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7 ,大小:487.81KB ,
资源ID:7650711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6507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红菱井工矿开采3000万吨新井设计毕业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红菱井工矿开采3000万吨新井设计毕业设计.docx

1、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红菱井工矿开采3000万吨新井设计毕业设计前言毕业设计是大学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是对我们整个大学学习过程的继续、深化和检验。随着科学研究及生产技术的发展,采煤工艺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这次毕业设计是理论结合实际,系统的阐述了煤层在此赋存条件下的采煤方法、准备方式、井田的开拓方式及其与设计有关的问题。采煤方法是煤矿生产的核心组织工艺方式。采煤工作面是煤矿生产的第一线。采用合理的采煤方法、搞好采煤工作面的生产,是搞好矿井生产的关键,也是采区准备及井田开拓的基础。采区是组成矿井的基本单位。采区生产以采煤为核心,同时又包括掘进

2、等准备工作及运输、装载、通风、供电、维修等环节。采区准备巷道的布置和生产系统,既要符合采煤的发展,又要有利于井田的开拓。搞好采区设计,运用合理的采煤方法,为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有利于矿井的开采。井田开拓是整个矿井开采的全局性战略部署。开拓巷道的布置关系到采区的划分,这是整个设计的关键也是重点部分。在设计过程中,作者投入了较大的精力在井田开拓。搞好井田开拓为接下来的采区设计打下了基础。我国煤炭生产技术正迅速发展,煤炭开采技术在不断进步应该指出的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煤田地质条件类型多样。煤矿开采技术随着煤层赋存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采煤方法是煤炭工业的关键工艺技术,是建设现代化矿井的基础。走

3、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发展之路,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重要方针。采煤方法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机械化、自动化、工艺操作控制程序化,从而达到安全、高产、高效、资源损失少的目的,并努力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通过这次设计,使我对采矿这一学科有了更深的了解。1 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1.1 矿区概述1.1.1 交通位置沈一矿隶属沈阳市苏家屯区,北起苏家屯,南经柳三家,西起四方台,林盛堡,吉祥屯,东至官屯,吴八家子。南北走向长4.5公里,东西倾向宽3.578公里,面积15.3平方公里。矿井地理坐标为:东经12319091232306,北纬413328413836。本矿区内交通方便,长大铁路由井田边界处通过,矿区

4、专用铁路在林盛堡站与国铁相连接,以林盛堡车站为中心。南距辽阳33公里,北距沈阳25公里。井田西临沈大高速公路,东有哈大公路村镇民用公路及矿区公路交织在一起,交通极为方便。1.1.2 自然地理1)区地形地貌井田地处辽河平原东部,其东北高+41.40米,西南低+33.33米。地势坡度为千分之零点七二,地面平均标高+37.33米。总观全区为一平缓的地形。2)矿区的气候,雨期及降雨量本区属于温寒带大陆性气候,多风。冬季以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为25.2米/秒,最高气温为38C,最低气温为-30.6C。本区最大降雨量为686毫米,雨量集中在七八月份,为395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58%。3)矿区的冻结期,冻

5、结深度及地震震级本矿区的冻结期为11月至第二年4月,土冻结深度为139公分,最大积雪为200毫米。本区位于华北地震区辽南地震十度带,属于四 类裂度区。最大震级为1975年2月4日晚七时中心在海城,波及本区为5.5级,最大震源为30公里。1.2 井田及其附近的地质特征1.2.1 井田地层本井田全区均为第四纪所覆盖,从钻孔资料和综合分析其他层从老到新分别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该统为青灰色,杂色厚层壮石灰岩,质地,含海相动物化石,并有大的溶洞与裂隙。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 该组可分为两段,上部为灰岩段,下部为杂色泥岩段。上部共含灰岩35层,靠底部为G层粘土或山西式铁矿,厚度为80110米,与奥陶系

6、(中统)假整合接触。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其整合于本溪组之上,该组可分为四个段:上部含煤段中部砂岩段下部含煤段下部砂岩段。公含七层,编号814,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底部为灰白色砂岩,其上为黑色泥岩粉砂岩为主,偶夹有薄层砂岩。8煤顶板的海相泥岩中含有石燕海百合化石,其中10煤、12煤最为发育,为全区主要可采煤层,该组厚90110米。4)下二迭系山西组:其整合与太原群之上。该组可分为两段:上部含煤段,由黑色泥岩、粉砂岩及煤组成,计含煤7层,编号17。下部砂岩段,为灰白色中细粒砂岩,厚层状结构,其中5、7煤最为发育,为全区主要可采煤层。本组厚约70110米。5)下二迭系石盒子组:该组上部为紫红色、灰

