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5 ,大小:491.50KB ,
资源ID:7654870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6548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铁精密导线测量测量方案(例).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铁精密导线测量测量方案(例).doc

1、轨道交通精密导线控制测量技术方案XXX公司 轨道交通精密导线控制测量技术方案目 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慨况13、人员组织机构及仪器设备23.1组建目的23.2组织机构23.3人员投入计划23.4测量仪器投入计划34、工期进度安排55、总体要求及主要精度指标55.1总体要求55.2主要精度指标66、设计控制网复测及维护66.1基本原则66.2精密导线测量工艺流程76.3精密导线(网)测量87、质量保证措施157.1质量目标157.2质量管理体系167.3质量管理职责167.4质量控制措施198、安全保证措施228.1安全管理方针与目标228.2主要安全影响因素228.3测量作业安全保证措施23

2、8.4. 测量仪器安全操作要求249、测绘资质、人员证书及仪器检定证书259.1资质证书259.2主要测量人员证书269.3仪器检定证书30第II页1、编制依据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2)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4)XXX公司工程测量管理办法2、工程慨况XX轨道交通工程起点位于XXXX,沿XXX走行,线路行至市域铁路线偏转向北、四线并行穿过XX公路进入XX路,在XX设XX站,与市域铁路线换乘。出站后线路和市域线并行前行约600m,继续延XX前行,。3、人员组织机构及仪器设备3.1组建目的1)在项目部的管理下

3、抽调一批管理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工程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精密导线测量组。2)做到分工明确,管理有序,措施得力,责任到人,使整个控制测量工作有条不紊的按照委托单位的要求和意图顺利进行。3.2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图技术负责人(测量组长)仪器操作人员质量检查人员前视人员后视人员数据处理人员内业计算及报告编制组3.3人员投入计划1)根据委托单位对施工安排和工程进度的要求,项目部由工程师、助理工程师等主要技术人员和辅助人员组成、精密导线测量组计划投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质量检查人员等主要技术人员共7人。3)投入的主要技术人员情况见下表。技术人员人员一览表 表3.3-1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在本项目担任职

4、务技术职称专业1项目负责人工程师/高级技师工程测量2技术负责人工程师/高级技师工程测量3控制测量负责人助理工程师/技师工程测量4数据处理负责人助理工程师工程测量5安全生产负责人6组员助理工程师/技师工程测量7组员助理工程师土木工程8组员助理工程师土木工程9组员测工工程测量3.4测量仪器投入计划根据本项目的工期、进度、工作内容和实际工作量,为确保及时、准确、高质量、高精度、高效率完成本项目,计划投入目前国内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比较高,性能稳定,技术先进的生产仪器设备和工作机具,投入的主要测量仪器情况见下表。 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测量仪器设备表 表3.4-1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标称精度备注

5、1全站仪TCA200320.5(1mm+1ppm)2全站仪TCA180011(1mm+1ppm)3全站仪TCA120111(1mm+2ppm)4全站仪TC-80212(2mm+2ppm)5精密对中仪10025、10028、10029、1003146电脑戴尔10数据处理7打印机夏普6201打印8平差软件C0SA2GPS、导线及水准平差解算9绘图仪惠普61001绘图10交通工具越野车3交通4、工期进度安排工期进度安排与项目开工和竣工时间一致。在测量过程中,先采用GPS对已知GPS点进行复测,在完成后对平面控制点进行加密导线测量。计划在4天内完成外业及内业给出测量成果。5、总体要求及主要精度指标5.

6、1总体要求1)充分认识并理解地铁工程测量的特点和要求,严格管理、精心施测,确保成果质量。地铁工程测量的特点包括:地铁建在城市环境中,其设计全用三维坐标解析法,并根据设计资料以三维坐标放点。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有严格的限界规定,尤其在弯道地段,施工时应给结构轮廓一定的施工误差裕量。从降低工程成本出发裕量应尽量小,所以对施工测量精度有较高的要求。隧道内及车站上的控制点在各个工序中经常使用,应按照规范要求布设足够数量的合格控制点,精心做好标志,要求点位稳定、单一、清晰易找。2)保证仪器设备到位和作业人员的相对稳定。测量仪器按规定定期进行检定。3)测量方案必须经委托单位审核后方可实施。4)坚持安全生产,文

7、明施工。项目开始前必须制定外业作业安全措施,设立专职安全员,报委托单位备案。施工现场作业时,必须严格遵守现场安全管理相关规定。5.2主要精度指标5.2.1精密导线控制网的精度指标1)XX地铁工程地面平面控制网分两级布设,首级为GPS网,二级为精密导线网,高程控制网为II等水准网。3)精密导线(网)检测的每边测距中误差不大于4mm,测距相对中误差不大于1/60000,测角中误差不大于2.5,全长相对闭合差不大于1/35000,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8mm。6、设计控制网复测及维护6.1基本原则1)地面控制网的复测在接管委托单位的控制网成果和桩位后,对控制网点进行全面的踏勘和检查,检查内容包

