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69.94KB ,
资源ID:79114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9114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集成施工工艺.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集成施工工艺.docx

1、集成施工工艺集成施工工艺标准集 成 部2015年01月12日目 录集成施工工艺标准 3一、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31适用范围 32材料准备 33 作业条件 44操作工艺 44.1 工艺流程 44.2 管路敷设 44.3设备安装 74.4 缆线敷设 74.5 缆线端接工艺 105验收项目 11二、网络设备及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141适用范围 142安装工艺 142.1机柜安装 142.2设备安装 14三、管沟施工工艺标准 151适用范围 152施工工艺 152.1管沟开挖 152.2管道垫层 152.3管道铺设 152.4管沟回填 15四、监控系统安装工艺标准 161适用范围 162质量标准

2、163施工准备 163.1 材料 163.2 作业条件 174 操作工艺 174.1 工艺流程 174.2 操作方法 174.2.1 安装接线箱 174.2.2 线路敷设 184.2.3 前端设备安装 184.2.4 机房设备安装 194.2.5 设备接线调试 19集成施工工艺标准一、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程。2材料准备(1)双绞线和光缆型号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的规定。线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线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线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并应附有本批量线缆的性能检验报告(注:线缆标志内容:线缆型号规格,生

3、产厂或专用标志,制造年份、线缆长度)。(2)钢管(或KBG管)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除镀锌管外其它管材需预先除锈刷防腐漆(现浇混凝土内敷钢管,可不刷防腐漆,但应除锈)。镀锌管或刷过防腐漆的钢管外表完整无剥落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3)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4)各种镀锌铁件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5)电缆桥架、金属桥架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桥架镀锌层不应有脱落损坏现象,

4、桥架应平整、光滑、无棱刺,无扭曲、翘边、铁损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3 作业条件(1)结构工程中预留地槽、过墙管、孔洞的位置尺寸、数量均应符合设计规定。(2)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房屋内装饰工程完工,地面、墙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3)设备间铺设活动地板时,板块铺设严密坚固,每平方米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要求。(4)交接间、设备间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5)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环境温度、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6)交接间、设备间应符合安全防

5、火要求,预留孔洞采取防火措施,室内无危险物的堆放,消防器材齐全。4操作工艺4.1 工艺流程4.2 管路敷设4.2.1 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PVC)塑料管暗敷设工艺(1)暗配管宜采用金属管或阻燃型硬质(PVC)塑料管,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暗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暗管内径直径为1525mm,直线布管30m处应设置拉线盒或接线箱。(2)暗配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二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在弯曲布管时每间隔15m处,应设置暗拉线盒或接线箱。(3)暗配管转弯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在具体实施时,根据经验值估算曲率即可4.2.2 金属管和阻燃硬质塑料管具体

6、施工工艺 (1)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可根据其尺寸不同,按一层或二层设置,应至少预埋二根以上,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 。(2)槽直埋长度超过6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拉线盒,以便于布放缆线和维修。(3)拉线盒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采取防水措施。(4)线槽宜采用金属管引入分线盒内。4.2.3桥架敷设工艺预留孔洞 定位 支架、吊架安装 线槽安装 地线连接(1)预留孔洞。(2)定位。(3)支架、吊架安装根据机柜的安装位置,从始端至终端、先干线后支线找水平或垂直线,分匀支架、吊架的档距,标出支架、吊架的具体位置。桥架水平敷设时,吊(支)架间距一般为1.5m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

7、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4)桥架安装线槽直线段连接采用连接板和内衬片,用垫圈(平垫、弹垫)、螺母紧固(螺母在线槽壁外侧),每端固定螺栓不少于4 个,接茬处缝隙严密、平整。线槽转弯部位采用相应的弯头,交叉、丁字、十字连接采用相应的二通、三通、四通。桥架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线槽多层敷设时其层间距离一般为:控制电缆间距不小于0.20m,电力电缆间距不小于0.30m,弱电电缆与电力电缆间距不小于0.50m,线槽上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小于0.30m。线槽内的同类型电缆可无间距敷设。不同电压、不同用途的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线槽内,如受条件限制敷设在同一线槽内时,应用金属隔板隔离:1KV 以上