7、绿色、灰白色等杂色泥岩及粉砂岩,顶部为不稳定的A层粘土。中下部为稳定的B层粘土。其间为杂色泥岩。下部为中粗粒砂岩,厚度为220米左右,与下部的山西系整合接触。6)上二迭系上石盒子组:上部为杂色泥岩,灰绿色泥岩。下部为巨厚层状中巨粒砂岩,具交错层理,泥岩中含植物化石碎片。该层厚度约为350米左右,与下部的下盒子组整合接触。7)上二迭系石千峰组:上部为厚层紫红色,具交错层理的砂岩,下部为砾石层,凝灰质胶结,砾石多为火山岩,厚度约为400米左右,与下部的上石盒子组系整合接触。8)侏罗系中统:角度不整合与下部的石千峰组之上,上部由紫红色凝灰质粉砂岩及细砂岩组成,底部为砾岩层,砾岩成分主要为石灰岩,该层

8、仅见于井田西北角几西南角,厚度为0500米。9)第四系:上部为腐植土、亚砂土、亚粘土,中部为流砂层、粘土层,底部西翼为砂砾岩,东翼为粘土层,厚度为70110米,含水丰富。1.2.2 含煤地层本区含煤地层由下二迭系山西组和上石炭系太原组组成,系一套由海陆交互相逐渐过渡到陆相的含煤地层,共含煤十四层,其中山西组含煤七层,太原组七层。其中太原组的10煤、12煤为全区沉积稳定,为大面积可采煤层,而其他的则为局部发育的可采煤层或不可采煤层。从上而下分述如下:山西组:粉砂岩:深黑色,含植物化石,厚约1.5米。粘土岩:深灰色,厚度约0.9米。粉砂岩:灰黑色,由细条带状斜层理,含植物化石碎片及黄铁矿结核,厚约

9、2.0米。粘土层:灰黑色,含粉砂质,并含植物根化石,厚约3.6米。粉砂岩:黑灰色,含大量的植物叶化石,厚约2.1米。1号煤层:黑色,亮型煤,易破碎,为不可采煤层,厚度在0.060.94米之间,不可采。粘土层:深灰色,含植物根化石,厚度约0.5米。泥岩:黑灰色,含植物化石碎片,易破碎,厚约0.6米。粉砂岩:深灰色,下部含较多的植物叶、茎化石,厚约0.6米。细砂岩:灰白色,坚硬,厚约0.8米。2号煤层:黑色半暗型煤,煤质不好,含细泥条带及黄铁矿结核,厚度在0.050.92米,为不可采煤层。粘土岩:灰褐色,含植物根、茎化石碎片,厚度约1.1米。粉砂岩:灰灰黑色,含植物化石碎片,细条带状层理,厚度约1

10、.9米。细砂岩:灰白色,石英质,质密坚硬,具波状层理,厚约3.1米。3号煤层:黑色,易破碎,粉末状,厚度在0.070.13之间,为局部可采煤层。泥岩:灰黑色,含粘土质,厚约0.4米。细砂岩:灰黑色,较坚硬,含植物化石碎片,厚约3.4米。粉砂岩:灰黑色,含植物化石碎片,厚约0.9米。泥岩:黑色,含海百合茎石燕、珊瑚等化石,贝壳状断层,无层理,厚度约35米。是良好的标志层之一。4号煤层:黑色,半暗型煤,厚度在0.050.25米之间,为不可采煤层。粉砂岩:黑灰色,水平层理,有根茎化石碎片,厚约1.9米。细砂岩:深灰色,厚层状,含云母,厚度约为1.1米。粉砂岩:深灰色,含炭质,薄层状,厚约0.5米。5

