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59.14KB ,
资源ID:771463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7146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心理学考试资料广州大学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心理学考试资料广州大学Word格式.docx

1、 保持了人心理活动的自然性。 容易实施。 观察法的局限: 观察者效应:被观察者由于意识到自己被观察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观察者偏差:观察者只看见了他们希望看见的东西。 从观察结果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5. 什么是实验法?认识实验研究中的三种变量,实验研究的特点是什么?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操纵变量的变化,以揭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法的三个变量: 自变量:操纵的变量 因变量:自变量引起的特定反应 无关变量:不是实验要研究的,但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变量 实验研究的特点: 严格控制条件,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容易得到定因定果的结论。 情境的人为性6. 现代心理学诞

2、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7. 认识心理学心理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心理现象和行为。心理现象包括个体心理现象和群体(社会)心理现象。个体心理: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发生、表现在个人身上的心理现象称为个体心理,对心理现象的划分主要为三分法: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心理过程:指在个人身上表现的心理历程、操作程序,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是心理活动存在的现实形态和背景状态,它

3、可分为意识状态和无意识状态个性心理:是个体身上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体心理特征社会心理:人是社会的动物,总会与其他社会成员形成种种社会关系,从而形成的心理现象,它包括:个体社会心理、群体社会心理和大众社会心理。行为:行为是有机体对所处环境的一种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心理学的门类:基础领域: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应用领域: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学的作用:理论作用:对唯物哲学的支持。人类自我认识的需要、对邻近学科的帮助实践作用:对人类的社会实践起指导作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可公开检验原则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则人

4、文关怀原则二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从研究结果分:研究描述、相关研究、因果研究从实施方式分:自然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测量法、实验法心理学的发展与现状:长期的过去:人类关于心理学的思想源远流长短暂的历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是晚近的事情古代的心理学思想现代科学心理学的产生科学心理学的哲学源头唯物论:笛卡尔:贬低感觉经验,抬高理性能力经验主义:洛克:我们的认识来源于感知科学心理学的科学源头19世纪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的提出和生理学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系统生理学的发展,对心理学的独立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性事件: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诞生现代心理学流派: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

5、义、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学的未来:更强调科学性以及与社会的联系,将着力解决复杂的人类问题,更加专业化,越来越分化,更强调形成综合的方法,运用更多的数学模型。8. 现代心理学流派(一)构造主义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主要观点:(1)研究对象:意识(2)研究方法:内省法,结合试验(3)研究任务:分析心理经验的结构,寻找心理的元素。认为心理的基本元素主要有感觉、意象、感情三类。心理学家们对结构主义的批评它是简化论的,把所有的人类经验都简化为简单的感觉。它是元素论的,而非直接研究复杂的或整体行为。它是心灵主义的,只研究人类有意识觉

6、知的口头报告,而忽视对不能描述他们的内省经验的个体的研究。(二)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 意识。但是意识并没有被简化为元素,而认为意识是流动的,是与环境持续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的内容。(2)研究任务:描述意识的进程与状况,对社会适应的功能。 (三)行为主义华生华生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研究只限于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内省不是客观的方法,用内省法所得到的意识经验,更非客观资料。 主张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外显的行为。研究方法:客观的方法,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任务:预测、控制人的行为。对行为主义的批评:(1)人兽不分,以动物的行为和心理代替人的行为和心理。(2)无脑的哲学,SR对行为主义

7、的肯定:对促进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有巨大的贡献。(四)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完形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强调知觉经验虽得自外在刺激,各个刺激可能是分离零散的,我们由之所得知觉却是有组织的,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合。(五)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主要的内容:(1)潜意识学说(2)人格结构与人格发展阶段论(3)性欲论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一)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 集中研究人的知觉、记忆、思维、理解、决策、判断过程。认为人的行为就是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 。用信息加工解释行为,用一种中性的、看待计算机似的眼光看待人的本性。(二)人本主义心理学马

8、斯洛、罗杰斯人本心理学家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应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异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诸如:价值、生活责任、生命意义等,真正属于人性各种层面的问题。强调用自我形象、自我实现等对行为进行解释,用积极的观点看待人的本性。(三)生理心理学寻求通过对大脑活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研究,在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以及进化论的基础上解释行为。对人的本性的看法是中性的、机械论的和还原主义的。9. 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的基本观点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0. 反射的概念、分类。理解反射在心理产生中的作用概念: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分类

