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94.98KB ,
资源ID:744979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44979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洛阳市最新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洛阳市最新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x

1、河南省洛阳市最新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河南省洛阳市【最新】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据史料记载,周初所封诸侯多集中于王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边远地区,而在统治中心渭河流域则几乎没有封侯情况。这主要是为了A监督殷商残余势力B扩展西周统治区域C防范诸侯割据分裂D解决王畿财政空虚2某地有祠规,称“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典也。国有典,则赏罚以饬臣民,家有规,寓劝惩以训子弟。其事殊,其理一也”。上述祠规反映了A仁政民本的理念B官僚政治的传统C君主专制的体制D家国一体的观念3王家范先生认为,西周是中国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关键,后世的中国文明,其深基正是从这里扎

2、下了根。西周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A等级分明的礼乐制度 B“四方”臣服中央的国家观念C世代公卿的选官制度 D“封建”式的地方管理方式4汉代皇帝诏书先下御史大夫,然后转给丞相,丞相上书也由御史大夫转达。御史大夫一职多由皇帝的亲信充任,如景帝时的晃错、武帝时期的张汤等。可见御史大夫A对丞相具有监督与制衡作用 B是内外朝制度的具体体现C实际上掌握着朝廷行政大权 D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5汉景帝曾“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日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损其员”。这些举措A体现了“无为而治”的政策B有利于削弱王国的势力C直接导致七国之乱的爆发D切断了王国割据的基础6中国

3、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B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C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7魏晋时期,“取得高官要职,不再仅看做是个人德才杰出和资历深、功劳大的结果,而首先是看做家族血统高贵,秉赋异常的外在表现”。这种社会观念的产生和发展A体现了儒家的伦理观念B说明选官制度日趋成熟C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8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这些演变A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C体现了制度

4、的传承性 D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9宋太祖想任命赵普为相,但在颁发任命诏书时碰到了程序上的麻烦,诏书必须有宰相的副署才能生效。而当时宰相已辞职,宋太祖想代替宰相在诏书上副署,赵普却说“此有司职耳,非帝王事也”。这反映了宋代A官员任命体制存在缺陷B宰相与君主斗争激烈C官僚政治进一步制度化D宰相凌驾于皇权之上-10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在此,他旨在强调科举制A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B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C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养11五代时有一士族出身的官员将自家家谱卖与

5、庶族同姓,大理寺判其有罪,并昭告天下:“自今以后,如有此弊,传者、受者并当极法。”家谱变卖现象大量出现的原因可能是A商品经济发达B宗法制的崩溃C科举制的实行D士庶之分严格12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谴责各行省应决不决,“泛滥咨禀”的做法。然而,对“重事并创支钱粮”,仍重申“咨禀中央”的旧制。中书省此举的主要意图在于A扩大地方自主权力B放弃中央掌控地方制度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13明成祖时,宫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参议机构,用来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这个机构就是“内阁”,其性质是内廷秘书班子。由此看来,“内阁”的产生A有利于科学决策B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强化了君主

6、专制D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14清史稿中记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军机大臣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这说明军机处的设立A解决了边疆的危机B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C分化了内阁的权力D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15“(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前提 B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16克利斯提尼的政治活动,集中于雅典宪法的改造。他的第一步改革是

7、重划选举区,把雅典国家分为十个区域,代替过去的四大部族。这一改革的最重要结果是A动摇了旧贵族的特权B消除了自由公民之间的政治矛盾C扩大了公民的参政权D摧毁了旧贵族所依托的氏族秩序17亚里士多德说:“有些批评家所以要责备梭伦也就在这一点上,他们论证梭伦把审判一切案件的权力交给这些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这些法庭的权威日益增强,历任的执政好像谄媚僭主那样谄媚平民。”亚里士多德的上述言论表明雅典A过度关注平民损害贵族B民主制度的弊端已经显现C德才兼备之人遭到排斥D陪审法庭高于公民大会18民众法庭是雅典城邦的日常司法机关,除凶杀案和少数重大的特殊案件由公民大会审判外,其他一切刑事和民事

8、案件均由民众法庭做出判决。此外,民众法庭还有权裁决五百人议事会或者公民大会的决议和法案是否违法。这说明民众法庭A充分体现了公众平等的原则B促进了直接民主的发展C能够对立法行政权进行制衡D能够代行公民大会职责19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的私人事务,梭伦甚至立法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据此可知,古代雅典A公民人身自由受到限制B强调公民的责任意识C公民不愿参加政治活动D党派林立影响民主政治20在雅典民主城邦,熟练的公众演说是从政的必要条件。苏格拉底曾说道:“公众演说并不在于是否了解事实真相,而在于找到一种说服技术,以便使他能够给无知的人留下他比专家还

