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662.89KB ,
资源ID:77762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7762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题大全Word格式.docx

1、用力大小小大较大尺的振动幅度尺拍打桌子的声音(1)小马发现他收集的数据有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存在的是:(2)经过改正后,他们得出了正确论:(三)小张发现塑料片快划与慢划发出声音的高低不同他选择如图乙所示的器材进一步探究,但忘记记录现象了请帮他完成实验记载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则第 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如图丙所示,用薄塑料片在1、2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两次,则 把梳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四)小马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

2、西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两个实验:a、两张课桌紧紧挨在一起小丽轻敲桌面,小冬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b、两张桌子拉开,又进行了一次实验小马发现两个小实验的结果不同,其不同的地方是 得出的实验结论验证了其中猜想 是正确的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 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 (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 3.学习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

3、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 产生的;(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等于/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4)如图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 是噪声的波形;(5)在繁华闹市区设立的噪声监测器测定的是声音的 (响度/音调/音色/频率)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58.6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若此时有一辆大卡车路过此地,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 (增大/减小);噪声监测设备 (能/不能)减弱噪声的强度;(6)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声源处/传播途中/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

4、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 能转化为电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3.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长度(cm)A铜600.76F100B0.89G钢801.02C

5、H尼龙DIEJ(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2)为了验证猜想三,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4)如图所示,小明与小刚选用以上琴弦和盛可乐饮料的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金属丝连接,则比尼龙琴弦连接时听到的声音要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外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琴弦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另一方就不能听到了,这是由于 如果在用

6、“土电话”时,琴弦没有拉直而处于很松弛状态,则另一方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音光学光的反射1.为了验证光的反射定律,海若同学准备了一块平面镜、一块画有法线ON的平整硬纸板、直尺、量角器及铅笔(1)这个实验还需要的一个重要器材是:(2)海若按如图1所示方式开始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两条光线,她想把这两条光线的传播路径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她设计一个简便的方法:(3)改变入射角,继续保留光的传播路径,最后纸板上留下了很多条光路,无法区分哪条反射光线与哪条入射光线对应,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实验时应该怎样做呢? (4)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入射光沿纸板照射后将会出现的现象是:

7、(5)海若将一缺角的纸板按如图2所示方式放置,让光沿直线AO入射,接着她以ON为轴旋转缺角纸板,发现无论缺角纸板旋转到哪个角度,反射光都只出现在入射光所在的纸板上,在缺角纸板上没有显示出反射光这一现象说明了: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入射角(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0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 内,此时,在纸板B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0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4)实验中,小明

8、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镜中的像是正立、 的 像试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3040501. 平面镜成像1.小明和小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甲)(1)小明发现在蜡烛A一侧看到两个像,他换了一块 (选填“薄玻璃”或“厚玻璃”),像就变成一个了;小明移动蜡烛B,使它与像完全重合,确定了 的位置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呢?小明把白纸放在像的位置,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白纸上看到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选填“实”或“虚”)像(2)实验后小亮用凸透镜替换了玻璃板(如图乙),在白纸上没看到烛焰的像,他把凸透镜向蜡烛移动一定距离后,白纸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像,这个像应该是 (选填

9、“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10、3如图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 (2)记录 ;(3)量出 的距离 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 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 4.小明用平面镜和两个完全相同的墨水瓶A、B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他将平面镜竖立在桌面上,把A放置在镜前的边缘处,如图所示,调整观察角度,可在镜中看到它的部分像再将B放到

11、镜后并来回移动,直至其未被平面镜遮挡部分与A在镜中的不完整像拼接成一个完全吻合的“瓶”那么墨水瓶B所在的位置即为 的位置,同时还说明 若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就能看到墨水瓶B被遮去的部分,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2. 光的折射1.小张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根据实验现象画出了如图18所示的(a)、(b)、(c)三图,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分析图(a)和图(b)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入某种介质(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 的两侧(2)分析图(b)和图(c)可得出的初步结论:光以 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 介质,折射角不同(选填“相同”或“不同”

12、)2.小宇利用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中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增大入射角观察到折射角在 (填“增大”或“减小”)(2)如果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小明做了如下实验:照如图那样,让一束光沿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直边上,可以看到一部分光线从玻璃砖的直边上折射到空气中,另一部分光线反射射入玻璃砖内在实验中,发现折射角比入射角大,而且逐渐增大光的入射角,将看到折射光线离法线越来越 ,而且光强越来越弱,反射光强越来越强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

