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66.08KB ,
资源ID:743022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4302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全评价课程设计廖嘉瑜.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全评价课程设计廖嘉瑜.docx

1、安全评价课程设计廖嘉瑜1 文献综述1.1 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在单位院内、居民居住区内,机动车应当低速行驶,避让行人;有限速标志的,按照限速标志行驶。” 9这实际上就赋予了高校自己设置的限速标志以法定效力,如果机动车违反这些限速标志行驶,同样构成交通违章,交管部门应予以处理。为落实这一条款,学校应设置限速标志和测速设备,并与交管部门联网。相应的,交管部门应对这些标志、设备的设置进行指导验收。 校园周边交通秩序治理属公安交管部门的管辖范围,其应在校园出入口位置和校园周边人车密集区域采取专门的治理措施,如增设红绿灯、增配警力等,改善交通环境,保障师生安全。对

2、于高校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来说,公安机关的支持和参与不但可以增强其管理的权威性,而且可以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是重要和必要的。 交通安全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交通安全管理一样,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为适应形势、迎接挑战,政府有关部门及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者需要更新观念、转变思路,内外结合,从以下两个方面强化工作,确保高校平安、和谐、稳定: 1) 将校园安全管理纳入法制轨道。自2004年12月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施行以来,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其内部保卫机构的执法权被取消。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面临尴尬的局面:越来越严峻的管理形势、越来越弱化的管理权威

3、。鉴于近年来校园治安、交通案件频发,制定一部校园安全管理的专门法律校园安全法已成为社会共识。1999年以来,几乎每年都有两会代表提交相关提案。但由于校园安全法涉及治安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生产安全等多方面内容,浩繁庞杂,出台难度大。笔者认为:有关部门可以以法规或条例的形式,从目前问题较多、矛盾较为突出的治安、交通方面着手,分步、逐项完善校园安全管理的法律依据。 2) 将校园安全管理纳入科学轨道。由于种种原因,安全管理工作在多数学校是边缘工作,工作理念较为落后、工作方法较为陈旧。在管理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这种工作理念和方法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者应积极学

4、习、借鉴现代管理学的理念、方法,实现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转型。1.2 目的意义 通过对中南大学校本部交通安全现状的调查,引起广大师生对校园交通安全现状的关注,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制定合适的对策,以便更好地对我校交通安全方面进行调整、改善和优化,加强我校的校园交通安全的管理与建设,建设一个稳定、有序、和谐的校园交通环境,为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提升中南大学的整体形象,同时为其他区内区外高校提供借鉴。1.3 国内研究现状1.3.1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分析1.3.1.1 交通事故现状表 1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指标年份事故起数(万起)死亡人数(万人)受

5、伤人数(万人)经济损失(亿元)200020012002200361.475.577.366.79.3810.610.910.44154.656.249.426.630.933.233.7 我国新一轮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同时带来了道路交通事故的爆发性增加,表1 是近几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指标.从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近年来,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各项指标逐年增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三年超过10万人. 2004 年上半年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分别达到25.4万起、4.9万人、21.1 万人及13.1亿元,其中道路交通事故起数

6、、受伤人数及直接经济损失较去年分别下降了23%、11.6% 及21.3%, 但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人数却上升了2. 4%。统计表明, 尽管由于各方面采取了大量有效的措施,使得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有某种程度的改善, 但总体状况尤其是危险程度仍然十分严重, 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1.3.1.2 交通事故特点 1) 机动车驾驶人员违法肇事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2003年因机动车驾驶员违法造成交通事故576162起, 造成80710人死亡、417876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86.3%、77.3% 和84.6%. 2) 道路的类型及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道路交通事故的发

7、生及严重程度. 从2003 年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情况分析, 公路交通事故起数略多于城市道路, 而公路交通事故死亡率远高于城市道路; 二、三级公路和城市主干路事故多发, 50% 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发生在二、三级公路上. 3)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上升.2003 年全国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36257 起, 造成5269 人死亡、14867 人受伤.虽然占总数的比例并不高,分别为5. 4%、5. 1%和3. 0%, 但与2002 年相比增长幅度较大. 其中事故起数增加6646 起, 死亡人数增加1342 人,受伤人数增加2613 人,增长幅度分别为22. 4%、34.2% 和21. 3%. 4) 摩托