11、号煤层:黑灰色,半暗型煤,粉末状,下部有时夹0.1米的炭质泥岩,厚度在0.122.05米之间。为不可采煤层。粘土层:深灰色,含植物根化石,厚约1.2米。泥岩:黑灰色,有黄铁矿结核,含粉砂质,厚度1.5米。粉砂岩:灰黑色,质密性脆,厚度2.1米。61号煤层:黑色,粉末状,夹泥岩条带,厚度在0.060.82米之间。为不可采煤层。粉砂岩:黑色,含粘土层,含植物根化石,厚约0.8米。粘土岩:灰色,致密,质纯,厚约0.2米。细砂岩:深灰色,含钙质及方解石脉,厚约1.5米。粉砂岩:黑灰色,结构致密,含植物叶化石碎片,厚约2.1米。62号煤:黑色,粉末状,质不纯,夹泥岩条带,厚约0.151.10米之间,为不

12、可采煤层。粘土层:灰褐色,含大量的植物根化石。结构致密,遇水易破碎,参差状断层,厚度在0.51.0米之间。该层在井田内不普遍发育,为局部标志层(C层粘土)。粉砂岩:深灰色,含植物化石碎片,条带状,水平层理,厚约3.5米。中砂岩:灰白色,坚硬,含植物化石碎片,厚约4.6米。粉砂岩:灰黑色,厚层条带状,水平层理,厚约4米。7号煤层:黑色粉末状,全区沉积不稳定,最大厚度为3.07米,最小厚度为0.28米,为不可采煤层。粉砂质泥岩:灰黑色,含细层理,并有大量的植物化石,厚约3.0米。72号煤层:黑色,易破碎,粉末状,为局部发育的不可采煤层,厚度一般为0.060.25米。炭质泥岩:黑色,含炭质较高,厚约

13、0.4米。粉砂岩:灰黑色,含大量的植物化石碎片,厚约1.5米。粗砂岩:灰白色,厚层状,厚度520米。以石英,长石为主,胶结物多为泥岩、粘土质。其全区发育,为本区的主要标志层之一。太原组泥岩:黑色,致密,无层理,喊菱铁矿结核,并有腕足、斧足类等海相动物化石。该层全区发育稳定,厚约48米,为该区的主要标志层之一。8号煤层:黑色,粉末状,易破碎,半亮型煤。平均厚度0.8米,为不可采煤层。中砂岩:灰白色,厚层状,致密坚硬,厚约1.48米。细砂岩:灰白至灰黑色,条带状,质地坚硬,厚约1.3米。泥岩:灰黑色,结构致密,含动物化石,局部出现泥灰岩,厚约2.10米。9号煤层:黑色,亮型煤,粉末状,易破碎,厚约

14、0.030.78米,为不可采煤层。细砂岩:灰白色,致密坚硬,含植物根化石,厚约2.4米。10号煤层:黑色,易破碎,粉末状,半亮型煤,平均厚度4.3米,为全区可采煤层。中砂岩:灰白色,以石英、长石为主,致密坚硬,厚度20米。12号煤层:黑色,易破碎,粉末状,全区发育,为井田的主要可采煤层之一,平均厚度7.2米。粉砂岩:灰黑色,含粘土质,并含大量植物化石,易碎,厚度6.1米。中砂岩:灰白色,厚层理,致密坚硬,厚约1.0米。细砂岩:灰黑色,含植物化石碎片,厚约2.5米。13号煤层:亮型煤,黑色,煤质不好,有时相变为炭质泥岩,极易破碎,为不可采煤层,厚约0.032.58米。粘土岩:灰褐色,含大量的植物

15、根化石,极易破碎,厚约0.52.0米。粉砂岩:嘿灰色,性脆,含方解石脉,厚约2.0米。泥岩:灰黑色,含粉砂质及菱铁矿结核,厚约1.3米。粉砂岩:灰黑色,块状,厚约1.1米。14号煤层:亮型煤,黑色,粉末状,厚度在0.090.77米之间,为不可采煤层。泥岩:黑色,含炭质及植物化石随片,厚约0.5米。粉砂岩:黑灰色,厚约1.7米。中砂岩:灰色灰白色,局部含炭线,并含大量的植物化石,致密坚硬。以石英、长石为主。厚度在18米左右,是本区较好的标志层。1.2.3 岩性特征本区含煤建造的太原组和山西组岩性特征比较明显,横向分布比较稳定,在地层剖面上呈有规律的变化。含煤建造有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三大类岩类