9、: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又包括经典式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反射在心理产生中的作用:动物在本能行为的基础上对这些信号刺激建立起暂时联系,形成条件反射。心理学家认为动物的演化只有到了能对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刺激作出反应,才可以说有了心理活动,或者说标志着心理现象的产生。即条件反射的出现是心理产生的标志。11. 掌握条件反射的概念和分类。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根据反射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反射分类如下:1.按照反射形成过程分类,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

10、射和条件反射。2.按照生理功能分类,反射可分为防御反射(如咳嗽反射)、食物反射(与摄取和消化食物有关的反射)、探究反射(如由新异刺激引起,并且表现为警觉和面向该刺激物运动的反射)和与延续种族有关的性反射等。3.按照感受器作用特点分类,反射可以分为外感受性反射(即由外感受器引起的反射,如视觉反射)和内感受性反射(即由内感受器引起的反射,如肌肉牵张反射)。4.按照效应器作用的特点分类,反射可分为躯体反射(如屈肌反射)和内脏反射(如血管舒缩反射)。12. 认识心理反应客观现实的特点(一) 心理反映的主观性:个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以主观世界为中介折射的。(二)心理反映的能动性:1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是以

11、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客观事物不是自然地进入人脑的,而是在人主动作用于客观事物时,客观现实中的现象、运动、关系才进入人脑,成为心理活动的内容。即进入人脑的过程是能动的。2心理产生后对客观现实又有能动的反作用人反映客观现实是有目的的、有选择性的。人反映客观事物时要求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不满足于现象,这种对本质、规律的追求反映了心理的主观能动性。心理调节着人的目的性实践活动。13. 理解社会文化对心理的影响1.缺乏了人类社会生活,缺乏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人的心理将异常。2.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人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同的。3.人们的社会分工也制约着不同职业活动的人的心理的发展水平,甚至形成独特的社会心理。

12、4.一定的文化塑造了置身于这种文化中的群体、个体的心理。每个个体都是这种文化的复制品。14. 什么是感觉?感觉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感觉是个体对作用于感受器的体内外刺激的初级体验和觉知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感觉是对信息的接受过程,感觉可定义为“将感受到的信息传递到脑的手段,将环境中的信息向中枢传递的过程。”产生条件:1.一定强度的适宜刺激 2.健全的分析器9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15. 感觉信息神经加工的过程包括哪些环节?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包括三个主要环节:1、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2、神经冲动向中枢的传导过程 3、大脑皮质的活动16. 什么是感觉性和感觉阈限?感觉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产生感

13、觉的能力感觉阈限:是指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生与否的界限17. 刺激强度和感觉大小的关系是怎样的?答: (一):费希纳的对数定律(由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于1860年提出)其表达式为:S=KlogR+C,其中,S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K和C均常数,即是说,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而感觉强度只按算术数增加。(二):幂定律(由美国心理学家斯蒂文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斯蒂文斯认为:心理量并不随刺激量的对数上升而上升,而是刺激量的幂函数,其表达式为:P=KIb,P是感觉的大小,I是刺激的物理量,k和b是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幂函数指出,心理量和物理量的关系有两类形式:当幂指数b1时,心理量

14、的增长慢于物理量的增长b1时,心理量的增长快于物理量的增长18. 掌握感觉的规律现象感觉的规律现象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后效、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补偿等现象。(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由于长时间的刺激作用。这是在同一种感受器中,导致感觉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既可以引起感觉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2)感觉后效: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并不立即消失,仍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感觉后效,感觉后效在视觉中表现尤其明显,称为后像(3)感觉对比: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该刺激的性质,

15、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他刺激也会对这一刺激的感受性产生影响,不同的刺激作用于统一感受器而导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感觉对比。(4)感觉的相互作用:五官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会促进或干扰各感官的感觉功能(5)感觉的补偿:感觉补偿是指人的某种感觉能力丧失后,为适应生活的需要,使其他感觉的能力获得突出的发展,以资补偿。19. 色觉理论的内容基本内容:(1)认为红、绿、蓝是三种最基本的颜色,其他颜色和灰色都可以用这三种颜色配合而成,因此,红、绿、蓝是三原色。(2)在视网膜上存在感知这三种颜色的装置。锥体细胞是基本的颜色受纳器。(3)当光刺激同时作用三种感色装置,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如果

