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4 ,大小:38.42KB ,
资源ID:786706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8670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音版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Word格式.docx

1、歌曲遵循了语言的音调、节奏写成,音乐语言淳朴简练,口语化;歌曲几次出现了附点音符,都巧妙地结合了语言的节奏、韵律,还有延音记号,后倚音的使用等,使得词曲结合紧密。歌词以一颗童心描绘了小女孩与小燕子朋友般的亲密交谈,唱起来朗朗上口,娓娓动听。尤其作者在处理第二段歌词时,不加停顿,将小女孩要把家乡的新变化、新面貌一一告诉小燕子,力邀小燕子来做客的急切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歌曲以小女孩为主人公,动情地歌唱了祖国的新面貌,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伟大成就。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感觉。 3.歌曲布谷 布谷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34拍,大调式,歌曲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音调开始,其二分音符与四

2、分音符交替的节奏,显得格外从容,带出了以级进为主的流畅旋律,有着三拍子舞曲的特点,给人以愉快、优美的感受。歌词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 4.歌曲小雨沙沙 小雨沙沙是一首由五声音阶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24拍,宫调式。旋律采用了级进、同音反复及变化重复等手法,在有规律的节奏紧密配合下,生动地描绘了小雨沙沙的声音。拟人化的歌词天真而又稚气,充满了儿童情趣。歌曲既向孩子们介绍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又提示孩子们学会细心观察事物。启迪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歌曲符合语言的规律,朗朗上口,是一首孩子们喜爱的好歌。可启发学生入情入境地表演

3、。第一课时 一律动: 聆听杜鹃圆舞曲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杜鹃圆舞曲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2.复听乐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3.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三、表演布谷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可提示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2.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

4、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注意:歌曲布谷借用布谷鸟歌唱的方式出示歌词。课本上仍以为四分音符的时值,表示旋律的高低、长短,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教师可按照小黑板提供的乐谱进行教学。 四、编创与活动 教师启发学生对风、雨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也可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还可以分小组设计更多的像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千万不要生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可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风雨声更形象、生动、有趣。 五、课堂评价活动: 六、教师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律动: 聆

5、听小燕子,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二、聆听小燕子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聆听歌曲小燕子。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2.听歌曲小燕子分小组编创动作。 3.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三、表演小雨沙沙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精力听歌曲。 2.再听范唱。雨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可指导学生模仿小雨的声音,歌曲中怎样说的?视学生能力可将学生的创作组合成两个部。 3.尽快用听唱法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使歌曲更有意境。 4.分小组编创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复习歌曲布谷: 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6、。 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教师小结。 第二课放牧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三、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 教学建议 一、本课可按两课时完成。 二、学唱歌曲应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应符合学习音乐的规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多听多感受,学生自然掌握了歌曲的旋律,获得对歌曲的完整的体验,对于理解、表现歌曲益处匪浅。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学唱歌曲的过程,也就是

7、完整体验感受的过程。 三、聆听音乐前,教师可结合主题“放牧”,让学生开展短小的谈话,以获得对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课作品。 教材分析 1.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牧童哪里去了是近年来创作的一首具有浓郁民歌风的儿童歌曲,24、34拍变换拍子,七声商调式。全曲由两部分构成。 歌曲为山歌风,旋律悠扬、亲切。第一部分节拍变换频繁,节奏变化较多,旋律显得自由、舒展。四乐句均以强拍弱位起音:前两乐句开始即是八度大跳至高音区转为波浪式的旋律;第三乐句平和起句,仍具有乐句间大的起伏的特点;第四乐句波浪式旋律下行至主音商,以叙述性的口吻描绘了山坡、青草、山花、笛声,回顾了牧童往日的愉快生活。 第二部分节拍一致,

8、以衬词起句,似牧童吆喝声的新的音调出现,与前部分形成了对比。随后运用变化重复的手法与第一部分紧密呼应,弱位起句改为弱拍起句,随着主人公的疑问,“牧童哪里去了”旋律不断起伏、下行,音调有些伤感。当确认了牧童已在希望小学读书的好消息,旋律上扬,音调明朗起来。结束句出现全曲最高音,并延长,似乎要将好消息传向四方。 这首歌表现了在祖国飞速发展的时代,“上学的孩子一个也不能少”的本意,使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孩子都能实现上学的理想。 2.合唱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24拍,C大调。四乐句的一段体结构。第一乐句旋律以级进为主,切分节奏的运用使歌曲增添了生气。第二乐句作第一乐句节奏的完全重复,只是采用了