8、和1KV及以下的电缆;向一级负荷供电的双路电源电缆;应急照明和其他照明的电缆;强电和弱电电缆。(5)地线连接金属线槽应做整体接地连接,接地母线线径不小于16 mm2。弱电金属线槽等电位敷设方法可沿线槽外(内)侧敷设一道镀锌扁钢,扁钢与接地干线相连,每2530m 与线槽连接一次(也可用软铜编织带连接);线槽首末端需接地;弱电竖井应做等电位。线槽为金属非镀锌线槽时,每节线槽均要用截面不小于6mm2 的软铜编织带连接。4.2.4 交接箱及信息插座安装(1)安装在墙体上,宜高出地面300m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2)交接箱或暗线箱宜暗设在墙体内,预留墙洞安装,箱底高出地面

9、宜为5001000mm。4.3设备安装4.3.1 机柜安装工艺(1)机架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规定。如无厂家规定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2)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完整清晰。(3)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的防震要求进行加固。(4)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留有1.5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0.8m,以便于安装和施工。(5)壁挂式机柜底距地面宜为300800mm。4.3.2 配线设备机架安装工艺(1)采用下走线方式、架底位置应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2)接线端子、跳线各种标志应齐全。(3)模块设备应完整无损,安装就位、标志齐全。4.3

10、.3 接地要求安装机架,配线设备及金属钢管、槽道、接地体,保护接地导线截面、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压接处牢固可靠。4.4 缆线敷设4.4.1 缆线敷设工艺(1)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2)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3)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4)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5)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0.51.0m;工作区为

11、0.10.3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35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6)缆线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布放缆线的牵引力,不应过大、过猛。布放光缆时,留有缓冲的余量,又不宜过多,避免光缆出现背扣。表1 双绞线与电力线最小净距范围单位条件 最小净距(mm)2KVA (380V)25KVA (5KVA (380V)双绞线与电力线平行敷设130300600有一方在接地的槽道或钢管中70150300双方均在接地的槽道或钢管中注80150注:双方均在接地的槽道或钢管中,且平行长度小于10m时,最小间距可为10mm,表中对绞电缆如采用屏蔽电缆时,最小间距可适当减小,

12、并符合设计要求。表2 双绞线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管线种类平行净距(m)垂直交叉净距(m)避雷引下线1.000.30保护地线0.050.02热力管(不包封)0.500.50热力管(包封)0.300.30给水管0.150.02煤气管0.300.02表3 光缆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范围单位内容最小间隔距离(m)平行交叉市话管道边线(不包括入孔)-0.750.25非同沟的直埋通信电缆0.500.50埋式电力电缆35KV2.000.50给水管管径50cm1.500.50高压石油、天然气管10.000.50热力、下水管1.000.5煤气管压力3kg/m31.000.5压力38kg/m32.000.50排水沟-0

13、.800.504.4.2 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工艺(1)敷设管道的两端应有标志,表示出房号、序号和长度。(2)管道内应无阻挡,管口应无毛刺,并安置牵引线或拉线。(3)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塑料管。布放双护套缆线和主干缆线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 4.4.3 电缆桥架内敷设线缆(1)桥架盖板开启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桥架横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2)布放线槽缆线可以不绑扎,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1.5m处固定在缆线支架上。4.5 缆线端接工艺(1)缆线在端接前,必须

14、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端。(2)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3)缆线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4)线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5)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缆芯线接续、保护、光纤连接盒可为固定和抽屉二种方式。在连接盒中光纤应能得到足够的弯曲半径。(6)光纤融接或机械连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7) 跳线软纤的活动连接器在插入适配器之前应进行清洁,所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5验收项目阶段验收项目验收内容验收方式一、施工前检查1、环境要求(1)土地施工情况:地面、墙面、门、电源插座及接地装置;(2)土建工艺:机房面积、预留孔洞;(3)施工

15、电源;(4)地板铺设施工前检查2、器材检验(1)外观检查;(2)型式、规格、数量;(3)电缆电气性能测试;(4)光纤特性测试施工前检查3、安全、防火要求(1)消防器材;(2)危险物的堆放;(3)预留孔洞防火措施施工前检查二、设备安装1、交接间、设备间、设备机柜、机架(1)规格、外观;(2)安装垂直、水平度;(3)油漆不得脱落;(4)各种螺丝必须紧固;(5)抗震加固措施;(6)接地措施随工检验2、配线部件及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1)规格、位置、质量;(2)各种螺丝必须拧紧;(3)标志齐全;(4)安装符合工艺要求;(5)屏蔽层可靠连接随工检验三、电、光缆布放(楼内)1、电缆桥架及线槽布放(1)安装位

