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4.83KB ,
资源ID:770609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7060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38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统一的理论体系.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38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统一的理论体系.docx

1、138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统一的理论体系第一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统一的理论体系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统一的理论整体。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三次重大的理论飞跃,三者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这里的中国化,不仅要从内容上体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以及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

2、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人对于自身社会实践与变革的深刻反思,而且要从形式上展现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具有中华民族自身的语言特色,并凝聚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然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中,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们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毛泽东思想教育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有着丰富的内容、科学的内涵和完整的理论体系。首次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作了界定的是在1945年。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所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

3、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目前时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民族民主革命中的继续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优秀典型。”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作出了新的论述和概括。新的界定如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对上述概括的第二句话作了补充,加了“建设”两字,改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

4、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对于毛泽东思想科学界定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正如决议所指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其二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原则在毛泽东思想中的体现,说明只有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才属于毛泽东思想。其三是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毛泽东个人的作用与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之间的关系。说明毛泽东思想并不仅仅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且是代表了党和人民的思想。毛泽东

5、从不把毛泽东思想看成是个人的产物,而是看成是在党和人民长期的集体奋斗中形成的,是从群众那里学来的。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主要有两次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完整概括和系统论述。第一次是1945年,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将毛泽东思想的体系归纳为九个方面:“关于现代世界情况和中国国情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党的理论与政策,关于文化的理论与政策等。”这九个方面涵盖了当时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文化大革

6、命”结束后,针对林彪、“四人帮”对毛泽东思想的曲解,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体系,理论工作者要花功夫从各个领域阐明毛泽东思想的体系。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第二次完整概括和系统论述。决议将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独创性理论概括为六个方面:即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决议进而把贯串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精辟地称之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并把它的丰富内容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7、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主要内容的新概括,包含着新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是对党的七大关于毛泽东思想体系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为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根本和重点。作为科学体系的毛泽东思想,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一套理论它具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关于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宏观性的问题作主要概括如下: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容。毛泽东的两篇主要代表著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分别写于1939年12月和1940年1月,文章比较系统的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他根据中国社会的性质,指出了革命的任务,认为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从而在

8、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这种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一是将中国资产阶级区分为大资产阶级即买办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前者依附于帝国主义,是革命的对象;后者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是可以争取的革命力量。无产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并在特殊条件下把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以求最大限度地孤立最主要的敌人。在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要保持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实行有并争又团结、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

9、要是同大资产阶级分裂时,要敢于并善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武装斗争,同时要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或中立。二是将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在战争和策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认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武装力量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因此,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归结为一句话:“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地革命战争。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无产阶级必须通过自己的先锋队用先进的思想、组织性和纪律性来提高农民群众的觉悟水平,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长期的革命战争,发展壮大革命力量。毛泽

10、东认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这些就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为全民族的领导核心,并且创造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基本依据。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对于指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对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斗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容。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了由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初步设想。1953年,毛泽东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在随后领导全国进行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

11、义改造,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所造成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中国共产党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实践上开辟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第二,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创造性地运用。其特色就在于把民族资产阶级列入人民的范围,而不作为专政的对象,人民民主专政就是对人民

12、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相结合,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三,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人民内部还存在各种矛盾,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同时,他还出了一系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和政策。例如,在人民内部要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与民主党派要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科学文化工作中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经济工作中要统筹安排、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等。第四,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1956年4月,毛泽

13、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方针,强调要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种情况出发,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充分重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此外,还涉及到正确处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关系,诸如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汉族和少数民族、沿海和内地、中央和地方、自力更生和学习外国、积累和消费等关系,强调要注意综合平衡。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内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创立了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的杰出贡献。在人民军队建设上,

14、系统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关系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党指挥枪是重要的建军原则。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强调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提出和总结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引和方法。在战争指导思想上,毛泽东系统地提出了以人民军队为骨干,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采取独特的战略战术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创立了人民战争理论。在战略战术上,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把游击战争提到了战略地位,提出人民军队要以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要随

