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1.33KB ,
资源ID:74625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4625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docx

1、关于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关于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美术教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予以关注和研究。美术教育能提高人们的知觉能力,知觉是经验的前提和获取知识的门户。在素质教育不断推广的今天,美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却一直停滞不前。现时的农村教育,由于教育资源问题,尽管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是,我们却能借助本地现有艺术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染,促使学生追求美好事物,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美术教育不是为了把每位学生都培养成画家,而是通过学习美术,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自由地创作、发挥,喧泄内心的情感世界,更好

2、地了解世界。 关键词:知觉;农村地区;美术教育资源;审美 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XJJ2014183,项目名称:推进村镇中小学美术教育实践性研究以蚌埠地区为例。 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下,农村地区小孩接受基础教育的条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在这种趋势下,教育行政部门和艺术教育者越来越注重农村孩子的美术教育问题。然而,尽管国家大力支持农村美术教育,效果却不乐观。长期艺术教育的缺位,造成农村学校领导的美术教育意识非常淡薄。其次农村学习的功利思想较为强烈,造成应试教育气氛浓厚,素质教育气氛难以营造,最为关键的是广大偏远山区艺术教育师资的缺乏,种种原因都使得美术教育在

3、经济发展落后地区难以实现。通过对安徽地区的实践,我们发现美术教育不能仅凭标语和口号式教育和乏味的说教,而是应该通过艺术审美活动和周围的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从而使学生能够切身受到教育,领悟生活的道理,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启迪自己的心灵。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得美术市场得以活跃,从事艺术活动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薄弱能得以改善,如何顺利开展美术教育便成为发展农村美术教育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途径如下。 一、在生活中发现并创造艺术 交通闭塞乃是农村地区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由于交通闭塞使其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与环境,这里有着城市所不能比拟的资源优势。在绘画境界生成论中,

4、张映辉教授认为:绘画是传统、自然、自我相互交感和感通的学问,对于绘画境界的生成,传统、自然、自我少了任何一环都难以圆成。如今艺术家为收集创作素材,需要深入实地去考察,了解乡土文化。不仅如此,艺术家还要把自己对当地生活的真情实感融入到创作之中,以此来提升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这便印证了在绘画中学习传统、观察自然、融入自我的重要性,农村学生从小生活在乡村,对周边的自然景色早已不是观察而是熟知,对本地又有着深厚的情感,比外来艺术家更能把握那份自我。生活在偏远山区的孩子不仅能够感受到当地丰富的风土人情与自然风光,更能置身于春夏秋冬的环境之中。在黄山脚下的安徽休宁县,学生便可以对“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

5、峰”有更深刻的体会。皖南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给这里的学生保留了充足的艺术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则应当使学生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如石涛题诗:“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心期万类中,黄山无不有。”户外的山水不仅仅是画家的老师,更是他偿值得信赖的朋友。他们从小生于黄山脚下,或多或少比我们更能倾心于此,这样的交流能给绘画带来不竭的灵感。在给休宁县小学讲基础色彩认知中,书中列举了松树叶片颜色的渐变。我们便带着学生到黄山脚下仔细地观察,有的学生还采回叶片回家进行临摹。他们在认识颜色的时候就比不外出的学生表现得更积极、更有热情,也更容易掌握。 二、实践民间艺术,发现传统美 在中国

6、传统艺术中,民间艺术是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民间生活和习俗,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研究以及艺术多样化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如今的民间艺术发展主要靠高校的民间艺术专业课程教育和民间本土化流传两个渠道。严格意义上说,两者都不是最好的民间教育渠道。高校的民间教育课程由于地域和思维限制只能在理论上下功夫,而生活在民间,有着本土思维传承的民间艺术家们却少有系统地接受过理论教育,甚至不知道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艺术性,只是单纯地继承上辈手艺,以此谋生。这样民间艺术就缺乏系统地保护和创新精神,以至于很多民间艺术难以继承和发扬,甚至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民间艺术需要继承和保护,这恰好成为

