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643.66KB ,
资源ID:770758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7075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三明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三明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docx

1、福建省三明一中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三明一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学段考试高三文科地理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道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45分)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中箭头1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箭头2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将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据此回答13题1下列各项可以用图中箭头1表示的是 A滑坡、泥石流 B地震、海啸 C台风、寒潮 D森林资源、矿产资源2关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有箭头2存在,就一定会产生环境问题 B人类会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不可能影响到人类 C如果箭头1、

2、箭头2表示的人类活动力度较大,都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D由图可知,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无法使其协调3当前,协调全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途径有 :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类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 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国际协作,保护世界环境 积极开发利用资源,做到地尽其利,物尽其用 A B C D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继续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据此回答45题4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A自然经济时期 B采猎文明时期 C农业文明时期 D工业文明时期5当前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A生态破坏、资源短缺和环境污

3、染 B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态破坏已得到基本控制 C工业“三废”排放物有所控制,农村乡镇企业导致的污染增多 D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破坏越来越严重读下图,完成6-7题。6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7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8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山西省是我国煤炭资源生产的大

4、省,煤炭产量一直持续稳步增长,近年来调整了能源调出结构。下图为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 9一 10 题。9 . 1990 年至 2002 年,山西煤炭调出量增加缓慢,主要原因可能是()。A 全省煤炭生产量下降 B 交通运输能力有限C 省政府控制煤炭调出D 省内煤炭消耗大量增加10 .2000年以后,山西对外电力输出增长迅速,此举对山西省的有利影响是()。 缓解运输压力 减轻大气污染 降低运输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A C D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河段,发源于云南省东部,其上游称南盘江。东出云南沿黔桂边境东流,后又穿越广西的西北部和中部。至广西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后才改称黔

5、江。红水河流域图,回答下列11-14题。11、红水河被成为我国水能资源的 “富矿”,与此相关的主要流域条件有流域降水条件 流域气温条件 流域地形条件 流域植被条件A B C D12.比较红水河和黑龙江流域航运量不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A降水、气温 B地形 气温 C地形 降水 D资源 地形13.该流域多发的自然灾害有寒潮 台风 滑坡 泥石流 A B C D14.下列不符合该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有A开垦梯田,发展粮食种植 B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旅游 C发展交通,促进对外经济联系 D结合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工业我国正在建设杭州一宁波一福州一厦门一深圳的沿海高速客运铁路,它对东南沿海的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图

6、示为我国东南部部分铁路网图。读图回答l5一17题15、建设该高速铁路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国防因素 D科技因素16该高速铁路建设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 A多地震,地质灾害严重 B、多台风,气象灾害严重 C、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众多 D所经地区人口多,侵占农田多17该高速铁路的开通,将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有A造成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B直接促进了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经济联系C、造成沿线地区农产品种植种类的很大变化 D、造成多种运输方式的客源市场重新整合读右图回答18-1918、生态农业将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循环利用,图中分别表示 ( ) A、畜牧场、沼气池、耕作业 B、耕作业、畜牧场、

7、沼气池 C、沼气池,耕作业、畜牧场 D、畜牧场、耕作业、沼气池19这种生态农业模式最适宜发展的地区是 ( ) A、东北平原 B、内蒙古草原 C、南方低山丘陵 D、黄土高原下图示意中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读图回答20-2120关于我国各地油菜开花日期分布规律及其主导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由南向北逐渐延迟热量B、塔里木盆地由内向外依次延迟降水C、四川盆地较同纬度其他地区早光照D、江浙沿海地区开花期较早距海远近21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遥感技术也在农业生产中大显身手在油菜生产过程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RS) 预估油菜籽产量 监测油菜长势 监测油菜开花日期

8、 估算油菜籽产值 预测油菜籽的市场需求 A、 B、 C、 D2010年7月中旬开始的俄罗斯森林火灾持续蔓延,过火面积超100万公顷。俄海军后勤基地也难以幸免,据此回22-2322、俄罗斯林业部门与消防部门运用了GIS监测此次森林火灾,这一技术可以 ( )A、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 B预测火灾造成的后果C、预测火灾发生时间 D及时知道火灾地点、范围,分析火灾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23、由于遭遇干旱和野火的双重打击,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的俄罗斯损失惨重,俄罗斯决定今年停止对外出口小麦,由此引起的影响有 ( )A、美国农民将因此获益丰厚 B、法国的粮食进口将会受到限制C、极大地促进丹麦英国等国

