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138KB ,
资源ID:7444506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4445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讲义.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讲义.doc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1讲讲义总述我们的学习主要是针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的应试复习,我将根据大纲关于了解、熟悉、掌握的原则,一方面对所有知识点进行讲解,使大家能够正确应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合理选择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标准。另一方面,我将结合教材每节的内容,和大家一起做一些练习。 本科考试题型有: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大纲对本讲内容的要求是: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熟悉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熟悉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熟悉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熟悉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2、之间的关系。一.环境标准1.定义: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2.环境标准的作用2.1环境标准是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环境标准具有法规约束性,是我国环境保护法规赋予的。环境标准是执法必不可少的依据和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环境标准本身所具有的法规特征是:国家环境标准绝大多数是法律规定必须严格贯彻执行的强制性标准。2.2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规划的体现。我国环境质量标准是将环境规划总目标依据环境组成要素和控制项目在规定时间和空间内予以分解并定量化的产物。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和区域性,是环境规划的定量描述。

3、2.3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的依据。环境标准是强化环境管理的核心,环境质量标准提供了衡量环境质量状况的尺度,污染物排放标准为判别污染源是否违法提供了依据。方法标准、标准样品标准和基础标准统一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实施的技术要求,为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正确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2.4环境标准是推动环境保护科技进步的动力。2.5环境标准是进行环境评价的准绳。2.6环境标准具有投资导向作用。环境标准中指标值高低是确定污染源治理资金投入的技术依据。3.环境标准的特性:环境标准具有法规属性,与产品质量标准在内涵、外延和制定标准的目的等方面有本质的区别。只有形式相同。二.环境

4、标准体系1.概念:1.1体系:在一定系统范围内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1.2环境标准体系:各种不同环境标准依其性质功能及其间客观的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2.环境标准体系结构:教材中的环境标准体系框图可帮助大家记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2.1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为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2.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

5、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2.3国家环境检测方法标准:为检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作的统一规定。2.4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为保证环境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制定的标准物质。2.5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对环境标准工作中,对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及信息编码等作的统一规定。3.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3.1.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3.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跨行业综合性排放费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两标准不交叉执行。即

6、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3.3.环境标准体系的体系要素:3.3.1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主体,他们是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从环境监督管理的要求上集中体现了环境标准体系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环境标准体系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表现。3.3.2环境基础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基础,是环境标准的“标准”,它对统一、规范环境标准的制定、执行具有指导作用,是环境标准体系的基石。3.3.3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构成环境标准体系的支持系统。它们直接服务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内容上的配套补充以及环境质量

7、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效执行的技术保证。4.环境质量标准与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环境质量分等级,环境功能区分类别,一一对应。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对应类别的标准值.4.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和标准分三类。4.2.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和标准分五类。同一水域兼有多功能的,依最高功能划分类别。4.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和标准分五类5.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5.1排放标准限值建立在经济可行的控制技术基础上,不分级别。排放标准以减少单位产品或单位原料消耗量的污染物排放量为目标,根据行业工艺的进步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适时对排放标准进行修订,逐步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改善环境质量的

8、目标。5.2国家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功能区逐步脱离对应关系,由地方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补充制定排入特殊保护区的排放标准。超前时间段不分级别,现时间段可以维持。5.3排放标准的作用对象是污染源,污染源排污量水平与生产工艺和处理技术密切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2讲讲义环境标准的实施与实施监督三.环境标准的实施与实施监督1. 环境标准的实施1.1根据环境要素的使用目的和保护目的划分环境功能区,并进行管理。1.2选定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点位或断面。1.3按有关环境标准规定的采样方法、频率和分析方法进行环境质量检测。1.4进行环境质量评价。1.5解决争议2.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3.国家环境监测方

9、法标准的实施3.1被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强制性标准引用的方法标准具有强制性,必须强制执行。3.2在环境监测时,应按照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确定采样位置和采样频率,并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规定测试和计算。3.3对于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项目,若没有相应的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时,可制定地方统一分析方法,与之配套执行。3.4因采用不同的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所得监测数据发生争议时,由上级环保主管部门裁定,或指定采用一种国家环境检测方法标准进行复测。4.国家环境标准样品的实施在下列环境监测活动中应使用国家环境标准样品:4.1对各级环境监测分析试验室和分析人员

