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53.07KB ,
资源ID:76070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6070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规划Word下载.docx

1、 “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团队是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初步形成了以教授领衔、双师结构合理、团队优化组合的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3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学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与改革、精品教材建设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实训条件完备。学院拥有“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两个国家级实训基地,计算机实训基地是国家级IT人才培养基地。拥有能够对化工、机械、电气、计算机等专业20余个工种,开展技能培训和考核的国家技能鉴定所1个、江苏省废橡胶综合利用研发中心1个、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等市级技术研发中心4个。4招生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学院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大发

2、展的机遇,高度重视招生就业工作,促进学院办学规模稳步发展。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国18多个省、市、自治区;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平均超过98,大部分专业毕业生供需比达到13,学生就业前景好,成为江苏省就业工作先进高校。5教科研工作和实训基地建设跃上新台阶。学院专题召开了两次科技工作大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教研科研的制度。5年以来,授权专利81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横向课题30项,纵向课题30项,院级课题11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市级5项;发表论文970篇,其中核心期刊130篇,获省市级奖励的论文70余篇,出版教材124部;产学研一体化水平显著提高,成为培养学生、锻炼教师、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二)取得

3、的广泛共识“十一五”以来,学院发生了深刻变化,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总结过去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五点:1必须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抢抓发展机遇发展是学院的第一要务,只有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善于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才能全面推进学院各项事业快速发展。2必须继续坚持深化改革,以改革推动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才能解决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和难题,促进学院持续健康发展。3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高校是知识和人才密集的群体,人才是办学的首要因素。只有突出人的主体性地位,培养人才、尊重人才,用好人才,不断重视和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

4、设,才能确保学院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4必须继续坚持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谐、稳定的环境是学院加快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只有不断完善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不断凝聚学院精神、弘扬学院文化,才能形成人人为和谐学院建设作贡献的良好氛围。5必须继续坚持抓好党的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加强党的建设,是新时期提高高校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只有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做到统揽全局,把好方向;只有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院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

5、足学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内涵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学院的核心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增强,仍然缺少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和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名师与创新团队。2学院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还需加强近几年来,学院在校生人数和教职工人数显著增加,在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服务的各项工作中,许多机制和体制已逐步不适应学院快速发展的新要求,需要大胆创新,激活内在动力。3精细化管理做得不够随着学院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日常管理工作尚不够细致,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二、“十二五”期间发展面临的形势、机遇与挑战(一)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期间是学

6、院加快发展、提高质量、增强实力、提升内涵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党中央提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部署,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给我们下一步发展指明了道路;江苏省重视和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文件与支持政策。尤其是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优化发展职业教育,将组织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建设工程、

7、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计划,建成一批国内一流、国际有重要影响的职业院校”,为我院提高办学质量、创出办学特色提供了新的机遇。面对客观现实,应更加解放思想,把握机遇,迎难而上。秉承内涵发展理念,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创新高职办学特色,创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服务社会能力,已成为学院下一步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二)发展的机遇今后5年,我们将面临“五大机遇”:1、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明显加快,职业教育事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提出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100所,为我院提供了

8、上水平、上台阶的历史机遇。3、我院办学的服务区域定位是“立足徐州,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区域经济规划为学院人才培养统筹规划提供了依据。江苏省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对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能源、医药及生物技术、环保等产业的调整与升级进行了科学规划;苏政发201097号江苏省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提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六大新兴产业,到2012年实现销售收入3万亿元,新能源产业销售收入达5000亿元,新材料产业销售规模超1000亿元,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00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800亿元,物联网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50

9、0亿元,特色产业基地实现销售收入1.5万亿元,其中就包括行业规模领先、技术先进的徐州新能源和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而我院的毕业生在此领域就业市场所占的份额为70%。实施300个以上重大产业化项目,培育500个重大自主创新产品,形成20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重点发展30条新型产业链,建设30个省级以上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基地、培育100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重点企业、500家创新型骨干龙头企业,营业收入超50亿元企业达100家;江苏省沿海开发总体规划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海洋医药、海洋化工、海洋机械等产业。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十二五”期间,“长三角”十三市将优先发展生产服务、民生服务等

10、现代服务业;做强、做优装备制造、石化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所有这些区域经济规划为我院的发展,特别是为材料工程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专业群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优势与机遇。4、江苏省政府关于确立构建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的发展战略也蕴藏着职业教育加速发展的巨大市场需求。比如到2012年江苏将建设50个以上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个以上新兴产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20个新兴产业品牌培育基地,形成200个国内外知名品牌、50个商务部和省重点扶持的出口品牌,培育500家创新型企业,打造500个重大自主创新产品。未来三年内高校新

