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582.88KB ,
资源ID:748543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4854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化学难题精选+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化学难题精选+答案.docx

1、中考化学难题精选+答案选择题1、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固体,向右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镁,均恰好完全反应,天平发生偏转。则下列各项操作中,能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的是 ( )。A.将游码向右移动4.2g B.向右盘烧杯中再加入4g稀盐酸C.在右盘上放4.8g镁 D在左盘上放7.2g碳酸钠固体2、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

2、平发生偏转的是( )A1.8g铝粉和1.8g 铁粉 B4.2g碳酸镁和2g硝酸银C5.6g铁粉和5.6g 锌粉 D10g碳酸钙和5.6g氧化钙3、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乙醇氧气二氧化碳水X反应前质量/g4.68000反应后质量/g004.45.4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m的值为2.8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减少X的生成 D物质X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4、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3 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 CO2和2.7

3、 g H2O。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一定含C、H元素 一定不含O元素 可能含O元素 一定含O元素 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5 分子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5、某钢样品的含碳量为0.24(其他杂质元素不考虑),若碳元素主要以Fe2C和Fe3C的形式存在,则该钢样品中Fe2C和Fe3C的质量分数()范围是(相对分子质量:Fe2C:124,Fe3C:180)( )。 A.0.032 B. 0.480.72 C. 2.243.36 D. 2.483.66、某固体样品中除了含有在高温不分解,也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 CaC

4、O3 、Ca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的成分,称量样品m1 g,经高温充分煅烧并在干燥的保护气中冷却,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 g。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7、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 )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8、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在化学反应aA+bB = cC+dD中,下列 说法正

5、确的是( )。 A. 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 B. 若取xg A和x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 C. 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 D. 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9有一在空气中暴露过的KOH固体,经分析知其内含水7.62、K2CO3 2.38、KOH 90,若将此样品Wg加入到98g20%的稀硫酸中,过量的酸再用20g10%的KOH溶液中和,恰好完全反应。蒸干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质量是( )。 A30.8g B34.8g C30.834.8之间 D无法计算10、有一种不纯的K2CO3固体,可能含有Na2CO3、MgCO3、

6、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3.8g,加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气体4.4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样品中一定没有CuSO4 BNaCl不与盐酸反应,样品中一定没有NaCl C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DNa2CO3和MgCO3都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样品中一定有Na2CO3和MgCO311、在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检查中,根据现象判断出漏气的是 ( )。 12、下列装置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13、如图13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7、) AX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DX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14、 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铁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 C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 D镁一定过量,锌、铁可能反应完15、下图表示Fe、Zn、Mg、Al分别跟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m)与所用的金属质量(M)之间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 16、

8、将27g铝粉、56g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情况如图5所示。下列叙述与曲线图相符的是 ( ) 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 B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C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D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17、在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图一定不正确的是 推断题1、框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其中属于盐的是B、C、M、N,属于氧化物的是F、G;胃液中含有适量的A,可帮助消化;C是家庭中重要的调味品之;D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

9、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C物质是由 (选填“分子”、“原子”或 “离子”)构成的。 (2)A与镁条反应能 (选填“放出”、“吸收”)热量。 (3)写出D的俗名: ; 写出化学式:B N (4)写出GM的化学方程式: 2、小梅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时能生产盐,于是她构建了下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借助网络图回答: (1)写出用酸和碱生产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 (2)请你把图中处补充完整,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 。 (3)根据网络图可制备物质。例如,某回收含铜电缆废料的工厂有下列制铜的方案: 写出下列步骤中

10、的化学方程式: 步骤: 。 步骤V: 。 。 上述方案中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步骤是 。 3、合金A由四种单质组成,已知:合金A中不含K、Ca、Na;气体B可燃;气体G为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产物之一,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合金A由哪些单质组成(用化学式表示):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该气体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观察到:A装置内未见有浑浊出现;D装置内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最终收集到一定量干燥气体(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可知原混合气体中肯定不含

11、 ;(2)由可知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3)最终收集到的气体是 ;(4)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则该气体的成分为: 5、已知A、B、C三种固体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难溶于水,B是一种氧化物,可作干燥剂。D、E、F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E是常见的固体单质,D、F通常状况下为气体。X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5%,与另一种元素原子个数比为21。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已略去)。 (1)写出E、X物质的化学式:E ; X 。(2)写出CA的化学方程式: _。(3)实验室若分离由D和F组成的混合气体,如采用上图装置,则a中应盛有 (填写试剂名称,下同),b中应盛有 。6、物

12、质AJ有下图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略去。A、B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C、D、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单质,I是金属。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2,其中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 试回答:上述转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填序号);A、J、H的化学式为A 、J 、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工业生产、生活应用类1、用作牙膏摩擦剂的轻质碳酸钙可以用矿石A来制备,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2种转化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a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CO2+Ca(OH)2=CaCO3+H2O, CaCO3+ H2O + CO2=Ca(HCO3)2;微热 b碳酸氢钙微溶于水

