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06KB ,
资源ID:75878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5878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西省赣州市南康第四中学高一生物测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第四中学高一生物测试题.docx

1、江西省赣州市南康第四中学高一生物测试题2018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第四中学高一生物测试题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 大量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地 块甲乙丙丁戊施肥情况尿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硫酸铵不施肥小麦收获量55.5665.2655.8855.4455.11 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 )AK BN CP DS参考答案:A2.

2、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A. 细胞核 B. 核糖体 C. 叶绿体 D. 溶酶体参考答案:B 分析: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除核糖体外,也没有叶绿体、线粒体、溶酶体等复杂结构的细胞器;水绵细胞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有细胞核、核糖体、叶绿体、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详解: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B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叶绿体,C错误;蓝藻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溶酶体,D错误。点睛:关键要明确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细胞结构异同。3. 豌豆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P(p)和Q(q)

3、控制,都是独立遗传.假设至少每对基因中有一个显性基因时花是紫色的,其他的基因组合都是白色的,如用紫花和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中紫花:白花=3/8:5/8,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PPQqPPQq B.PpQQPpqq C. PpQqPpqq D. PpQqppqq参考答案:C4. 下列各组杂交组合中,只能产生一种表现型子代的是 ABBSsBBSs BBbSsbbSs CBbSsbbss DBBssbbSS参考答案:D5. 大肠杆菌在生长时,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是培养液的3000倍。如果在培养液中加入某种不影响大肠杆菌细胞能量供应的药物,大肠杆菌细胞内钾离子的质量分数立即下降,那么这种药物的

4、作用是 ( )A破坏了细胞膜的结构 B抑制了细胞内对钾离子的利用C破坏了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抑制了细胞膜上载体的活性参考答案:D6. 右图表示生物体内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NA和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方面 B人体内的只有一种C在生物体中共有8种 D人体内的有5种参考答案:D7. 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碱基、核苷酸和磷酸的种类分别是()A2、5、8、1 B1、2、5、8C8、2、5、1 D2、5、5、1参考答案:A8. 下列细胞不会因为吸水过多而涨破的是( ) A红细胞 B口腔上皮细胞C植物叶肉细胞 D人的受精卵细胞参考答案:C9. 组成DNA和

5、RNA的五碳糖、碱基、核苷酸和磷酸的种类分别是()A2、5、8、1 B1、2、5、8 C8、2、5、1 D2、5、5、1参考答案:A10.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者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B二者揭示的都是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C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两个定律同时起作用D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参考答案:A11.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A. 植物细胞中的液泡是一种细胞器B. 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C. 花瓣细胞液泡中色素种类和含量可影响花色D. 液泡中含有糖和无机盐,不含蛋白质参考答案:D液泡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A

6、正确;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如吸水后液泡变大,B正确;花瓣细胞液泡中色素种类和含量可影响花色,C正确;液泡中含有糖和无机盐,也含有蛋白质,D错误。12. 关于“噬细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参考答案:C略13. 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细菌的核糖体 B噬菌体的核糖体C

7、噬菌体基质 D细菌的拟核参考答案:A14. 如图是高等生物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据图回答:(1)图中、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 、 (2)、代表能量,其中释放最多的代号是 ,释放的能量转移到 中(3)H与O2结合生成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4)人体肌细胞内如果缺氡,C6Hl2O6氧化的最终产物是 (5)贮藏时间久了的苹果有酒味是因为苹果进行了 呼吸,产生了 适当降低温度能延长苹果的贮藏,原因是 参考答案:(1)丙酮酸 水 二氧化碳(2)ATP(3)线粒体内膜(4)乳酸(5)无氧 酒精 降低因苹果细胞的呼吸而消耗的有机物【考点】3Q: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1、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

8、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还原氢,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释放能量、合成ATP,其中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的能量最多、合成的ATP数量最多2、细胞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是乳酸,动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反应式是: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反应式是:C6H12O6 2CO2+2

9、C2H5OH+能量3、分析题图:题图是高等生物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代表C3H4O3(丙酮酸),代表H2O(水),代表CO2(二氧化碳),、代表少量能量,代表大量能量【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知,图中、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丙酮酸、水、二氧化碳(2)、代表能量,其中释放最多的代号是,释放的能量(相当一部分)转移到ATP中(3)H与O2结合生成水的过程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其场所是线粒体内膜(4)人体肌细胞内如果缺氧会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乳酸(5)贮藏时间久了的苹果有酒味是因为苹果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苹果储藏时适当降低温度可降低因苹果细胞的呼吸而消耗