8、车驾驶人、自行车骑车人和行人伤亡严重, 农村人口、进城农民工以及城市个体劳动者是交通事故伤亡的主要人员. 5) 重特大、伤亡严重的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有所提高.据统计,一次死亡10 人以上的特大交通事故全国2001 年发生了39 起,2002年41起,2003年41起,2004 年上半年34 起.1.3.2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表 2 1998年各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情况表序号国家死亡人数每万辆汽车死亡人数12345678中国马来西亚韩国波兰 法国美国德国日本7806757409057708084374147177761080559.213.88.76.72.62.01.81.5 通过对我国道

9、路交通事故现状及特点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做客观的评价,有助于认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 便于研究对策, 找出解决办法,制定解决措施。通过分析,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有如下评价: 1)从总体上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处于不断增长期,事故发生的频率高.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供的数字显示,我国交通事故总量由1986年的29万起上升到2002 年的77万起,年均增长6.3%.尽管近年来采取了大量的有效措施, 暂时遏制了事故增长的趋势, 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内在因素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消除.具体表现在: 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各类道路通车里程的增加幅度远低于机动车的增加幅度、交通

10、参入者守法意识淡薄、道路交通运输需求旺盛等. 2)道路交通事故的危险程度高,且有日趋严重的趋势.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远高于其他国家,表2 是1998 年世界各国交通事故死亡的对比情况.从表2 可看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且不断上升.据统计, 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5万人左右,达到2001 年的10 万人以上,十几年时间翻了一番.2003年的统计表明,我国汽车保有量只有世界的2%,道路交通事故中的死亡人数却占全世界的15%左右,多年来高居世界第一。1.3.3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研究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 制定我国的交

11、通安全对策是解决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本途径。1.3.3.1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研究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制定了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交通安全对策. 因此, 我国也应该研究和制定适合我国特点的道路交通安全对策。 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的研究内容是: 在分析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形势的基础上, 研究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预防对策, 提出我国道路交通安全计划,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机制; 对于具体问题, 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专项研究, 提出具体、详细的解决方案, 从而有效地改善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根据以上分析, 建立如下的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研究框架:1)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政策影响研究; 2)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及执

12、法系统的研究;3)道路交通交通安全管理机制的研究;4)基于大众心理学的交通文化研究及交通安全教育的社会化和针对性研究;5)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宣传教育的研究; 6)道路交通及交通工程设施对交通安全影响的研究;7)道路交通及交通工程设施与车辆特性的适应程度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的研究;8)道路交通事故( 尤其是重特大交通事故) 预防对策的研究;9)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的研究.10)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1.3.3.2 解决我国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关键措施研究 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研究的需要, 认真分析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 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措施, 是实施和

13、实现交通安全对策的具体体现.具体措施如下: 1)不断完善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设施,如道路交通中的标志、标线、信号、隔离设施及其他相关的交通安全设施; 2)对于自然条件较差的道路,应注重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和设置,如盘山公路或临近沟壑、河流的道路,为避免车辆坠崖、坠河等重大恶性交通事故的发生, 设置牢固的防护栏(防护墙)十分必要; 3)加强车辆安全性能的检测, 保证车辆良好的车况; 4)建立有序的道路交通运输市场, 彻底杜绝超载、超限问题; 5)重视广大交通参入者的守法意识的教育,在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研究交通参入者的心理活动; 6)认真研究天气、气候等自然条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加强雨、

14、雪、雾天的行车管理和控制,如根据天气状况( 雨雪雾天) ,采取封闭高速公路或限制车辆进入的方法,避免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 7)认真研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建立和完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预警系统及机制,如对事故多发点、线、区域的预警, 对节假日的预警,对道路运输繁忙季节的预警; 8)通过建设完善的交通事件检测系统及信息传输网络,建立和完善交通事故快速反应及紧急救援系统, 减少二次事故的发生及死亡; 9)借鉴国外经验, 根据我国的实际,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现代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与机制; 10)制定我国的中长期交通安全规划与目标.2 中南大学校本部周边交通安全现状的调查评价 一、调查目的通过对