16、置正确;(2)安装符合工艺要求;(3)符合布放缆线工艺要求;(4)接地随工检验2、缆线暗敷(包括暗管、线槽、地板等方式)(1)缆线规格、路由、位置;(2)符合布放缆线工艺要求;(3)接地隐蔽工程签证四、电、光缆布放(楼间)1、架空缆线(1)吊线规格、架设位置、装设规格;(2)吊线垂度;(3)缆线规格;(4)卡、挂间隔;(5)缆线的引入符合工艺要求;随工检验2、管道缆线(1)使用管孔孔位;(2)缆线规格;(3)缆线走向;(4)缆线的防护设施的设置质量;隐蔽工程签证3、埋式缆线(1)缆线规格;(2)敷设位置、深度;(3)缆线的防护设施的设置质量;(4)回土夯实质量隐蔽工程签证4、隧道缆线(1)缆线

17、规格;(2)安装位置,路由;(3)土建设计符合工艺要求隐蔽工程签证5、其他(1)通信线路与其他设施的距;(2)进线室安装、施工质量随工检验或隐蔽工程签证五、缆线终结1、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2、配线部位3、光纤插座4、各类跳线符合工艺要求符合工艺要求符合工艺要求符合工艺要求随工检验六、系统测试1、工程电气性能测试(1)连接图;(2)长度;(3)衰减;(4)近端串音(两端都应测试);(5)设计中特殊规定的测试内容竣工检验2、光纤特性测试(1)衰减;(2)长度竣工检验七、工程总验收1、竣工技术文件清点、交接技术文件竣工检验2、工程验收评价考核工程质量,确认验收结果二、网络设备及系统安装工艺标准1适用范

18、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改建、扩建、新建智能建筑网络系统安装工程。2安装工艺2.1机柜安装(1)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安装19英寸标准机柜位置,机柜正面净空不小于150cm、背面净空不小于80cm。(2)螺钉安装紧固,机柜安装平稳、牢固,垂直偏差度小于3mm。(3)机柜内安装足够容量的插座,注意电源极性:左零、右火,中地。(4)采用25平方毫米地线良好接地,接地电阻6平方毫米接地电缆将该点与机柜连接起来,要求连接良好且接地电阻不大于1。(7)跳线走向明确,有永久性标记。三、管沟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改建、扩建、新建主干线缆管道施工2施工工艺2.1管沟开挖管沟开挖深度不得小于管线埋深深度

19、(管线埋设深度不小于70cm),管道开挖时,应注意对现有保护管线的保护,在现有管线两侧1m范围内严禁挖掘机操作,必须使用人工开挖。基坑挖完后进行验槽,作好记录。2.2管道垫层根据设计,先将管沟底部夯实,可采用水泥、细沙、鹅卵石等材质作为垫层。2.3管道铺设管道铺设应保证管间距在2CM左右,管中用穿铁丝导线。导线应搭接牢靠,严禁漏穿或不漏穿导线。根据设计,每隔一段距离或管沟拐点处修建人孔井,以便线缆敷设。2.4管沟回填管道敷设完毕后,先用细沙或松软的泥土覆盖管道,然后再用红砖、水泥盖板作为盖板,最后回填泥土。四、监控系统安装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公用和民用建筑物内及露天场所的监控

20、系统安装工程。2质量标准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T76-94保安电视监控工程技术规范3施工准备3.1 材料(1)中心设备:主要包括矩阵主机、控制键盘、长延时录像机(或硬盘录像机)、画面分割器、监视器、控制器、计算机、打印机、不间断电源、机柜等。(2)信号处理设备:包括光电转换器、信号放大器、视频分配器等。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标准系列产品,并附有产品使用说明书、合格证及相关的技术文件和产品认证标识。产品安装前,必须依据出厂的图纸或技术文件进行通电检查,并记录结果。(3)传输部分:包括分线箱、控制器、电线电缆、光缆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的规格型号,有产品合格证及产品认证标识。(