8、括:控制点点位的稳定性以及埋石的规范性;起算点数量及分布情况以及成果的质量、各项闭合差以及精度分析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复测方案。2)控制网复测(测量)所使用的仪器的标称精度应不低于原控制网测量所使用的仪器的标称精度。3)用于控制网复测的仪器必须经国家认可的测绘仪器检定单位的检定且符合要求。4)控制网复测在尽量采用与原测相同的图形结构和路线的同时,应适当增加必要的检核条件,如增加与已知点的联测数量、增加测回数等。5)复测结果本身应符合相关的规程规范的要求。6)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的差值应满足下列规定:精密导线网的检测坐标与原测坐标之差应不大于20mm。检测边长较差应不大于8mm。7)当复

9、测结果与原测结果的较差大于允许限差时,应认真分析原因,提出成果使用建议。6.2精密导线测量工艺流程收集控制桩点资料、现场踏勘编写复测方案业主审核补点、埋石制定观测计划、仪器检定外业观测与整理数据处理测量成果书编写、自审业主验收交付使用精密导线测量工艺流程图6.3精密导线(网)测量6.3.1.现场踏勘在复测前,必须首先进行外业踏勘,以便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合理的复测方案。踏勘时,重点了解点位保存的完好情况、点间通视情况等。外业踏勘完成后,编写精密导线网复测技术方案,经业主审批后实施。6.3.2.技术要求1) 二等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二等精密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表6.3.2-1平均边长(m)闭

10、合环或附合导线总长度(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水平角测回数边长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长相对闭合差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mm)3503561/600002.54往返测距各2测回1/350008注:1、表中n为测站数;2、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但不得超过上表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上表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2) 精密导线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表6.3.2-2全站仪的等级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中2倍照准差变动范围同一方向各测回较差级6963) 精密导线测距技术要求 测距主要技

11、术要求表 表6.3.2-3项目仪器类型观测次数总测回数测回读数较差(mm)单程测回较差(mm)往返较差或不同时段较差(mm)往返I级2测回2测回4572(a+bD)4) 精密导线测量气象数据测定要求 气象数据测定要求表 表6.3.2-4等级最小读数测定时间间隔气象数据的取用温度()气压(pa)二等0.250或5mmHg一测站同时段观测的始或末测边两边的平均值5)内业计算数字取位要求 内业计算数字取位要求表 表6.3.2-5等级观测方向值( )改正数边长坐标值(mm)方位角值( )方向( )长度(mm)二0.010.010.10.10.01三四0.10.11.01.00.1五111.01.01.

12、06.3.3精密导线的布设1)精密导线以首级GPS点为起算点,主要沿昆明市地铁3号线的设计路线布设,布设成附合导线、多边形闭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2)精密导线(网)应尽量沿地铁线路布设成直伸形状,每点具备两个以上的后视方向,并且能控制线路和车站位置,但应避开施工的范围。3)导线相邻边长相差不宜过大,最小边长不能短于100m。4)点位应避开地下管线等地下建筑物。5)首级GPS点与相邻精密导线点间的垂直角不应大于30度。6)相邻点之间的视线距障碍物的距离以不受折光影响为原则。7)应充分利用城市导线点。8)宜在前、后期两条线路相交叉的地方,设置共有的导线点。6.3.4精密导线(网)的选点、埋石1)选点

13、精密导线选点应根据实地踏勘选点,点位的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点位选择满足施工要求,并有利于采用其他测量手段进行扩展与联测。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定,便于长期保存,方便作业。房屋顶上的点位应选在便于联测的楼顶承重墙上面。当利用已有控制点点位时,应检查该点的稳定性和完好性。2)埋石精密导线点的埋石分地面标石和房顶标石两种。房顶标石的埋设规格见图6.3.41。地面标石的埋设规格见图6.3.42。精密导线点标石埋设后的俯视图见图6.3.4-3。图6.3.4-1 房顶标石(单位:mm)图6.3.4-2 精密导线点标石埋设图(单位:mm)图6.3.4-3:精密导线点俯视图3)精密导线点的编号精密导线点采用统一编

14、号DT3-JMXX。6.3.5精密导线的外业观测1)仪器选择精密导线采用TCA2003、TCA1800全自动全站仪进行观测,该仪器标称精度分别为:测角0.5和1,测距1mm+1ppmD 和1mm+2ppmD。TCA2003、TCA1800全站仪已经过国家认可的测绘仪器检定单位的检定,检定结果符合规范要求。观测开始前应按相关规范要求对仪器进行常规的检查、校验。2)水平角观测精密导线测量采用三联脚架法进行观测。导线测量时,应记录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当测站只有2个方向时,水平角应观测左、右角,左右角观测的测站圆周角闭合差不应大于4。水平角观测的测站限差按表6.3.2-2规定,预先在仪器内设置,由全站

