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17.48KB ,
资源ID:78309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8309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时间取样观察法在幼儿园中的运用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时间取样观察法在幼儿园中的运用Word文档格式.docx

1、一个人对全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活动进行细致观察和记录是不现实的。案例二中的王老师,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难题,选择了班级内l5个孩子进行观察,并在特定的时间段进行记录,并进行多次反复和验证,是很有效的一个教育科研方法。案例二中王老师所采用的方法在幼儿教育科研方法中是很有效的一个,即时间取样观察法。即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观察记录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的次数和频率的一种观察方法。本文以王老师的时间取样为例,探讨在幼儿园教育教科研工作中如何科学使用时间取样,有效的记录观察幼儿的行为。一、确定观察的目标行为和操作性定义(一)观察的目标行为个人的行为尤其是幼儿园孩子的行为复杂多样,幼儿数量多

2、,且每个时间段该行为都可能发生,观察全部幼儿在所有时间段发生的亲社会行为显然是不现实的,在运用时间取样观察法中,观察者只能对他所关心的行为感兴趣,所以在进行观察之前,必须确定所观察的目标行为,在确定时观察者可以将一些较大的行为单元分成许多小的组成部分。例如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大的行为单元,如果教师对这方面行为感兴趣,就需要区别各种活动的组成行为,在确定的时间段上午9:30到ll:00(自由活动和游戏活动)内,根据预观察将亲社会行为分为合作、分享、谦让、帮助和同情五大类别,这些类别就是王老师观察的目标行为。(二)操作性定义的确定确定操作性定义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观察、记录和重复验证。操作性定义就是把必须

3、观察或测定的行为,给予详尽的说明和规定,确定这一行为或现象测量与观察记录的客观标准,即观测指标。这种操作性定义在由许多观察者同时从事同一观察计划时显得尤为重要。操作性定义的确定要与定义明确区分。定义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在任何情境中都是适用的,而操作性定义只适合在所观察的范围内。例如王老师所观察的亲社会行为其中一个目标行为合作,在王老师9:30到11:00这段时间内观察,合作的操作性定义是“能与同伴共同完成游戏任务、共同使用游戏材料竹,所观察的时间段是幼儿自由活动和游戏活动的时间,因此操作性定义一定是在这段时间可以观察到的行为表现,如果观察时间改为9点,即教学活动的时间,此时合作的操作性定义就会

4、随之改变,而定义是始终不会发生变化的。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在运用时间取样观察法时,需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即确定观察时间。观察的时间包括观察的时距、时距间隔以及时距的数目。时距是一次观察时间的长度,它和行为发生的频率有关,王老师的观察时距为90分钟;时距间隔是指时距和时距之间间隔的时间,在时距间隔中,所选取的时距长度、在此时距内所要观察的对象数目以及所要记录的细节总数都会决定时距间隔,时距数目是指在观察中一共要观察多少个时距。表1:亲社会行为检核记录表儿童姓名:成成 年龄:5岁 性别:男 记录教师时间段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行为有否发生备注合作分享谦让帮助同情13:219:3011:oo2

5、22003三、选择记录的方式在运用时间取样法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将观察到的行为进行记录,所以要选择合理的记录方式。在时间取样中大部分记录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检核检核表示所观察的特定行为是否出现,因此在观察的时间段中,只要行为出现,就做出一个记录的标记。如王老师的观察可以这样做记录。通过观察行为发生在相应的表格标注,没有发生就不记录,经过记录后分析检核表,可以了解幼儿哪些行为是经常发生的,哪些行为是偶然发生的,哪些行为是从不发生的,表1记录资料显示成成21日五种项目行为发生四种,22日五种发生了三种,由此分析该幼儿亲社会行为是经常发生的,这样就可以针对该幼儿的行为调整教育策略。(二)计数计数表

6、示在所观察的时间内,被观察行为出现的次数。在这样的研究中每次该行为出现都需要进行记录。时间取样计数表的形式可以按照表2的形式设计,只要出现一次行为就在相应的表格中标注,最后可以通过记录了解单位时间内目标行为出现的次数。通过观察行为发生在相应的表格标注,发生马上记录,最后可以看到在单位时间内每一种目标行为出现的次数。如飞飞,在这21日和22日都发生了亲社会行为,但发生的次数是不同的,21日发生了四次,22日发生了三次。通过计数记录表不仅可以了解幼儿行为出现的次数,而且知道出现目标行为的种类,这些结果都是通过表格显而易见的。(三)计时计时表示在所观察的时间内,被观察者行为出现持续的时间。如王老师的

7、研究,每名幼儿选择6分钟为一个时距,教师想知道幼儿发生目标行为持续的时间,记录的方式可以是这样的:贝贝9:449:50(6分钟)内,帮助行为持续了1分钟,合作行为持续了2分钟。这样记录不仅可看出幼儿亲社会行为出现的频率,而且可以清楚看出亲社会行为中每个项目行为持续的时间。四,表格的设计记录的方式和表格记录表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决定记录方式的同时,应该设计记录的表格。设计表格的原则要简单化,使得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比较方便且快速地进行记录。王老师观察的表格可按如下设计:观察每个幼儿6分钟,通过预观察发现幼儿在上午(9:00)时间段内亲社会行为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因此把每1分钟分成6个时间段(以

8、后lo秒为一个单位)来观察幼儿的各个项目行为,最后在现场观察时可在表格相应的数字代号上画圈,观察第一个人10秒钟,将结果在第一栏适合的编码上画圈,接着观察第二个10秒钟,将结果在第二栏适合的编码上画圈,以此类推。如某幼儿在第二分钟23秒发生了谦让行为,就在第二行第三列上画圈。时间取样观察法是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中比较便捷有效科研方法,只有熟练操作步骤才能提高观察的效率;正确使用就会有效促进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表2:亲社会行为计数记录表飞飞 年龄:女 记录教师 表3:亲社会行为记录表分钟0-1l11-2021-3031-4041-5051-606以上表5中,亲社会行为的类别分别用数字代替:代表合作、代表分享、代表谦让、代表帮助、代表同情。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