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0 ,大小:64.45KB ,
资源ID:771523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71523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贵州省龙广民族团结进步旅游示范村民族文化展示培训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贵州省龙广民族团结进步旅游示范村民族文化展示培训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贵州省龙广民族团结进步旅游示范村民族文化展示培训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贵州省龙广民族团结进步旅游示范村民族文化展示培训中心可 行 性 研 究 报告 第一章 项目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简介项目名称:贵州省龙广民族团结进步旅游示范村民族文化展示培训中心建设地点:开阳县南江布依族苗族乡龙广村河湾村民组承办单位:贵州红梦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法定地址:开阳县南江乡苗寨村1.1.2法人代表及联系方式法人代表:XXX 职务:XXXXXX总经理 联系电话:XXXXXXX传真:XXXXXX电子邮箱:XXXXXXX1.1.3项目承办单位介绍贵州红梦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贵州省开阳县南江乡苗寨村,

2、公司立足于贵州多民族聚居、多民族共同发展的现状,依托红梦(贵州)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十三年的研究成果,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多彩贵州”的企业宗旨,专注于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础的纯手工贵州民族特色工艺品,公司致力于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播与民族工艺品的营销推广工作,承载中国红贵州梦的民族团结梦想,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成为贵州省民族文化企业的引领者。目前公司内设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原生态民族文化博物馆建设办公室、财务部、办公室、产品研发部、市场部、电子商务部、店面管理部、会员管理中心、配送中心等职能部门,公司计划在贵州省内建立30个原生态民族文化博物馆,拟把开阳县作为首个示范建设点,旨在为开阳县申请成为全国

3、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县添砖加瓦,为贵州省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贡献力量。1.1.4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内容(一)本可研报告编制的主要依据为:1、根据贵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50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建设推进计划”以及“民族进步示范馆建设扶持推进计划”中对民族地区特色民族文化的宣传、保护及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划;2、开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3、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二)本可研报告编制的主要内容为:1、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 2

4、、项目开发市场分析3、建设选址与建设条件 4、总体布局与规划方案 5、项目环保、节能与消防安全 6、项目组织计划和人员安排 7、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8、项目效益分析及财务评价 9、风险分析 10、项目综合结论和建议1.1.5项目建设地点、内容、规模、目标(一)项目建设地点贵州省龙广民族团结进步旅游示范村民族文化展示培训中心建设地点位于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河湾村民组。(二)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为民族团结进步旅游示范村民族文化展示培训中心,主要包括民族文化展示中心(包括开阳民族文化展示、开阳民族文化产品展示、开阳民族文化开发产品展示、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展示、民族团结展示、开阳旅游纪念品服务等)、民

5、族文化客栈、民族食园、民族会议中心等,该项目建设将全方位、深层次的对贵州省龙广民族团结进步旅游示范村文化新村进行展示和宣传,也将完善和巩固开阳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使文化和旅游相互促进、交融发展,为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贡献力量。(三)建设规模项目建设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15020,项目总投资2551万元。(四)建设目标本项目建设主要是为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文化新村增加一个展示和宣传窗口,同时促进开阳旅游配套服务的完善,提升开阳形象、社会影响力,促进旅游事业、民族团结等事业的相互促进和发展,也为开阳县申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县贡献力量。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

6、标表序号项 目单位指标备 注1建设规模15020建筑面积2 项目占地亩153项目总投资万元25514项目建设期年15销售收入万元/年1422.26税后利润万元/年9177盈亏平衡点%361.3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包括:(一)项目政策背景(二)项目开发市场前景(三)项目资金保障问题(四)项目技术保障问题(五)项目风险控制问题(六)项目财务效益结论(七)项目社会效益结论(八)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符合国家政策根据贵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7、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50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建设推进计划”以及“民族进步示范馆建设扶持推进计划”中对民族地区特色民族文化的宣传、保护及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划。贵州省龙广民族团结进步旅游示范村民族文化展示培训中心的建设宗旨就是将该项目建设成为一个开阳特色民族文化宣传、保护的重要窗口,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收入,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相互促进、融合发展。这对宣传、保护民族文化具有实质性意义,符合国家政策。2.1.2民族团结是祖国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中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交流融合、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8、的格局。在我国,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期稳定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分量,是祖国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2.1.3文化旅游将成为趋势贵州是一个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的省份。其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等构成了贵州旅游蓬勃发展的坚实基础。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宣传力度的加大以及各项配套软硬件的完善,将给贵州的旅游产业带来巨大的客源市场。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对旅游有更高的要求。贵州旅游,尤其是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未来将是属于全人