15、仪自动监控测站观测质量。3)边长测量导线观测距离测量的各项限差应符合表6.3.2-3的规定。精密导线边长测量应在成像清晰和气象条件稳定时作业,雨和大风天气不宜作业,也不宜顺光和逆光作业,严禁将仪器物镜对准太阳;当反光镜背景方向有反射物时,应在反光镜后方遮上黑布;测距过程中,当视线被遮挡出现粗差时,应重新测量;当观测数据超限时,应重测整个测回。当测数据出现分群时,应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新观测;边长观测要考虑气象、加乘常数及归化改正。气象数据应量取两端点测边始末的数据,取均值采取。气压表应置平,指针不宜阻滞,气象数据测定技术要求见表6.3.2-4。4)精密导线外业观测的注意事项仪器应严格整平对

16、中,对中误差不超过1mm(采用精密对中仪)。导线观测应选择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的时间进行。观测过程中,仪器不应受到日光直接照射,气泡中心位置偏离整置中心不应超过一格。在GPS点上设站时应联测两个以上GPS点方向。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中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作业。6.3.6数据处理1)概算精密导线测量的概算工作包括测站圆周角闭合差及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的计算等。导线测角中误差的计算导线测角中误差计算可以分两种情况:按左、右角观测的测角中误差计算公式:式中:C测站圆周角闭合差;nC的个数。按导线方位角闭合差计算测角中误差计算公式:式中:f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 n计算f时的测站数;

17、 Nf的个数。测距中误差的计算根据边长往返观测较差计算测距中误差:式中:d边长往返观测较差值; nsd的个数。2)边长改化精密导线测量的边长应进行下列改正:气象改正;两差改正f(用垂直角计算水平距离时,对垂直角进行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修正量);全站仪加、乘常数改正;倾斜改正;平均高程面改化;高斯投影改化。、归化到参考椭球面上的测距边长度,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D0 测距两端点的平均高程面上的水平距离(m);Ra 参考椭球体在测距边方向法截弧的曲率半径(m);Hp 原有城市坐标系统投影面高程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线路轨道的平均高程(m);Hm 测距边两端点的平均高程(m)。、测距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

18、,按下式计算:式中 Ym 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标之平均值(m);Rm 测距边中点的平均曲率半径(m);Y 测距边两端点近似横坐标的增量(m)。3)平差计算精密导线网的平差计算采用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开发的商务科傻(COSAWIN)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6.3.7复测报告编制复测工作结束后应按要求及时编写复测报告,报告中应对精密导线网的总体情况进行评价并作出结论与建议,评价的主要内容有:精密导线网点的选点合理性、实用性及稳定性,点位是否便于长期保存和有利于下一级控制点的联测;埋石规格是否符合规定,标石面整饰是否清晰、美观以及埋石标志的保存完好情况等。导线网布设结构的合理性,包括:平均边长、总长、最长边长

19、、图形结构等。导线网的质量及各项精度指标: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最弱点点位中误差、全长相对闭合差、方位角闭合差、平差后单位权中误差等。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的比较,当复测结果与原测结果的坐标差较大或超限时,应查明原因。使用成果分析及建议。报告中还要包括复测方法、复测过程、使用仪器、复测成果质量、复测精度等方面的内容。7、质量保证措施7.1质量目标项目部始终以“技术先进,科学管理,产品求精,顾客满意”作为质量管理的原则和指导,以先进的技术手段,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项目实施过程的各环节符合质量要求,向委托单位提供高质量的测绘产品和测绘服务。质量目标如下:1.提交的各项技术成果保证客观、真实、准确,各

20、类成果必须满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委托单位的要求,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2.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3.以顾客为中心,以最高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向委托单位提供优质的服务7.2质量管理体系在本项目的质量管理中将严格按照ISO9001:2000的要求,将日常生产管理与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结合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计划、施测方案,严格控制作业中每一过程、每一工序的质量,保证提交的每一项测绘成果符合有关规范规定及委托单位的要求。7.3质量管理职责7.3.1组织设置及职责分配制定质量职责,让参与作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质量责任,在

21、作业中自觉按照质量要求完成本职工作,以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7.3.2质量职责分解说明测量组是测绘成果质量的直接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坚持标准化作业,从源头上保证测绘成果的质量;妥善处理质量与进度的关系,认真按技术方案的要求作业,确保工作质量。项目部对测量成果的质量全面负责,根据技术方案的要求组织生产,及时检查测量组对规范、规程、技术要求的执行情况,加强过程质量控制,确保过程产品(工序质量)质量符合要求,进而确保工程质量并杜绝质量事故;认真搞好过程质量检查,杜绝带有质量问题的过程成果流入下一过程。7.3.3质量管理责任制1)项目负责人质量职责项目质量管理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对整个测量项目的产品质

