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5.73KB ,
资源ID:77715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771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医药适宜技术讲稿集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医药适宜技术讲稿集合.docx

1、中医药适宜技术讲稿集合胃 痛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急性胃炎、慢性胃炎、上消化道溃疡、胃痉挛、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临床可见上腹部胀痛、刺痛、钝痛、灼痛、绞痛、闷痛,其中又以上腹部胀痛、隐痛最为常见。因胆囊、胰腺、心脏等器官的病变也可能引起上腹部类似的疼痛,在诊疗时要注意甄别。中医认为胃痛的发生主要由于饮食失调、情志不舒、劳倦过度或脾胃虚弱等导致气机阻滞,不通则痛。本病四季皆可发病,但于秋冬季节多见;起病或急或缓,常有反复发作的病史。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常见证型主要症状饮食停滞因暴饮暴食引起的胃痛,可见胀满、嗳腐吞腐等肝气犯胃因生气引起的胃痛,可见胃脘胀满、胸

2、闷嗳气、喜长汉息等脾胃虚寒胃部受寒以后胃痛发作,胃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二、单方验方1、浓盐水取食用盐,用热开水调成浓盐水,咸度以能忍耐为度,痛时服下。消化性溃痛慎用。2、胡椒葱汤胡椒粉1克,葱白3克,姜6克。先烧开水,下姜、葱白,煮混而成姜葱汤。用热姜葱汤,送服胡椒粉,或将胡椒粉放入姜葱汤中饮用。可暖胃行气止痛,适用于胃寒痛症。胃热痛者忌服。3、乌贝散乌贼骨、浙贝等量,打碎成粉,每次6克,温开水冲服,早晚各一次,空腹服用。三、简易治疗技术1、按摩法按内关穴、外关穴:将中指和拇指分别放在患者的外关穴和内关穴上,二指对合用力按压0.5-1分钟。掐压足三里穴:将双手拇指指尖放在足三里

3、穴上,其余4指附在小腿后侧,适当用力掐按0.5-1分钟。对急性胃痛可在背部的脾俞、胃俞周围寻找压痛点,每个压痛点用力按揉2-3分钟。2、TDP神灯使用TDP神灯,照射上腹部疼痛处,距离30-40厘米,每次照射30分钟。3、外敷法食盐(原粗盐为好)500克,大葱白(切段)200克。共炒至食盐呈黄色时,倒入布袋内,敷患处,上盖棉被保温,一般15-30分钟即可止痛。4、灸法急性期用艾灸灸两侧足三里或梁丘,每穴15分钟,共30分钟;慢性期用艾灸灸中脘20-30分钟。四、中成药治疗证件用药饮食停滞保和丸脾气犯胃气滞胃痛颗粒/胃苏颗粒/三九胃泰颗粒脾胃虚寒香砂养胃丸/附子理中丸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1

4、、饮食宜清淡为主,凉温适宜,少吃多餐,避免暴饮暴食。2、保持心情愉快,适当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3、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胁 痛胁痛可见于西医学中的许多疾病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脓肿、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等。临床以胸部两侧由腑部以下至第十二肋骨之间的部位发生的疼痛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肝气郁结、瘀血阻络、湿热蕴结所致的脉络不通,亦或是肝阴不足所致的脉搏络失养,导致“不通则痛”。一、常见中医证型及主要症状表现常见证型主要症状肝气郁结胁痛以胀痛为主,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的变动而增减瘀血停着胁痛如刺,痛处不移,入夜更甚肝胆湿热胸胁闷痛,口苦口粘,或见目黄或身

5、黄,小便黄二、单方验方1、金钱草汤金钱草10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一剂。可清热化湿,利胆排石,治疗因急、慢性胆囊炎引起的胁痛。2、威灵仙汤威灵仙60克,水煎,早晚分服,每日一剂。可通终止痛,治疗因胆石症引起的胁痛。尤其对于肝胆管泥砂样结石疗效显著。三、简易治疗技术1、刮痧法刮痧部位:胁部(期门)、前壁(支沟)、下肢外侧(阳陵泉、足三里)、足部(太冲)。每个部位1-2分钟。2、穴位按摩法治疗慢性胆囊炎引起的肋痛,在耳全息穴胆区找压痛点,按揉三分钟。按揉肝俞、胆俞各2分钟,摩揉石上腹2分钟,按揉三阴交、胆囊穴各1分钟。治疗胆石症引起的胁痛,在脚全息穴肝、胆区找压痛点,按揉3-5分钟。按揉胆俞、中脘