9、类的宝贵财富。2.2项目建设必要性2.2.1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贵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50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建设推进计划”以及“民族进步示范馆建设扶持推进计划”中对民族地区特色民族文化的宣传、保护及打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划。这也是我们对民族团结的殷切希望和沉重任务。本项目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经过认真研究,科学规划,科学组织,努力做好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宣传、经济发展,增加民族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保护民族文化,做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工作。促进和巩固中华民族团结,是每

10、一位中国公民的义务和职责。2.2.2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针对民族文化正面临流失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现状。通过增加民族文化新村的建设,大力宣传保护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民族文化展示培训中心,努力开发民族文化产业及旅游事业,大力支持和鼓励民族地区人民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产品,促进原生态民族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使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增加民族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更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建设和巩固。2.2.3加快民族团结建设,促进祖国发展现阶段,中共中央以及各级人民政府对民族团结事业的建设出台了相当多的有利政策、法规,全国范围内民族团结建设工作正在全面展开,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相当可喜的阶

11、段性成绩。通过民族地区文化新村的建设增加民族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民族地区人民社会归属感,促进和巩固民族团结事业的建设,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该项目就是为了巩固和完善民族文化新村的建设,建设形成民族文化及其产业的宣传窗口,进一步增加民族地区人民收入,将民族文化与旅游有机融合、相互促进,这将极大程度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祖国发展贡献重要力量。贵州省龙广民族团结进步旅游示范村民族文化展示培训中心建设,将宣传、保护民族文化,增加民族地区人民收入作为一个坚实的起点和基础,切实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达到有力推动祖国繁荣昌盛的最终目标。2.2.4满足消费者日益高涨的

12、文化旅游要求近年来,国家不断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上升,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随之升高。旅游,作为人们平时休闲、度假、品质生活的一种体现和保证,也必须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要求而提升。而具有文化底蕴的旅游之地不仅能让人们在旅游中游山玩水,身体得到放松,更能够得到一次精神的升华。贵州省龙广民族团结进步旅游示范村民族文化展示培训中心,将能够让旅客体验到人类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智慧,亲身感受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民俗风情等。这样的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的必然趋势。第三章 项目开发市场分析3.1 市场调查3.1.1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现状通过市场调查,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产业还在起步阶段,

13、做的比较好的是西江“千户苗寨”,通过前期多次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该项目没有真正把原生态民族文化体现出来,游客到了西江千户苗寨,除了走走看看苗寨的建筑物、在专门的时间感受苗族歌舞,就是在街上购物,没有让游客真正体验到民族文化的真实内涵,不能亲身感受到民族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手工艺品制作流程工艺、民族地区人们婚庆文化等民族文化特色产品。而且景点内的产品杂乱,大都是沿海一带的低劣工艺品,销售价格紊乱,没有真正体现和反映民族文化。西江千户苗寨更多是给游客一种建筑物的视觉冲击,在原生态民族文化内涵上的开发和打造上相对欠缺。3.1.2贵州民族工艺品市场现状现在的贵州民族工艺品市场现状:产品杂乱

14、、市场混乱、服务理念不到位。产品杂乱:贵州专门开发生产销售民族工艺品的企业大大小小上千家,其产品质量差别较大、价格高低不一、文化内涵欠缺、仿制品泛滥、产品定位理念落后等现状令人堪忧。市场混乱:所有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各自为营,大部分企业都只顾眼前利益,用低端价廉的仿制品冒充货真价实的民族手工艺品,用机械化生产冒充手工制作,导致贵州民族工艺品市场价格混乱,真正的民族文化手工艺品得不到发展。服务理念不到位:很多企业短浅的眼光导致了服务理念落后,只在乎通过客户一次购买盈利,没有系统化的实施售后优质服务,对贵州民族工艺品市场发展是及其不利的。3.2 市场分析3.2.1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市场分析2009