22、量负总责。在质量管理中其主要职责是:认真贯彻执行工程质量方针,审批质量管理制度;全面组织质量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并运用科学管理方法组织项目的具体实施,保证各个测量过程所要求的资源能够得到满足,测量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得到明确;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听取质量部门和其它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汇报,总结工作经验,找出存在问题,全面掌握本项目中各项测量工作的质量动态;制定和修订质量管理目标计划和质量改进措施计划;2)技术负责人质量职责技术负责人在项目负责人的领导下,对测量项目的工作进行具体组织和指导;组织领导测量人员贯彻执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各项技术规范、规程、质量管

23、理制度,以及根据具体情况细化制定的重大技术措施等,并在测量工作中进行督促检查;主持测量项目的质量分析会议,对工程质量负有直接技术责任;对测量项目的技术问题,质量问题提出技术处置措施;主持测量项目组织和设计以及重大技术方案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技术交底;掌握项目工程质量情况,对先进典型要及时推广;对违反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的现象随时制止;3)质量检查负责人的质量职责负责质量检查报告和工作总结报告的编制上报工作。全面了解掌握工程的质量动态,组织不合格品的评审,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致力消除质量通病和隐患。负责外业资料和成果资料的质量检查。监督、检查作业人员修改资料中存在的问题。负责项目的质量评定。4)测量

24、组长质量职责负责本组测量和质量管理工作,是野外数据采集的质量负责人。坚持标准化作业,确保所完成的各项测量成果质量符合要求。组织本组员工进行技术学习,不断提高员工素质。7.3.4质量控制分解及控制重点为实现项目质量目标,保证成果质量,针对项目质量控制的各主要过程,将质量控制进行分解,找出控制重点,实现对项目质量的全过程控制,质量控制分解详见下表。阶段控制重点控制措施执行者前期准备岗位培训,仪器设备的检校对质量控制流程、质量、技术要求进行系统化培训。要求按规定检定且符合要求。控制测量负责人实施阶段保证资源到位、仪器设备状态良好明确岗位职责。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年检。控制测量负责人设备管理人员技术方案

25、的制定、审核方案可行、措施具体经过评审和委托单位审核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测量外业原始记录符合规定,测量方法正确性检查,仪器操作符合要求控制测量负责人测量组长数据处理起算数据正确,计算方法正确软件选择合理,计算有复核、审核数据处理负责人检查验收质量检查检查方法的正确、合理,抽样符合要求,整改措施可行、到位,成果有审批质量检查负责人成果验收配合委托单位及相关部门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负责人资料归档符合相关规定资料管理负责人7.4质量控制措施1)质量策划: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质量要求,配备合理的人力及设备资源,制定详细可行的施测方案、作业流程、作业方法和检查计划,确定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级人员的质量职责及质量目

26、标。找出影响质量的关键环节,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建立质量控制点。严格控制工序质量,使每一道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坚持“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产品质量”的原则。2)过程控制:过程控制包括作业过程控制和过程跟踪监督检查。作业人员严格按规范和作业方法要求操作,保证各项观测数据真实、准确;积极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外业观测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干预,实现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及内外业一体化,从而保证外业数据采集过程的质量;过程质检人员对项目实施过程实施跟踪检查,检查作业方法是否规范,成果是否达到要求,确保所有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3)质量检查:坚持“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测绘产品检查验

27、收制度,加强过程检查及成果检查,提高最终产品质量。4)持续改进: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质量检查负责人提出整改要求,限期整改,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通病制定出纠正预防措施,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不断提高质量。7.4.1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1)认真了解并研究施测项目的性质、特点、技术要求及质量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计划及实施纲要,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清楚、措施具体且可行。2)对参与施测的全体人员进行质量培训,对质量及技术要求进行交底,提高全体作业人员质量意识。3)认真做好出测前的准备工作,如资源准备、仪器检校、岗前培训等。4)用于检测的仪器除按规定送国家法定的计量检定单位进行检定外,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常规的检校。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5)认真检查核对起始成果资料和已有成果资料,做到作业中引用成果资料准确无误。7.4.2施测阶段质量控制1)坚持以预防为主,重点进行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2)测量组长及测量人员严格按技术方案、规范及委托单位要求作业,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树立野外作业和第一手资料是控制产品质量重要环节的思想,做到外业数据采集电子化、自动化,一切原始数据记录由测量仪器直接与计算机通讯,全部采用电子记簿,直接输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减少人工干预,且当天数据当天处理。3)在作业中如发现数据缺失或成果超出限差,应及时返工。4)作业中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