21、4)前端设备:主要包括摄像机、镜头、云台、解码器、护罩、支架等设备。3.2 作业条件(1)机房内土建工程应内装修完毕,门、窗、门锁装配齐全完整。(2)机房内及外围的布线线缆沟、槽、管、盒、箱施工完毕。(3)机房内、弱电竖井以及建筑内公共部分等,各预留孔洞、预埋件的位置,线管的管径、管路的配置到位及管内预留钢丝等,符合设计。(4)前端位置的摄像机支架及管线,按设计要求敷设到位。(5)系统设备接线前,导线间及导线对地绝缘电阻经摇测大于0.5M。4 操作工艺4.1 工艺流程4.2 操作方法4.2.1 安装接线箱(1)钢管、金属线槽及线缆敷设属线槽及线缆敷设(2)接线箱墙面明装时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1.

22、4 米。明装时,先将引线与盒内导线用端子作过渡压接,然后将端子放回接线盒。找准标高进行钻孔,埋入胀管螺栓进行固定。要求箱底与墙面平齐。(3)前端箱通常安装在现场摄像机附近,可安装在吊顶内,但要预留检修口,室外安装时要具有良好的防水性。4.2.2 线路敷设(1)布放线缆应排列整齐,不拧绞,尽量减少交叉,交叉处粗线在下,细线在上,不同电压的线缆应分类绑扎。(2)管内穿入多根线缆时,线缆之间不得相互拧绞,管内不得有接头,接头必须在线盒(箱)处连接。(3)线管不便于直接敷设到位时,线管出线终端口与设备接线端子之间,必须采用金属软管连接,不得将线缆直接裸露。(4)进入机柜后的线缆应分别进入机架内分线槽或

23、分别绑扎固定。(5)若敷设光缆应先核对长度,应根据施工图的敷设长度来选配光缆。(6)敷设光缆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20 倍,光缆的牵引端头应做好技术处理,光缆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8米。(7)引至摄像机终端的线缆应留有一米的余量,摄像机的同轴电缆和电源线及控制线均应固定,不应用与前端摄像机的插头承受电缆自重。(8)所敷设的线缆两端必须做标记。4.2.3 前端设备安装(1)摄像机护罩及支架固定要安全可靠,水平和俯、仰角应能在一定范围内灵活调整。(2)摄像机应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宜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安装高度,室内应距地面2.55 米或吊顶下0.

24、2 米处,室外应距地面3.56米,不低于3.5米。(3)摄像机需要隐蔽安装时,可设置在顶棚或墙壁内,镜头应采用针孔或棱镜镜头;电梯内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顶部、电梯操作处的对角处,并应能监视电梯内全景。(4)镜头与摄像机的选择应相互对应。CS型/C型镜头应安装在CS型/C型摄像机上;C 型镜头应安装在C 型摄像机上。(5)在搬运和安装摄像机过程中,严禁打开镜头盖。4.2.4 机房设备安装(1)电视墙的底座应与地面固定,电视墙安装应竖直平稳,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mm。多个电视墙并排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大于3mm,两个机架间缝隙不得大于3mm。安装在电视墙内设备应牢固、

25、端正;电视墙机架上的固定螺丝、垫片均应紧固不得遗漏。(2)控制台安放竖直,台面水平;附件完整,无损伤,螺丝紧固,台面整洁无划痕,台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应可靠,安装应牢固,内部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扭曲脱落现象。(3)监视器应安装在电视墙或控制台上。其安装位置应使屏幕不受外来光直射;监视器、矩阵主机、长延时录像机、画面分割器等设备外部可调节部分,应暴露在控制台外便于操作的位置。4.2.5 设备接线调试(1)接线前将已布放的线缆再次进行对地与线间绝缘摇测大于0.5M。(2)机房设备采用专用导线将各设备进行连接,各支路导线线头压接好,设备及屏蔽线应压接好保护地线。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3)摄像机安装前,应先调节好光圈、镜头,再对摄像机进行初装,经通电试看、细调,检查各项功能,观察监视区的覆盖范围和图像质量,符合要求后方可固定。(4)安装完后,对所有设备进行通电联调,检测各设备功能及摄像效果,完全达到功能和视觉效果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注意:在项目验收前,将摄像机护罩保护膜揭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