9、的小麦出口 D、对非洲的粮食进口没有影响据巴西利亚当地时间2010年8月1日4时消息,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WHC)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一致通过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捆绑”申报的“中国丹霞”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读“浙江省永康方岩方山剖面图”、方岩方山“赤壁丹崖”景观图片,回答2425题。24丹霞地貌经历了一个不一般的地质作用过程,期间孕育了绚丽多姿的丹霞地貌。以下地质作用过程正确排序的是红色砂砾岩固结成岩;地壳水平运动;流水侵蚀搬运;重力崩塌;差异风化;地壳抬升运动;变质作用;冰川作用A B C D25丹霞地貌典型的顶平、坡陡、麓缓组合可能是因为A

10、顶平:受垂直岩层控制 B坡陡:受水平节理控制C麓缓:受风化堆积物控制 D麓缓:受平缓流水侵蚀所致下图为“我国某山1月和7月的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2627题。26.根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山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长白山 B.秦岭 C.青藏高原 D.南岭27.下列关于该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月气温递减率比7月大 B.1月出现逆温现象C.7月气温递减率低处比高处大 D.该山山顶有永久积雪右图中S为南极点,AB为晨昏线的一段,B为晨昏线与某一纬线的切点,这一天B点最大太阳高度为40,B、C在同一经线上,且C在SB的中点上。读图回答2830题。28A点位于 A昏线上 B晨线上C可

11、能在昏线上,也可能在晨线上 D昏线和晨线的交点上29B点的纬度是 A66.5 B70 C75 D8030此时C点的太阳高度可能是 A小于0 B12 C10 D23.5上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3133题。31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土壤 水源 B光热 降水 C风向 地势 D地形 河流32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土地盐碱化 D洪涝33甲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欧亚大陆桥西端 扼北海航线要冲 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A B C D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

12、读图回答 34一 36题。34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 B C D 35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热量丰富 光照充足 地形平坦 水源丰富 A B C D 36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A 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 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 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 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根据某学者

13、在下图所示地区考虑时发现的一些现象,回答3738题。37该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但农业发展水平并不高,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A热量条件差 B降水较少 C农业基础薄弱 D土壤条件差38图中河流下游的平原地区多沼泽,下列叙述与该地沼泽形成无关的是 ( )A地势平坦,水流缓慢 B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C该地区河流的凌讯现象常导致河水泛滥 D该地气候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读“我国汉族

14、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完成39-40题。39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乙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B甲人口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乙人口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C甲、乙人口重心迁移方向大致相反 D乙人口重心大约向北迁移140我国汉族人口重心位于 (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东部沿海 D华北平原根据枸杞产量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把宁夏划为枸杞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种植区,从而为枸杞种植的合理布局提供了参考依据。读图完成41-42题。41宁夏枸杞的适宜种植区区别于不适宜、次适宜区的突出区位是 ( ) A热量条件 B降水条件 C光照条件 D水源条件4

15、2关于图中黄河河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落差小,水流平稳 含沙量大,形成地上河 支流多,水量大 有凌汛现象 A B C D读某地地形图,回答43-45题。43图中四地最符合“两山夹峙一线天,茂林修竹水潺潺”景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44下列与图示地区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该地区的交通线呈网状分布 B村落的规模较大呈团聚型C城市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区域D交通线建设要考虑生态的保护45图中附近的名山有: A.恒山 B.泰山 C.衡山 D.武夷山46、读下左图欧洲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图中A、B两国农业均以_ 业为主,1分这主要是因为两国均属于 气候。(2)C国的葡萄酒公司要建设一

16、个大型的葡萄生产基地,、两地中较适合的是_ _地,理由是: . (3分)(3)D半岛,近年来该地区酸雨现象日趋严重。据调查,形成该地酸雨的污染物,多来自西欧国家的工业区,其传送的载体是 _。(1分)(4)E国新兴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国土的_和东北部,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是_ 。(5)(单项选择)近年来,A国的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些钢铁公司还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其主要目的是: (1分)A、就近获得从国外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C、接近消费市场,便于出口产品 D、减少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47、读上右图及材料回答12分材料一:开发中的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澜沧江一湄公河

17、是亚洲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该河有“东方的多瑙河”之称。中国和东盟有关国家一致决定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并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合作开发确定为双方在新世纪开展合作的五大领域之一。材料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图(1)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的 山,流出中国后经过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 洋。(2分)(2) A地区附近的河道横剖面和下面哪一幅图相似(1分)(3) A地区附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1分)简述该地发展该农业的有利条件(答出4点即可给4分)(4)图中的沿海铁路是修建中的泛亚铁路,影响其建设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1分)(5)开发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综合效益有哪些?(答出3