15、年,贵州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0439.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5%。实现旅游总收入805.23亿元,增长23.3%。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为3893.51亿元。旅游收入占生产总值比例:20.68%。2010年,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省旅游局统计,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12913.0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7%。实现旅游总收入1061.23亿元,增长31.8%。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为4593.97亿元。旅游收入占生产总值比例:23.10%。“十一五”期间,开阳旅游接待累计达635.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71亿元,年均增长76%和182.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政府对贵州旅

16、游的大力宣传以及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支持,贵州的旅游业正在快速的发展前进,并已经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也正在成为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必然趋势,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贵州旅游的主导方向和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的大力开发后将吸引更多来贵州旅游游客,将极大的促进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市场的壮大发展,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3.2.2贵州民族工艺品市场分析随着贵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将迎来贵州民族工艺品市场快速发展壮大的新春天。近两年以来,各级政府对贵州民族工艺品展览、销售、技艺比赛等活动组织越来越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省外、国外游客及商家,大大提高了贵州民族工艺品的知名度

17、,其国内国际市场大门进一步打开,为贵州的民族工艺品增加了更广阔的市场。而且贵州民族工艺品的用途范围比较广阔,包括政府接待礼品、会议纪念品、旅游纪念品、收藏品、室内装饰用品等,其用途范围的广泛进一步使得贵州民族工艺品市场前景非常广阔。3.3 结论和建议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及贵州民族工艺品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并且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及民族文化保护的相关扶持政策、鼓励措施的出台,使得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如鱼得水,既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又符合市场发展需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将会快速发展并得到市场认可,能够快速占有旅游市场份额,成为新概念旅游的一个成功典型。根据实际情况,结合

18、国家政策,打造建设民族文化新村,保护民族文化,增加民族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为民族团结进步建设事业奉献力量。第四章 建设选址与建设条件4.1 建设选址及背景4.1.1 建设选址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开阳县南江布依族苗族乡龙广村河湾村民组。4.1.2 选址背景(一)建设现状2012年10月23日,在金阳会场举行的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交流会上,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被贵阳市委宣传部、贵阳市委统战部和贵阳市民宗委命名为全市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村。(二)民族背景开阳县内有南江布依族苗族乡、高寨苗族布依族乡、禾丰布依族苗族乡三个少数民族乡,其少数民族人口46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

19、1。南江布依族苗族乡全乡20963人,其中少数民族7966人,占总人口的38%。(三)旅游资源该项目与国家4A级景区南江大峡谷毗邻,在十里画廊景区内,是连接两大景区的必经之道,其旅游资源相当丰富。4.2 建设条件4.2.1资源禀赋状况南江乡地处北亚热带,属北亚热季风湿润气候,平均海拔900-1000米,最低678米,最高1383米,四季分明,春暖风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3.5度左右,是旅游、休闲、度假非常适宜的气候。南江乡龙广村周边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与国家级4A级景区南江大峡谷毗邻,并位于十里画廊景区内,其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优越,是文化旅游开发打造的有利优势。4.

20、2.2区位条件南江乡地处开阳县南大门,是开阳县南部的交通枢纽、咽喉,有省道贵开公路、县道162道和县道龙广至开阳线,及正在修建的贵开高等级公路贯穿全乡,位于开阳县交通发展的“二横一纵七连线”的一纵起点。南江乡离贵阳市中心将只有30公里,距县城开阳只有25公里,高等级公路贯穿全乡,是开阳县拥有高等级公路最多的乡。项目建设地距离贵开二级公路南江出口3公里,是贯通十里画廊景区的必经之处。其区位条件非常优越。第五章 总体布局与规划方案5.1 主题定位 项目建设主题定位:贵州省龙广民族团结进步旅游示范村民族文化展示培训中心。5.2 总体项目布局规划5.2.1 规划原则(1)以保护原生态民族文化、促进民族

21、团结进步繁荣发展为主题,融合自然环境及周边旅游资源,结合民族文化、地域风情和现代文明,打造建设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交相辉映、民族团结进步与文化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民族文化展示培训中心。(2)以可持续发展为向导,注重环境保护。充分利用自然可再生能源,节约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作用。(3)以人为本,满足多方面需求。在功能定位,交通组织,分区设置等各方面考虑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体现细致的人文关怀,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将功能实现与美观两者相结合,创造一个美丽的文化宣传、交流场所。(4)充分发挥展示中心产生的文化、旅游、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使其能满足游客了解文化、文化交流、民族团