9、知道得多的印象。”这一现象A说明雅典政治的民主化特征B反映了公民参政意识的增强C表明演说对从政的决定作用D容易造成雅典公民决策失误21以下为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该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注重A维护私有财产B保留原始的古老习俗C规范人们行为D协调贵族与平民关系22古罗马史学家李维(公元前59-公元前17年)指出,依据公众的意见作了充分的修正后,十二铜表法即令在今日这种律例浩繁,法令叠床架屋的时候,它仍然是一切公私律令的根源。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是第一部成文法B是罗马法的重要基础C存在着严重不足D适用于一切时代和国家23罗马“通过公民权的逐步扩展,实现罗马公民与非公民之间在民事法律地位上的平等”。这是

10、由于罗马制定了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24在罗马法院的广场上,耸立着一尊自由女神的雕像。在雕像的背后,镌刻古罗马法格言:为了正义,哪怕天崩地裂。这反映出A罗马帝国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B古罗马境内实现了人人平等C古罗马追求公平正义的法治观念D罗马妇女已经获得了公民权251707年,英国议会通过的任职法案规定:凡议员得到国王任命或从国王那里领取薪俸后,就失去了议员资格。此规定主要目的在于A保证议会机构独立B缓解王室财政困难C完善议员选举制度D防止议员腐化堕落26据有关资料显示,19世纪初,英格兰的202个选邑(城镇选区)中,有40-50个人口在100-200人之间,14个在50-100人

11、之间,20个在20-50人之间,4个在10-19人之间,有一个镇只有5名居民,有2个镇根本无人居住。上述现象表明英国A代议制民主被破坏B人口在大量的减少C经济发展严重滞后D议会改革势在必行2717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革命和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均宣布废除封建贵族等级制度,代之以财产资格限制为特征的社会标准,这为社会成员改变其社会地位提供了平等的舞台。这种制度变革A推动代议制度在各国的建立B推动国家权力由国王转移到议会C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有利于欧洲政党政治的普遍形成28【最新】美利坚合众国总统选举于11月8日举行,同时众议院全部453个席位及参议院100个席位中的37个也进行了改选。美国总

12、统选举和国会改选体现了A分权制衡原则B主权在民原则C联邦制原则D总统中心原则29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力量统帅于一身,除拥有属于其本职的行政权、外交权和军事权之外,还掌握着部分立法权和部分司法权。这里“部分立法权和部分司法权”指的是()A对立法拥有一定的否决权 B对法官拥有灵活的任免权C对宪法拥有权威的解释权 D对国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30有人抱怨说,法国1875年宪法只有两条:第一条,总统具有一切权力;第二条,总统不经内阁批准不能行使任何权力。该观点认为法国A共和制确立历经曲折B内阁凌驾于总统之上C议会制约总统的权力D内阁独掌国家行政权31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

13、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这反映出当时德国A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B议会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C确立了联邦民主共和政体D具有近代民主社会的特征3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任何一邦的商品均可自由输入另一邦,另一邦不得再行征税,并规定皇帝经帝国联邦议会同意后,可以任命税务官进驻各邦税务机关,以监督帝国税法的执行。这一规定表明德意志帝国A皇帝行政权受到议会的制约B政体具有专制色彩C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D皇帝拥有征税自由二、材料分析题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极其深厚的官僚政

14、治的传统。官僚政治讲的是职务分等、权力分层,主张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式,实现政治统治,并利用行政监督保障政府各部门的有序运行。像明朝中后期,皇帝往往不理朝政,世宗、神宗、熹宗均高拱深居,将朝政大事委诸臣下,而成熟的官僚体制则使明朝统治在相当长时期得以雏持。至于清代,官僚制度更空前严密,各职能部门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在清代也逐渐完备起来。随之而采,清朝官僚机构运转的规范化程度也大为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臻于“纪纲整肃”、“化成天下,礼乐制度精意具存”的境界。官僚政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拥有一支专职的文官队伍。秦汉以后,随着时代的变革,特别是科举制度的健全,官僚队伍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放的体系