6、、阳陵泉穴各2分钟。在耳全息穴胰、胆区找压痛点,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四、中成药治疗证型用药肝气郁结逍遥丸(颗粒)瘀血停着血府逐瘀丸(胶囊)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消炎利胆片五、饮食及生活起居注意事项1、避免油腻和暴饮暴食。2、了解病情,消除颖虑,树立信心。3、动静结合,避免劳累。刮 痧刮痧手法有十几种,其中最常用的手法:手拿刮板,治疗时刮板厚的一面对手掌,保健时刮板薄的一面对手掌。刮拭方向从颈到背、腹、上肢再到下肢,从上向下刮拭,胸部从内向外刮拭。刮板与刮拭方向一般保持在45度度进行刮痧。刮痧板一定要消毒。刮痧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2-3分钟,最长不超1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

7、,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刮痧次数一般是第一次刮完等3至5天,痧退后再进行第二次刮治,出痧后一至二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这些反应属正常现象。刮痧疗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还可以起保健作用。只要皮肤没有什么疾病,尤其是出血性疾病,沿着经络适当刮一刮对身体还是比较有益的。刮痧的保健作用主要应用于疏通经络方面。常见有些患有户周炎的50岁左右的人,采用刮痧的疗法疗效比较好,但是一般不是一次能完成,大概要二、三次左右。刮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处理:刮痧疗法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对人体的穴位进行刺激,只不过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刮痧也和针灸一样,有可能像晕针一样出现晕刮。1、晕刮出现的症状为头

8、晕、面色茶白、心慌、出冷汗、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神昏扑倒等。2、预防措施:空腹、过度疲劳患者忌刮;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轻刮。3、急救措施:迅速让患者平卧,让患者饮用1杯温糖开水,迅速用刮板刮拭患者百会穴(重刮)、人中穴(棱角轻刮)、内关穴(重刮)、足三里穴(重刮)、涌泉穴(重刮)。注意事项工具、体位:刮痧板由水牛角制成,形状为长方形,边缘钝圆。背部刮痧取俯卧位,肩部取正坐位。刮拭后会出现青紫色出血点。适应症:感冒、发烧、中暑、头痛、肠胃病、落枕、户周炎、肌肉劳损、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刮痧禁忌证: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2、白血病,血小板少者慎刮。3、

9、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全身重度浮肿者禁刮。4、下肢静脉曲张,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用轻手法。5、凡刮治部位的皮肤有溃烂、损伤、炎症都不宜用这种疗法,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饱食、饥饿状态下也不宜刮痧。针灸治疗面瘫一、概述面瘫是以口眼口呙 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中医又称“口口呙”、“卒口僻”,属于西医学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范畴。二、治疗方案面瘫按照正常发展规律分为三期:急性期、停滞期和恢复期,治疗可采用刺灸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穴位贴敷法。三、治疗操作1、刺灸法:取穴:太阳、阳白、地仓透颊车、翳风、合谷、若人中沟歪斜配地仓透水沟、体弱者配足三里。毫针刺、平补平泻,亦

10、可温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合谷穴可取健侧穴位。10次为1疗程。2、电针法:选两穴为一组,针刺得气后接通电极各1头,每次选1-2组,通电15-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刺激量以患者耐受为宜,早期患者不宜用此法。3、穴位注射法:用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每穴注射0.5ml,每次用3-4穴,每日或隔日1次。4、穴位贴敷法:将马钱子锉成粉末约1-2分,撒于胶布上,然后贴于穴位处,5-7日换药1次。四、疗效观察针灸治疗面瘫效果明显,由无菌性炎症引起的面瘫,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疱疹病毒引起的面瘫,恢复较慢,留有后遗症的多,治愈率低,总体观察,针灸治面瘫治愈率90%以上。推拿疗法治疗

11、急性腰扭伤一、概述腰部脊柱是一根独立的支柱,承担着人体二分之一的重力,从事着复杂的运动,其前方为松软的腹腔,附近只有一些肌肉,筋膜和韧带,再无骨性结构的保护,故在持重和运动中,其本身或周围组织较易受到损伤。急性腰扭伤属于祖国医学闪腰,岔气范畴,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闪挫或强力举重及屈伸俯仰损伤所致。二、病因病机腰部支持着人体的上半部,是日常生活和劳动中活动最多的部位之一,因此也是最易受伤之处。腰部急性扭伤多发生在腰骶、骶髂部和两侧骶棘肌。腰骶关节是脊柱运动的枢纽,骶髂关节是躯干与下肢的桥梁,体重的压力和外来的冲击力多集中在这些部位,故受伤机会较多。人体在弯腰时,先由脊柱两旁的伸脊肌(特别是骶棘

