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69.50KB ,
资源ID:7547638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5476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区域规划概论重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区域规划概论重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1、这种规划规定了城镇发展的方向、性质、规模、甚至规划结构都要受地区的条件制约。地域单元:地区是指某一地域整体的组成部分。所以区域规划以地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区域规划的分类:按建设地区的经济地理特征来划分,城市地区区域规划、工矿地区区域规划、农业地区区域规划、风景旅游及休疗养地区区域规划、大中河流综合开发利用的流域规划和按照我国各级行政管理的区域来划分的省级、地区级、县级三级区域规划。区域规划范围的确定:经济上的联系;工程技术上的协作关系;地理上的完整性;行政区划上的一致性。区域规划的依据指的是规划的前提和技术经济条件:地区资源条件、地区自然条件、地区技术经济条件、国家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计划

2、和要求。区域规划基本原则:全国“一盘棋”原则;承认和自觉地运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保护环境,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国防安全原则。劳动地域分工:根据各地自然资源与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和地域区位的不同来反映的劳动地域差异叫劳动地域分工。这种分工既包括部门与企业间的分工还包括把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一定地区的分工。2.区域工业布局工业布局又称工业配置,工业分布或工业区位。指工业在地域上的动态分布或工业生产的地域组织。区域规划中的工业布局规划包括以下两个相互联系的工作内容,即一是工业的地点布局,二是工业的

3、厂址布局。工业的地点布局:主要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及经济区划所确定的地区工业发展方向、工业结构,地域分工和区际联系。 工业的厂址布局:主要是在工业地点布局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工业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并结合地区的的具体条件,综合厂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用地面积,与水源、能源的距离和保证程度,企业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条件,与协作企业的远近距离,与现有城镇居民点的相互位置,基本建设工程适合投资的大小及对区域、城镇环境的影响等因素,进行多方案的分析比较,选择总体效果最优的建厂地址。影响地区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原料因素、动力因素、燃料因素、消费因素、运输因素、劳动力因素、时间因素。(简答/论述)原材料

4、:凡是直接由农业和采掘工业提供的原料(如各种矿石、原油、原棉等)一般称为原始材料;经过进一步加工的原料(如金属、水泥、木材等)称为材料。两者统称为原材料。动力因素:对于经济区的生产力布局与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直接依赖于动力发展的水平。燃料因素:燃料供应基地对工业产生的布局起着重要作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消费因素:尽可能接近消费地区是所有工业部门在工业布局时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工业生产不脱离产品的消费地区这个因素对于确定轻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的布局及对一些食品工业的布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运输成品比运输供给它们加工的原料要困难得多。运输

5、因素:应理解为将原料、燃料运到生产地,并将成品运到主要消费地区的运输工作总量和运输成本。劳动力因素:社会主义工业布局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为建立高度的物质技术基础,要求最充分、最有效的利用劳动力资源。时间因素:应理解为能加速工业企业投产的各种环境或条件的总和。区域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工业布局应贯彻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尽量使工业生产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产品消费地区。贯彻专业化生产分工与协作的原则。综合利用和保护环境的原则。工业布局要与区域城镇居民点体系的协调发展相适应国防、安全的原则。选点:指在一定地区范围内选择工业企业的建设地点。选址:是进一步在选定地点的范围内,具体确定工业

6、企业座落的位置。工业选点的基本要求:1.应明确选点的主要任务,选择最佳的生产地点。2.应根据产品的原料、市场、能源和技术等的指向来确定工业企业的地点。如:许多大耗电、大耗水的工业,建厂地点一般选择在动力基地,或江河沿岸,特别是能提供廉价电能和大型水电站附近;各种精密仪表、电子计算机等所谓“知识密集性”工业,则要更多地考虑技术协作条件,一般多选在科学技术中心。3.应选择建设条件较为优越的地点。工业一般应靠近铁路、航道及公路干线,交通运输方便的地点,运量特大的工业更要尽可能接近车站、码头;耗电大的工业应尽可能接近能源中心;应考虑地方建筑材料的供应与施工技术条件,以便充分利用当地技术力量,就地取材,