16、组成,其中以碎屑岩为主(占85.23%),粘土岩次之(占9.07%),化学岩最少(5.7%)。一般太原组较山西组细。1.2.4 岩相特征本区石灰二迭系含煤沉积岩相是一套结构简单,有变化规律的沉积物,下部太原组以海相为主,含有过渡物。山西组以过渡物为主,含有海相。根据沉积物的岩性特征,本区曾发生普遍海侵七次,其中太原组内五次,山西组二次。区内沉积可分为三大类11种:1)海相大类:浅海碳酸岩沉积相。浅海泥相,粉砂质沉积相。滨海砂质,粉砂质沉积相。2)过渡相大类:砂洲、砂嘴、砂坝砂质沉积相。泻湖、海湾泥质、粉纱质沉积相。泻湖海湾滨岸,砂质、粉砂质沉积相。水下三角洲砂质沉积相。滨海平原,湖泊泥质,粉砂

17、质沉积相。3)陆相大类:滨海复水沼泽相。滨海泥炭沼泽相。滨海沼泽相。1.2.5 水文地质1)水文地质条件及特征本井田位于松辽平原南部,下辽河平原东侧。第四纪地层发育,厚达百余米,形成了含水丰富的冲程平原。本区东翼由于东部山坡风化堆积了较厚的粘土层,形成了较好的隔水层。而西翼受到河流冲积作用,堆积了较号的以砂、砂砾岩为主的松散层,又与煤系地层露头直接接触,不利于隔水。本区水文地质特征是上覆于煤系地层的第四纪松散,厚度较大,含水丰富,水质较好,可供矿区水源用。而煤系地层则埋藏较深,煤系上覆岩层很厚,且坚硬致密,不易导水。其它岩层含水极为微弱,有利于煤层开采。本区沙河横穿井田中部,注入太子河,属于季

18、节性河流。冬季细流,宽20100米,水深12米,夏季平均流量204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为1590立方米/秒,最高洪水位为+37.47米。区内第四纪地层上部普遍发育有1530米粘土层、亚粘土层,做地表水向深部渗透差。2)含水层评述a.第四纪松散孔隙承压强含水层:70110米,由粘土、亚粘土、砂、砂砾石组成。本区普遍发育,为含水丰富透水性强的主要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为2.094.77升/秒米,渗透系数5.62714.054米/日,静止水位深2.006.00米,年变化幅度3.00米。地下水温918。地下水潜流方向由北向西南,即235。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b.煤系上部上下石盒子组砂岩微弱裂隙承压含

19、水层:全厚393.49米。含水层厚为113.99米,单位涌水量为0.000280.00644升/秒米。渗透系数为0.000280.00178米/日。属微弱含水层。c.山西组、太原组煤系极弱裂隙承压含水层:该层总厚度185米,含水厚度9.5154.23米,平均41.63米,单位涌水量为0.000005010.00087升/秒米。渗透系数0.000260.000615米/日。属极弱含水层。d.本溪组灰岩、砂岩裂隙承压含水层:由砂岩、灰岩、泥岩构成,厚度4.5127.46米,砂岩含水层平均厚度26.310米。灰岩在本区发育有35层,厚度较薄,一般35米,岩质致密,透水性差,单位涌水量为0.00163

20、0.002升/秒米。渗透系数0.000740.00394米/日。属弱含水层。e.奥陶纪灰岩岩溶含水层:单位涌水量0.000129升/秒米。渗透系数0.0001126米/日。本区只在上部裂隙做了抽水试验,水量很小,属弱含水层,但在露头处漏水严重,深部奥陶纪灰岩含水情况不名。鉴于该井田露头全为第四系所覆盖,未专门采风氧化带煤样,基岩强风化带为10米,弱风化带为25米左右。因此,由煤层露头向里推1530米为风氧化带。1.3 矿层质量及矿层特征1.3.1 煤层及可采煤层本井田含煤地层为下二迭系山西组及上石炭系的太原组,计含煤14层。17煤层赋存于山西组,814层于太原组。10煤、12煤全区发育稳定,余

21、者皆为沉积不稳定的煤层,虽有局部可采点,但因构不成大块段无法开采,现将主要可采煤层自上而下分别叙述如下:1)5煤层:位于山西组顶部,为全区发育的可采煤层,为简单结构煤层,煤厚变化不大,平均厚度为3米,顶底板均为细砂岩。2)7煤层:位于山西组底部,为全区发育的可采煤层,其局部发育两层,下分层为不稳定层,可采部分厚1.00米1.40米,一般厚度为1.04米。顶板厚层状黑白相间条带状细粉砂岩,局部为海相泥岩。其底板为厚层状粉砂岩。7煤距5煤层约10米。3)10煤层:位于太原组顶部,为全区发育的可采煤层,平均厚度6.1米。顶板为粗砂岩,海相泥岩。底板为粘土质粉砂岩。10煤层与7煤层间距45米。4)12