13、时, 光线就消失了,只剩下 光线小明同学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他让光从半圆形玻璃砖直边上射入玻璃砖,则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就找不到前面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他把这个发现请教了物理老师,老师告诉他们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折射角变成了90时的入射角,叫做临界角他又用水进行了实验,让光从水中射向水面、再让光从水面入射到水中,得到了同样的结论根据上面小明的探究和已学过的知识,请总结一下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 小宇从课外资料上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的一些数据:入射角i03930折射角r51798290反射的能量4.7%6.8%36%47%100%(1)由表格可知:当入射角i 时,不发生折射现象;由表格和图象

14、可知:图线 反映了上述实验中的两角关系(2)如果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则反射的能量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100%凸透镜1(2012岳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 cm;(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如果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 侧透

15、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2. (2012扬州)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 (上/下)调整(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 (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件的仪器有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 (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 (变大/变小/不变)3. (2012广东)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

16、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 凸透镜(选填“A或“B”)(2)小王在图中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次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cm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cm光屏上像的大小12缩小301520等大4放大5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 (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答:4(2011呼和浩特)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

17、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 (选填“大”或“小”)(3)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光屏上 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5(2011抚顺)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图中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像未画出),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应将凸透镜向 (填“上”“下”)移动(2)调节好凸透镜的高度后,光屏中心出现了清晰的像,所成的像是 (填“倒立”或“正立”)的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3)实验中小平将蜡烛向左移

18、动,如果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要想在光屏上仍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动(4)同学们对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A与烛焰相比,实验使用的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较稳定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的中央,可直接测出物距和像距D若凸透镜的焦距未知,则利用此实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的焦距(5)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从左向右看,光屏上所成的像:( )(6)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

19、得到的像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7)小字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 图(8)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

20、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9)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 (填“靠近”或“远离”)眼睛(2)如

21、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矫正做法是 图(10)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不小心将透镜掉在地上碎成三块他们不知道碎镜片的焦距是否与原透镜相等,于是选取其中一块镜片,准备测量其焦距(1)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量所选镜片的焦距所用的主要器材有 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示意图(图中镜片已画出)(2)测量后,发现这块镜片的焦距与原透镜相等,由此他们得出“每块镜片的焦距都与原透镜相等”的结论他们这种推断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热学1. 熔化(2012莆田)小李用甲图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时间/min67891011温度/-8-6-4-2(1)他

22、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上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丙图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象(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乙图所示,此时温度是 (3)在第2min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或“液态”)(4)细心的小李发现: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冰熔化后升温比熔化前升温缓慢了,其主要原因是水的 比较大(5)实验时,将装有海波和蜂蜡的试管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 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2min末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

23、固液共存状态”)(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 ,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比较图中AB段和CD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 段吸收的热量较多(4)已知该物质在液态时的比热容为4.2103J/(kg),从图象中提供的信息可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为 J/(kg)2012年北京第一场大雪,给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带来一些困难小亮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设计实验他用同样多的适量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

24、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他遇到了一个难题,现有如图1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佳的方法你选择的方法是 (选填“A”、“B”或“C”)(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 测量数据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淡盐冰对应曲线、浓盐冰对应曲线)(如图2)分析数据根据曲线图2可知:利用不同浓度的盐水制成的冰熔点不同,其中浓盐冰的熔点是 得出结论根据分析可以得到: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可以 (选填“提高”或“降低”)冰

25、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 (选填“高”或“低”)的温度下熔化拓展思维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3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2. 蒸发(2011莆田)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提出问题:观察下图,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液体表面的大小:b、液体 的高低;c、液体 快慢(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大小明显不同,如图所示保持酒精的温度和酒精 相同若干时

26、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显不同(4)分析与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的大小 (填“有关”或“无关”)(5)本实验采用了一种很重要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 法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温度的高低有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液体表面大小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的猜想,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1)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2)通过 两图的对比,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3)通过 两图的对比,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大小有关(4)该实验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5)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6)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3. 沸腾、(2008滨州)小华所在小组的同学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取了200g的水加热,下表是他们记录的有关数据(1)加热前水的温度如图所示,把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水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