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1 ,大小:496.79KB ,
资源ID:73869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3869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史必修三复习精选题.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史必修三复习精选题.docx

1、历史必修三复习精选题历史必修三复习精选题3-1-26“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选择题1有人说:“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其主要依据是()A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的风气B儒家思想一直被古代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C儒家思想成为历代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D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流地位2(2010广州)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A“仁政”的主张 B爱惜民力的主张C“克己复礼”的主张 D“仁义”和“王道”的主张3诸子百家中被认为是“乘物以游心”、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2、的人是()A孔子 B荀子 C庄子 D墨子4(2011衡水质检)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A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B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C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D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5(2011广东深圳检测)“董仲舒开启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董仲舒思想中,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C“春秋大一统” D“三纲五常”6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主张,主要是利用了改造后的儒家()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思想C“仁”与“礼”学说 D“大一统”的思想7(2011陕西师大调研)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认为人性本善,君权神授8西汉武帝时期,某人父亲与他人斗殴,其子帮忙用木棍去打他人,不料却误伤其父。按照当时法律,殴伤父亲是应处枭首的死罪。廷尉张汤请教董仲舒应如何处理。董仲舒认为:父子是最亲近的,听说父亲与人斗殴,儿子自然紧张,要拿木棍去救护父亲,至于误

4、中父亲并非本意,应该无罪释放。该段材料反映了西汉()A已经废除了严刑峻法 B儒家伦理思想影响到法律C开始推行判例审判制 D废除了原始社会同态复仇原则9(2010长沙)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这反映了知识阶层()A积极倡导“君权神授” B希望权力受到制约C喜欢空谈纲常伦理 D为“独尊儒术”不择手段10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但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由以道德教化为主发展为外儒内法由“民本”发展为“君本”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A B C D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

5、: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材料二(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下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遭,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2008年1月11日齐鲁晚报报道,经69位院士联合倡议、百位专家七年论证,中华文化标志城最终选址在山东济宁九龙山九龙山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曲阜市和邹城市之间,两城相距仅20

6、公里。它的东面是孔子出生地,西面是孟子出生地,北面是黄帝出生地,是感召凝聚炎黄子孙的根基所在。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与董仲舒的思想,并指出两种思想的不同境遇及原因。(2)据材料三概括济宁九龙山被选为中华文化标志城的依据是什么。(3)孔子的思想精华对我们现代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4)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待传统道德?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

7、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迸。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2)材料表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

8、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3-1-27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一、选择题1朱熹近思录致知:“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朱熹之“理”是指()A宇宙万物的本原 B三纲五常 C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D良知2(2011湖南联考)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A树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B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C推动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 D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3“一事不穷,则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阕了一物道理”,其言论反映出朱熹()主张“格物

9、致知”提倡研究具体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具有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主张“存天理,灭人欲”A BC D4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列小说中人物的言论与宋明理学思想相符的是()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理二主之理!”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李恢:“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孔明:“臣安不敢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A B C D5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6(2011太原调研)“明清之际思想批判

10、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新航路开辟后的西学东渐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A B C D7(2011安徽联考)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之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此话()A否定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主张人有独立思考的权利C批判孟子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D提倡学以致用和亲身实践8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

11、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开始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的是()A董仲舒 B朱熹 C黄宗羲 D孙中山9某中学高中历史选修班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 D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10下列关于明清思想批判产生的社会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解放思想 B农、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有利于商业发展C对君主专制造成了猛烈的冲击

12、D直接推动了变革当时社会的实践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二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三程

13、颐说:“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请回答:(1)材料一中王守仁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怎样的哲学观点?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何相同之处?(3)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只要各答出两条即可)对此,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1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

14、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材料三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李贽焚书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李贽藏书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主张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上述材料反映的儒家思想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特点?3-1-28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下列选项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有()成书于战国

15、时期的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张衡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A B C D2(2011东北师大附中摸底)将“神七”成功送入太空用的是“长征火箭”,中国早期的“火箭”与现在的火箭虽然相差甚远,但都是利用反冲运动的原理,如果你要查找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应查阅()A史记 B汉书 C唐书 D清史稿3(2011梅州模拟)(德)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A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B改变了欧洲人的阅读方式C消除了人们对

16、宗教的迷信 D促成了近代欧洲科学复兴4(2011山东实验中学一模)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它能让我们体验古人的喜怒哀乐,感悟不同时代风情的多姿多彩。下列体现出作者经历时代变迁之后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的是()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5(201l淮北模拟)商业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下列现象与商业发展关系不密切的是()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 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 D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6(2011南昌一中、十中联考)下列属于明清时期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是()西游记

17、红楼梦儒林外史 水浒传聊斋志异三国演义A B C D7(2011福州期末质检)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绵延了三千多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楷书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B东晋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被称为“书圣”C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推陈出新,分别创立了颜体和柳体D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8(2011潍坊质检)下图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形象时尚、动感可爱的五只羊,分别取名为“阿祥”“阿和”“阿如”“阿意”“乐羊羊”,组成“祥和如意乐洋洋”。这幅图画应属于()A油画 B彩陶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9(2011聊城模拟)贞观长歌塑造了李世民及魏征

