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44.43KB ,
资源ID:79279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9279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分析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普通物理实验》教学大纲分析Word格式.docx

1、11惯性秤12弦振动的研究13声速的测量14液体粘性系数的测量(落球法)15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拉脱法)2、热学实验绪论及数据处理基础知识金属线膨胀系数的测定温差电偶定标金属电阻温度系数的测量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电阻温度计与非平衡直流电桥PN结正向压降与温度关系的研究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的温度特性测量金属比热容的测量不良导体热导系数的测量气体绝热系数的测量水的汽化热的测量冰的熔解热的测量液体比热容的测量固体比热容的测量水的沸点与压强关系的研究3、电磁学实验电磁学实验基础知识电子示波器的使用伏安法测电阻惠斯通电桥测电阻低电阻的测量板式电位差计测量电源电动势箱式电位差计较正电表电表的改装

2、与校准静电场的描绘磁场的描绘霍耳效应电子束的偏转与聚焦交流电桥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和基本磁化曲线冲击电流计测电容和高电阻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4、光学实验光学实验基础知识薄透镜焦距的测定光具组基点的测定望远镜和显微镜双缝干涉测单色光波长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光的偏振现象研究双棱镜干涉测光波波长牛顿环及光的等厚干涉分光计的调节与棱镜折射率的测定透射光栅测定光波波长光电效应测定普朗克常量阿贝折射仪测定透明介质折射率迈克耳逊干涉仪的调节与使用用旋光仪测定糖溶液的浓度单色仪的定标教学时数364=144学时教学方式实验室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学要点1、普通物理实验的地位与作用。2、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基础知识。

3、3、物理实验操作规则。(一)基础物理实验的地位和作用及实验课的目的。(二)误差和数据处理基础知识1、测量与误差的基本概念2、误差的处理3、有效数字及其运算4、测量结果的评定和不确定度5、数据处理的几种常用方法(三)实验报告基本要求和内容。(四)力学、热学实验基本仪器。考核要求1、理解普通物理实验的地位与作用。2、掌握误差和数据处理基础知识。3、知道物理实验操作规则。一、力学实验实验一 物体密度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测定规则物体密度的一种方法。2、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3、理解误差和有效数字的概念,并能正确地表示测量结果。4、学习不规则物体密度的测量方法。实验内容1、

4、规则物体密度的测定2、用静力称衡法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3、用静力称衡法测量液体的密度4、用比重瓶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仪器物理天平,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烧杯,比重瓶,定容瓶,温度计。被测物:规则固体(金属块圆柱体),不规则物体(石块、玻璃),液体(酒精、盐水等)。1、熟练掌握物理天平的调节和正确使用方法。2、规则物体密度的测定实验二 单摆1、用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2、研究摆振动的周期和摆长的关系。1、学习用停表、米尺和游标卡尺测量单摆周期和摆长;2、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和其不确定度;3、研究单摆振动和摆长的关系,并利用作图法求重力加速度值。单摆,米尺,电子秒表,游标卡尺,铁架台。1、学会游标

5、卡尺和秒表的使用。2、掌握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方法。3、研究单摆的周期和摆长,周期和摆角的关系。4、学习用作图法处理测量数据。实验三 自由落体运动1、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方程,理解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学会用数字毫秒计测量微小时间间隔。3、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1、用光电计时器测量时间间隔;2、用光电法测量重力加速度3、用逐差法进行数据处理。自由落体实验仪,数字毫秒计,小铁球。1、掌握用自由落下的物体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和方法;2、掌握数字毫秒计的使用方法。实验四 测量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1、掌握气垫导轨上测量滑块的速度和加速度的一种方法。2、学习使用气垫导轨和数字毫秒计。3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

6、1、学习气垫导轨的调平及测量速度和加速度;2、学会利用倾斜气轨测定重力加速度;3、分析和校正实验中的系统误差。气垫导轨,滑块,垫块,遮光框,光电门,数字毫秒计,气源,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1、掌握使用气垫导轨和光电计时系统测定速度和加速度的原理和方法;2、用倾斜气垫导轨测定重力加速度;3、学会分析和校正实验中的系统误差。实验五、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1、熟悉气垫导轨的构造,掌握正确的调整方法。2、熟悉用光电测量系统测量短时间的方法。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1、调整光电测量系统和气垫导轨,测定粘性阻尼常量;2、验证质量m一定时,加速度a与外力F成正比;3、验证F一定时,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气垫导轨