22、煤层:位于太原组下不,全区发育,平均厚度3.1米。顶板厚层状海相泥岩,直接地板为粘土岩,粘土质粉砂岩含大量植物化石,老底为灰白色中砂岩,厚35米。其顶底板有时夹薄层炭质伪顶和伪底。12煤距10煤20米。1.3.2 瓦斯、煤尘、自然发火表1-1煤层顶底板岩石性质Table 1-1Rock characteristic of coal seam roof and floor岩性 颜色 性质特征 泥岩 灰黑色 含植物化石碎片,易破碎细砂岩 灰白色 灰白色,坚硬粉砂岩 深黑色 黑灰色,含植物化石8煤 黑色 易破碎,粉末状泥岩 黑灰色 细粒结构,条带状分布,松散易破碎粉砂岩 灰白色 细粒结构,分选性差,

23、胶结好泥岩 黑灰色 有黄铁矿结核,含粉砂质10煤 黑色 黑色易破碎,粉末状泥岩灰 黑色 含植物化石碎片,易破碎细砂岩 灰白色 灰白色,坚硬泥岩 灰黑色 含植物化石碎片,易破碎12煤 黑色 黑色,粉末状,半亮型煤泥岩灰 黑色 含植物化石碎片,易破碎细砂岩 灰白色 灰白色,坚硬泥岩 灰黑色 含植物化石碎片,易破碎1)瓦斯及其赋存规律本矿井属于高瓦斯矿井,随着煤层开采面积和深度的增加,其瓦斯涌出量不断的增大,其规律为:瓦斯含量沿走向方向变化规律是:由北向南逐渐增大。沿煤层倾斜方向:由浅至深瓦斯含量略有增大的趋势。地质变化个构造影响区:一般情况下瓦斯较大。以上几点规律除煤层形成过程中本身所特有的原因外

24、,最基本的因素还是地质因素,首先和上赋岩性、厚度有关。2)煤尘本区煤层均为粉末状,煤层十分干燥,采支后空气中煤尘含量较大,一般在非洒水情况,可达470/m,最小为250/m,经煤尘爆炸实验有爆炸危险。3)煤的自燃本区的10煤、12煤均有自燃发火的倾向,其发火原因如下:煤层结构以粉末状为特点,氧化面积大。煤中伴有黄铁矿,呈结核状或细脉状,有的呈侵染或鳞片状,加之含微量硫、磷,煤层开采后暴露在空气中,煤和黄铁矿氧化过程中都会产生和积聚一定的热量,如遇水将起化学反应成硫酸根,就在硫酸的生成与分解过程中,热量剧增,给煤的自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煤的物理化学性质是煤的自燃的先决条件。本井田煤层虽属烟煤,但

25、挥发分含量高,燃点较低,各层煤最高挥发分含量均在25%以上。因此,本井田自燃趋向较高,自燃发火期36个月。为防止自燃发火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用注水、阻化剂等以延长发火期。回收采空区浮煤,使之减少到最低程度。采空区必须及时封闭。采用均压通风措施,控制采空区进氧。加快开采速度。建立其它放火技术措施。本井田是高沼气矿井,又有煤尘爆炸危险,因此,防止煤的自燃对矿井安全生产是十分重要的。1.3.3 煤质1)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性井田内各种煤层均为深黑色,条痕为棕黑色,玻璃强玻璃光泽,中细条带状结构,层状结构,内生裂隙发育,性脆易破碎,大多呈粉末状及细粒状,块状较少。煤层偶见弱细光泽,木质结构。12煤

26、近顶板附近常含有团状及侵染状黄铁矿和透明体。井田内各煤层属高等植物所组成的,太原组各煤层多由半亮型和光亮型组成。而山西组各煤层多由半亮型和半暗型煤组成。各煤层凝胶化组分较少,丝炭化组分次之,稳定组分少见。矿物质主要是呈大小不一的侵染或结核状粘土和黄铁矿,石英次之,方解石更少。2)煤质标号按中国煤质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依东煤公司地质局化验室提供的化验结果,本井田煤层可划分出气煤、肥煤、焦煤三个煤种。其中气煤挥发分含量在32.73%34.73%之间,一般为34.72%,胶质层最大厚度在17.0022.66,一般为19.79。肥煤的挥发分含量在22.74%19%,一般为30.81%,胶质