11、增专业的70%以上要与新兴产业有关,六大新兴产业新增100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在“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决定继续实施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徐州被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列为特大城市,沿东陇海线发展带、沿运河发展带和淮海经济区纳入国家规划层面。在中共徐州市委关于制定徐州市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学院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在我院服务面向的区域内,新材料、新能源、新生物医药、环保产业、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1年年产值达1010亿元、到2012年达 1000亿元,到2015年产值达2000亿元。同时突出做大做强似大千亿主导产业,年规

12、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00亿元,占全市GDP的45%,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2015年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巩固和提升“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地位。而我院毕业生在“十一五”期间占据毕业生市场份额为30% ,而这将对我院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提出新的需求,同时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与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三)面对的挑战今后五年,我们将面临“三大挑战”:(1)目前国内外高校激烈竞争的态势,对我院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百舸争流,不进则退。(2)江苏省乃至全国生源数量将逐步下降,招生压力会逐渐加大。(3)今后一段时期,国家经济发展将以提高增长质量为核心,经济增速只能保持在一定水平,就业形

13、势将更加严峻。三、“十二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一)指导思想高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术能力的专门人才为核心,遵循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之路。为苏鲁豫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二)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把特色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服务行业,服务社会作为学院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4、。 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品牌、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双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人才质量标准融合国际、行业职业标准,创新质量评价体系,努力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走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并重,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重,质量提升与效益发展并重,多类型、多形式创新发展之路。2、具体目标:(1)突出一个办学特色秉承“紧扣工业生产产业链、产学研合作育人才”的办学宗旨,实施双实体合作的办学特色,并赋之以“专业特色化、人才技能化、教学现代化、教育国际化”的新内涵,着力

15、打造学院发展的新优势,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2)体现两个创新一是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机制,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在校企之间建立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实施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加适应现代行业岗位需求,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3)实现三个显著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高。按照“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拓展领域,全面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进一步加大对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新兴专业以及

16、重点发展领域的投入,促进专业建设水平跨上更高台阶。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进一步加强高职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强化质量意识,提高教学水平,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和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拓宽面向,强化服务,扩大交流,向更加开放的职业院校转变。通过努力为“区域工业”服务,为地方经济服务,为行业经济发展服务,力争成为全国工业高职院校的技能培训基地、创新基地。(4)凸现四个一流办学基础条件一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基本教学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改善教学、科研基本支撑条件。人才队

17、伍水平一流。规范教师教育行为,改革教师教育模式,培养一批专业和学术带头人,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团队,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组建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研发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教育理念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科研和管理队伍。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一流。以做强高分子材料、生物制药、机械加工、食品加工与检测和信息工程等5个品牌专业的产学研基地建设为重点,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强化产学结合、产教结合,逐步实现科研项目产业化,产业项目职教化。科技研发能力一流。建成全省工科高职院校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依托科技平台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争取在国家专利批准、纵横项课题申报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并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18、。(三)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抓手,以加快学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为根本,以开源节流增加教职工收入、创建和谐校园为抓手,以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为保障,凝心聚力、负重奋进、科学发展。全力推进学院各项工作提速提质、上台阶、上水平,早日建成省级示范高职院,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办人民满意的高职院。1加强党的建设,凝心聚力,和谐发展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人心,努力推动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一是抓根本,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9、努力使党员干部形成认真学习、积极探索、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良好风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争做排头兵。二是抓基础,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学院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工作着力点放在基层,心用在基层,劲使在基层。实施固本强基工程,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进我院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是抓骨干,加强党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尊重人才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以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建立干部激励和约束机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认真做好中层党政干部轮岗和选拔任用工作,加快培养年轻干部的步伐。四是抓廉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

20、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支持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主”的方针,建章立制,以干干净净做事为准则,加强廉洁自律、廉洁从政教育,使党员干部筑牢防腐拒变思想防线,从源头上堵塞漏洞,扎实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五是抓民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学院的发展作贡献。充分发挥统战老干部及工会、教代会、团委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参政议政、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智慧和力量;要从优化办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的目标出发,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知名院校、企业组织、社会团体合作办学,全面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2实施“

21、四大发展战略”,抓住机遇,创新发展 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和工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积极实施“四大发展战略”,加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努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在战略上立足长远,才会使学校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是人才强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是“人才强国”战略在高校的自然延伸,没有人才,就干不好事业。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人才资本是学校第一资本”的观念,着力打造学院发展需要的教学人才、科研人才、管理人才、社会服务人才以及产业发展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成果的教学团队、创新团队、专业带头人和拔尖人才,为学院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二是质量立校战略。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是学校的第一要务,要以人才培