22、结学习等综合需求。5.2.2 规划布局整个展示中心按不同功能分为:民族文化展示馆、民族客栈、民族食园、民族会议中心。(一)民族文化展示馆1.概述民族文化展示馆按功能不同分为前厅、民族文化传承区、民族特色区、民族文化产品开发展示区、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展示区、民族团结展示区、开阳旅游纪念品服务区等。2.建设规划原则民族文化展示馆各功能区划分原则为:游客了解开阳民族文化基本情况参观开阳民族文化传承演示了解开阳民族文化产品及民族文物古迹感受开阳民族文化产品的实用性观看开阳县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村落实时视频了解开阳县民族团结事业情况购买或定制喜欢的民族产品。3.建设规划内容民族文化展示馆地面全部采用青石板

23、铺设,游客参观路线用彩砖铺设,每个区根据功能采用不同色彩铺设参观路线,不仅可以引导游客分区参观,也有多彩贵州民族文化之路的寓意。(1)前厅规划建筑面积95平方米,与民族文化展示培训中心的民族文化客栈相接,观光指引路线采用蓝色(蓝色调给人冷静、宽广之感)彩砖铺设,进前厅正对面规划一面主题形象墙,文字内容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建设县开阳县”;规划设计开阳民族文化基本情况、前台接待和展示中心平面布置图等信息。 (2)民族文化传承区,规划建筑面积225平方米,与前厅相接,观光指引路线采用橙色(橙色能够烘托出古老文化的历史悠久,以及厚重感)彩砖铺设。充分展示布依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重点文物资

24、料、手工技艺传承、民族特色饮食文化、传统节日文化、重点文物古迹以及民族特色文化(布依书法第一村王车村)等的展示为主,这个区规划将以实物、模型、图文、多媒体、幻影成像等方式进行展示和宣传。详见下表:序号展示主题展示项目展示方式项目说明1苗族风情斗牛节图文展示每年正月初五、十五、二十五,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主要活动项目就是群众按照习俗自发组织牛打架,也称斗牛节。2苗族风情杀鱼节图文展示每年清明节前后,苗族同胞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杀鱼活动,每次活动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杀鱼节成了苗族同胞独特的盛大节日,也是国内唯一奇特的原始狩猎的传统民俗活动。3苗族风情苗族婚礼图文展示平寨村的苗族为洛泊河

25、次方言苗族,这支苗族婚姻历来是一夫一妻制,其婚姻缔结包括包办婚姻、强迫婚姻、自由结婚和自己选择再由家长决定的四种类型。其婚姻也有一定的限制,比如结拜弟兄不开亲、姨妈姊妹不开亲等。4苗族风情芦笙跳园舞图文展示苗族有句古话:“芦笙响,脚板痒”。这种舞蹈是由两名青年芦笙手和数名男青年围圈吹奏,一群姑娘围绕着芦笙手在乐曲中翩跹起舞。脚踩芦笙悠悠节奏,围圈而舞,因而就叫跳圆舞。5苗族风情四月八图文展示苗族传统节日“四月八”,最早的“四月八”是一个祭祀性的节日,即祭祀牛王,属于单纯的牛王节。是一个由祭祀性的节日而演变与发展成为纪念性的节日。现在斗牛节不光是祭祀,也是苗家人生活幸福、富裕的表现,斗牛节也为青

26、年男女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正是“哥吹芦笙妹跳舞”不拘小节的谈情说爱。6布依族风情坐夜宴图文展示这是布依族婚礼中最隆重的礼仪,布依族结婚要办酒宴三天,第一天为“正酒”,第二天为“主席”,第三天为“放客”,坐夜宴是安排在“放客”的头天晚上。坐夜宴中,全部以歌代言。一问一答,有主唱、有帮腔、行歌坐月通宵达旦,歌词雅俗杂陈。宾客通过说、唱、对答方式轮流饮酒,应答如流者勉喝一杯,答不上者罚酒四杯,整晚歌声不止,其乐融融。7布依族风情六月六图文展示“六月六”是开阳布依族重要的传统节日。8布依族风情三月三图文展示三月三”是布依族主要的传统日期之一,又称“炒蚕节”。以求来年风调雨顺。9布依族风情挂亲节图文展