9、严格的模进手法,旋律移高了五度。第三乐句是歌曲的高潮,出现了全曲最高音“mi”,抒发了牧童内心涌动的快乐情感。第四乐句节奏做适当变化,旋律线逐渐下降,歌曲的情绪也渐渐平静下来。 第二段歌词采用卡农的二声部处理方式,第二声部比第一声部晚一小节进入,变化了主旋律,由于声部的加入,使得第二段歌曲的音乐情绪更为活泼、欢快,最后有力地结束在主音“do”上,为歌曲增添了明朗的色彩。 牧童像一幅田园风景画,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成为人们喜爱的外国歌曲之一。 3.歌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山歌风的江苏民歌。44拍,五声羽调式。歌曲的节奏抒展,旋律优美抒情。歌词以童心描绘

10、出蓝天、白云、绿水、青草,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歌曲的第三段至结束全以小牧童牧羊的吆喝声衬词为歌词,巧妙地补充了短小而意犹未尽的情境,使得歌曲的情感得以充分地抒发,给人一种完美的审美感受。 4.歌曲放牛歌 放牛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24拍,五声徵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欢快活泼,很有朝气。有趣的是聪明的作曲家采用模仿笛声的小过门作为乐句的加花补充,使得歌曲演唱难度小,听起来还很丰满。在歌唱中,我们仿佛感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活生生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放牛歌不仅易唱,有趣味,而且用音节省,音域也只有六度,实在是适宜低年龄学生演唱的好

11、儿歌。 第一课时 聆听牧童哪里去了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牧童哪里去了教学基本要求 1.听歌曲前,同学们猜一猜牧童到哪里去了。 2.教师完整地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听。 歌中唱出了的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渗透珍惜学习时光的教育。3.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编创动作表现歌曲。 三、表演牧童教学基本要求 1.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2.听着范唱录音,用手指着图形谱(羊)轻轻地跟唱。 提示学生第三段歌词分别在哪里?结束句在哪里? 3.能跟着老师的手势、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编创与活动 教师要指导学生分小组在音乐实践中探索敲击三角铁的方法。怎样敲击

12、出长音?怎样敲击出短音?答案可有多种,教师应对积极探索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如有问题,提出建议,如:这样是否更好? 三角铁及演奏方法简介 三角铁是打击乐器的一种,由一根弯成三角形的钢条制成,用小金属棒敲击发音,音色尖锐、清脆、透明、响亮。不宜弱奏和演奏快速复杂的节奏,可单敲或滚奏,其音响可穿过整个乐队而赋于乐曲以特殊的色彩。常用于军乐队和管乐队。演奏时,将三角铁悬于皮条或绳子上,左手提起,右手用金属棒敲击。 四、复习歌曲小雨沙沙: 1、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2、听琴唱歌熟悉旋律和歌词。 3、唱会歌曲后再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课后小结: 二聆听牧童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牧童的录音。 2

13、.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复听歌曲。 3.随着歌曲录音轻轻敲击双响筒。 1.认识双响筒。为什么叫双响筒,你能找出它的名字的由来吗? 2.探索。分小组敲击,听一听,双响筒两边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能敲出什么样的声音? 3.分小组用双响筒敲击出节奏,教师记录下来,大家把每一小组编创的节奏连起来敲击,还可以变换连接方式敲击,为每一次敲击,取一个有趣的名字,如:火车开了、小马跑了等等。 双响筒及演奏方法简介: 双响筒是打击乐器(也是儿童节奏乐器)的一种,竹木体乐器,由空心的竹筒及木柄组成。演奏时,左手持乐器木柄,右手持小木棒敲击竹筒两侧,会发出高低两种声音。使学生懂得双响筒一侧发音低,一侧发音高。 三、表

14、演放牛歌教学基本要求 1.提示学生注意听觉与视觉相结合,即:看着课本中图形谱对于歌曲高低长短的提示,感受歌曲旋律的进行,感受歌曲旋律的轻松、愉快。 2.跟着歌曲录音,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提示学生,没有歌词的旋律是间奏部分,用锣、鼓、镲伴奏。4.编创动作表演放牛歌。 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用自己学过的乐器,为歌曲放牛歌编创锣、鼓、镲的伴奏。 2.提示学生分组进行锣、鼓、镲的节奏编创。 教师尽量使用学生编创的节奏,加以调整、使用,以调动学生编创的积极性。 四、复习歌曲牧童: 第三课手拉手 一、教学内容: 1、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2、聆听鸭子拌嘴 3、表演一

15、对好朋友 4、表演数鸭子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唱一对好朋友、数鸭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3、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4、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三、教材分析: 1.童声独唱让我们手拉手 让我们手拉手是一首朝气蓬勃的创作歌曲。歌曲以昂扬的音调,欢快的旋律,富有特点的节奏构成。 2.民间打击乐鸭子拌嘴 本曲是由作曲家安志顺编创的打击乐曲。乐曲一开始,用小钹的独奏来模拟鸭子冲破黎明时的宁静引颈鸣叫,顿时听众带入可爱的鸭群之中。人们仿佛看见一只调皮的小鸭,拍着翅膀飞出鸭