27、层最大厚度在25.1048.00之间,一般为33.65。焦煤挥发分含量在18.85%29.97%之间,一般为26.01%,胶质层最大厚度在9.0025.00之间,一般为20.97。煤层柱状见图1-2。岩石名称柱状累深(m)层厚(m)岩性描述粗砂岩390.111.4灰白色、胶结较差粉砂岩394.03.9灰色、含植物化石煤397.63.6含0.1厚泥岩4层灰色泥岩397.90.3无层理煤399.01.1含0.1m厚泥岩1层灰色泥岩399.30.3无层理煤400.51.2黑色、含带状灰色泥岩400.90.4无层理1.3.4井田勘探程度及对勘探的要求补充勘探本井田精查阶段勘察网度按“三类九型”和“四类

28、十六型”布置,确定了7条倾向勘探线,孔线距在400M左右,在以后的生产中,一方面在原有的勘探线上加密钻孔,以弥补精查阶段钻孔质量差,钻孔密度不足的缺陷,另一方面,矿井现水平采掘实践证实,本井田地质构造属二类偏复杂,局部地段达到三类,同时本井田小结构十分发育,为了配合生产,特别是为了配合综采工作面,在原有的勘探线之间又加密一条勘探线,重点解决偶早问题,所以在钻孔密度上没有严格控制。深部水平根据规程规定,矿井地质条件分类为:叫稳定煤层,属二类;构造中等应属二类,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程度为一类。以此为依据确定勘探线菊和控距为400m。本井田地质条件分类工作虽然进行过,但由于各个水平,各个采取的地质构

29、造条件差异较大,现有争议,所以一直没有成型。2 井田境界及储量2.1 井田境界本井田以南北为走向,东西为倾向。东为林盛堡向斜,西为煤层露头,南到沈一矿边界,北到F15断层,煤层浅部等高线按深部规律判断,倾角为12度左右。该井田走向长度约为4.5千米,倾向长度3.5千米,井田面积约为16.1平方千米。2.1.1 井田境界根据矿井设计规范的规定,采区开采顺序必须遵守先近后远,逐步向边界扩展的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5:1)首采采区应布置在构造简单,储量可靠,开采条件好的块段,并宜靠近工业广场保护煤柱边界线。2)开采煤层群时,采区宜集中或分组布置,有煤和瓦斯突出的危险煤层,突然涌水威胁的煤层或煤层间距

30、大的煤层,单独布置采区。3)开采多种煤类的煤层,应合理搭配开采,一般不得分采分运。2)边界矿柱的留法及尺寸a.井田边界矿柱留30米。b.井田浅部防水煤柱斜长50米。c.断层煤柱每侧各为20米。2.1.2 临近井田的开发情况以及与本矿的关系本井田位于林盛堡向斜西边,其临近矿井有:位于该向斜西翼中段的红菱煤矿,与该井田南部相比邻,设计能力为90万吨/年,改扩建后生产能力可达150万吨/年。1969年12月15日开始建井,1976年3月20日移交,1978年1月正式生产,截止91年底该矿井保有储量为8958.9万吨,以焦煤为主,91年产量为116万吨。位于红菱煤矿西南部有红阳三矿,1991年12月破

31、土动工,设计能力为150万吨/年,储量为15816.4万吨,煤种以瘦贫煤为主。位于本矿南辽阳市上岗子向斜西马矿,设计能力为75万吨/年,1978年开始建井,1989年移交,1990年3月正式生产。截止2004年底保有储量为8859.7万吨。煤种为无烟煤,2004年产量为23万吨。本井田以断层和向斜为边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井田范围内,储量、煤层赋存及开采条件均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适应。井田内有足够的储量和合理的服务年限。井田走向长度大于倾斜长度,有两层煤,可保证矿井各个开采水平有足够的服务年限。阶段高度及阶段斜长适当,矿井通风、井下运输较容易。综上所述,红菱二矿矿区工业广场左右两侧各划分划分三个采区,其煤层赋存条件好,储量较大,开采条件也好。2.2 井田的储量2.2.1 井田的工业储量1)矿井的工业储量:勘探地质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