10、的有机物,从而延长苹果的贮藏15. 下列对生物体中有关化合物的鉴定实验不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脂肪鉴定的材料是花生种子。考点:本题考查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16. 下列是相对性状的是( )A. 人的身高和体重 B. 豌豆的圆粒和黄色C. 兔子的长毛和黑毛 D. 水稻的高杆和矮杆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人的身高和体重、豌豆的圆粒和黄色、兔子的长毛和黑毛,均为同种生物的不同性

11、状,因此不属于相对性状,A、B、C三项均错误;水稻的高杆和矮杆,属于相对性状,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相对性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7. 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B.丙细胞不能进行基因重组C. 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基因重组,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D. 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参考答案:D略18. 基因型为EeXBX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名称和基因型种类是( )A精子:EXB、 eXB 、EXb、

12、 eXb B精子: EXB、 eXbC卵细胞:EXB、 eXB、 EXb 、eXb D卵细胞:EXB、 eXb参考答案:C19. 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中ATP的唯一来源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参考答案:B20. 我国科学工作者捕捉到一只稀有的雄性白猴,现要在短时间内利用这只白猴繁殖更多的白猴(已知棕色对白色是显性),你选出最佳方案是:A. 白猴与棕猴交配,选出后代中白猴B. 白猴与棕猴交配,再F1自交C. 白猴与棕猴

13、交配,再F1测交D. 白猴与棕猴交配,再让F1与棕猴交配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白猴(aa)与棕猴(一般为纯合子,其基因型为AA)交配,后代均为棕色猴,A错误;白猴(aa)与棕猴(一般为纯合子,其基因型为AA)交配,F1均为杂合体(Aa),再让F1中雌雄个体交配,后代出现白猴的几率(1/4)较低,B错误;白猴(aa)与棕猴(一般为纯合子,其基因型为AA)交配,F1均为杂合体(Aa),再让F1代测交,后代出现白色猴的几率(1/2)较高,C正确;白猴(aa)与棕猴(一般为纯合子,其基因型为AA)交配,F1均为杂合体(Aa),再让F1与棕猴(AA)交配,后代应均为棕猴,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分离定律的

14、实质和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1. 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只有与结合后才能发挥它的作用B. 在真核细胞中合成的场所只有细胞核C. 上的一个密码子最多决定一种氨基酸D. 初始合成产物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参考答案:B【分析】分析题图可知:为mRNA,都是正在合成的肽链,为核糖体,因此图示表示翻译过程。【详解】A、为mRNA,为核糖体,mRNA只有与核糖体结合后才能进行翻译,A正确;B、所示的mR

15、NA是转录的产物,在真核细胞中合成mRNA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B错误;C、密码子位于所示的mRNA上,除了不决定氨基酸的3种终止密码子外,其余的61种密码子都决定氨基酸,因此一个密码子最多决定一种氨基酸,C正确;D、都是正在合成的肽链,合成这些肽链的模板相同,都是所示的mRNA,所以初始合成产物的氨基酸序列相同,D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转录和翻译过程、场所等相关知识。据此依据题图中呈现的信息,明辨图中各数字所代表的物质或结构名称,进而对各选项进行分析判断。22. 一棵桑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A.细胞 个体B.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个体C.细胞

16、组织 器官 个体D.细胞 器官 组织 系统个体参考答案:C23.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总结出了遗传学的两大规律,以下说法中不属于假说的是()A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B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CF2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D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参考答案:C24. 下列四组生物中,细胞结构最相似的是()A变形虫、水绵、香菇 B烟草、草履虫、大肠杆菌C小麦、番茄、大豆 D酵母菌、灵芝、豌豆参考答案:C【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细胞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

17、放线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低等植物、原生动物以及真菌等【解答】解:A、变形虫是动物,水绵属于低等植物,香菇是真菌,细胞结构差异较大,A错误;B、烟草是植物,草履虫是动物,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结构差异较大,B错误;C、小麦、番茄、大豆都是植物,细胞结构最相似,C正确;D、酵母菌、灵芝是真菌,豌豆是植物,细胞结构差异较大,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以及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考生要能够识记生物的分类,并区分细胞结构的区别25.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细

18、胞内的生物膜系统B. 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C. 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D. 生物膜把细胞内的空间分隔成许多小区室,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参考答案:D【分析】考点是生物膜,涉及酶的分布场所、膜的组成成分、生物膜的概念等,考查系统掌握知识的能力。【详解】小肠黏膜是动物体的组织,不属于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A错误.很多酶不在生物膜上,如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都有酶的分布,B错误.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是相似的, C错误.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把细胞内的空间分隔成许多小区室,不同的区室中进行不同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

