论填表法弄清三次试验的结论,合作交流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怎样的启示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3、 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教学重点是: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的。教学难点是:弄清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4. 教学过程 蝙蝠和雷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讲科学知识的课文,介绍了仿生学的应用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启发,使飞机能安全地夜航。文章一开头描述了飞机夜航的情景,通过设问点出了文章的中心,接着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反复三次试验。发现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然后讲科学家终于揭示出蝙蝠夜间靠嘴和耳朵探路的道理。最后介绍了雷达导航的原

4、理,圆满地回答了文章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二、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2)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和爱科学的兴趣,养成为科技事业而勤奋学习的自学性。 3、发展目标: 知道人类有很多发明创造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三、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了解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2、抓住重点词句,弄懂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飞行的奥秘的。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出示课件图片 )回顾上节课内容,进入新课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

5、100多年前,科学家们已经做了很多次试验。相信我们心中都有同样的疑问,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小科学家,来研究和发现一下其中的奥秘吧(二):学习课文4、5、6自然段。师: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来说明二者的关系?快速浏览课文,看谁最先发现。做了三次试验师:对,这三次试验就是三个真实的例子,作者就是通过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的。你是从哪些自然段看出来的呢? (生:第四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师:好,请同学们自读课文4-6自然段,了解科学家是怎么做试验的。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手中的表格自学文章的4-6自然段。大屏幕出现表格试验次数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蒙眼睛铃铛一个不响不靠眼睛探路第二次塞耳朵铃铛响

6、个不停靠耳朵探路第三次封嘴巴铃铛响个不停靠嘴巴探路附表格:师:咱们小组合作气氛很热烈,集体的交流一定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哪组来读出填写内容。 生展示并大声读表格内容。师:你们组概括能力很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同意他们的填法?生 绝大多数高高地举起手来。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多媒体出示完成表格的填写)师:谁能按照所填表格复述这三次试验?(可根据课文叙述的内容详细地说一说)(个别学生复述)师:从同学们的复述中我们感受到他们说话能力有了提高,同时加深了对三次试验的理解,那么综合三次试验,证明什么?生(齐):蝙蝠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师:从文中找出这个结论,读一读。(

7、生找出句子读)师:读完,你了解了什么?(生自由发言)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谁再来读读?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少了“不同的”三个字。师:(点课件)再读。生: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还是加上“不同的”好。师:为什么? 生:去掉“不同的”,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是三次相同的实验。如果是相同的实验,是不能证明结果的,所以不能去掉。师:你的理解力表达力都很强,相同的实验确实不能揭开蝙蝠究竟靠什么飞行。你能读出这个词语的重要吗? 生:读“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小精灵儿童

8、网站师:认真看大屏幕(放课件),谁来读?生: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少了“配合起来”。师:(点课件),再读。 生: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师:你觉得哪句好?生:最后这句好,因为光靠嘴或光靠眼,蝙蝠飞行只能到处乱撞,必须嘴和耳朵紧密配合。师:说得真好,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第六自然段。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师:好,让我们以齐读的方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师生齐读第六自然段)。师: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

9、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理解“配合”)。那么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呢?(三) 、学习第七、第八自然段3.学习第7自然段 (1)自由读:我们已经知道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那么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呢?轻声读第七自然段,并划出来。 (2)生说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探路的?生:读文“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3)看着示意图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的 师:你真是目光如炬,谁再来读?(听众闭上眼,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生: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

10、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找一名学生将四张卡片“ 嘴 耳朵 超声波 反射“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师:你真会想象。大家看,(多媒体演示蝙蝠利用超声波探路。),请同学们根据课件画出蝙蝠探路的示意图并对照示意图来练习说一说。(生画图) 师:那我们一起来复述一遍。生齐说:蝙蝠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耳朵听到后,蝙蝠就能判断障碍物在什么地方,就能顺利避开了。(4)师补充:蝙蝠的眼睛虽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却特别的敏锐。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组回声,而且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信号与

11、其他树木、房子等反射回来的信号准确地区分开来,分辨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多么神奇呀! 让我们一起用佩服的语气再读第六自然段。师:这就是蝙蝠探路的秘密,这个秘密是谁发现的? 生(齐):科学家。 师:怎么发现的? 生:通过实验。师:请同学们找出原句读一读。 生:读句子。师:(出示课件),谁来读?生:读“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师:比较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看法?生:第二句好,“反复”就是一次又一次,说明科学家做试验很不容易。师:读出来。生:读“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一句。 师:谁再读?生:

12、读这句话师:你现在想说什么?生:“终于”一词说明科学家经过努力,最后揭开了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我很佩服科学家。师:读出来。生依次读句子体会。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们体会到了科学家的伟大和不容易,在比较这两句话,你还体会出什么?生:如果去掉“反复、终于”这两个词,就不能表达出科学家的艰辛,所以不能去掉。师:就是说这两个词缺一不可,这恰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齐):要准确。师:对,让我们齐读这句话,再次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生:齐读句子。 学习第八自然段 1.自读第8自然段。 师:于是科学家按照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了什么?生(齐):雷达。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

13、哪些相似之处呢?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来。 2.仿照前面把四张卡片“天线、荧光屏、发出无线电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看着示意图讲述雷达是怎样工作的。 师: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发明了雷达,所以课文的题目叫蝙蝠和雷达 (师板书课题)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也知道了雷达的工作原理,下面来做一个练习。 1、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嘴)。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超声波)。 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 )。师:(集体交流),抽个别学生完成填空。 师:看来,同学们对蝙蝠和雷达的关系一目了然,好,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师放课件)生:观看课件。师:谁来配合

14、动画说说你看到的内容?(个别学生说)师: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们豁然开朗。学到这,你们想说些什么?谈谈你的收获或者提出你的疑问。 生:科学家太不容易了! 师:你很体贴。 生:我觉得科学家太伟大了,我也想当科学家,发明出有益于人类的东西。 师:希望你长大后能有所发明。(四)、知识拓展,激发兴趣。教师总结 这篇课文通过讲叙科学家对蝙蝠飞行情况的研究,找到原因,从而得到启迪。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飞机安全飞行,使我们知道,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这就是仿生学。你们还知道那些发明创造也是从生物得到的启示。(蜻蜓飞机、蛙眼电子蛙眼、荧光屏日光灯 、鱼潜水艇、松树尾巴降落伞等生1:由长颈鹿

15、长长的脖子得到启示,发明了吊车。生2:由动物的爪子得到启示,发明了挂钩。生3:由青蛙眼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生4:由甲虫得到启示,发明了坦克。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呢?那么现在我们该怎样做呢?联系实际畅谈。(刻苦学习,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探索研究,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老师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多观察事物,观察生活,向科学家学习,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导学案姓名: 班级: 学习内容: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 学习重难点: 1了解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的?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预习1、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2、按课文内

16、容填空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 。它一边飞,一边从 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 , 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 ,传到蝙蝠的 ,蝙蝠就 。科学家模仿 ,给飞机装上了 ,雷达通过 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 ,显示在 ,驾驶员从雷达的 ,能够看清楚前面没有 ,所以飞机在夜间飞行也十分安全。探究1、朗读课文13自然段,课文提出一个什么问题?2、小组讨论学习47自然段: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填写表格试验次数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3、读第8自然段,思考:为什么飞机可以在夜间安全飞行?测评1、请画出蝙蝠探路和飞机夜航的示意图 ( ) ( )蝙蝠 障碍物 飞机

17、 障碍物 ( ) ( )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2、人们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这叫仿生科学。你还知道哪些仿生科学,请举例说一说。3、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5. 板书设计 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出示课件图片 )回顾上节课内容,进入新课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这个问题,100多年前,科学家们已经做了很多次试验。相信我们心中都有同样的疑问,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小科学家,来研究和发现一下其中的奥秘吧(二):学习课文4、5、6自然段。师:

18、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来说明二者的关系?快速浏览课文,看谁最先发现。做了三次试验师:对,这三次试验就是三个真实的例子,作者就是通过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的。你是从哪些自然段看出来的呢? (生:第四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师:好,请同学们自读课文4-6自然段,了解科学家是怎么做试验的。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手中的表格自学文章的4-6自然段。大屏幕出现表格试验次数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蒙眼睛铃铛一个不响不靠眼睛探路第二次塞耳朵铃铛响个不停靠耳朵探路第三次封嘴巴铃铛响个不停靠嘴巴探路附表格:师:咱们小组合作气氛很热烈,集体的交流一定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哪组来读出填写内容。 生展示并大声读表格内容。师

19、:你们组概括能力很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同意他们的填法?生 绝大多数高高地举起手来。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多媒体出示完成表格的填写)师:谁能按照所填表格复述这三次试验?(可根据课文叙述的内容详细地说一说)(个别学生复述)师:从同学们的复述中我们感受到他们说话能力有了提高,同时加深了对三次试验的理解,那么综合三次试验,证明什么?生(齐):蝙蝠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师:从文中找出这个结论,读一读。(生找出句子读)师:读完,你了解了什么?(生自由发言)师:(出示多媒体课件)谁再来读读? 师:你发现了什么?生:少了“不同的”三个字。师:(点课件)再读。生:三次不同的实

