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43.13KB ,
资源ID:7584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584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版备考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C卷.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版备考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C卷.docx

1、新版备考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C卷新版备考2021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9 科举制的创立C卷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隋朝时期政府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是( )A . 举荐B . 世袭C . 捐官D . 考试2. (2分)有人曾经中肯地评价科举制:“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A . B . C . D . 3. (2分)“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何种制

2、度的推行带来了以上诗句反映的现象( )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科举制D . 行省制4. (2分)唐朝对完善科举制作出突出贡献的关键人物不包括( )A . 唐太宗B . 唐高宗C . 武则天D . 唐玄宗5. (2分)有项制度起于隋,兴于唐,它打破了原有做官体系,敲开了布衣(平民)家的大门,是项创举。这一创举是指( ) A . 科举制B . 九品中正制C . 察举制D . 荐举制6. (2分)魏晋时期,选拔官员的主要标准是( ) A . 才能和学识B . 门第和出身C . 民族和地域D . 等级和财产7. (2分)在历史长河中,一些重大史实历经时间考验得以延续。下列史实延续到清朝的是

3、( )A . 创设科举,金榜题名B . 废井田,开阡陌C . 封建亲戚,丞相理事D . “废藩置县”,加强集权8. (2分)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A . 世袭制B . 分封制C . 科举制D . 行省制9. (2分)在唐朝贞观年间,家境虽然贫寒,本人却有学识、有天赋的李四赴京赶考,金榜题名,从而命运改变。李四能够改变命运主要得益于 ( )A . 禅让制度B . 宗法制度C . 分封制度D . 科举制度10. (2分)科举制度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 )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A . 才能B . 家世背景C . 人品D . 修养11. (2分

4、)小强和爸爸都是历史迷。一天,小强让爸爸猜我国古代的一位皇帝,他给出如下提示词:开通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暴君。爸爸给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A . 晋惠帝B . 隋文帝C . 隋炀帝D . 唐玄宗12. (2分)现今国家公务员考试被称为“国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我国古代主要是采取科举制选拔官员,下列最早对考生采用面试方式的皇帝是( )A . 唐太宗B . 武则天C . 唐玄宗D . 明太祖13. (2分)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为士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制,选官标准为( )A . 品德B . 才能C . 军功D . 血缘14. (2分)如果你是生活在唐玄宗时期的读书人,在参

5、加进士科考试之前,你主要复习的内容是( )A . 算学B . 诗赋C . 书法D . 历史15. (2分)朝为田舍郞,暮为天子堂。科举考试改变了古代读书人的命运。这一改变开始于( )A . 隋朝B . 元朝C . 明朝D . 清朝16. (2分)关于隋朝的历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隋朝是581年由北周外戚杨坚建立的B .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隋炀帝C . 隋朝是继秦朝和西晋之后,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统一D . 隋朝开谐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17. (2分)下列制度中,促进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推动了文学艺术发展的是( )A . 世袭制B . 分封制C . 科举制D . 行省制18. (

6、2分)有人说:“这种考试制度(科举制)对社会上所有阶层的人都是公开和平等的”。该制度诞生于( ) A . 秦朝B . 汉朝C . 隋朝D . 唐朝19. (2分)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 ) A . 西汉B . 隋朝C . 东汉D . 秦20. (2分)隋唐时期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含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 ) A . 辛勤耕作B . 作战立功C . 经商致富D . 参加科举考试21. (2分)创立了进士科的是( ) A . 隋文帝B . 隋炀帝C . 武则天D . 唐玄宗22. (2分)科举制度在我国存在的时间是( )A . 500年

7、B . 700年C . 900年D . 1300年23. (2分)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 A . 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B . 可以推动教育发展C . 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D . 能够防止政权覆灭24. (2分)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A . 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B . 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C . 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D . 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25. (2分)唐太宗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8、”使他得以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 )A . 举荐制B . 九品中正制C . 科举制D . 分封赏赐有功之人26. (2分)这一制度创立于隋朝,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来选拔官吏。该制度是( )A . 禅让制B . 分封制C . 科举制D . 行省制27. (2分)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制度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历史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曾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他称赞的是中国古代的( )A . 中央集权制B . 九品中正制C . 郡县制D . 科举制28. (2分)“

9、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这是唐玄宗礼部尚书对_的描述( )A . 郡县制B . 科举制C . 分封制D . 三省六部制29. (2分)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在我古代,读书人“学优”而“仕”的途径是( )A . 科举制度B . 行省制度C . 八股取士D . 传承儒家学说30. (2分)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 A . 秦汉时期B . 隋唐时期C . 宋元时期D . 明

10、清时期二、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30分)31. (15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随着形势需要不断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都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材料二: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材料三: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不拘常规锐意改革,对选官制度的完善起到了很大作用。自她之后,历朝历代皇帝都举行殿试,进士们也自豪地说自己是“天子门生”。材料四:北宋通过改革,采取了以文立国的国策,实行文人统治。宋太祖把科举制度作为人才选拔的基本制度。材料五:行省制源于魏

11、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1)材料一与我国古代的哪一个选官制度有关?这一制度创立于哪一时期?创立的标志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和武则天为完善这一制度所做的贡献。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实行什么政策?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4)说出材料五中的制度是哪位皇帝时期创立的?创立这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2. (15分)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被历史淘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2、: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之十开辟了登仁之途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材料二: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仁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材料三: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休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贴,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富帮,外不能御侮抗敌。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1)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并简要指出科举制的积极作用。(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3)据材料三,指出科举制“被历史淘汰”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30分)31-1、31-2、31-3、31-4、32-1、32-2、32-3、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