15、,所谓:“古者四民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亦能为士,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也。”摘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材料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后,文官产生。到18世纪末,由于“恩赐制”的影响,英国文官系统相当紊乱。文官录用权主要依靠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部分高级文官通过特许证书获得职位后,也可以任命手下职员。多年来,文官管理缺少统一有效的管理监督,升迁、使用、美德和任免缺少常规章法,工作时间长短不一。有的部门每日仅工作5-6小时,众人懒散,浮游度日。部门之间同类文官年薪差别大约在15%-50%之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1853年英国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

16、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1855年颁布文官改革令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争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摘编自阎照样英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特点并分析官僚政治传统形成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前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并分析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进步意义。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他(拿破仑)将法国分为九十八个行政区,它们彼此都不是独立的,受到中央的控制,以加强国家的统一管理。

17、针对革命后国家仍然存在的激进要求,城市平民和工人运动风潮以及保王党分子的叛乱,他一律加以镇压,但保留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允许逃亡贵族回国,分封新贵族,建立一整套朝臣制度和官廷怔式。摘编自世界通史剑桥版材料二的确,拿破仑已经了解到现代国家的真正本质;他已经懂得,资产阶级社会的无阻碍的发展、私人利益的自由运动等等是这种国家的基础。他决定承认和保护这一基础。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卷材料三一住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我这么说是痛苦的,因为没有人比我更意识到我们应该向拿破仑表示感激,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

18、,看到法国人离开时有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为“承认和保护这基础”所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作者观点的认识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们解决农民的痛苦,归结是要耕者有其田。这个意思,就是要农民得到自己劳动的结果,要这种劳动的结果不令别人夺去了。统一之后,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摘自孙中山全集材料二(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它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

19、工业代替集权化的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而实现非暴力的社会理想。”摘自尚劝余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与甘地经济思想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经济主张。参考答案1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渭河是西周的统治中心,而分封诸侯管理王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边远地区,主要是为了监督殷商残余势力,加强地方统治,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西周实行分封制主要是为了监督殷商残余势力,而不是扩展西周统治区域,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封侯上的地域差异,没有体现坐大割据的内容,排除C。材料反映的

20、是封侯上的地域差异,没有体现解决王畿财政空虚的内容,排除D。2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家规所起到的惩戒作用,教育子孙要遵规守法,不违纲纪,体现了家规对家族发展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家国一体的观念,与仁政民本的理念不符,排除A。材料反映家国一体的观念,与官僚政治的传统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而是强调家国一体的观念,排除C。3B【详解】“四方”臣服中央的观念,就是四海一家,天下共主,要求地方服从中央,外夷臣服中国。这是中国历代王朝都注重加强的方向,影响深远,故B项正确;近代以来礼乐文化对当代生活的影响力已经远不如以前,故A项错误;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选官制度是科举制。故C项

21、错误。“封建”式管理即“封邦建国的分封制”,这种制度在战国时期瓦解,至秦朝以郡县制取代,从此“封建”式地方管理方式退出了地方管理制度的主流行列。故D项错误。4A【解析】据材料“诏书先下御史大夫,然后转给丞相,丞相上书也由御史大夫转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御史大夫一定程度上对丞相具有监督与制衡作用,故A项正确;御史大夫本身属于外朝官员,不能体现内外朝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御史大夫实际上掌握着朝廷行政大权,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御史大夫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诏书先下御史大夫,然后转给丞相,丞相上书也由御史大夫转达”,学

22、生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御史大夫的职能的角度入手,同时,注意排除中外朝制度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5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景帝时剥夺了诸侯国对封国官员的行政权力、封国官吏任免权力也逐渐收归中央,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B项正确。汉景帝的举措是“有为”的表现,而不是无为,排除A。汉景帝接受晁错削藩策,削弱诸侯王势力,直接导致七国之乱的爆发,排除C。王国的割据基础在于经济方面,而材料强调汉景帝剥夺了诸侯国的行政和选官权力,排除D。6A【解析】从“中国之永为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来看,材料认为郡县制在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故答案为A项。材料

23、不是分析郡县制在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过程中的作用,而是肯定郡县制在巩固国家统一过程中的作用,排除B项;郡县制的确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但材料没有反映,排除C项;郡县制的确立,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但材料没有从这一角度探讨郡县制的特点和作用,排除D项。点睛:秦朝通过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确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7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制度是九品中正制,选官以门第出身为标准,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故C项正确。儒家的伦理观念包括三纲五常等,与材料强调九品中正制不符,排除A。科举制的设立体现选官制度