12、肌)收缩,达到维持躯干的位置和抵抗体重的目的,这时如负重过大,迫使肌肉强力收缩,易使肌纤维撕裂;当腰全屈时,伸脊肌即不再收缩,而主要靠韧(尤其是棘上、棘间韧带),来支持躯干的位置,这时如负重过大,或暴力冲击,易造成韧带损伤。韧带和肌肉的损伤相互之间有密切关系,如韧带损伤后,在屈腰过程中的支持力量势必减弱,需要由肌肉来代偿,日久又会引起肌肉的损伤。祖国医学历代对本病都有较深刻的认识。金匮翼上说:“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者是也”。说明腰部伤筋之急性者,多由于卒然受暴力损伤而起,如过度

13、后伸与前屈,扭转弯曲超过了腰部的正常活动范围,或搬迁重物,负重过大或用力过度,劳动时腰部姿势不正确,或扛抬重物时,配合不协调,以及跌仆或暴力直接打击腰部,而使腰部的肌肉组织,受到剧烈的扭转,牵拉而卒然受伤。三、临床表现本症都是由于伤力、扭转、牵拉而发生。伤较重者,随即发生腰部剧痛,活动不便,坐、卧、翻身都有困难,甚至不能起床,连咳嗽、深呼吸都感疼痛加重。也有些患者,在扭、闪腰时,腰部疼痛并不剧烈,还能连续工作,数小时或1-2日后,腰痛才逐渐加剧。四、检查(1)压痛点 扭伤早期,绝大多数患者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点。一般压痛点即为损伤的部位。(2)肌痉挛 主要发生于骶棘肌和臀大肌,是对于疼痛的一种保

14、护性反应,可为单侧或双侧。这些肌肉因紧张度增加而有压痛点,在俯卧时可稍松缓,但用手指按压时,痉挛又复出现。(3)脊柱生理曲线的改变 因疼痛可引起肌肉保护性痉挛,不对称的肌痉挛可引起脊柱生理曲线的改变。腰脊柱多向患侧倾斜。五、治疗(1)治则治法:舒筋通络,活血止痛。(2)取穴:腰阳关,肾俞,委中,阿是穴。(3)常用手法:滚法、按法、揉法、擦法、弹拨法及腰部被动活动。以下是手法的介绍。滚法是由腕关节的伸展运动和前臂的旋转运动复合而成。伸屈腕关节是以第2到第4掌指关节背侧为轴来完成的;前臂的旋转运动是以手背的尺侧为轴来完成。手法吸定的部位要紧贴体表,不能拖动、辗动或跳动。压力、频率、摆动幅度要均匀,

15、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操作时要注意肩、臂尽可能放松,肘关节微屈约120O。按法有指按法和掌按法两种。用拇指端或指腹按压体表,称指按法。用单掌或双掌,也可用双掌重叠按压体表,称掌按法。按法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揉法分掌揉和指揉。掌揉法是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部作轻柔缓和的摆动。指揉法是用手指罗纹面吸定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和掌指作轻柔缓和的摆动。本法操作时压力要轻柔,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一般速度每分钟120-160次。擦法:又称平推法,用

16、手掌的大鱼际,掌根或小鱼际附着在一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本法操作时用力要稳,动作要均匀连续;呼吸自然,不可逆气。频率每分钟100-120次。弹拨法:又称拨法、拨络法、指拨法。操作时,术手稍用力按压住受术部位皮肤,并带动皮肤,沿与受术条索状组织长轴垂直的方向来回揉动,使其在施术部位上下来回滚动,如拨动琴弦的样子。用力应先轻渐重,再由重渐轻,呈波浪式起伏涨落。若单手指力量不足时,可将双手拇指重叠弹拨。拨动时手指面不能在皮肤表面摩擦移动,应带动皮肤一起来回拨揉运动,拨动的频率要均匀、适中,一般速度每分钟150-200次。(4)操作病员俯卧位。用滚法在压痛点周围治疗,逐渐移至疼痛处,然后在伤侧顺骶

17、棘肌纤维方向用滚法操作,往返了3-4遍,配合腰部后伸被动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手法压力由轻到重。病员俯卧位。滚、揉腰阳关,肾俞、拿委中,以酸胀为度,再在压痛点上、下方,用弹拨法治疗,弹拨时手法宜柔和深沉。病员俯卧位。在受伤一侧,沿骶棘肌纤维方向,进行直擦,以透热为度。病员侧俯位。在患侧上作腰部斜扳。若疼痛剧烈者,在上述手法治疗后作热敷。六、注意事项(1)治疗期间,病员卧板床休息,腰部制动了3-4天。(2)治疗时病员体位要根据病员的可能情况选择肢体最放松的位置,不宜强求某一体位。耳压疗法治疗胃脘痛一、耳压疗法概述耳压疗法是指选用硬质而光滑的小粒药物种子或药丸等贴压耳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又称压豆法、