15、中南大学校本部交通安全现状的调查,引起广大师生对校园交通安全现状的关注,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制定合适的对策,以便更好地对我校交通安全方面进行调整、改善和优化,加强我校的校园交通安全的管理与建设,建设一个稳定、有序、和谐的校园交通环境,为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提升中南大学的整体形象,同时为其他区内区外高校提供借鉴。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法 (2)实地观察法三、调查时间: 2013年1月11日四、调查地点: 中南大学本部校门口前的道路五、调查对象: 中南大学在校本科生、研究生、教职工、外来人员六、调查内容: 中南大学校本部周边交通安全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改进

16、的对策等方面2.1 中南大学校本部周边交通安全状况 图1 中南大学校本部正门周边概况平面图图2 中南大学校本部正门周边概况卫星图 中南大学校本部面积达到2100多亩,校园进出人口十分庞大,校园内道路密集,车辆进出频繁(见图1 图2),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较多。由于历史悠久,相当一部分校道没有得到相应的合理规划,目前由于校园规模的扩大、招生的扩展、开放的程度增加,广大师生对出行方式的要求不断提高,校园交通的建设和管理不能与校园同步发展,存在许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调查问卷和实地观察得到的资料,中南大学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1 出行方面1、出行方式广大师生主要的出

17、行方式主要是步行、自行车、电动车、轿车、校内交通车等。2、交通意识图3 闯红灯现象 1)据调查(见图3),人们平时在校本部前门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的情况,经常有占80%,偶尔有占13.8%,从来没有占4%,没注意或忘记了占2.2%。从这个数据来看,绝大部分同学们在出行过马路方面不注意交通安全,不走斑马线,不遵守交通规则,这样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这种状况还需要同学们强化交通安全意识。 闯红灯现象 图 4 2)闯红灯现象(见图4)经常有占70%,偶尔有占23.4%,从来没有占4%,没注意或者是忘记了占2.6%。这说明同学们在平时的出行中对交通安全规则没有足够重视,从行为上不能约束好自己,违反交通规则现

18、象让人担忧。 3)数据显示,有过在车道上行走经历的同学占了九成,这种经历将会造成交通秩序的混乱,相当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无形中给其他同学错误的信息,将会引导更多的同学从事类似经历。 4)超过八成的同学有过在车道上并排行走的经历,其中经常有的占了26.26%,偶尔有的也占了57.77%,只有12.61%的同学从来没有这种经历,这反映了一个现象:很大部分同学在公共道路上行走比较随意,汽车行驶不够文明,安全意识淡薄,喜欢一边聊天,一边过马路。这样并排行走占了相当一部分道路空间,造成交通阻塞,容易发生交通意外,同时也给行人车辆造成很大的不便。2.1.2 车速方面 根据实地观察,校本部周边及进出校园内的车

19、辆行驶速度比较合适。但在路面情况比较畅通的时间段内,行驶速度偏快的大多数是公交车。这些车辆的行驶速度远远超过交通安全规定。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2.1.3 交通秩序1、中南大学校本部周边交通压力最大的时段是上下班高峰期,因为本部周边人们主要的出行方式是轿车,同时本部门口对面附近是公交站点,而且上下班高峰期是本部周边人口最集中的时段,这主要发生在麓山南路中南大学校本部前门这一带的道路上,人车混行,特别是在公交站附近,行人过马路也会对车辆造成一定的阻塞。这无疑增加了这一带的交通压力。2、上面说到校园内交通压力较大的时段涉及到公交站上下站的人群以及来回本部学生和人员,超过八成的调查对象认为车辆不遵守交

20、通规则(不按车道行驶)造成的拥堵现象对中南大学校本部周边交通有影响,其中42.8%认为影响很大,严重影响出行;41.34%认为影响一般,偶有不便;只有3.97%的调查对象认为没有影响,外出很便利。从中可以看出车辆不遵守交通秩序,会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大不便。3、交通拥挤容易引起交通秩序的混乱。中南大学校本部门前的交通秩序较差的地方主要是校本部校车站点外出的路口以及本部正门口的T字路口。这些地方行人、车辆混杂,道路狭窄,本部校车站点外出的路口的斑马线上没有设置红绿灯,导致车辆在行驶时,行人交叉穿行,引起交通秩序的混乱。2.1.4 道路设施1、路灯夜晚照明情况 超过五成的人认为校本部周边的路灯夜晚照明