7、了在农村开展美术传统教育的基石。开展艺术教育不仅能促进民间艺术的保护,也成为农村发展经济的一条途径,很好地解决了农村艺术生的未来生计问题。相反,在城市开展民间艺术教育,则缺乏资源,投资较大。根据在安徽淮南地区的走访我们发现,民间艺术的创作主体,也就是民间艺术的创造者在逐年减少。往往在一个很大的地区,精通某项手工技艺的艺人只有寥寥几位。由于年事已高,当他们去世之后,因为后继无人与技艺“口传心授”的特点,某项手艺也就跟随着在某个地区的消失而失传了。指纹画就是安徽淮南杨建立先生独创的一种绘画技法,诸如此类的民间艺术还有很多,像安庆黍白画,又称雪木画,用去皮的向日葵和通草杆的杆芯为原料,通过手工雕刻与

8、削切,塑造成对比强烈的工艺装饰画。学生在实践中不仅能体会民间艺术所蕴含的深厚地域文化底蕴,还能提高对绘画创作的兴趣。 民间艺术不能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在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美术课程设置中,学校可以依据当地的文化资源优势,安排具有本土地域文化性的课堂教学,也可以聘请民间艺人担任教师。安徽民间艺术积淀深厚,马鞍山有布贴画,洪斌丝画,芜湖有堆漆画,铜陵有砂石画,安庆有黍白画,还有淮河三绝灵璧钟馗画、天长天宫画、凤阳凤画。把课堂资源充分转化为教学资源是农村艺术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在农村地区,民间艺术不论是师资还是物资都比城市条件优越。民间艺术不仅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而且地域性较强,本

9、地教师对于当地的民族文化传统理解颇深,非常适应现代美术教育的需要。 从学生的未来发展来看,学习民间艺术需要学生养成细致与耐心的学习态度以及相互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巧用当地民间艺术创作的特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传统工艺制作,培养对家乡的感情。这样就既发展了当地艺术,又能使之成为一门手艺。民间艺术众多,不同的学生还可以选择喜欢的艺术进行专研,也不至于乏味。在将来绘画中还可以依靠对中西技法使用的融会贯通,提高绘画创作能力。 三、在师法自然中加强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困扰着各个国家,美术教育却能对此另辟蹊径。鲁迅在1913年2月发表在教育部编纂处月刊上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阐述了美术作品的特

10、点、种类、目的和效用。文中写道:“美术云者,即用思理以美化天物之谓。”美术作品是人感受生活而后创作的,所以美术品就拥有了三个功效,表见文化、辅翼道德、救援经济。辅道功效就是陶冶人的性情,崇高人的品德。在翻看中小学美术教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反映大自然的美术作品。本土学生由于对家乡的感情深厚,更能感受到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教师可以借用当地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品质,学生因对家乡优美环境的渴望,很容易激发出为家乡创作的欲望。朱子语类第七十九卷中说,“大底事物也不会变,只是小底物事会变”,在农村孩子的眼中不仅有当下时间的成分,亦含有过去的历史时空。在他们的创作中,画图中流动着沉淀、重申和延续

11、,这些思想哪怕是顶级的艺术家写生创作也未必能拥有。教师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家乡的变化,更能提高他们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南朝王微在其叙画中提道,“本乎形者,融灵而动变者心也”,人的心态成因于心境,观看到美好的事物会萌发人性的善端。当他们把饱含诚意和真情的思想投入到创作之中后,便能使观看者最大限度地排解生活中人性的阴暗和丑陋,消除物与我的对峙,萌发出更多的朴实和善端,创作出让人感同身受作品的同时,环境保护问题或许能够得以改善。在中国,发展了美育,就可以创作出许多优美的富有特色的作品,农村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又可以得到改善,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四、在发现生活美的同时提升

12、审美观 在描绘农村地区生活的作品中,学生能在想象和创作中切身地感受乡村生活,发现琐碎生活中的乐趣。英国思想家伯特兰?罗素认为,人类的各种不快乐,一部分是根源于外在社会环境,另一部分根源于内在的个人心理。要拥有乐观的心态,首先目光就要盯在积极的那一方面。比如一个装了半杯酒的酒杯,选择盯着那香淳的下半杯要比盯着那空空的上半杯更有意义。绘画讲究观察,绘画源于生活,所以说艺术无处不在。从生活中发现点滴,用心思考,就能够从中找到令人快乐的理由,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能像艺术家一样思考问题,在应试教育下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不论对将来的学习还是处事都有不小的促进作用。在安徽六安附近的寿县和金寨居住的时候,我