16、光刺激使三种感光装置产生相同的兴奋,则产生非彩色。三色说的缺陷:不能解释红绿色盲者有黄色经验的事实。拮抗说:也称对立过程说或四色说,由赫林(Hering,1878)提出(1)认为在视网膜上存在三种相互拮抗的色素:白黑、红绿、黄蓝。(2)各种颜色的产生就是这三种色素在光刺激下的同化或异化的过程。色觉的阶段说:认为色觉的信息加工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视网膜水平上红、绿、蓝三种锥体细胞分别分别对长波、中波、短波敏感。第二阶段:在视觉系统的高级水平上,存在着三种对立的细胞,黑白细胞、红绿细胞、黄蓝细胞。每种感受器都有三种输出,分别与三种对立细胞相联系。其中有些输出是兴奋的,有些输出是抑制的。即

17、色觉加工在视网膜水平上是按照三色说发生的,在神经通路上的编码传递是按照拮抗说发生的。20. 掌握主要的听觉理论听觉理论一、 地点说(place theory) 地点说(place theory)的基本假设是基底膜不同地点感受不同频率的声音刺激,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达到脑便产生不同的音高感觉。 地点说又分为共鸣说和行波说。(一) 共鸣说(黑尔姆斯基,1863) 基本内容:(1)在基底膜上伸展排列着许多横纤维,是感应的要素。横纤维可以共同振动也可以单独振动。(2)每一根横纤维专门感受一定频率的声波,对一定频率的声波产生共鸣。长纤维感受低音,短纤维感受高音。(3)由横纤维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感应,基底膜发

18、生振动,转化为听觉。(二) 行波说(贝克西,1951) 基本观点:(1)基底膜受到运动液体振动时以行波的形式发生振动,基底膜横纤维很少孤立起作用。(2)声波振动作用于卵圆窗时,基底膜便产生相应的振动,振动从蜗底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加大,到基底膜的某一个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振动停止前进而消失。(3)随着外来声波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所在部位也不同。基底膜对不同频率的声音的分析,决定于最大振幅所在的位置。频率说二、 频率说(frequency theory)1、电话理论(罗费尔,1886) 认为内耳的基底膜是和镫骨按相同的频率运动的,振动的数量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

19、。 频率理论难以解释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人耳的基底膜不能作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运动。2、神经齐射理论(韦弗尔,1949) 认为当声音低于400Hz以下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对应的。 当声音频率提高,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单独对其作出反应时,神经纤维将按齐射原则发生作用,从而可反应频率较高的声音。 对声波频率的听觉编码可能和色觉理论一样,既包括地点说也包括频率说。 听觉信息在基底膜上按行波说编码,在神经传导路上按频率说编码。21. 什么是知觉?感觉与直觉有哪些区别与联系。什么是知觉 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把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知觉是人脑对直

20、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知觉是人对感官所提供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解释的过程。(一)区别 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感觉是个别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往往是多种分析协同活动的结果。 感觉的产生不依赖经验,而经验在知觉产生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知觉一方面依赖于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刺激物特性的加工(称自下而上的加工,或称数据驱动加工)。另一方面取决于调用的经验(自上而下的加工,或称概念驱动加工)。、联系 感觉与知觉都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阶段。 感觉产生后会迅速升华为知觉,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22. 理解知觉自

21、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1. 自上而下的加工也称概念驱动加工指知觉者的习得经验、期望、动机,引导着知觉者在知觉过程中的信息选择、整合和表征的建构,也称建构知觉理论。2. 自下而上的加工也称数据驱动加工,是指知觉者从环境中一个个细小的感觉信息开始,将他们以各种方式加以组合便形成了知觉。23. 掌握知觉的特性知觉具有对象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一,知觉的选择性(对象性)1,在一定时间内,人总是有选择第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它们从知觉背景中区分出来,对它们做出清晰的反映,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选择性二,知觉的整体性1,我们将由不同部分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或者在刺激并不完整时将其

22、知觉为完整的事物,知觉的这种特性叫做知觉的整体性三,知觉的理解性1,在知觉事物时,人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赋予事物意义,并用词语来标识它,知觉的这种特性叫做知觉的理解性四,知觉的恒常性1,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了的时候,知觉映象保持相对不变,知觉的这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24. 深度和距离知觉的视觉线索有哪些?线索包括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单眼线索主要强调视觉刺激本身的特点,双眼线索则强调双眼的协调活动所产生的反馈信息的作用。单眼线索包括:1、对象的相对大小。2、遮挡。如果一个物体被另一个物体遮挡,遮挡物看起来近些,而被遮挡物则远些。3、质地梯度。视野中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及投影