18、点即可给3分)48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下图四川盆地等高线略图,右下图是重庆市气温降水柱状图。材料二 四川盆地历史上就是农业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盆地平均人口密度达到400人/km2以上,属于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材料三 重庆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本区最大的工业中心,地处河流交汇处是其早期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河流交错,形成了一个分散式的城市。右为重庆市略图(1)该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高,原因是2分(2) 图示地区的中等城市分布规律(2分)(3) 根据重庆的发展可以推测,其主要的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AD中的 点,判断

19、依据是(3分)(4)图中甲所示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这里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简述这类问题对当地有什么影响。(4分)(5)2008年5月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下列措施有助于减轻灾害影响的是( )(2分)A加强地震研究,建立地震监测、预报和预警机制B工程建设中要尽可能避开断层、陡崖C普及防震抗震知识,提高公民防震意识D在地震多发区禁止建设水库、桥梁等大型工程4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文化创意产业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它既有设计、研发、制造等生产领域的内容,也有传统第三产业中的一般服务业,更有艺术、文化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休闲、娱乐等内容。研究表明,创意产业园的发展

20、区位主要位于大都市的旧仓库、旧工厂和内城的贫民区,其内部巨大的空间和低廉房租构成了创意产业园建立的重要前提。苏州河两岸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缩影.材料二:上海创意产业园区分布图材料三:右图为沙特阿拉伯展馆,名“阿拉伯之城”,主题为“生命的活力”,主体建筑像一艘高悬于空中的大船。(1)根据材料和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上海创意产业园集中分布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 (2)“生命的活力”反映了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特点是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受 影响。上海所处的地理纬度与阿拉伯半岛相近,但却属于湿润区,这主要是由于上海受 影响。(4分)(3)上海虽然地处长江入海口,径流量大,但也存在着缺

21、水问题,解决上海缺水问题的主要措施是(3分)50.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1分)材料一:云南省区域图及对应地区地貌景观图。材料二:云南省主要城市降水量及温度统计。城市降水总量平均温度09年610月多年同期均值去冬今春多年同期均值去冬今春多年同期均值昆明501.5785.427.985.311.59.5大理800.8823.016.4100.010.99.5思茅1012.71146.673.3124.915.213.8蒙自486.4595.123.792.615.513.6丽江764.1846.62.327.98.67.4腾冲797.0954.620.7119.910.28.6材料三:

22、云南省地形构成及2008年农业产值结构。(1)云南省南北相差仅8个纬度,W#W$W%.K*S*&5U却具有寒温热三带的气候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丙地形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2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云南省去冬今春出现严重干旱的主要原因。 。(3分) (3)依据材料一,分析乙城市最适合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其有利区位因素是 。(3分)(4)依据材料三,分析云南省农业结构是否合理,说明理由。(3分)三明一中2010-2011学年上学期学段考试高三文科地理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DCADADBDBDCBBAB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23、2930CDBCABDAACBBBBC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BCCBADADCADBCDD一、选择题(每道题1分,共45分)二、综合题48、(1)北有山地阻挡冷空气南下 2分 (2)多分布在海拔低于500米的地区;多分布在河流两侧 2分(3)A ; 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河流交汇处,是城市早期发展的中心;交通便利;3分(4)水土流失 使该地区土壤流失,肥力下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地表侵蚀加剧 河流泥沙增多,使库区淤积加剧 4分(5)ABC 2分49.(9分)(1) 有宽敞的旧厂房(1分);租金低廉(1分);人才丰富(1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政策支持(任3点3分) (2)全年炎热干燥(1分)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下沉气流控制)和东北信风带(2分) 季风环流(1分)(3)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科学用水,节约用水。(2分)50.(1)地形(1分);流水溶蚀(流水溶解、冲刷或流水侵蚀)(1分)(2)2009年夏秋降水不足,地表存水不足;去冬今春降水稀少;去冬今春气温偏高,蒸发旺盛。(3分)(3)有色冶金或铜矿冶炼(冶金)(1分);近原料地;近能源地;近河流,水资源丰富(2分,写出其中两点即可)。(4)不合理(1分)。高原、山地面积广,宜林地广,而林牧业比重小;山间小盆地及水域面积小,而种植业比重过大。2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