18、、房玄龄等历史人物形象。下列镜头在剧中有可能出现的是()A魏征高声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 B唐太宗正聚精会神欣赏墨梅图C房玄龄用楷书书写奏折,陈述国事 D御书房悬挂着文征明的书法作品10(2011潍坊一模)高劳在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一文中写道:“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之言辞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这段材料主要反映的戏曲功能是()A休闲娱乐 B普及历史知识 C社会教化 D保存历史资料二、非选择题11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里程碑。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这些都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马克思1863年1月28日致恩

19、格斯的信材料三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一书中说:“与中国科学技术停滞落后于世界的同时,明清时期在其他文化方面却有了许多新的发展。”请回答:(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些杰出人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图片,试以造纸术、印刷术说明。(2)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试以四大发明对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作用为例说明。(3)材料三中提及“中国科学技术停滞落后于世界”,试以明清(1840年以前)时期西方的主要科技成就为例简要说明之。(4)材料三中提到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时代特征,分析“新发展”的原因。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

20、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原君材料二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中国古代史材料四明清时期,追求抒情与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成就突出。请回答:(1)材料一、二中,都提出了“天下”这一命题,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的提出有何进步意义?顾炎武

21、是如何界定“亡国”与“亡天下”这一概念的?在“保国”和“保天下”中百姓的责任有何不同?材料二中的一段话后来被梁启超概括为哪一句名言?(2)据材料三,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观察材料四,说明文人画所具有的鲜明特征。(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变化的时代背景。并说明经济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3-2-29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及文艺复兴一、选择题1(2011高密质检)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其主要原因之一是()A山多地少自然环境的制约 B城市国家开始逐渐地形成C海

22、外殖民扩张范围的扩大 D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2(20113月淄博一模)“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人的感觉。”下列人物思想主张与该观点一致的是()A普罗泰格拉 B朱熹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3(2011银川一中质检)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他们共同强调的是()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人的客观存在的重要性4(20112月济南市调研)古希腊一位哲人说:“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这是()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格拉5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

23、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孔子 B墨子 C普罗泰格拉 D亚里士多德615世纪中期,阿拉伯商人到意大利经商,他发现当地人热衷于讨论()A知识与美德 B人性与神性 C民主与法制 D教会与上帝7(2011烟台一模)鲁滨逊飘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在当时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8(2011辽宁省铁岭六校联考)有人说:“古代

24、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9(2011锦州模拟)薄伽丘是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家和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他的作用中既有对教会修士腐化生活的嘲讽,又有对人们追求感官享受的肯定。这表明其思想()A自相矛盾,具有局限性 B倡导建立民主教会C肯定人性,具有进步性 D批判社会风气不够彻底10彼特拉克说:“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的原则是,关于我们在人间所能希望的光荣,我们在人间的时候去追求它是对

25、的。”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A文艺复兴倡导追求现世幸福 B文艺复兴主张推翻封建专制C科学家勇于追求科学真理 D启蒙运动宣扬天赋人权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图一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作品透露出女性体态丰满,具有协调性,反映了人体之美。图二是中古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中古时期,由于受到宗教上的束缚,人们并不欣赏人体美。作品中的三女神呆板、单调、僵硬且面无表情。图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三女神画像。作品极力赞扬人体之美,将世俗生活中人的形象注入神的形象中,所塑造的宗教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的人。请回答:(1)据图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能够诞生诸如维纳斯这样的杰

26、出艺术作品出现的原因。(2)从图二到图三作品特征的差别,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思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3)请列举出两位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文学家或艺术家及其作品,并简要说明其作品是如何体现人性之美的?12(2011菏泽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公元前6世纪至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中国和希腊是这个“轴心时代”的两个古典文化中心。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有孔子、老子等。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地理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

27、很多相通的地方,尤其在时间上的相近。(1)古代中国在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分别出现了哪些思想?(2)这一时期,古希腊思想家关注的问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概括反映这一变化的代表思想。(3)孔子和苏格拉底是这一“轴心时代”的东西方先哲,指出他们主张的相似之处。3-2-30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一、选择题1(20113月菏泽市一模)马克思在评价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树立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对这种说法认识不正确的是()A路德否定了赎罪券的功效 B路德主张因信称义C路德认为个人可直接与上帝对话 D路德试图消除宗教对个人生活的

28、影响2(2011江门市高三统考)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寻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A虔诚信仰上帝 B反对盲目信仰 C实行三权分立 D要求妇女解放3有一位英国著名哲学家曾经明确指出:“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言论能够佐证这位哲学家观点的是()A赎罪券“增加的仅仅是贪婪之心” B“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牧师”C“上帝的恩典不是赐给所有的人”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权力”4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29、。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5(2011烟台一模)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6(2011东北师大附中摸底)孟德斯鸠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A三权分立思想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