23、密度上的递增和递减,称为质地梯度。4、明亮和阴影。5、线条透视。6、空气透视。7、运动视差。8、眼睛的调节。双眼线索包括:1、视轴辐合或汇聚。2、双眼视差。25. 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1、 活动内容在一段时间内,做紧张而有兴趣的事情,会把这段时间估计得短些;相反,会估计得长些。2、 情绪和态度:欢乐的时候,时间被估计得短些。3、 刺激的物理性质较强的刺激比不太强的刺激显得时间长些;被分段的持续时间比空白的持续时间觉得长些;熟悉刺激的呈现时间觉得比不熟悉刺激的呈现时间显得短些。4、 注意的影响对一个持续时间的知觉越注意,就显得越长。5、 时间的长短人对1S左右的时间估计的最准确;短于1S的时

24、间,人倾向于高估;长于1S的时间,人倾向于低谷。6、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26. 理解时间知觉与空间知觉Tau效应和kappa效应 答:时间对空间产生影响的经典例子是TAU效应,即时距越长,知觉到的距离也越长。tau效应在视觉领域也得到了证明。 时间知觉受空间事件的影响称为kappa效应。Kappa效应只在特定的时间间隔条件下才会发生,在刺激难以区分时更容易发生。27. 人是如何获得运动物体的信息的?1.网像运动系统:当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划过网膜时,它将依次刺激网膜上的一些感受器,从而提取了有关运动的信息。 2.头-眼运动系统:关于自身运动的信息与视网膜映像汇合在一起,共同决定

25、着人们的运动知觉。28. 什么是似动知觉,有哪些主要形式似动知觉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 主要有以下主要形式1. 现象。 物体本身并未移动而只是刺激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和空间间距条件下连续交替呈现所产生的运动知觉现象,称为现象2. 自主运动。由于缺乏空间位置线索或眼动的原因,使人们对静止的事物产生了运动的认识。3. 诱导运动。由于周围其他物体运动,使本来静止的物体看上去在运动的一种错觉叫做诱导运动。4. 运动后效。在注视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后,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29. 什么是错觉错觉是指

26、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错觉与幻觉的区别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产生的,幻觉是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是虚幻的。 错觉是有规律的(有固有倾向),幻觉是没有规律的。 错觉是正常的、常态的心理现象,幻觉是异常的、变态的心理现象。30. 认识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 周围神经系统 大脑皮质:额叶,顶叶,颞叶,枕叶,边缘叶,沟,回,裂边缘系统:丘脑,下丘脑,海马(学习记忆),杏仁核(动机情绪) 丘脑:具有转运站的功能 前脑 下丘脑: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控制中心,控制内分泌系统,维持新陈代谢等 脑垂体:内分泌系统中最主要的分泌腺之一 脑 胼胝体:连接大脑两半

27、球,沟通作用中 枢 1.视觉和听觉的反映中枢神 中脑 2.中心有一个网状结构,控制注意,睡眠等经 3.网状结构的作用扩及脑桥,中脑和前脑系 4.中脑和脑桥,延脑合称脑干 统 延脑:位于脊髓的上端,控制呼吸,心跳,吞咽,消化,稍有损伤危及生命 后脑 脑桥:位于延脑之上,连接延脑和中脑,受损引发睡眠失常 小脑:在脑桥之后,控制身体的平衡和运动 1.上接脑部外连周围神经,31对脊神经分布两侧 脊髓 2.脊髓的活动受脑的控制,躯干的各种感觉信息通过感觉神经传送至脑,进行高级分析和综合 3.脊髓本身可以不经过大脑完成许多反射,例如 牵张反射,肛门反射 按解剖分 脑神经(12对: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

28、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副舌下)周围 脊神经(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神 按功能分 感觉(传入)神经经 运动(传出)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控制骨骼肌)系 自主神经 (控制平滑肌、心肌、腺体)统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31. 什么是记忆记忆是过去经验的反映,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理解记忆, 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32. 记忆的过程分为哪些环节识记信息输入编码保持信息的储存回忆信息的提取33. 什么是感觉记忆?感觉记忆的特点是什么感觉记忆的定义:感觉记忆也叫感觉登记或瞬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一定数量的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