21、情况虽然有一些昏暗,但还可以接受;近四成的人则认为路灯照明十分昏暗,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这说明夜晚中南大学校本部周边的路灯照明还不完善,路灯普遍不够明亮,某些主要交叉路段甚至没有路灯,给广大师生的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这是十分突出的问题。2、图 5交通灯的设置 调查结果显示(见图5),60.2%的人认为交通灯对校本部周边交通有一些改善,30.2%的人认为没有改善,只有9.6%的人认为有很大改善。这反映出交通灯的设置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广大的同学们对此并不感到满意。3、交通告示牌的设置 对于交通告示牌的设置,调查对象有不同的看法。54.5%的人认为交通告示牌不足,需要增设;37.1%的人认为设置

22、不明显,需移位设置在醒目处。从侧面反映出交通告示牌的设置没有发挥应有的提醒和警示作用。2.1.5 交通安全管理1、校门临时摊点的影响 有关中南大学校本部周边设置的临时摊点,这对学校周边的交通有一定的影响。43.5%的人认为临时摊点对学校周边交通有很大影响,非常不利于出行;45.2%的人认为有一定影响,偶有不便。在上下班高峰时间段,校门口的临时摊点占据了道路空间,使道路变得狭窄,行人、车辆行走较慢,很大程度上阻塞了交通。2、引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关于引起校本部周边交通事故主要原因的看法,主要由集中在行人交通意识淡薄、机动车辆行驶密集、车道人行道不分开、校外车辆频繁进出几个方面。有的行人在机动车

23、道上并排行走,过马路时不注意来往车辆,不遵守基本的交通规则。机动车,包括摩托车、轿车、公交车,不管是在平时道上较少人时,还是在上下班高峰时间段行驶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冲红灯、不按车道行驶)。给行人带来了不便,人员集中的时候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校园对外来车辆进出管理较松,校外的机动车进出频繁,对校园里的道路不是很熟悉,这也是引起校园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3、学校管理力度关于学校在加强校园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力度,绝大部分人认为是不够的,其中52.7%的人认为管理力度一般,35.5%的人认为管理力度不强。4、需要改善的问题超过三成的人希望一些交通安全问题能够得到改善,它们是外来车辆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4、交通秩序管理这两个方面;另外,道路设施、师生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也是广大同学们关注的问题。3 中南大学校本部周边交通安全现状的改进建议3.1 出行方面 在出行方面,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强化交通安全意识。 广大师生应该尽量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如上课地点距离居住区比较近的话就采用步行,距离较远的则采用自行车、电车、轿车等方式。广大师生应强化交通安全意识,在行驶的过程中,不过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都不该一边行驶一边使用手机;禁止一起飙车;尽量不要骑车逆行;也不要在车道上并排行走。这样从自身做起,从树立安全意识到落实行动,可以很好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3.2 车速方面 在车速方面,遵守交通安全规则,限制

25、车速。 广大师生应主动遵守交通安全规则,不超车,不逆向行驶,不飙车,安全第一。机动车驾驶者严格按照校园规定的行驶速度,限制车速,文明行车。学校有关部门应在校门口、主要交通路段张贴限速标志,提醒驾驶者在校园中注意减速行驶。3.3 交通秩序 在交通秩序方面,人行道与机动车道分开,避开交通拥挤路段和时段,有序停放车辆。在校园大大小小的道路上,应明确规定哪些路段是机动车道,哪些路段时非机动车道,在非机动车道上应该以慢行为主,在机动车道上也不能超过规定的速度,保证行人的安全。在人群高峰期这段时间,应该安排工作人员在人车比较混杂的地段指挥交通秩序,疏导车辆和人群,减轻交通阻塞程度,减少交通拥挤现象。在校园