7、避免长途运输等。4.应选择尽可能利用现在城镇居民点。5.在进行工业选点的同时,应相应考虑城镇或职工生活区的位置。使两者有良好的关系,且不影响今后的相互发展。工业选址的基本要求:1.每个工厂对用地面积、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用水数量、质量,“三废”的排放与处理,供电、供热、运输、协作等方面都有特定要求。2.厂址应符合国防、安全、卫生、防震、防火等规范的要求。3.选址时应充分结合自然地理特点,消除污染、改善环境,防止和减弱人为的和天然的灾害。4.配置在同一工业区内或相邻的工业,其相互间不应有妨碍卫生及对产品质量不良的影响。5.工业选址时,应充分注意节约用地,尽量利用荒地、薄地,少占或不占良

8、田好土。具有“三废”污染的工业,不宜布置在市区,并应位于城镇盛行风向的下风侧和河流的下游,同时必须考虑工业对周围环境、农牧业、渔业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城市市区和居住区内,只允许配置居民生活所必需的、无害的、不需要与居民区建立卫生防护地带的工业。在我国的能源构成中,煤炭占70%。采煤工业要占用大面积场地,一般条件下,矿井工业场地占地指标如下:选煤厂工业场地的大不小,根据选煤厂的规模大小来确实,可参与下表:石油工业是一个复杂的工业部分,它包括油、气的开采;贮运和加工等一系列工业部分和工业企业。影响石油加要工业的布局因素是错综复杂的。石油加工工业生产的特点、石油加工工业的布局应考虑以下基本特点与要

9、求:1.分布在石油产品的消费区域;2.充分考虑资源的综合利用,组织企业协作化和联合化生产3.考虑建厂条件的要求4.考虑环境保护条件的要求。石油加工工业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厂址选择应在城市与居民点盛行风向的下风侧和河流的下游,并与城市居民区保持足够的卫生防护距离。管道输油的特点(管道运输的特点)1.具有均衡、平衡、连续、安全和易于实行自动化管理的特点,运行和维护简单,需用人员少。2.运量大。3.投资少,建设也较容易。4.成本低,转送能耗少。钢铁工业布局是最重要的基础工业,是其他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钢铁工业生产的特点:1.钢铁工业是一个庞大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生产过程。在整个生产过程中

10、,可以分为矿山开采(包括采矿、选矿)、炼铁、炼钢、轧钢四个相对独立的阶段。2.钢铁工业需要大量的铁矿石原料和燃料。3.生产过程是化学、物理的变化过程,对环境污染严重。钢铁工业的建设条件:用地面积大、用水量大、用汽量大、用电量大、运输量大、协作面大、职工人数较多。钢铁工业的位置,如果既接近铁矿产地,又接近燃料基地,这是很理想的配置方案。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是有色金属采矿和选矿工业布局的首要因素。机械制造工业一般生产过程包括:技术准备过程、工艺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影响机械制造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1.机械工业本身的基础;2.冶金工业的水平及其分布状况;3.动力的分布状况;4.消费对象的分布。根据有色金

11、属的特点,有色金属工业具有原料消耗大、耗电量大、耗水量大、生产综合性强、设备复杂、技术要求高、机械化程度高等特点。有色金属工业布局应考虑的几个主要问题:1.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布局;2.开展综合利用;3.重视环境保护。化学工业的原料根据来源可分为三大类:1.原始原料:如各类矿物原料、动植物原料以及空气、水等;2.副产品原料:各类工业、农业的副产品原料以及它们的“废料”;3.化工半成品(中间体)原料:如硫酸、苯、酚等。轻工业部门以(纺织)、(造纸)、(食品)等部门为主。棉纺工业。棉纺织品是我国纺织工业中的重要生产部门。1.轧花厂属于失重的初加工工业,应当布置在产棉区;2.纺纱厂则要考虑原料、市场及