22、养模式的改革为抓手,努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全院各个院系、处室、基地应从各个方面服务于学生,创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空间,使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三是内涵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内涵发展战略的品牌意识,着力加强“四项建设”: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加强实验室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教学、科研、服务三大团队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深化“两项改革”: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动学校发展迈上新台阶。不断推进规模、效益、质量、管理全面协调发展,实现学校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在服务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跨越。四是紧贴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依托学院的

23、专业和产业优势,融入全省经济和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之中,将双主体、四合作做深做实。一要继续做好“校企联盟”的深层次合作,推进院系、基地与相关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创业、校企合作、科技开发、生产服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做到企业发展离不开学校、学校发展离不开企业。二要着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建设,发挥自身优势,充分整合资源,探索建立学院和专业建设的两级理事会。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校友、家长等多方参与的学院办学理事会,对学院的发展参谋、咨询、协调和监督;各专业与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专家以及校友、在校学生组建专业建设理事会;以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为核心,以产业集群分类与相关产

24、业园联合共建校企合作产业联盟;以网络为载体构建校友联盟,充分发挥广大校友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潜力和有效作用,为学院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社会服务提供信息和咨询决策。四、“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根据“十二五”总目标,坚持“提升内涵、打造品牌、强化服务、彰显特色”的发展方针,坚持“改革创新、科学管理”的工作方针,以若干个学院重点建设的硬件与软件项目和反映学校个性的标志性项目的建设,确立我院“十二五”期间与众不同的办学制高点。2011年,争创省级示范性高职院,在2013年前形成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总体架构;2014年,进一步完善已形成的标志性成果,把学院建设成省内著名的高职院校。(一)以人才第一为

25、根本,建好三支队伍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及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职业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培养坚持人才优先的理念。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既是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一是加强师德培养。引导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树立爱生乐教的价值观,培育教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多元和谐”的核心价值文化。二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紧紧围绕争创全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工作目标,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普遍提高,“双师素质”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90

26、%以上。建设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至2人,省级教学名师2至3人,省级青蓝工程培养对象11人;重点培养在本专业、行业中有较高知名度专业带头人10名、骨干教师20名;打造学院100个教学团队、100个科技创新团队、100名骨干教师。以名师、教授为核心,重点建设10个高水平示范教学团队、10个示范科技创新团队,带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技术服务水平上水平、上台阶。 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开发和科技服务队伍教学是立校之基,科研是强校之本。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应该始终成为学院整体队伍建设的关键。努力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规

27、模适当、结构合理、开拓创新的科技人才队伍。建立以研发团队为核心的工作体系,构建有利于优秀科技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通过引进、培养学术带头人,逐步形成一支结构优、素质好、活力强、水平高的科研梯队。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完成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省级规划项目3845项,市科技局项目812项,校内课题项目150项,科研成果转化项目815项,累积科研项目为250左右;由“十一五”规划中的10个专利授权提高到专利授权40项以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以上,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以上;发表各级论文1000篇,其中中文核心论文200篇以上;各类正式出版的专著、教材120部;积极组织申报各类科

28、研与技术开发项目,5年内确保地方横向课题2540项。3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管理队伍一是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建设一个廉洁自律、团结高效、勇于创新,具有战略思维和很强的科学决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的领导集体。二是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选拔“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中层干部,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眼光、作风上过得硬,广大群众信得过,能适应学院“十二五”建设任务和学院长期发展的中层干部队伍。三是加强中层以下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中层以下的管理干部人数多,兼职多,涉及面广,这一支队伍也是学院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一支政治上过得硬,工作上有干劲,能吃苦,上进心强

29、的年轻干部,事关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将建立中层后备管理干部的选拔、考核评价制度,努力为中层管理干部储备人才。四是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使干部队伍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上都达到最优组合。到2015年,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必须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应达到60%以上;各教学单位和教学管理部门的行政正职领导干部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中层干部队伍逐渐形成50周岁、45周岁、35周岁的年龄梯次结构。其中45周岁以下的要占80%,30周岁左右的干部要有一定的数量。(二)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推进“双主体”办学1不断探索“校企政”合作办学的运行体制高等职业院校实施“校企政”合作办学既是今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赋予高职院校的职责。在“十二五”期间,我院即要主动与企业合作,为企业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也要与地方政府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积极探索“校企政”合作办学的运行体制。充分发挥学院、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统筹、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聘任、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和吸纳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促进“校企政”深度合作。通过建立系部双实体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行业引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