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4.70KB ,
资源ID:7479165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4791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西师大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学设计西师大版Word文档格式.docx

1、 情感与态度: 在练习中,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 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 学生准备:圆片。 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形成网络。 1.看目录,回忆整理。 教师:孩子们,本期新课内容的学习已经结束。请打开教科书目录看看,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后跟同桌说一说。 2.全班交流,归纳整理。 本期主要内容有:(1)表内乘法和除法;(2)角的初步认识;(3)观察物体;(4)测量长度。 3.揭示课题:乘、除法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孩子们看目

2、录回忆整理所学数学知识,构建全册知识网络,培养学生自主整理的习惯,为以后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复习,沟通联系。 1.复习乘法的意义。 (1)质疑问难。你对乘法有哪些了解?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回答: 我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我会在摆一摆中说乘法算式。 我会根据乘法算式摆一摆,说一说。 我会用乘法解决问题。 我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算比较简便。 (2)深化认识。 完成教科书第99页总复习第1题。 孩子们先独立思考,再写算式,最后说一说怎样想的。 想:每堆6朵花,有3堆,要求一共有多少朵花,可以用加法算,也可以用乘法算。 追问:

3、为什么“求一共有多少朵花”可以用乘法算?(因为每堆6朵花,有3堆,求一共有多少朵花,就是求3个6相加的和,所以用乘法算。) 教师依次增加1个6朵,2个6朵,3个6朵9个6朵,学生口头列式(抢答)。 写一写,画一画。 写一个乘法算式,用你喜欢的方式画一画。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描述自己的想法。 如: 24表示2个4,我每份画4个五角星,画这样的2份,就是2个4。4也可以表示4个2,我每份画两个桃心,画这样的4份,就是4个2。 (3)看图填一填。 独立思考后口答,并说说第2小题为什么只写一个乘法算式? (4)小结:求几个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算。 2.复习除法的意义。 (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100页第

4、4题。 议一议:什么是平均分?把15个桃平均分成5份,可以怎样分?什么是平均分呢?(小组交流、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学生2:15个桃平均分成5份,可以3个放1份。 学生3:15个桃平均分成5份,可以先每份分1个,分去5个,再每份分1个,再分走5个,最后每份分1个,刚好分完。 (2)追问:把15个桃平均分成5份,每份多少个?怎样列式? (3)用图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4)口答:把54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几?54里面有几个9? (5)追问:54连续减9,减几次得0? (6)小结: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3.复习读法及各部分名称。 (1)课件出示教

5、科书第99页第2题。 (2)同桌读一读,说一说。 (3)全班交流并板书。 64=24 (因数)(因数)(积) 455=9 (被除数)(除数)(商) 读作:6乘4等于24读作:45除以5等于9 (4)小结:乘法算式中,乘号前后的数都是因数,乘得的结果叫积,求积用乘法计算;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是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是除数,除得的结果是商,求商用除法计算。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从形象到直观,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分一分、议一议等方式真正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同时,沟通了加法与乘法、减法与除法的联系,也注意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使抽象的意义直观化。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基础练习。 教科书第102

6、页练习二十三第1,2,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做好对学困生的辅导。 2.拓展练习。 教科书第103页练习二十三第8题。 (1)看图获取信息,独立列式。 (2)同桌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方法一:6+6+5=17。 方法二:比2个6多5个,62+5=17。 方法三:比3个6少1,63-1=17。练习设计有层次性,既有基础知识的练习,又有思维发展的练习,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形成技能,这也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得到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反思总结,概括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要提醒自己和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唯有触及学生内心的,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

7、象,同学之间相互的善意提醒胜过教师重复的强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板书设计 乘法和除法的意义 略 教学反思 课的开始教师紧紧抓住知识点的关键,进行把乘法相关知识进行梳理,让这一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激活,同时也为学生建构了一个完整的乘法知识体系,在复习习前引导学生自主整理有关乘法的知识,培养学生自觉整理知识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把零散的知识有机的串联起来。 复习课的关键是通过学生的反馈,自己的分析,然后归纳总结,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找重点,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难点在学生自己的讨论中化解。练习的设计要有梯度,能只停留在题组的练习中,让学生的技能在拓展题中提升。乘法

8、口诀 教学内容 教材第99100页的内容,第102103页练习二十三第4,5,6,7题。 教学提示 在练习前引导学生自主整理有关乘法的知识,培养学生自觉整理知识的能力和习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把零散的知识有机的串联起来。通过课前的谈话,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把学习有关乘法的困难说出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展开复习。 归纳整理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及其关系,并能熟记乘法口诀表。 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难点 熟练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实物投影仪、课件、乘法口诀填空卡片。练习