12、劳动技术条件;3.印染厂应特别注意与纺织厂的配合用水源的供给和污水的排放问题。4.纺织印染联合企业的布局,必须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在进行水泥工业布局时,应考虑以下基本要求:1.应尽可能靠近石灰石和粘土原料产地或矿山、燃料动力基地,同时注意接近消费中心。2.产、供、销均衡分布。3.比较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4.要注意环境保护;5.大力利用工业、矿山废料。6.因地制宜采用相应的生产工艺。造纸工业企业具体布局上:接近水量丰富,水质优良的水源地,一般都要求沿河、湖水源地分布,并应布置在城市河流下游和盛行风向下风侧。排放的废水、废气污染环境,应建立回收和处理装置,切实作好对“三废”的治理与环境保护工作。食品

13、工业在布局上要求趋向原料产地的有制糖、乳制品、榨油、果酒、罐头等。要求趋向消费地区的有冷饮、糕点、啤酒、面包等。有一部分食品加工工业,介于上述二类之间,可以布置在消费地区,也可以布置在原料产地,如肉类加工和冷藏工业。工业区类型:(单一)、(混合)、(综合性工业区)区域工业布局规划编制基本步骤: 1.基础资料的调查和分析现状资料的调查和分析;规划资料的调查和分析;资源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工业资源主要分为三类:矿物资源、森林资源和农业资源);建设条件的调查和分析;劳动力条件的调查和分析;环境质量的调查和分析。2.区域工业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业发展规划初步方案的拟订;工业的总体布局;工业区的组织3.工业

14、布局的方案比较工业选点方案分析比较举例;工业基本建设的投资效果分析。矿物资源:是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形成,具有“枯竭性”,但生产很少受季节影响,无周期性。农业资源:包括各类工业原料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如纺织工业的棉、麻、丝、野生纤维等原料;食品工业的淀粉类、糖蔗、甜菜、烟草、畜产品、水产品、果品、油料等原料;造纸工业的野生纤维和农副产品经及其他轻工业原料。农业资源一般可以再生产,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质量直接取决于农业生产发展的水平。森林资源:可以再生产,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工业区: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相对集中若干具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群。工业区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以资源开发为基础的工矿区、综

15、合性的工业基地。根据工业区的生产内容和生产联系的方式可分为单一工业区、混合工业区和综合性工业区。单一工业区:即有密切联系的同一性质的工业组成的企业群,集中布置在一定范围内的同一地段上。混合工业区:由不同性质互相有影响的企业组成的工业区。综合性工业区:不是以生产性质完全一致的工业企业组织起来的,但它把对环境有共同要求,或对厂外工程建设有协作要求的企业组织在一起。为了比较不同方案的劳动耗费,常常采用这样二个指标:投资额和经营费用。投资额:是国家进行建设时所需的费用,这是一次性的费用。经营费用:是指建设方案投入生产以后制造产品时发生的费用。3.区域农业布局农业生产的特点:明显的地域性、严格的节律性、

16、较长的周期性、生产的不稳定性农业区:是在农业生产上具有相似性的地区。农业区划:把农业区间的差异性和区内的一致性,系统地揭露和反映出来。农业区划,由于目的和方法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1.按照农业本身已形成的特点所作的区划。2.按照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别划分的农业区划3.按照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包括原有农业基础)的类似性和发展任务的类似性所进行的农业区划。农业发展的远景规模:是根据规划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对各类农产品的需要量和挖掘生产潜力的可能性来安排的。这些需要量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的:消费需要量、生产需要量、储备需要量、外调的需要量。区域农业技术改造规划包括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化学性规

17、划:主要是通过对农业增产指标、土壤类型与等级和作物组合等的分析,提出对各种肥料的需要量。农业化学化:指供给农业生产有足够数量的化肥和农药而言。4区域水利、能源及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是环境污染三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污染在环境污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是工业废水、城市污水和农灌退水,其中以工业废水对水体的污染最大,对水生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人体的健康危害最为严重。污水处理的布局在实际工作中应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1.根据水体污染调查资料,判断水体污染的现状、污染过程、危害程度,找出水体污染源和污染环境条件(气候、生物、土壤、水文等地带生因素和岩石、矿物、地形