13、们发现村里每天都会有早期种菜的村民,我们试着让小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趣味。丰子恺先生有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为题材的,富有生活的情趣。在农村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题材,像树枝、溪边的鹅卵石,根雕乃至原木原石、浮雕、泥人、灯笼、贝壳、农村本土服装,甚至农民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都可以是创作的题材。深入社会生活是美术创作的一个优秀传统,只有当艺术家拥有了广阔的视野和对自己生活的理解,他才有可能发现生活里存在的艺术,从而产生美术创作动机。 在美术作品展览中我们不难发现,艺术院校学生创作的作品往往讲究创作的“学术性”,创作过程较近于表现绘画的本质,从而缺少对生活的理解。相反,民间艺术家则偏重民间手法以及手艺的传

14、统性,虽然具备一定的生活习俗表现力,但在表现方式上又缺少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民间有很多在绘画艺术上品味很高的作者,城市艺术院校里也不乏以表现生活百态为己任的画家。但是环境容易影响人的创作思维,城市现代画家更偏向于装饰风格表现美术,民间画家则不太愿意与时俱进、学习新的创作手法。虽然我们有机会和时间深入社会各个方面去充分体验和感受,却始终缺少着一种“乡”的感觉,即对故里朦胧的认知。 其实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都包含在他对自己生活的理解之中,许多特殊的绘画语言或绘画方式完全都是生活所赐。每个人有不同的创作诱因,为某一个故事创作,或是为一种感情创作,当我们发现自己有创作激情的时候,就会毫不吝惜先前的模式,这

15、就意味着我们会去寻找新的审美理念,然后确立、完善、再表达。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会有很多不成功的可能和某些功利因素的损失,勇气的产生有时候不仅仅来自生活而是来自被生活的逼迫,形成非表达不可的渴求。这种渴求的结果就像第一批前往云南创作出云南绝版木刻的版画家一样,物资的匮乏不是艺术落后的借口,反而能使画家在成功的道路上另辟蹊径。 五、结语 中小学美术教育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城市美术教学组织学生深入实地去考察,了解乡土文化,花费多,收效少。农村里尽管至今保留着古老的民俗风情和有历史沉淀的文化积累,却因为种种原因难以顺利开展教学。与其加大城市教育工作,不如在农村地区多开展教育工作,不仅能够体现人

16、文关怀,还能体现教育公平。国家从教育政策上给予了农村小孩接受教育的权利,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我国大多数偏远山区的美术教育水平依然低下。在农村开展艺术教育,不仅拥有资源优势,又能够传承民族和地域文化。通过学习的过程滋养身心,学会观察处事,在艺术的文化交融中不失自我。农村虽然缺乏工业却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草、木、蔬、果、石以及各种器物、手工品、绘画方式、习俗能赋予农村学生不同于城市艺术的面貌,少了些装潢多了些淡雅,少了些人为设计多了些自然风光。 农村艺术教育不仅需要政府支持还需要民间参与,国家已经开展了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实践,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寻找和发现自己本土的教学资源和教育模式。在农村开展艺

17、术教育并不轻松,但是只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在农村发展好美术教育或许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黄志华.边远山区中小学美术教育改革探索J.教学与管理,2009,(18) 2刘利霞.高校美术教育改革应重视地域文化因素J.教育与职业,2010,(15) 3毛树庆.农村美术教育现状及改革措施J.农业经济,2005,(07) 4闫庆来.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分析J.大舞台,2014,(09) 5高殿凯;武阿梅.论民间美术在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1) 6张军.论美术教育在农村学校如何开展J.农业经济,2008,(02) 7张映辉.绘画境界生成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7):80-92. 8范达明.美术评论与研究A.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9姜雪平.农村学校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 02) 10刘玉芹.巧用农村学生身边的美术资源J. 美术教育研究,2012,( 22) 作者简介: 林兆君,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美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版画艺术实践与理论。 朱燕,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美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版画艺术实践与理论。 钱进,安徽财经大学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美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批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