10、进行质量控制考核。4.2校准、检验分析仪器。4.3配制标准溶液4.4分析方法验证及其他环境监测工作。5.国家基础标准与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的实施。在下列活动中应执行国家基础标准,或国家环境保护标准:5.1使用环境保护专业用语和名词术语时,执行环境名词术语标准。5.2排污口和污染物处理、处置场所图形标志时,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准。5.3环境保护档案、信息分类和编码时,采用环境档案、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5.4制定各类环境标准时,执行环境标准编写技术原则及技术规范。5.5划分各类环境功能区,执行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5.6进行生态和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时,执行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规范。5.

11、7进行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时,执行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5.8环境保护专用仪器设备进行认定时,采用有关仪器设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6.环境标准的监督实施6.1实施监督的部门:国家环保总局、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部门。6.2实施监督的方式:6.2.1自我监督:由排污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承担。6.2.2管理性监督:由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环境标准实施监督系统应形成归口管理实施自我监督管理性监督的运行机制。四.主要环境标准名录1.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均包括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两类。2.技术导则3.其他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3讲讲义大纲*大纲对本讲内容的要求是:1.掌握环境影响评

12、价工作程序;2.掌握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3.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具体内容;4.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5.掌握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6.掌握单项评价方法的含义及其应用原则;7.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编写的原则及要求。8.熟悉环境影响评价不同等级评价的详细程度;9.熟悉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总体要求;10.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11.熟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12.熟悉常用的环境现状调查方法及特点;13.熟悉常用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分类及其特点;14.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时期的划分;15.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及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等级一. 总纲的

13、适用范围和发展趋势总纲的编制目的: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评价本身是一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不断改进、拓展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是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一项法律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管理措施。二.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编制大纲编制报告书(表)评估报告书(表)审批报告书(表)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准备正式工作编制报告2.1准备阶段: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区的环境现状调查,识别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筛选主要的环境影

14、响评价因子,明确评价重点,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评价工作等级。2.2正式工作阶段:进一步的工程分析,充分的环境现状调查和监测,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开展公众意见调查,提出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的环境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2.3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分析汇总正式阶段所得的各种资料和数据,从环境保护角度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给出评价结论,提出进一步减缓环境影响的建议并完成报告。三.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1. 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对各环境要素影响评价统称单项环境影响评价。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各单项环境要素评价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划分的详细

15、规定对应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不同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要求的环境影响评价深度不同。一级评价,要对单项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详细和深入的评价,对该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影响预测、评价影响和提出措施,要比较全面和深入,需采用定量化计算来描述。二级评价要对单项环境要素的重点环境影响进行详细、深入评价,需采用定量化计算和定性描述完成。三级评价,对单项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进行一般评价,采用定性描述完成。3.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3.1划分依据:依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进行划分。3.2工程特点:3.3环境特征:自然环境条件和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生态系统功

16、能与特点、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及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引起现有环境特征发生变化的范围和程度。4.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调整:调整幅度上下不应超过一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4讲讲义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四.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1.工程分析的基本原则:1.1基本原则:一是提出的数据资料一定要真实、准确、可信。二是凡可定量表述的内容,应通过分析给出定量的结果。1.2一般原则:一是要贯彻执行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二是工程分析要突出重点,表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特征。三是工程分析应在对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设计建设方案、运行调度方式等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2. 工程分析的主

17、要内容:工程分析应对建设项目全部项目组成和所有时段的全部行为过程的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特征、强度、方式等进行详细分析与说明。2.1工艺过程分析2.2资源、能源的储运分析2.3交通运输影响分析2.4厂地的开发利用分析2.5非正常工况分析3. 工程分析的方法:类比分析法、物料平衡计算法、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4. 工程分析的阶段划分:施工阶段、运行阶段(正常状况和非正常状况或运行初期和运用中后期)、服务期满即退役阶段。5. 工程分析的重点:通过工艺过程分析、核算,确定污染源强。五.环境现状调查1.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2. 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及特点:2.1收集资料法2.2现场调查法2.3遥感方法2