18、、地貌等非地带性因素),从而提出控制污染的意见与要求;2.结合现有工业的发展和新工业的配置,一个一个的工业点(区)进行水体污染的预评价。3.揭示水体污染的发展趋势,合理的调整或采取工程措施以消除或减轻污染。能源:指一些自然资源中存在某种形式的能,利用它可以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电能、热能、机械能、光能、声能等各利其它的能,这样一些自然资源,称之为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风力以及原子能、太阳能和地球内部热能等等。一次性能源:在各类能源中,凡是自然界现成存在的,即没有经过加工或转换的能源。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或转换而得的产品,如火电、蒸气、焦炭、煤气以及各种石油制品等。影响电厂容量的

19、基本因素:1.电、热负荷情况;2.资源条件;3.设备选型;4.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交通位置:即指交通的“点”在交通“线”和交通“网”中的地位,或交通“线”在交通“网”中的地位。交通运输规划的主要指标是运量、周转量、运输工具需要量,经及基本建设项目的数量的规模四项。运量:可采用平衡法,它是计算运量的主要方法,此外也可采用系数法、比例法和实际统计法等。周转量:周转量是运量与平均运输距离的乘积。运输工具需要量:在预测出地区内各种运输方式的周转量后,将它除以近期各种运输工具周转量的合理定额,即得到近期运输工具需要量。交通运输网的布局应考虑下列因素:1.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2.充分考虑巩固国防

20、、加强行政联系和促进经济落后地区发展的要求;3.贯彻一盘棋精神4.适应运输“一条龙”的要求5.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条件,结合地区特点,使交通运输网的建设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获得最大的效益。5.区域城镇居民布局城镇化与城镇居民点体系的关系:1.城镇不能脱离它们所在的区域而孤立存在。2.城镇居民点体系,也是反映区域生产力分布的基本形式,各个城镇居民点的人口规模、行政职能、经济特点的不同,决定了它们在整个区域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差异。3.城镇居民点体系也是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而不断地发展与变化。4.城镇居民点体系形成与发展与城镇化过程紧密相连。城镇居民点体系:区域内这种由不同等级与规模、不同职能

21、特点的城镇居民点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空间统一体。城镇规模:反映在人口数量和用地面积的大小,也反映在市政工程设施和城镇的面貌等方面。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按城市形成与发展历史的远近划分:1.新兴城市;2.古老城市。区域规划说明书分为三个部分编写:总体综合规划、分专业“条条”规划、分地区“块块”规划。区分城镇类型的基本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城镇职能上的差异;2.城镇规模的不同;3.城镇地理位置的特征;4.城镇形成和发展历史的时间。可以反映在人口数量和用地面积的大小,也可反

22、映在市政工程设施和城镇的面貌等方面,但最本质的特征还是反映在人口规模上。城镇分类:一、按城镇的行政职能分:首都;直辖市;省会(或自治区首府);地区;县城;镇。二、按城镇的经济与文化职能分:1.广大农业地区的城镇;2.专业性的工业城市:一般指以某一种工业为城市的主导工业,配合主导工业相应地发展一些综合利用和协作配套工业,形成性质比较单一的工业城市。3.矿业城市:主要指开发利用当地的矿产资源而发展起业的以采掘业为主的矿业城市。4.综合性工业城市:一般都有自己的主导工业和一系列配套工业。工业部门比较齐全,轻重工业都有一定的比重,具有对复杂、高级产品的加工能力,而且有相当数量的科研技术力量的文化教育设

