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96.22KB ,
资源ID:748936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4893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天津市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七诗歌鉴赏A卷.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天津市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七诗歌鉴赏A卷.docx

1、天津市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七诗歌鉴赏A卷天津市中考语文分类训练十七:诗歌鉴赏A卷一、 诗歌鉴赏 (共50题;共468分)1. (7分) (2019八下温州期中) 参照示例,根据提示,赏析越中览古。 (1) 【虚景赏析】_(2) 【实景赏析】_2. (10分) (2019八上防城港期中)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2) 从情最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四联。 3. (8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

2、1)(2)两小题。九日寄子约 明皇甫汸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 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不堪羁宦日,同是阻干戈。【注】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黄河 :代指故乡.羁宦 :离家在外地做官。(1) 从首联_ 、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节_ 。(2) 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如情感,请作赏析。4. (11分) (2019沾化模拟)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山寺夜起(清)江浸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1)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该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处?请结合诗句分析。 (2) 这首

3、诗主要运用了_的写作手法。诗人“夜起”的缘由有二:怜惜眼前景,身为“_”(用文中词句填写)。 5. (10分) (2018九下诸暨月考)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泰州文天祥羁臣家万里,天目鉴孤忠。心在坤维外,身游坎窞中。长淮行不断,苦海望无穷。晚鹊传佳讯,通州路已通。【注】南宋末年,诗人为避元军追捕,行经泰州,藏身于船十余日,后向东由通州出海,南归继续抗元。坤维:指西南方,当时诗人家人和益王(后来在福州登位,即端宗)都在西南方。坎窞(dn):地底深穴。长淮:辽阔的江淮大地。(1) 颔联中“心在坤维外”中的“坤维”有什么象征意义? (2) 尾联中一个“传”字用得非常传神,请作赏析。 6. (7

4、分) (2019九下温岭模拟)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漫成(唐)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注】漫成:随手写成。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后,杜甫当时寄寓四川。联拳:鹭鸶在睡觉时缩起一只脚,如握拳。多只鹭鸶宿成团,其状如联拳。拨剌:鱼尾拨水声。(1) 诗歌着力刻画一个“静”字,其中“_”句,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 (2) 对于诗中的“静”字,有人认为静得寂寞、凄清,有人认为静得安恬、和谐。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请联系诗歌内容和诗歌背景,说说你的理解。 7. (10分) (2017鄂州)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各小题。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

5、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2) 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8. (10分) 阅读课文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完成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

6、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 诗人怎样描写雪后军营的苦寒生活?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2)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3) 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9. (10分) (2015恩施) 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小题。雨伞苏叔阳你的命运就是陪伴乌云,注定了要一生经受风雨。你撑开整个身躯,为他人创造一片干净天地,却湿透了,你自己。(选自苏叔阳文集)(1) 诗中的雨伞具有怎样的精神?(2) 为了刻画雨伞形象,诗人采用了拟人、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联系诗句作简要分析。10. (7

7、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题。中敌对月【唐】曹松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家人。【注释】曹松,晚唐诗人,七十岁才中进士,被称为“白头进士”。(1) 这首诗的题目是中秋对月,诗中“ _ ”是“中秋”,“_ ”是“月”。(填入诗句中的词语)(2) 后两句写中秋夜月光朗照,诗人想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情感?11. (7分) (2019九下江阴模拟) 阅读下面的诗歌后,完成下列小题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唐)刘禹锡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1) 说说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2) 试分析

8、尾联在诗歌中的作用。 12. (15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3题。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注释】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后的夔州。渚:水中的小洲。百年:犹言一生。(1) 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第二联所展示的画面。(2) 第三联多角度写出了诗人的悲苦,请简要说出其中的两种。(3) 最后一联抒发的情感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似,但抒情方式不同,请分别回答。13. (10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1-2题。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

9、层。(1) “浮云”在这里指的是什么?(2) 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14. (4分) 古诗文阅读。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 ,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 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注释】词牌名,选自李清照集校注。这是词人重阳节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词。永昼:漫长的白天。瑞脑:一种香料。金兽:兽形的铜香炉。纱橱:纱帐。东篱:采菊花的地方。暗香:菊花的幽香。黄花:指菊花。(1) 古诗词中,一些物象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成了情感的象征。例如,本词中“东篱把酒黄昏后”中的“酒”,被

10、赋予了_的情感,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酒酣胸胆尚开张”中的“酒”则被赋予了_的情感。(2) 古诗词中经常有语意双关、形神具备的字词,例如本词中“半夜凉初透”中“凉”字一语双关,既指天气之凉,又指词人_内心感受,又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瘦”既写出了菊花的形态,又形象地写出了词人_的形象特点。15. (10分) (2019九下慈溪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巳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注】蒋捷:南宋词人,身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住,气节为时人所

11、重。(1) 词人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描绘了自己人生三个阶段的不同境遇,分别流露出少年潇洒、_、_的心境。 (2)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赏析本词。 16. (7分) 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 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 “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一句运用了_的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_的心情。(2) 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7. (10分) 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完成题。雨 伞苏叔阳你的命运就是陪伴乌云,注定了要一生经受风雨。你撑开整个身躯,为他人创造一片干净天地,却湿透