18、.4特点:3.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地理位置地质环境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地面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与水土流失生态调查声环境社会经济人文遗迹、自然遗迹与珍贵景观人群健康状况根据当地环境情况及建设项目特点,决定放射性、光与电磁辐射、振动、地面下沉及其他项目是否列入调查。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六. 环境影响预测1. 环境影响预测的原则2. 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及特点:2.1方法: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分析法专业判断法2.2特点3. 环境影响时期划分及环境影响预测时段3.1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按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划分为建设阶段、生产运行阶段和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三种。生产运行阶段可分为运行初期和运行中

19、后期。3.2所有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分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大型建设项目应进行建设阶段的影响预测;矿山开发应预测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在进行环境影响预测时,应考虑环境对污染影响的承载能力。一般应考虑两个时段,污染影响的承载能力最差的时段(即环境净化能力最低的时段)和承载能力一般的时段,4. 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5. 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5.1环境质量参数:一类是常规参数,反映该评价项目的一般质量状况;一类是特征参数,反映该评价项目与建设项目有联系的环境质量状况。5.2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进行的预测,是对能代表评价区的各种环境质量参数变化的预测。各评价项目应预测的环境质量参数的类别和数目,与评价工作等

20、级、工程和环境特性及当地的环保要求有关。预测应给出具体结果。评价时注意叠加环境质量现状值(即背景值)。七.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1.单项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原则1.1单项评价方法是以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标准为依据,评定与估价各评价项目的单个质量参数的环境影响。1.2在评价某个环境质量参数时,应对各预测点在不同情况下该参数的预测值均进行评价。1.3单项评价应有重点,对影响较重的环境质量参数,应尽量评定与估价影响的特性、范围、大小及重要程度。2.多项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原则2.1多项评价方法适用于各评价项目中多个质量参数的综合评价。2.2采用多项评价方法时,不一定包括该项目已预测环境影响的所有质量参数,

21、可以有重点地选择适当的质量参数进行评价。2.3建设项目如需进行多个厂址优选时,要应用各评价项目的综合评价进行分析、比较。八.报告书结论的编写1.编写原则:报告书的结论是全部评价工作的结论,要在概括和总结全部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客观地总结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当地环境的关系。2.编写要求:文字简洁、准确,最好分条叙述。3.内容:概括地描述环境现状,同时要说明环境中现已存在的主要环境质量问题。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影响源及污染源状况。概括总结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价结果。对环保措施的改进建议。同时还应结合环保措施的改进与执行,说明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的各不同阶段,能否满足环境质量要求的具体情

22、况。课堂练习:确定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和内容取决于(A C D E)。A 评级等级 B 项目大小 C工程特点 D环境特性 在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过程中,考虑到环境对影响的衰减能力,应考虑哪几个时段(B D)。 A 影响的衰减能力最强的时段 B影响的衰减能力最弱的时段 C 环境对污染的净化最强的时段 D影响的衰减能力一般的时段。 对建设项目周围地区进行现状调查时,根据评价项目工作等级、环境特点和影响预测需要,应说明(A B C D)。A 调查参数 B调查范围 C调查的方法 D 调查的地点 简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 简述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中,对建设项目周边环境应做哪些描述。小结:大纲对本讲

23、内容的要求:1.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2.掌握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3.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具体内容;4.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5.掌握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6.掌握单项评价方法的含义及其应用原则;7.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编写的原则及要求。8.熟悉环境影响评价不同等级评价的详细程度;9.熟悉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总体要求;10.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基本内容;11.熟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12.熟悉常用的环境现状调查方法及特点;13.熟悉常用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分类及其特点;14.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时期的划分;15.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及内容;

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5讲讲义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大纲对本讲内容的要求是:1.掌握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2.掌握各等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3.掌握常用预测模式的适用条件;4.熟悉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对象。5.熟悉各等级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基本内容。6.熟悉大气环境现状监测因子选择、监测布点原则与监测制度。7.熟悉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的基本要点。8.熟悉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台站现有常规气象资料的采用原则。9.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内容。10.熟悉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中的多源叠加的技术要求。11.熟悉评价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的基本原则。一.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1.等标排放