9、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揭示课题。 1.播放视频(乘法口诀儿歌)。 2.观看视频。怎样才能又对又快地记住乘法口诀呢? 3.揭题板书。今天这节课咱们共同复习乘法口诀,看谁背得熟,用得好。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动画儿歌引入乘法口诀的复习,调动他们眼、耳、口等多种感官直观地结合配图帮助理解乘法口诀表示的意义,熟记乘法口诀,激发学生复习旧知的兴趣。 3.3.2745.1645.17.87.620.370.6 (二)合作学习,熟记口诀。 1.熟记口诀。 (1)想一想:乘法口诀一共有多少句?你能背出这些乘法口诀吗? (2)背一背:小组背乘法口诀。 (3)赛一赛:分4个大组进行背乘法口诀比赛,评

10、出优胜组。 (4)说一说:在乘法口诀表中,你比较容易出错的是哪几句?最容易混淆的是哪几句?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孩子们在全班交流想法。 师生互动,释疑解惑。 整理易错易混乘法口诀。 (5)记一记:运用小窍门记忆易错、易混乘法口诀。 手指记忆法(记忆9的乘法口诀)。伸出两手,从左到右,按1到10的顺序排列,从一九得九开始,只要弯曲起相应的手指,这个手指左边的手指数目就是积十位上的数,右边的手指数就是积各位上的数。我们借助手指记住9的乘法口诀。 联想记忆法。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西游记,从故事中我们知道孙悟空本领大,拥有八九(七十二)般变化。它在炼丹炉中呆了七七(四十九)天,炼成了火眼金睛,在取经

11、的路上遇到妖怪,它会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最后他们师徒4人经历九九(八十一)磨难,取回真经。 (6)赛一赛:分男女组比赛,记忆乘法口诀。 2.整理口诀 (1)想一想: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的乘法口诀有哪些? (2)独立写出特殊的乘法口诀。 (3)展示交流。 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设计意图:通过“想一想,背一背,赛一赛,说一说,记一记,找一找”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寻找自己记忆乘法口诀的困难点、易错点及记忆小窍门。整理特殊的乘法口诀,调动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既可以减少机械的重复记忆,又可以达到

12、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1)对口令:出示乘法口诀卡片,学生快速抢答。 (2)根据乘法口诀写算式。根据“三七二十一”这句口诀你能写出哪些算式?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3 7= 21 7 3= 21 因数因数积 21 3 = 7 被除数 除数 商 引导观察,找出联系。 乘法算式中的积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一个因数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另一个因数是除法算式中的商。 看乘法算式说除法算式(开火车)。6=1259=4538=2476=42 完成教科书第100页第5题。 根据乘法口诀“八九七十二”,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运用口诀求积、求商。 打开教科书第100页第6题

13、。 独立完成。 全班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综合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102页第4题,第103页第5,6,7题。 第4题:口答,集体订正。 第5题: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并说说怎样想的。(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6题:独立思考后板演,集体订正。 第7题:教师计时,孩子们独立完成后交流想法。小学生背乘法口诀常常是“小和尚念经”式的背诵,在应用时,常常是从头到尾背,直至解决问题为止,从而导致口算速度下降。教师抓住孩子们解题的这一特点,在练习中不断变化形式,以便让孩子们灵活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或求商。另外,教师也注意渗透类比思想,引导孩子们在比较中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 (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这

14、节课,我们复习了乘法口诀及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了哪些收获?加强学生的自我反思总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 板书设计 乘法口诀 略 教学反思 一节课下来,我深深地感到留给学生自主空间太少了,自己表现得主观意识较强,很少关注学生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教师不是沿着学生的思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把学生引入自己的思路中,忽略了复习课不只是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查漏补缺,同时也是我弥补当时讲课时忽略的地方,让我知道了平时讲课应该注意的问题,更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个反思。我会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努力,积累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复

15、习课的教学质量,以达到复习的最佳效果。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1页的内容,练习二十三第9题。 教学提示 复习课与新授课不同,复习课上的内容和练习往往都是学生已经见过和练过的,因此,往往缺乏新意,在帮助学生整理与复习的时候,如果我们只是安排一些题目给学生做,学生往往在复习课上提不起精神,感觉没有兴趣。复习课上,老师的练习设计是必要的,但要注意练习层次要清晰,适当的拓展,适当增加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加深对乘、除法意义和倍概念的理解,会解决乘、除法的问题。 初步感悟数学模型思想,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感受乘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

16、点 重点 求几个几是多少、平均分、倍的问题。 难点 倍的问题。圆片(每人9个)。 教学过程 (一)比赛引入,激发兴趣。 1.口算比赛(教科书练习二十三第9题。) (1)独立完成(只写得数)。 (2)集体订正,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3)小结: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加减法则是相同计数单位相加减。 2.摆圆片,说意义 95728 3.板书揭题 教师:乘、除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孩子们学得真不错。今天,咱们复习乘除法的解决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注意通过口算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竞争意识。注重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摆圆片中,直观形象地理解乘除法意义和倍概念。 (二)自