12、了,你自己。(选自苏叔阳文集)(1) 诗中的雨伞具有怎样的精神?(2) 为了刻画雨伞形象,诗人采用了拟人、象征、烘托等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联系诗句作简要分析。18. (7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题。闻洮西捷报(苏轼)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露布朝驰玉关塞,捷书夜到甘泉宫。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放臣不见天颜喜,但惊草木回春容。【注释】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之西,故称洮西。是说将士身材像佛像一样高大。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指征讨西夏的檄文。此处指边塞。指宋朝廷。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古时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苏轼时因“

13、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帝王的容颜。(1) 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极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B . 颔联中“朝”“夜”对举,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C . 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宛若在前线一样,亲历了将士们的艰辛劳作与御敌英姿。D . 尾联寓情于景,诗人是说听到这样大快人心的消息,他却无法见到皇帝的笑颜,只能在盎然的春色中暗自神伤。(2) 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9. (14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月圆(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14、。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缺:指月圆。列宿:众星。(1) 这首诗前六句一句一景,描写了月圆之夜的美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四幅画面。 (2) 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20. (10分)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1-2题。送张四王昌龄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1) 首句中哪个词语点明了季节?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本句所呈现的画面。(2) 三四两句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作用。21. (4分) (2019

15、海曙模拟) 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古诗十九首(其九)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1) 诗句中“遗”意思为_。 (2) 诗句中划线的“其”与下列句子中“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B . 其一犬坐于前(狼)C .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D . 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22. (6分) (2011陕西)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西归绝句唐元稹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注释】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

16、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1) 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_作用。(2) 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23. (10分) (2012连云港)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采莲曲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1) 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2) 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24. (7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塞上听吹笛(唐)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注】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1) 诗歌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

17、怎样的图景?(2) 诗的三、四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25. (10分) (2012无锡)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1) 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 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6. (10分) (2013宿迁)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宴词王之涣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注】宴词:写于送别宴席上的诗。畎:田间小沟(1) “悠悠”一词极具表现力,请简要分析。(2)

18、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7. (12分) (2013衡阳) 阅读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完成后面的题目。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返回/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的道路。(1) 结

19、合句子的内容解释第一节中两个划线的词。涉足:_;萋萋:_。(2) 诗歌中的“路”象征了什么?(3) 你怎样理解这首诗的主题?28. (10分) (2018九上永康月考)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1) “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2) 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29. (7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鹧鸪天(宋)张炎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瞑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注】劳劳:

20、遥远。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1) 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2) 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30. (15分) (2016九上萧山期中)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小题。早秋山居温庭筠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1) 请写出体现“山居”生活时间推移的语句:觉寒早霜气晴_(2) 颈联采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法,请作具体赏析。31. (7分) (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春思贾至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

21、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骆谷晚望韩综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注】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历乱”:花开极茂盛。韩综:韩综于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后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此后失官,此为失官还乡时所作。(1) 春思的表现作者情感的字词是_,骆谷晚望中表现作者情感的字词是_。(2) 两首诗都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请作分析。32. (17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

22、,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 填空:本文选自_,是毛泽东主席于1936年写的一首词。词是旧体诗歌的一种,词有词牌,本课词牌是_“_”,题目是“_”。(2) 指出词中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并翻译该句。该句使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翻译: (3) 本文用“,”。两句由上阕自然转入下阕对历代英雄的评论,在结构上起到了作用。(4) 下列对该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B . 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C . 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作

23、者都把写景、抒情和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D .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33. (7分) (2017八下泰兴期末) 阅读诗歌,完成小题。闻雁(唐)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秋风引(唐)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段时期的贬谪生活。“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1)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秋风引中咏风非常巧妙,请以“萧萧送雁群”一句为例试作简析。34. (10分) 阅读诗歌,完成题目。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

24、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1)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 这首诗是写作者观看农民收割麦子时的所见,因此作为观刈麦。B . 这首诗叙写了一家农户收麦忙和一贫妇人拾麦两件事,实际上是当时社会中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C . 这是一首讽喻诗,表现了民间疾苦,抨击官吏的罪恶,直接为民鼓与呼。D . 这首诗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

25、的感慨,本诗围绕主题也采用了对比手法。(2) 诗的最后六句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5. (7分) (2017九上盐都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宴词王之涣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 , 桃溪浅处不胜舟。【注释】宴词:宴会上所作。催去棹(zho):催促船儿离开。棹,长的船桨。(1)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长堤春水绿悠悠, 畎入漳河一道流”两句诗所呈现的景象。 (2) 三,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6. (10分) (2018九上天台期中)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白梅(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

26、作乾坤万里春。(1) 诗中描绘了白梅的形象,突出了白梅的哪些特征? (2)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7. (10分) 赏析下面的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夜泉 明袁中道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1) 诗中“山白鸟忽鸣”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山泉夜景的幽静?(2) 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所表现的画面,不超过40字。38. (3分) (2017八下吴兴期末)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下列小题。溪居唐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选自唐诗鉴赏辞典)【注

27、释】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此指官职。谪:当时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榜(png):行船。小石潭记唐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 解释下列划线字。卷石底以出_潭中鱼可百许头_其岸势犬牙差互_(2) 用现代汉语写出

28、下面句子的意思。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 溪居中诗人如何表现环境的清幽?请结合相关诗句加以解说。(4) 以上是柳宗元的一诗一文,它们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述你的观点和理由。39. (3分) (2017八上凤庆期中)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 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_;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_。 (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_。 40. (15分) (2017七上镇江月考)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 请用“/”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三处)我 寄 愁 心 与 明 月,随 君 直 到 夜 郎 西。(2) 有人认为“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闻”字用得很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3) 诗人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予明月呢? 41.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