13、,微热易分解: Ca(HCO3)2= CaCO3+H2O+ CO2; c生石灰与水充分反应后可得到颗粒非常细小的熟石灰浆。试填空。 (1)小王主张用流程、和操作的设计,认为其工艺简单。 请写出反应和的化学方程式: ; ; 操作包括 等工序。 (2)制轻质碳酸钙时,D为 (选填“悬浊液”或“溶液”或“乳浊液”), 理由是: (3)小李认为流程、和操作I比小王的主张更好,其理由是:_ ;操作I包括搅拌和微热等工序。 2硫酸铜晶体常用作农业和渔业的杀虫剂、杀菌剂。以下是由废铜料(含铁)生产硫酸铜晶体的流程。(1) B的化学式为 ,操作a的名称是 。(2)的反应基本类型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14、; 。(3)已知:Cu+2H2SO4 (浓) CuSO4+ SO2+2H2O。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分析, 对比途径I、,途径I的优点有:不产生有害气体和 。3、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CO是从煤的气化或合成气得到的。(1)煤的气化主要反应有:2C+O2=2CO C+H2O=CO+H2 CO+H2O=CO2+H2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填序号)。(2)合成气可通过天然气的重整得到,如CH4+H2O=CO+3H2合成气可制二甲醚,二甲醚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合成气还可用于冶炼金属,用它

15、冶炼铁的部分生产过程示意如下:二甲醚(CH3OCH3)可由合成气(CO和H2)在一定的条件下制的。用合成气制二甲醚时,还产生了一种可参与大气循环的、常温为液态的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合成气在冶炼铁的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甲同学取一定质量的赤铁矿粉与过量的木炭粉混合后,用下图所示装置以合理的操作步骤测定(假设杂质始终不发生变化)。实验中持续通入干燥的氮气。加热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其作用是 。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以防止倒吸?为什么? 。如果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是完全的,那么甲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

16、的质最变化测定出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准确”),原因是 。 乙同学取矿石样品10g,加入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共用去稀盐酸1095g过滤得到滤渣2 g(假设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发生反应)。请你和乙同学起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4、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看到: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浴解脂肪而减肥,他们设计了探究的课题是:比较不同产地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他们的实验过程如塑下: 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种不同产地的茶叶,编号为A.B.C。 取A、B、C三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

17、冲泡。 用pH试纸分别到杯中蘸取A.B.C三种茶叶的泡出液,和标准比色卡比对测得它们的 pH分别为5.4、6. 3、6. 0。 将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脂肪小块,分别放入盛有三种茶叶泡出液的相同杯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保温5小时后,分别滤出脂肪块,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量。根据脂肪块在茶水中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不考虑脂肪块吸水),判定茶水能否溶解脂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 (2)在第步实验操作中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水的温度、茶叶的质量、冲泡的时间及 应相同。 (3)组内有看的同学认为,第步实验设计不严密,需要改进的是 。在第步实验中, 根据实验的目的,适宜的温度应控制

18、在 左右。 (4)有人将茶水倒入有水垢的热水瓶中浸泡一下时间后振荡,发现水垢大部分消失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化学原理最可能是 。5、某同学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品制作了一套如右图装置,用该装置对粗锌样品进行实验。请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测定 。 (二)买粒用品:托盘大半、药水瓶、铜网、钢丝、饮料瓶。粗锌、稀盐酸、碱石灰(CaO和NaOH) (三)实验步骤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或化学方程式)称量10Og粗锌放在铜网中,按图示装置组装后,称得仪器和药品总质量为120Og将铜网插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完全后,称得装置总质量为119.8g 产生的

19、H2的质量为 g,粗锌的纯度为 。 (四)问题探究:(说明:不考虑空气中CO2和H2O对实验的影响。) (1)该实验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若去掉碱石灰,则所测定的粗锌纯度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若只将粗锌换成石灰石,原实验方案能否用于石灰石样品纯度的测定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3)若将图中药水瓶改成直导管、粗锌换成纯锌,用原方案测定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则结果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6下图AF是实验室制备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1)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用的发生装置有: (选填上图字母序号)。(2)装置E或F相对于装置C在操作方面的优势

20、为: 。(3)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4)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反应至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其残留液pH等于2。此时 取适量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下pH为纵坐标,时间s(秒)为横坐标:写出AB段内有关化学方程式 , 写出BC“平台”段化学方程式 。CD段上升的原因是: 。7、我们在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时候,做过如下图装置的实验。向盛有0.5g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mL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观察现象。 (

21、1)通过比较试管甲中的两次反应,填写下表: 碳酸钠+盐酸碳酸氢钠+盐酸实验现象反应迅速,生成大量气体。反应 ,生成气体更多。实验结论 写出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某同学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快慢进一步研究。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探究方案。 实验用品:相同型号的U型管2支、橡皮塞2个、5mL一次性注射器2支、气球2个。 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操作:在U型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在两支注射器中分别吸入同溶质质量分数、同体积的足量稀盐酸。将注射器插入橡皮塞中,然后同时迅速将盐酸分别注入U型管中。请对上述实验方案分析评价。若取用碳酸钠0.53g,为控制实验中产