17、主整理,形成网络。我们学习了乘法和除法的解决问题,你会解决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不会解决? 1.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我认识了倍,会解决有关倍的问题。我还能用除法解决生活中许多平均分的问题。我会用乘法解决“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 3.整理板书。 (1)“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 (2)平均分问题。 (3)倍的问题。通过自主整理,弄清了乘除法解决问题的不同类型,建立了乘除法问题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整理学习的习惯。 (三)合作学习,加深认识。 1.教科书第100页第7题。 (1)5双拖鞋要多少元? (2)布鞋的价格是拖鞋的几倍? (3)买一双皮鞋的钱可以买几双

18、拖鞋? (4)加上“一双凉鞋54元”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想法,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1)题:求5双拖鞋要多少元,就是求5个9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可以通过画线段图、画圆圈、摆圆片等解决。 第(2)题:求布鞋的价格是拖鞋的几倍,就是求36里面有几个9,用除法计算。 第(3)题:求买一双皮鞋的钱可以买几双拖鞋?就是求72里面有几个9,用除法计算。 第(4)题: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解决,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都用除法计算。 2.教科书第101页第8题。 (1

19、)读题,获得哪些信息?(总数35,每份数5,求份数。) (2)独立思考解决。 (3)展示、交流解法。求可以分几组,就是求3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 (已知总数和每份数,求份数用除法计算。) 设计意图:教师从了解学情出发,顺学而导。在此基础上,创设学生熟悉的买鞋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独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之后,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主动建构数学模型。 (四)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4个8是();3的6倍是()。 (2)把3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3)63里面有()个7。 (4)48是6的()倍;54是

20、()的9倍。 森林公园的动物聚会。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看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1)独立思考,口头提出问题。 (2)独立解答。 (3)全班交流,重点交流思考过程。 3.小结。 解决乘除法问题,首先要读题弄清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问题。如果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如果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练习设计有层次,针对性强。教师创设“森林公园的动物聚会”这一生动活泼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建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五)反思总结,概括提升。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用乘、除法解决问题,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重点交流解

21、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牢固建立乘除法问题的模型,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略 教学反思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传统的复习课,我们总是习惯于以典型的练习题引路,教师进行梳理归纳,学生完成综合练习。这样的复习课,教师主宰整个复习过程,主观性强,缺乏很强的针对性,很难解决各层次学生的疑难问题,忽略了学生在复习中的主体作用,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相当被动。一不小心,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又成了“做题的机器”,积极性受到压抑,甚至挫伤。这样的复习课模式呆板,形式单调,复习课没有新意,课上气氛沉闷,缺

22、乏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复习效果当然不理想了。 在上复习课前一天,我要求学生把平时的作业里易出错的、稍困难的、有趣味的题目整理出来,我原来设计是让学生人人先课前动手准备,通过看书,找疑难,设计问题,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但是,课堂上所反映的结果却让我的心凉了半截,那些习惯了让我“喂养”的孩子们现在已经不会主动去自己“寻找食物”了。本时的复习课上,习题的完成本来是放到课堂上的,后来我发觉老是如此进行,复习课还是走不出练习课的模式。因此,我在教学环节方面设计了先让学生在课后出题并预先完成,把练习的任务作一个调整。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说一说他出的练习题和本单元的哪个知识点挂钩

23、,然后让其他小朋友找一找与之相关的知识点。或者设计让学生评议哪个小朋友出的题目好,好在哪里,你认为哪些题还要补充这一些教学环节,感觉收效还是不错的。角的初步认识与观察物体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9,10题,练习二十三第11,12,13,14题。 教学提示 在练习中,有针对性的对优生进行一些思维训练题,而对于中下的学生进行基础练习训练,通过分层练习,使全体学生得到提高,这样既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尊重了学生的发展,对学生达到了共同进步的效果。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加深对观察物体方法的理解,再次明确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画面有可能不一样的道理,结合具体的观察场景,培养学生观察和

24、想象的能力。 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正确画角。 通过复习,能准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 会画角,真正建立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表象。 难点 会画直角;能准确辨认从左面、右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形成网络。 1.看书整理。 (1)打开教科书第2629页,第4748页,看看学了哪些知识? (2)用喜欢的方式整理。 (3)小组交流。 (4)全班

25、交流。 2.归纳整理 (1)角的初步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直角、锐角和钝角的辨认和画法。 (2)观察物体:会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质疑问难。这部分内容中有哪些不明白的? 学生交流,教师整理。通过看书整理,形成两个单元的知识网络,培养自主整理的习惯。通过质疑问难,使得教与学有的放矢。 (二)合作学习,再认旧知。 1.复习角的初步认识。 (1)画一画:每人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直角、锐角和钝角。 (2)判一判:都画对了吗? (3)说一说:角各部分的名称。(同桌说、全班说。) (4)比一比: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大小。 锐角直角钝角 (5)分一分:下图中有几个角?请指出图中的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科书第101页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怎样判断一个角是直角的? (6)找一找:下面图中,哪些是角?哪些是直角?(教科书练习二十三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7)小结。 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就知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