20、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还是加上“不同的”好。师:为什么? 生:去掉“不同的”,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这是三次相同的实验。如果是相同的实验,是不能证明结果的,所以不能去掉。师:你的理解力表达力都很强,相同的实验确实不能揭开蝙蝠究竟靠什么飞行。你能读出这个词语的重要吗? 生:读“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小精灵儿童网站师:认真看大屏幕(放课件),谁来读?生: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少了“配合起来”。师:(点

21、课件),再读。 生: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师:你觉得哪句好?生:最后这句好,因为光靠嘴或光靠眼,蝙蝠飞行只能到处乱撞,必须嘴和耳朵紧密配合。师:说得真好,你能读出来吗? 生:读第六自然段。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这两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师:好,让我们以齐读的方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师生齐读第六自然段)。师: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理解“配合”)。那么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呢?(四) 、学习第七、第八自然段3.学习第7自然段 (1)自由读:我们已经

22、知道蝙蝠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那么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呢?轻声读第七自然段,并划出来。 (2)生说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探路的?生:读文“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3)看着示意图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的 师:你真是目光如炬,谁再来读?(听众闭上眼,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生: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找一名学生将四张卡片“ 嘴 耳朵 超声波 反射“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师:你真会想象

23、。大家看,(多媒体演示蝙蝠利用超声波探路。),请同学们根据课件画出蝙蝠探路的示意图并对照示意图来练习说一说。(生画图) 师:那我们一起来复述一遍。生齐说:蝙蝠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耳朵听到后,蝙蝠就能判断障碍物在什么地方,就能顺利避开了。(4)师补充:蝙蝠的眼睛虽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却特别的敏锐。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组回声,而且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其他树木、房子等反射回来的信号准确地区分开来,分辨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多么神奇呀! 让我们一起用佩服的语气再读第六自然段。师:这就是蝙蝠探路的秘密,这个秘密是谁发现的?

24、 生(齐):科学家。 师:怎么发现的? 生:通过实验。师:请同学们找出原句读一读。 生:读句子。师:(出示课件),谁来读?生:读“科学家经过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师:比较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看法?生:第二句好,“反复”就是一次又一次,说明科学家做试验很不容易。师:读出来。生:读“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一句。 师:谁再读?生:读这句话师:你现在想说什么?生:“终于”一词说明科学家经过努力,最后揭开了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我很佩服科学家。师:读出来。生依次读句子体会。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们体

25、会到了科学家的伟大和不容易,在比较这两句话,你还体会出什么?生:如果去掉“反复、终于”这两个词,就不能表达出科学家的艰辛,所以不能去掉。师:就是说这两个词缺一不可,这恰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生(齐):要准确。师:对,让我们齐读这句话,再次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生:齐读句子。 学习第八自然段 1.自读第8自然段。 师:于是科学家按照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了什么?生(齐):雷达。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来。 2.仿照前面把四张卡片“天线、荧光屏、发出无线电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看着示意图讲述雷达是怎样工作的。 师:人

26、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发明了雷达,所以课文的题目叫蝙蝠和雷达 (师板书课题)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也知道了雷达的工作原理,下面来做一个练习。 1、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嘴)。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超声波)。 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 )。师:(集体交流),抽个别学生完成填空。 师:看来,同学们对蝙蝠和雷达的关系一目了然,好,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师放课件)生:观看课件。师:谁来配合动画说说你看到的内容?(个别学生说)师: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们豁然开朗。学到这,你们想说些什么?谈谈你的收获或者提出你的疑问。 生:科学家太不容易了! 师:你很体贴。 生

27、:我觉得科学家太伟大了,我也想当科学家,发明出有益于人类的东西。 师:希望你长大后能有所发明。(四)、知识拓展,激发兴趣。教师总结 这篇课文通过讲叙科学家对蝙蝠飞行情况的研究,找到原因,从而得到启迪。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飞机安全飞行,使我们知道,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这就是仿生学。你们还知道那些发明创造也是从生物得到的启示。(蜻蜓飞机、蛙眼电子蛙眼、荧光屏日光灯 、鱼潜水艇、松树尾巴降落伞等生1:由长颈鹿长长的脖子得到启示,发明了吊车。生2:由动物的爪子得到启示,发明了挂钩。生3:由青蛙眼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生4:由甲虫得到启示,发明了坦克。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呢?那么现在我们该怎样做呢?联系实际畅谈。(刻苦学习,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探索研究,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老师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多观察事物,观察生活,向科学家学习,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