19、干扰,D正确【点睛】生物膜是指细胞内的所以膜结构,不是生物体内的膜结构;生物膜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点,但不是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26. 右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O、C 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O、C、H、N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C、N D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参考答案:D27. 一条多肽链有 500个氨基酸,作为控制合成该多肽链的DNA分子的碱基至少有( )A. 3000个 B. 1500个 C. 1000个 D. 500个参考答案:A28. 用显微镜观察葫芦藓叶的装片时,为使视

20、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 A目镜5 物镜40 B目镜10 物镜15 C目镜5 物镜10 D目镜10 物镜40 参考答案:C29. 下列哪些生理活动不需耗能的是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B甲状腺细胞吸收碘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DK和Na进出红细胞参考答案:C30. 决定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W基因控制红色性状,w基因控制白色性状。一只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杂交,其后代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雄果蝇C红眼雌果蝇 D白眼雌果蝇参考答案:D31. 下列哪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中会表现出相对性状 A. DDdd B. dddd C. DdDd D. DDDd参考

21、答案:C32. 一般情况下,有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ABCD参考答案:A【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二次免疫的原理:特异性免疫中,初次免疫形成的记忆细胞在再次受到特定抗原刺激时,便会迅速分裂,产生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来对抗抗原具体的过程:第一次抗原刺激机体,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浆细胞,产生抗体,同时产生少量的记忆T细胞,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由于记忆细胞迅速的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会更快更多,所以二次免疫的特点:强度更强,更迅速,持

22、续时间更长【解答】解:A、曲线符合二次免疫的特点:强度更强,更迅速,持续时间更长,A正确;B、曲线不符合二次免疫的强度更强,B错误;C、曲线不符合二次免疫的强度更强,C错误;D、没有体现第二次进行注射相同的抗原的特点,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具体的问题考查所学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并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33. 组成DNA和RNA的核苷酸种类有( )A2种 B4种 C5种 D8种参考答案:D34.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A应用了

23、离心法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大肠杆菌分开 B对大肠杆菌的标记和对噬菌体标记的目的不同 C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大肠杆菌和噬菌体,可分别获得被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大肠杆菌和噬菌体 D用被35S标记的T2噬菌体去感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在大肠杆菌中检测不到35S参考答案:C35. 通过诊断可以预测某夫妇的子女患甲种病的概率为a,患乙种病的概率为b该夫妇生育的孩子仅患一种病的概率是()A1ab(1a)(1b) Ba+bC1(1a)(1b) Dab参考答案:A【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已知患甲种病的概率为a,患乙种病的概率为b,则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a,不患乙病

24、的概率为1b【解答】解:由题意分析已知患甲种病的概率为a,患乙种病的概率为b,所以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a,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b因此甲乙两病都患的概率为ab,甲乙两病都不患的概率为(1a)(1b),所以该夫妇生育出的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可以表示为1甲乙两病都患的概率ab甲乙两病都不患的概率(1a)(1b)=1ab(1a)(1b)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及计算表现型概率的能力36. 在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在同一时期发生的是()ADNA复制和中心粒倍增B染色体数目加倍和姐妹染色单体形

25、成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D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参考答案:A【考点】47: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分析】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变化特点是:间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前期: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出现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纺锤丝牵引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丝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解答】解:A、DNA复制和中心粒倍增发在分裂间期,A正确;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NA数目相同,都是

26、正常体细胞的2倍,A正确;B、染色体数目加倍在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形成于间期,B错误;C、细胞板出现在末期,纺锤体出现在前期,C错误;D、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后期、细胞质的分裂发生在末期,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中的两种行为或变化是否发生在同一时期,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7. 在细胞生命活动中,有关细胞分裂下列正确的是()A只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B有丝分裂后期在纺锤丝牵拉下着丝点分裂,牵引着染色体均分到两极C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分离或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D多倍

27、体细胞的形成可以低温诱导或用秋水仙素处理,使纺锤体形成受阻,细胞不分裂参考答案:D【考点】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不发生分离,所形成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均不正常(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多一条染色体,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少一条染色体),因此这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也均不正常另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在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有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1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

28、没有分开,则这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精细胞均不正常,而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精细胞均正常3、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解答】解:A、只有具备连续分裂能力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如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不具备细胞周期,A错误;B、着丝点分裂不是纺锤丝牵拉的结果,B错误;C、根据试题的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不分离,产生的配子都不正常,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产生的配子一半不正常,C错误;D、多倍体细胞的形成可以低温诱导或用秋水仙素处理,使纺锤体形成受阻,细胞不分裂,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故选:D38.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酶在高温下会变性失活,但低温不影响其活性C.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D.消化酶在消化腺细胞内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中共穿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