24、日趋成熟,与材料不符,排除B。世家大族势力的发展严重威胁中央集权,影响国家统一,排除D。8C【解析】题干说到了古代不同朝代的中央官制,这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皇权而设置的不同官制,目的是加强皇权专制,故AD错误;中央官制是体现皇权与相权关系的演变,而不是体现对地方的管理,故排除B;汉武帝时期的中外朝制体现了对秦朝三公九卿制的继承,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对汉武帝时期中朝官职设置的传承,宋代的二府三司制则是传承了隋唐时期分相权的原则,元朝时期的中书省则是隋唐和宋元以来对中书省这一官制的传承,故选C。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比较类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所不熟悉或

25、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这一题在考查古代中国中央官制的变化,这种考查变化的题目在高考命题中占有的比重呈现增长趋势因为比较是将历史知识深入探讨的方式之一,需要引起考生的关注。9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宋太祖想要代替宰相副署签字,但深知官场运作程序的赵普却劝谏说,这是有关部门的职责,与皇上您无关,可见官僚政治进一步制度化,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员任命体制存在缺陷,而是强调官僚政治进一步制度化,排除A。材料没有

26、涉及宰相与君主斗争激烈,而是强调官僚政治进一步制度化,排除B。宋代的皇权、中央集权都得到了大大加强,宰相不可能凌驾于皇权之上,排除D。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宋太祖想代替宰相在诏书上副署”“此有司职耳,非帝王事也”等信息,结合官僚政治运行程序的内容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10C【详解】材料指出察举存在许多弊病,“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隋朝开始将人才选拔和官吏任命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正确;“禁锢了知识分子思想”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A错误;“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B错误; “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D错误。11C【解析】根据材料“士族出

27、身的官员将自家家谱卖与庶族同姓”可知当时庶族地主地位的上升,庶族可以通过科举制度,跻身于统治阶层,社会地位提高,故C项正确。家谱变卖现象大量出现的原因可能是科举制的实行,而不是商品经济发达,排除A。材料强调科举考试使庶族社会地位提高,而不是宗法制的崩溃,排除B。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反映庶族可以通过科举制度,跻身于统治阶层,社会地位提高,排除。12C【解析】材料反映中书省谴责各行省“泛滥咨禀”,可见中书省注重高效的行政意识;但是又强调“重事并创支钱粮”之事,仍归仍需咨禀,可知中书省还要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扩大地方自主权力,排除A。B项说法错

28、误,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是强调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排除D。13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初废除丞相制度后,国家政务都由皇帝一人决策处理,这无形中会大大增加决策失误的可能性;而内阁作为“内廷秘书班子”,作用是“弥补废丞相后中枢决策留下的空缺”,即辅助皇帝处理政事,尽可能实现决策的合理化,故A项正确。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设内阁,排除B。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设立内阁制强化君主专制,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提高行政效率的内容,而是强调内阁有利于科学决策,排除D。点睛:关于属于概念型选择题,每一历史概念都有客观存在的特

29、定的历史时间、特定的历史空间、特定的历史内涵(本质属性)和特定的历史外延(结果、作用、影响、意义等)。本题考查明朝的内阁制度,需要掌握明代内阁制度的性质和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明代内阁制度的性质和特点的识记。14C【解析】根据材料“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可知,军机处的设立,分化了内阁的权力,故C项正确。设军机处是为了方便处理西北军务,而不是解决了边疆的危机,排除A。军机大臣只是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无法体现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排除B。军机处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将皇帝的意旨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为皇帝提供建议”并非其主要职能,排除D。点睛:抓

30、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军机处的内容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5D【详解】由材料“(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可知,商业上的自由平等影响了古希腊的政治理念,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D;材料不仅强调平等,还强调了自由,A项窄化了对材料的理解,并非最佳答案,排除;B项与材料描述相悖,排除;材料并未提及海外殖民对平等观念形成的作用,排除C。16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克里斯提尼改革重划选区,用地域部落取代过去的血缘部落,从而摧毁了旧氏族贵族的特权,故D项正确。梭伦改革动摇了旧贵族的特权,排除A。克利斯提尼改革无法消除自由公民之间的政治矛盾,可以缓和矛盾,排除B。伯利克里消除担任公职人员的等级限制以及发放参政津贴,从而扩大了公民的参政权,排除C。17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法官和审判员是由公民抽签决定,无法保证专业的审查和判案能力,故可知亚里士多德强调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已经显现,B项正确。梭伦改革中既保障平民利益,同时又维护贵族利益,排除A。材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