16、棚,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 该曲作于1982年,用在仿唐乐舞中。该曲于1983年被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评为优秀音乐作品,并荣获1984年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二等奖。 3.歌曲一对好朋友 一对好朋友是一首采用民间音调写成的创作歌曲。歌曲的旋律活泼,节奏紧凑,描述了小伢伢和小妞妞一块去放鸭和牛,一块唱着歌回家的情景。歌颂了小朋友间真挚朴素的友谊。 4歌曲数鸭子 数鸭子是一首具有说唱风格的创作歌曲。歌曲说唱结合,旋律的音调主要以级进为主,接近语言的韵律,极富童趣。歌词描写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反映了富裕了的农民的幸福生活。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歌曲学生很喜欢唱,尤其是数鸭子一

17、首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非常的高,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积极性,把这首歌的第二段歌词也教给学生。本课的聆听曲目鸭子拌嘴学生听起来有些难度,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听懂,教师要好好的指点学生去听。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 2、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 3、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 4、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听唱法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引导学生探索歌曲应以赞美的情感完整地演唱,声音要亲切自然,并用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3、通过自编动作与活动,引导学生自创动作和在歌曲的空拍处加上小动物的叫声,使歌曲的演唱更为生动

18、有趣。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 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让我们手拉手;(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心情怎样? 2)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一对好朋友;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听。听后谈歌曲内容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

19、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在乐句结束处加上牛或鸭的叫声),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2、学唱歌曲数鸭子 3、表演歌曲数鸭子 4、节奏编创活动 1、通过欣赏乐曲鸭子伴嘴,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强弱所带来的变化,以及感受音乐作品中鸭子的生动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数鸭子,引导学生能以歌声、动作来表现自己热爱生活,喜爱小动物的情趣。感受不同音乐要素的表现的不同动物的形象及场景。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4、通过节

20、奏读拍编创活动,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 2复习前课内容。 3二声部节奏编创活动:先分别学习吹口哨“du”和鸭子叫“ga”;后全起来。 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1)初听,(完整听全曲)。并提示小鸭与老鸭叫的地方。 2)谈谈所听内容;故事描述(集体)并谈谈每个情景所用的打击乐器是怎能样配合的。 3)复听:自由活动:随鸭子伴嘴,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编创活动,以走路、鸭叫等。 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乐曲鸭子伴嘴入歌曲数鸭子) 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数鸭子要求自创运

21、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四课长鼻子 1、聆听小象 2、聆听大象 3、表演小象 4、表演两只小象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3、能够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意识。 1.管弦乐小象 小象是美国亨利曼仙尼乐队演奏的爵士风格的乐曲。乐曲轻松活泼,形象地表现了小象们玩耍嬉戏的情景。 2.管弦乐大象 大象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五首。这是一部形象生动、充满幽默谐趣的管弦乐组曲。 3.歌曲小象 小象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采用由一个问答

22、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旋律抒情而优美,节奏配合歌词的语气重音,词曲结合紧密,唱起来流畅上口。歌曲以拟人的手法描述了两个小动物之间的友好交谈,一问一答之间表露了小象以长得酷似自己的妈妈而引为自豪,歌唱了小象爱妈妈的真挚情感。 4歌曲两只小象 两只小象是一首三拍子的创作歌曲。亲切的旋律可以使人感受到幼象玩耍的姿态,生动而形象。歌词用儿童的语言描述了一对好朋友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的友好情景。好像在告诉同学们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本课的内容是长鼻子,讲的是大象的内容,学生们都很喜欢大象,所以学起这一课的内容积极性会非常的高,学习兴趣会非常的浓。本节课的内容要让学生感受三

23、拍子的节奏,要让学生通过拍打,演唱,表演等形式表现出来。 1、欣赏乐曲小象 2、学唱歌曲小象 3、表演歌曲小象 1、通过欣赏乐曲小象,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能准确地选择乐曲所表达的情绪。 2、听唱法学唱歌曲小象,要求学生用柔和、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编创动作,以表达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 1听歌曲录音小象(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谈谈“象”的有关知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并能从“欢快”与“优美抒情”中选择出乐曲的情绪。回答小象叫了几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小

24、象;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按图示划旋律线,体会旋律的起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象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为同学作伴奏),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1、欣赏乐曲大象 2、学唱歌曲两只小象 3、表演歌曲两只小象 1、通过欣赏乐曲大象,感受音乐的表现与事物的形象动态有直接的关系。 2、听唱法学唱歌曲两只小象,通过教师范唱感染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欣赏乐曲大象(提示学生大象的音乐应该是:缓慢沉重的、还是轻快活泼的?并能回答为什么是缓慢沉重的?并讨论大象有些什么习性、怎样走路、与小象有什么区别等)大象乐曲,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编创活动,以走路、甩鼻等动作为主;(出示投影片)(由乐曲小象入歌曲两只小象)(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强弱与优美感) 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象要求自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