27、示是“清明”前后几天进行,要把已出嫁的姑娘、姑妈及女婿、姑爷接来挂亲(蓝姓中的“大蓝”不挂亲)。 10布依族风情七月半图文展示七月十三过,十二晚上,凡未成年小孩不分男女,每人捉一只半大鸡(男孩公鸡、女孩母鸡)装在鸡笼里,鸡笼上搭着每个小孩的衣服,然后大人拿饭、菜、酒到岔路口为孩子叫“叫魂”。十三迎接祖宗下凡,接姑娘、姑妈来敬祖宗,晚上插“瓜香”和“路香”,青年男女放“七姑娘”,老年人在门口、叉路口烧香化纸、祭酒。11布依族风情布依族婚俗图文展示布依族的婚姻礼俗与汉族相似,不同之处是布依族的婚姻历来都是以对歌形式,未婚男女青年利用赶场天或节日等机会,男邀男伴,女约女友,进行对歌,以表达心意,寻找

28、意中人。12地方(民族)特色(文化)水东文化图文资料马头寨古建筑群为宋氏土司的“蛮州总管府”遗址,是元代“底窝紫江等处总管府”驻地、元末最大规模抗元运动领袖宋隆济的故乡和明代“底窝马头”的所在地,也是宋氏土司聚族而居的地方。13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王车村布依文化图文资料布依儿女世代传承书法艺术,2007年贵州省布依学会授予王车村“布依书法第一村”。14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宝王庙图文资料宝王庙也叫宝王宫,位于贵州省开阳县双流镇凉水井村。始建于明代,清代乾隆、道咸时两次重建。15地方(民族)特色(文化)顶跋古代崖画图文资料位于清水江西岸,离开阳县城外80余公里的高寨苗族布依族乡平寨村顶趴,

29、与福泉县王卡隔河相望,因崖上画有马等动物图画,当地人俗称“画马崖”,绘于何年待考。16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古人类化石遗存图文资料1985年9月27日,在高寨苗族布依族乡幺佬寨附近的无名山洞里发现古人类化石遗存。17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平寨洞穴葬图文资料洞穴葬在高寨苗族布依族乡,临清水江岸已发现多处,尤以蓝姓苗族上蒲窝“棺材洞”最为典型。18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平寨铜鼓图文资料莆窝八寨(今高寨苗族布依族乡)民间一直珍藏着一只铜鼓,此鼓声音清晰宏亮,其深沉震耳之声百里之外可闻,在该地击鼓,贵定县阳堡山、福泉县野鸡坡、开州城外的脚盆坡都能听到。击鼓时,如用苗族背水桶口与铜鼓口对应一张一合

30、,其“轰轰”声更加悦耳。19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光中水井图文资料高寨苗族布依族乡光中村寨脚有一口密封式的、世上少见的水井,供人们世代饮用(原来是两口)。20地方(民族)特色(文化)蒲窝岩墓图文资料蒲窝岩墓,位于开阳县高寨苗族布依族乡与龙里交界的平寨村上蒲窝寨后清水河岸上,是贵州典型的苗族岩穴葬之一。21民族手工技艺蜡染技艺实物、图文、声效解说枫香染。采用的是二次染技术,即先将白布染成蓝色,然后再蓝色的布上点蜡画花,再经靛染,成品是深蓝色的,底子上布满蓝色花纹且色彩含蓄而柔和的蜡染花布。22民族手工技艺刺绣技艺实物、图文、声效解说挑花,平绣,皱绣,雕绣等多种绣法的苗族刺绣技艺。23民族手工技

31、艺苗族服饰实物、图文、声效解说洛泊河次方言苗族苗族服饰中,蜡染作为底点缀刺绣,锦绣、花边图案艳而不俗,繁而不乱,美丽天然,别具神韵。24马头寨红色文化红军标语图文资料宋耀玲宅红军标语(包括“红军是工农的军队”、“打倒不准士兵抗日的国民党军阀”、“工农暴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等等)、宋荣昌宅红军标语(“打倒卖国贼的国民党”)、宋荣宗宅红军标语(“白军弟兄与红军联合起来一同打日本去”)。25红色文化烈士陵园图文资料红军墓 位于开阳县城关镇东山村烈士陵园内。1990年5月,开阳县委、县人民政府为纪念长征途中牺牲在开阳的54名红军战士而建墓并立碑。26红色文化红军总部驻地旧址图文资料坝子红军总部驻地旧址 位于开阳县龙岗镇坝子村,清末民国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