26、主干道旁边的人行道上应禁止停放车辆,保证人行道的畅通,避免在机动车道上出现人车混杂的现象。3.4 道路设施 在道路设施方面,应在主要路段和交叉路口设置适量的路灯、减速带、交通告示牌,方便人们出行,增加交通安全性。中南大学校本部周边的路灯夜晚照明情况普遍存在昏暗现象,这给车辆和行人造成一定的不便。在一些主要的交叉路口,比如说从校园主干道到外面马路这个路段,路灯照明很昏暗,基本看不到前方来的车辆和行人,经常发生人车相撞和车辆相撞的交通事故。应在主要路段和交叉路口设置适量的路灯、减速带、交通告示牌,方便人们出行,增加交通安全性。 有关部门应实地考察减速带的情况,科学设置,既要保证安全,又要方便人们出

27、行。应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按照交通需求和国家标准,对现有道路、交通信号(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停车场等道路交通设施进行改进和完善,消除校园交通安全隐患,满足校园交通需求。校园周边的交通规划应该纳入到学校基础建设整体规划之中,新校区规划建设和旧校区改造应考虑校园交通需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例如,对于北京大学这样的大型校园来说,从交通的角度考虑,校园规划可考虑将若干具有一定相关性的院系集中起来,周边配建相应的学习生活设施,形成若干聚集区。 各聚集区合理控制规模,学生日常教学、生活的交通出行均发生在聚集区内部,缩减出行距离。行政区应相对独立,设置在临近校园出入口的位置,

28、方便同校外的联系。 从调查结果和平时的观察来看,中南大学校本部周边的交通告示牌十分缺乏,在校园中基本看不到告示牌,只在校门口看到少数的告示牌,这对于广大的师生和校外人员起不到提示的作用,交通安全知识没有很好地宣传给公众,这是导致公众交通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有关部门应在主要路段设置醒目的交通告示牌,这样既能提高广大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又能提升中南大学的良好形象。3.5 交通安全管理 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有关部门应制定科学的制度,采取合理措施加强对校园交通状况的管理。学校有关部门对校门口的临时摊点进行合理设置,设置合适的时间段和地点,减轻其对校门口交通阻塞的影响。另外学校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29、: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加强对师生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教育;制定更加具体可行的安全规章制度;对校外车辆采取收费制度,以减轻校内交通压力;加大对交通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通过对课程时间的调整分流上下课人流高峰;在主要拥堵路段多安排校卫人员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中南大学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的现状,建设一个稳定、有序、和谐的校园交通环境,为广大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提升中南大学的整体形象,同时为其他区内区外高校提供借鉴。4 总结本次课程设计我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观察法来进行,其中发放问卷50份,回收38份。我们调查的主要对象是中南大学在读本科生、研究生、教职工以及校外来访人员

30、,在学生宿舍、教室等场所发放问卷,节省了时间。在实地观察中,主要在中南大学校本部正门周边的路段观察校园进出机动车辆交通流量的情况,然后整理数据,把观察结果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实地观察中,我主要是在上下班人群高峰期的时段观察。通过观察,我了解到中南大学进出校门的机动车辆情况,其中电动车数量最多,其次是摩托车、轿车、客车、,而且电动车和摩托车的速度最快,大部分从侧道进出校园,使得道路口的地段经常出现堵车现象。由于我们进行课程设计的时间也非常有限,对调查的顺利开展有一定的限制,导致了本次调查没有得到充分的准备和实施,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有一定的影响。本次调查是在将近期末时进行的,广大的师生都比较忙碌,中

31、间经过问卷的设计、修改、确定,到具体的实施,再到最后的录入数据、分析结果,中间的时间十分有限,没能最大程度地投入到这次调查报告中。在问卷填写方面,有的同学配合得不够,比如在问卷最后的开放题中,大部分问卷是空白的。在调查中采用的方法十分有限,基本没有时间开展访问调查,这对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说显得不够完整,留下了一些遗憾。最后,经过李老师专业细致的指导,经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还是把这次调查按时完成了,中间很多同学都十分认真,实事求是地去调查情况,得到了准确的数据,保证了这次调查的有效性。这次调查提高了我们对社会调查的认识,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引导我们主动去关注一些社会现实问题,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希望本次社会调查评价能够给我们每一个人以及广大的同学们一个借鉴和启示,这将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在此,我非常感谢李老师给予我们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们受益匪浅。参考文献1. 周立新,王丽芳.论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及对策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03)2. 黄迎乒. 大学安全教育、学生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7(05)3. 朱兴胜.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3).4. 薛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