18、压丸法,是在耳毫针、埋针治病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简易方法。不仅能收到毫针、埋针同样的疗效,而且安全、无创、无痛,且能起到持续刺激的作用,易被患者接受。此法适用于耳针治疗的各种病症,特别适宜于老人,儿童、惧痛的患者和需要长期进行耳穴刺激的患者。二、耳压疗法选材凡是具有表面光滑,质硬无副作用,适合贴压穴位面积大小的物质均可选用。如:王不留行子、油菜籽、莱菔子、六神丸、喉症丸等植物药物种子和小药丸。三、处方选穴原创1、按相应部位取穴:当机体患病时,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具有一定的敏感点,它便是本病的首选穴位。所以胃脘痛首选“胃”穴。2、按脏腑辨证取穴:根据脏腑学说的理论,按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进行辨证取

19、穴。3、按经络辨证取穴:根据十二经脉循行和其病候选取穴位。4、按现代医学理论取穴:耳穴中一些穴名是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命名的,如“交感”、“肾上腺”、“内分泌”等。5、按临床经验取穴,临床实践发现有些耳穴具有治疗本部以外疾病的作用。综合上述处方选穴原则,胃脘痛耳压疗法选穴如:胃、神门、皮质下、交感、大肠等。四、耳穴探查方法人体某部位出现病理改变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一定部位出现某种阳性反应,如压痛、丘疹、脱屑、血管充盈等。耳穴探查以压痛法探查耳穴压痛为主。耳穴虽然不大,但有一定的区域,当人体患病时,敏感点常不是一个穴位的整个区域,而是这个区域中的某个点,所以耳穴取穴不能机械的按解剖定位取穴,而是要在

20、该耳穴的区域内探查压痛阳性反应点,这是耳穴准确定位的重要步骤。1、探查工具:金属或木质探针,探头端圆钝,直径约1.5-2毫米。2、探查步骤确定耳穴探查的区域:耳穴探查的区域包括与疾病相关的耳穴区及望诊观察到的阳性反应区 a:与疾病部位相关的耳穴区如胃脘痛反应在“胃穴”,目疾在眼穴,肩痹在肩关节穴等 b:与中医症候相关的耳穴区如骨痹、耳鸣等。因肾主骨、开窍于耳,故反应在“肾穴”;偏头痛属少阳胆经的循行部位,故反应在“胆穴”。c:与现代医学理论相关的耳穴区如月经不调反应在“内分泌”穴,消化道溃疡反应在“皮质下”、“交感”穴等。 望诊观察到的阳性反应区是指用肉眼在自然光下,观察耳穴部有无变形、变色、

21、丘疹、脱屑、结节、充血、凹陷、水泡等阳性反应。探查方法:采用压痛法在上述耳穴探查区域用探针以轻,慢而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敏感点,嘱患者感到受压处明显疼痛时及时告知或医者根据患者皱眉反应作出判断,这些压痛点就是耳压治疗准确的耳穴制激点。五、耳压治疗1、治疗工具:王不留行籽、胶布、镊子、碘伏、棉球。、2、取穴:胃、大肠、神门、交感、皮质下3、操作:在选用耳穴进行擦拭消毒,将王不留行籽粘附在0.60.6厘米大小的胶布中央,用镊子夹住贴敷于耳穴上,然后用拇食指尖或指腹相对置于患者贴有王不留行籽的耳穴的耳廓正面和背面,垂直施压至患者出现沉、重、胀痛感,每穴按压1分钟左右,如有必要每穴重复操作23遍,每天3

22、5次,双侧耳穴轮流使用23日换一次。4、常用耳压方法强制激按压法: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至患者出现沉、重、胀痛感,每穴按压1分钟左右,如有必要,每穴重复操作23遍。适合于实证,年轻力壮者,对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疼痛及急性炎症有较好的镇痛消炎作用。弱刺激按压法:一压一松地垂直按压耳穴上的药丸以感到胀、酸轻微刺痛为度。每次压3秒停3秒,每次每穴按压2分钟左右,每天35次,适宜于各种虚证、久病体弱,年老体衰及耳穴敏感者。六、注意事项:1、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或表面皮肤有溃破者禁用。2、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病患者及孕妇禁用。3、治疗前必须严格消毒、以免产生软骨炎。4、湿热天气耳穴压丸留置时间不宜过长,宜