23、施。5.交通枢纽城市:包括港口城市和在铁路枢纽上发展起来的城市。6.水利枢纽城市:指由于强大的水力资源的开发、大水坝的建设和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而形成的水利枢纽城市。7.风景游览和休息疗养城市。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或具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和重要的文物古迹。8.纪念性城市。具有重要历史或文化纪念意义的城市。9.其他特殊性质的城市。三、按城市规模的大小分类:1.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2.大城市:50100万人口;3.中等城市:2050万人口;4.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四、按城市所在的自然地理位置分。平原城市;山区城市;沿江河及滨海城市;边疆城市。五、按城市形成与发展历史的远近划分。新兴

24、城市、古老城市。城镇居民点布局的影响因素:(六项)资源分布条件;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分布条件;交通条件;工业分布条件;原有生产布局的基础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城镇居民点布局的基本要求:1.贯彻“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2.贯彻充分利用现在城镇的基础与改造旧城的原则3.应充分注意建设条件4.应贯彻节约用地的原则。5.城镇居民点的布局要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6.城镇居民点布局应考虑国防安全与抗震、防灾的要求。卫星城镇离中心城市应有合理的距离。太近,则易与市区联成一片,使大城市市区继续扩大,并增加了对市区的依赖性的交通压力。太远,则与中心城市联系有便。一般应以30

25、50公里为宜。对各类城镇居民点布局规划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明确各城市之间的职能、分工和协作关系,加强经济联系与协作;2.注意控制城市人口和用地的发展,防止使这些城市的市区继续扩大、联成一片。3.结合工业改造,合理进行城市内部的工业调整。4.统一进行地区内供水、排水、动力、道路等工程设施规划。协调城之间建设中矛盾,避免浪费建设资金,以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5.加强城市群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6.统一组织整个城市群地区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中心村:一般是生产指挥部级的单位所在地,设在日常生活、文化服务机构。6.区域规划工作的编制程序:第一阶段拟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经济假定;汇集规划基础

26、资料,掌握区域经济地理特征,明确工作中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第二阶段根据有关领导机关研究后的技术经济假定,编制区域规划草案。主要是进行现场踏勘和技术经济调查。区域规划的编制方法:1.综合平衡、统一规划说明生产与需要之间相互的适应(在数量和质量上)程度。它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合理的比例关系,要求相互协调、平衡。这种关系通过国民经济计划平衡表给予了明确规定。要求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每一个具体建设项目,在地域上的分布和具体建设地段上的选择上,加强相互间的联系的密切配合。反映了配置各物质要素的自然条件和工程技术措施的要求,意味着空间上的协调平衡,使各物质要素各得其所,有机联系。建设进度和程序上的合

27、理安排的密切配合。不致于生产脱节、建设中断,从而使之尽快发挥投资效果,节约劳力、物力,以加速资金周转。综合平衡主要内容:原材料、燃料、电力、运输、建筑材料、水资源、劳动力、商品粮等的平衡。2.多方案分析比较方法一般进行多方案比较分析的内容大致有下列几方面:工业企业分布和不同配置方案的比较。资源综合利用的经济评价。有关专业部门规划方面的技术经济分析。土地合理利用及其经济评价。有关区域环境质量的分析评价。总体综合规划:主要内容是阐述区域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分析地区特点。说明本区域与周围地区地经济、社会联系及其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提出规划依据,确定发展地区经济的原则,发展地区国民经济的有关控制指标

28、以及规划具体内容上的综合简要说明等。对规划地区的范围、面积和确定地区界线的根据,行政区划、人口、民族等也要做概括说明。分专业“条条”规划:分专业编写。简要说明各专业规划的一般情况和特点,规划的依据、原则,规划的主要意图和具体内容等。包括的专业一般有:工、农、商,仓储,交通运输、水利和给排水,能源供应,城镇及居民点,建筑基地,科技、文教、卫生、体育事业及风景区、休疗养区的规划等。分地区“块块”规划:在规划地区以下,根据合理分区的要求,划为若干规划分区。规划分区的目的,在于组织各系统的综合平衡。在说明书中应反映这部分的内容,分区进行编写,其内容包括:分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分析和规划概况的说明,各专业系统规划的内容;城镇居民点的经济特点、规划和发展方向等。4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