22、生气体的量相同,应取用碳酸氢钠 g;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运用了 研究的方法;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的现象是 。8、下图1是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试回答:(1)仪器的名称是 ;仪器的名称是 (2)按上图连接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固定实验装置后,主要实验步骤有:通入一氧化碳;停止通入一氧化碳;点燃酒精灯;熄灭酒精灯;点燃酒精喷灯;熄灭酒精喷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3)实验过程仪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仪器中的现象是 (4)请写出一种证明产物中含铁粉的方法: (5)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的原因是 (6)图2是工业生产中炼铁高炉的结构图实际生产中炼铁的原料铁矿石、

23、焦炭、石灰石是从原料入口加入,其中焦炭在高炉炼铁时的作用之一是产生高温,另一作用为 ;生铁出口低于炉渣出口的原因是 9、无焰食品加热器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它的成分是镁粉、铁粉、氯化钠。使用时加入水,镁和水反应产生热量。下面是在18、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对该产品的实验研究,请结合以下实验方案回答有关问题(不考虑氯化钠对水沸点的影响)。实验1:、将一定质量的镁条、铁粉和氯化钠加入盛有100 mL水的隔热容器中,连续搅拌,每50 S记录一次温度,得下图中曲线a;、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剪成100份代替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上图中曲线b;、用相同质量的镁粉代替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图甲中曲线c。(1)从能量变

24、化角度看,该变化是由 能转化为 能。(2)观察上图,从中可以发现影响镁和水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实验2:将2.40g镁粉和质量为28.00g的铁粉混合,加入盛有100 mL水的隔热容器中,不断搅拌。氯化钠用量不同时,温度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3)实验2中,当NaCl质量大于7.30g时,实验不再做的原因是 。 A加入更多的NaCl不再增加反应速率 B加入更多的NaCl会降低反应速率 C已达到水的沸点,温度不会再有变化 D需加入更多的铁粉来提高水的温度(4)如果在实验2中加入质量为3.65g NaCl,混合物的温度最高大约是 。(5)某同学设计了下面四种无焰食品加热器物料配方,请根据本次实验研究的

25、结论,判断其中最合理的是 。 A2.40g镁粉、7.30gNaCl和28.00g铁粉 B2.40g镁条、7.30gNaCl和28.00g铁粉 C2.40g镁粉、8.76gNaCl和28.00g铁粉 D2.40g镁条、8.76gNaCl和28.00g铁粉其理由是 。10、镁合金的强度高、机械性能好。这些特性使金属镁成为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从而获得“国防金属”的美誉。海水提镁是国际上的主要趋势,工业流程图如下;其步骤为:I将海边大量存在的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3)煅烧成生石灰,并将生石灰制成石灰乳将石灰乳加入到海水反应池中,经过沉降、过滤得到Mg(OH)沉淀在Mg(OH)沉淀中加入盐

26、酸中和得到MgCl溶液,再经蒸发结晶得到MgCl6H2O将MgCl26H2O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得到无水MgCl2V电解熔融的无水MgCl2可得到Mg(1)请根据上述步骤回答问题:写出步骤I、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I贝壳煅烧成生石灰 Mg(OH)2沉淀中加入盐酸中和 步骤IV中有分解反应的是(填写步骤序号): 。步骤中的蒸发是利用风吹日晒来完成的,而在实验室中进行蒸发操作需要的主要仪器有 、 、酒精灯、带铁圈的铁架台、坩埚钳等。上述海水提镁的流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降低成本、减少污染的?请写出其中一 点: 。(2)回答下列问题;右图为镁元素的某种粒子结构示意图,该图表示(填序号) 。 A分子 B原

27、于 C.阳离子 D阴离子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镁是一种(填“活泼”或“不活泼”) 金属,除了能与氧气反应,还可以与氮气,二氧化碳等反应。(3)为测定约含镁30的镁铝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 镁的质量分数。第一小组设计下列实验方案:称量as镁铝合金粉末,放在如右图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讨论一:欲计算镁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测定的一种数据是 。讨论二:若用空气代替O2进行实验,对测定结果(填“有”或“无) 影响。第二小组没计下列实验方案:称取bg镁铝合金,与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欲计算镁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测定的一种数据是 11、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利用海水(含氯化钠

28、)处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方法的流程如下:(1) 上图中从海水最终得到“NaCl(产品)”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 图中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3) 中的反应物是氯化钠和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应用研究】 (1)汽车经撞击后,30毫秒内引发NaN3,迅速分解为Na、N2,反应方程式为_ _。【制备研究】(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NaNH2,再将NaNH2与N2O反应可生成NaN3、NaOH和气体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NH3N2O =

29、 NaN3NaOHX,实验室检验X气体使用的试纸是湿润_。【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工业级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Na2CO3,为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已知H2SO4溶液与NaN3,反应不生成气体)。(3)装置A的作用是_。设计的实验步骤为:精确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C;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再打开弹簧夹,_;再次称量装置C。计算碳酸钠含量至少需要测定_(填数字)个数据。根据制备反应,分析工业级NaN3中含有Na2CO3的可能原因_。 (4)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5)使小试管中的NaN3样品与M溶液接触的操作是_。(6)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_。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