15、着敌我力量对比的变化和战争发展的进程,正确地实行军事战略的转变;要实行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军事原则。建国后,毛泽东提出必须加强国防,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等重要指导思想。 关于政策和策略的内容。谈到政策和策略的重要性,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关于对敌斗争的策略,毛泽东指出,在对敌斗争中要利用矛盾,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不要四面出击;对被打倒的反动阶级成员和反动分子

16、,只要他们不造反、不捣乱,都给以生活出路,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反动统治地区,要把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结合起来。毛泽东关于对同盟者的策略是既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无产阶级在斗争中要坚持领导权,必须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必须考虑同盟者的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内容。在领导中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一向是十分重视的。毛泽东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

17、经济的集中的表现。”因此,毛泽东在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例如,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思想,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又红又专的方针;主张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强调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提出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通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社会,通过社会实践,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树立对工作极端负责和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关于党的建设的内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解决一个难题,即在无产阶级占少数、农民和

18、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多数的中国建设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毛泽东思想关于党建的内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创造性发展。首先,强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要求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人党,经常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其次,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第三,规定了正确解决党内矛盾的方针方法,即“惩前毖后、治病教人”、“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形式,强调党内斗争要达到既弄清思想又团结的目的。第四,建国前后,毛泽

19、东多次告诫全党,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要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涵盖了毛泽东对于唯物辩证法的最主要贡献。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在自己全部活动中的创造性运用,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活动中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20、、实事求是、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从理论的内在联系来讲,独立自主的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它体现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由本国共产党人寻找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总之,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构成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如何科学地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其一,从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认真地考察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把中国长期

21、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终于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毛泽东思想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简单运用,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重大发展,不是在个别方面,而是在许多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其二,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来看,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强大理论武器,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思想政治基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

2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国以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性发展的重大成果。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观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方面。其三,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来看,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刘少奇曾概括说,毛泽东思想一方面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方面又完全是中国的,“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也就是说,毛泽东思想代表着中国先进文

23、化发展的方向,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这种巨大精神力量是在长期历史斗争中形成的,并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2邓小平理论教育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整体系,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始终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理论作为概念首次在理论界提出始于1992年11月,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和采用,并得到普遍认同。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一个科学概念首次提出和使用,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写进了共产党的章程。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高度评价了邓小平

24、理论:“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 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他强调说:“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1998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

25、写入宪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成就的过程。伟大的理论指导伟大的实践,伟大的实践推动伟大理论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邓小平理论不仅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具有推进社会发展的强大生命力与动力,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邓小平理论是科学体系。首先,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是一个涉及广泛、内容丰富、体系比较完备的科学理论。其次,邓小平理论集中论述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与科学方法,而且体现了中

26、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历史阶段,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目标、任务、发展战略与策略、方针政策等。这些论述既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党自身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与改革,其内容具有全面性与发展性。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揭示了各方面建设与改革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其内容具有系统性与逻辑性。第三,邓小平理论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概括新经验的过程中,阐述的一系列概念、范畴、观点、命题和新的原理,不仅立论准确、思路清晰、涵义丰富,而且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检验,并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作为一种理论,其科学性、创新性与正确性无疑得到了实践的证明。

27、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邓小平理论内容的概括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厂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坚持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起点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就是解放思

28、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世界观基础,它贯穿于邓小平理论体系之中,体现在邓小平理论的各个方面。文革结束后,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思想路线,邓小平首先强调要解放思想,他认为“只有解放思想了,我们才能够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历史遗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同时,他还指出要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

29、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可以说,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重要理论观点的提出和创新都是源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充分体现。 第二,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正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现在所建设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正确思想路线,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正确分析我国基本国情所作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基础,是制定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该理论的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30、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的,具备了社会主义的规定性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它的成熟、完善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这两方面的含义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都具有两重性,从根本上来看,这是由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决定的,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对特定历史阶段主要矛盾和社会矛盾全局性的认识。1979年3月,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

31、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对于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正确阐明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解决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三,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根据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期间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全面、深刻、精辟的概括:“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

32、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首先从目标层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是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同时,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突出了生产力的作用,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深化。此外,强调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对于社会主义本质概括的最突出特点在于共同富裕。邓小平提出了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但是,要一下子实现同步富裕又不可能,必须

33、允许和鼓励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带动越来越多的地区和人们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总的看来,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时代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第四,确立党的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改革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