25、量(评价等级判别参数)Pi:Pi(i/0i)X109 3i第类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t/h;0i第类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各污染物按1h平均取值时间的二级标准浓度限值计算。对于没有1h平均浓度限值的,按日平均浓度限值计算。2.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根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选择13个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依据主要污染物的等标排放量Pi,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三级。见表3.1如果污染物数量大于1,取Pi值中最大者,确定评价工作的级别。项目周围地表特征可分为平原和复杂两类地形。复杂地形指:山区、丘陵、沿海、大中城市的城区等。主要污

26、染物排放量指采取污染控制措施后的排放量,采取污染控制措施前的排放按非正常工况处理,只作事故排放情况的空气质量预测。3.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而又没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特殊污染物,其评价工作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对于评价工作级别的调整,可根据项目的性质、总投资额和产值、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环境敏感区的分布情况、当地大气污染程度、评价区域所在地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环境功能区划,对评价工作的级别作适当调整,调整幅度上下各不超过一级。4.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主要根据项目的级别确定。同时还应考虑评价区内和评价区边界外有关区域的地形、地理特征及该区域内是否

27、包括大中城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保护敏感区。一般取项目的主要污染源为评价区的中心,以主导风向为主轴,按正方形或矩形划分评价区的范围。如无明显主导风向,可取东西或南北向为主轴。对于一、二、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一般分别不应小于1620km、1014km、46km。平原取上限,复杂地形取下限,对于少数等标排放量较大的一、二级项目,评价范围应适当扩大。如果界外区域包含有环境保护敏感区,应将评级区扩大到界外区域。如果评价区包含有荒山、沙漠等非大气环境保护敏感区,则可适当缩小评价区的范围。核设施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以设施为中心,半径为80km的圆形地区。大气环境状况调查二

28、.大气环境状况调查1. 大气环境调查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环境状况、项目和区域大气污染源以及评价区域内的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其中自然环境状况包括评价区域的地理、地形概况、土地利用情况和气象概况等。社会环境概况包括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环境功能区划以及评价区环境敏感点(区)的分布。2污染因子的筛选:首先选择该项目等标排放量较大的污染物为主要污染因子,其次考虑在评价区内已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污染源调查中的污染因子数一般不宜多于5个。污染因子:待评价的大气污染物。3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污染源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两大类。固定污染源包括工业污染源和民用污染源。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包括拟建项目污

29、染源(对改扩建项目包括新、老污染源)及评价区的工业和民用污染源;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只调查拟建项目工业污染源。4污染源调查的基本内容不同级别的评价项目污染源调查的基本内容不同。评价级别越高,污染源调查的基本内容越多。一级评价项目需进行以下九方面的调查:绘制污染流程图;统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对改扩建项目计算最终排放量;估计非正常排放量;将污染源按点源和面源分别统计;点源调查统计内容(详);面源调查统计内容(详);对于颗粒物污染源,调查其密度及粒径分布;原料、固体废弃物等堆放场产生的扬尘按面源处理。通过试验或类比调查,确定其起动风速和扬尘量。5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5.1现有例行监测资料分析:收集评价

30、区内及其界外区域各例行大气监测点的近三年监测资料。(教材详)5.2空气质量现状监测:选择监测对象:筛选出的污染因子即监测对象;在评价区内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的原则布点(详);监测制度:一级评价项目不得少于两期,二级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三级评价项目必要时可作一期监测。(详)监测结果的统计分析: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监测的具体情况,以列表的方式给出各监测点各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不同取值周期的浓度变化范围,计算并列表给出超标率和最大超标倍数,评价达标情况。注意监测时间满足评价标准对数据统计有效性的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第6讲讲义大气环境下三污染气象调查分析1.常规气象资料的采用原

31、则: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若气象台(站)在评价区域内,且和该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理条件基本一致,大气稳定度和探空资料可直接使用;其他地面气象要素可作为该点的资料使用。三级评价项目直接使用建设项目所在地距离最近的气象台的资料。2.常规气象资料的调查期间:对于一级评价项目,至少应获取最近三年的常规气象资料;对于二、三级评价项目,至少应获取最近一年的常规气象资料四大气环境影响预测1.概念:是利用数学模式和必要的模拟试验,计算或估计评价项目的污染因子在评价区域内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2. 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内容2.1不利气象条件:指熏烟状态以及对环境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严重污染的风向、风速、稳定度和混合层高度等条件,(或称典型气象条件)。2.2大气环境影响的预测内容:小时平均和日平均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