23、12天换一次。5、对普通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七、耳穴分布规律:耳穴密布于耳廓上,看起来杂乱无章,难以记忆,但实际上耳穴在耳廓中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它在耳前外侧面的排列像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及下肢朝上,胸廓及躯干在中间,具体如下:1、耳垂相当于头面部。2、对耳屏相当于头和脑部3、轮屏切迹相当于脑干4、耳屏相当于咽喉、内鼻、肾上腺5、屏上切迹相当于外耳6、对耳屏相当于躯干7、对耳轮下脚相当于臀部8、对耳轮上脚相当于下肢9、耳舟相当于上肢10、三角窝相当于盆腔、内生殖器11、耳轮角相当于膈肌12、耳轮角周围相当于消化道13、耳甲艇相当于腹腔14、耳甲腔相当于胸腔15、屏间切迹相当

24、于内分泌系统热敏灸治疗颈椎病一、概述:颈椎病时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肩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造成其结构或功能性损害所引起的一组以头颈肩背及上、下肢疼痛麻木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的总称。二、适应症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中的风寒或气滞血瘀型。三、穴位热敏化分布以项、背、肩部为高发区,多出现在颈夹脊、神庭、风府、风池、大椎、肺俞、肩井穴等区域,有时也出现在百会、天柱、手三里、阳陵泉穴等区域。四、灸疗操作风府、大椎、至阳循环往返灸1015分钟以温热局部气血,加强敏化,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1、颈型:(1)颈夹脊穴痛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向颈背部并向四周扩散或

25、自觉肩部有紧、压、酸、胀、痛感,灸至热敏感消失;(2)肩井穴痛点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向颈背部及上肢扩散或自觉肩部有紧、压、酸、胀、痛感,灸至热敏感消失;(3)风池、大椎穴三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沿督脉传至颈背部,灸至热效感消失;2、神经根型:(1)颈夹脊穴痛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向颈背部并向四周扩散或自觉肩部有紧、压、酸、胀、痛感,灸至热敏感消失;(2)肩井穴痛点单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向颈背部及上肢扩散或自觉肩部有紧、压、酸、胀、痛感,灸至热敏感消失;(3)大椎、肺俞三点和灸,患者自觉热感向颈背部及上肢扩散传导至肘部如感传不能至腕部,可再取一寸点燃的艾条放置感传所达部位的远心端点,

26、进行温和灸,依次接力使感传到达腕部,灸至热敏感消失。3、椎动脉型神庭,大椎双点温和灸,患者自觉热感透向穴位深部或发生扩热,、传热,灸至热敏感消失。4、每日12次,10次为一疗程。五、临床总结:颈椎病是因为年老气血渐衰不能濡养筋骨,或感受风寒、或颈项部创伤导致经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而起病,热敏灸主要以艾条灸熏热敏点为主。该治疗方法取艾条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的作用,以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的目的,易在临床上推广。拔 罐拔罐是以杯罐做工具,用加热或抽吸的办法,排除罐内的空气,使罐内出现负压,促使其吸着于皮肤,引起局部淤血,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我国传统使用的拔罐火罐,近年来又发明了抽气罐。

27、抽气罐使用起来比火罐方便。1、拔罐的机理按中医理论讲,拔罐具有行气止痛、祛风散寒、调理脏腑虚实、活血化瘀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拔罐治病的机理是:拔罐能使病人皮肤的毛细血管充血破裂,以至自身溶血,从而产生一种组胺和类组胺的物质。这种组胺和类组胺的物质可以被送往全身各处,刺激机体的各个器官,增强各器官的功能,以起到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拔罐可使机体局部的血管扩张,起到促进细胞组织的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的作用。拔罐还具有增进人体内淋巴液的循环,促进胃肠里动的作用。拔罐可以加快肌肉和各脏器对其代谢产物的排除。拔罐可以通过刺激病人的皮肤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而起到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2、拔罐的方法拔罐

28、用的罐种类很多,如: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气罐等。根据病情的不同,拔罐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拔罐方法:(1)留罐法:是指把罐吸附在相应位置后滞留一定时间的方法。(2)闪罐法:是指把罐吸附于相应位置后,用一只手压住皮肤,另一只手握住罐体快速拔下的方法。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淤血为度。(3)走罐法:指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油田或其他润滑油)后,再拔罐。然后,医者用手握住罐子,在涂有凡士林油的部位上、下或左、右往返推动。当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淤血时,将罐起下。此法适用于治疗肌肉丰厚,皮肤平坦部位的病症,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4)刺络拔罐法:即将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