7、、气源、数字毫秒计、物理天平、游标卡尺、砝码(5g、10g、10g、20g)。1、熟悉气垫导轨的构造,掌握其正确的调整和使用方法。2、熟悉用光电计时系统测量短暂时间的方法。3、学会测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六 碰撞实验1、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气垫导轨和数字毫秒计的使用方法。2、在气垫导轨上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3、加强对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特点的理解。1、学习在气垫导轨上验证动量守恒定律;2、求证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前后的动量和动能变化,及其恢复系数。气垫导轨、数字毫秒计、滑块、物理天平、游标卡尺。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2、进一步熟悉气垫导轨的

8、使用方法。3、用观察法研究弹性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实验七 杨氏模量的测定(伸长法)1、掌握用光杠杆法测量微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2、用杨氏弹性模量仪,掌握拉伸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3、学会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1、学习光杠杆装置测量微小长度改变量的原理和调节方法;2、用光杠杆测量金属丝在外力作用下的伸长量;3、练习用逐差法、作图法处理数据,并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杨氏弹性模量仪(含光杠杆、尺度望远镜、砝码),钢卷尺,水准仪,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1、掌握用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原理和方法,测定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2、训练正确地调整测量系统的能力。3、学会用逐差法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实验八

9、 切变模量的测定1、掌握切变模量和扭摆的基本原理;2、学习用摆动法测量物体的切变模量。1、测定金属棒的切变模量,2、计算金属棒的切变模量及不确定度。扭摆、圆环、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米尺、周期测定仪。1、掌握扭摆法测切变模量的基本原理;实验九 三线摆1、掌握三线摆法测定转动惯量的原理和方法。2、验证平行轴定理。1、学习三线摆的原理和调整方法;2、测量三线摆下盘周期,并求出下盘转动惯量;3、测待测物的转动惯量;4、验证平行轴定理。三线摆,米尺,游标卡尺,托盘天平,周期测定仪,水准仪、圆环,相同的圆柱体两个。1、掌握用三线摆测定转动惯量的原理和方法。实验十 复摆振动的研究1、测定复摆中心的位置。2

10、、研究复摆振动周期与质心到支点距离的关系。3、测定重力加速度、回转半径和转动惯量。1、测量复摆不同支点的周期;2、作重心到支点位置与周期的关系图;3、求出复摆的回转半径、转动惯量和当地重力加速度。复摆、周期测定仪。1、研究复摆摆动周期与回转轴到重心距离的关系。2、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十一 惯 性 秤1、了解惯性秤的结构并掌握用惯性秤测定物体质量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仪器的定标和使用方法。3、研究重力对惯性秤的影响。1、利用周期测定仪测量惯性秤的振动周期;2、学习用作图法对惯性秤定标;3、测量待测物质量,并考查重力对惯性秤的影响惯性秤、周期测定仪、定标用标准质量块(共10块)、待测圆柱体。1、掌

11、握用惯性秤测定惯性质量的原理和方法。2、测定物体的惯性质量,加深对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的理解。实验十二 弦振动的研究1观察在弦线上形成的驻波,2频率不变时,验证横波的波长与弦线中张力的关系。3张力不变时,验证横波的波长与波源振动频率的关系。1、测量弦的线密度,观察弦振动时形成的驻波;2、测定弦上横波波长与弦长的关系;3、测定弦上横波波长与张力的关系; 弦振动实验仪,勾码,导线,直流电源。1、验证弦线上的横波波长与弦线张力、密度的关系。2、观察横波所形成的驻波波形,用驻波法测频率。实验十三 声速的测量 1、学会用共振干涉法和位相法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2、学会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3、加

12、强对驻波及振动合成等理论的理解。1、学会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及利用示波器观察波形;2、学习测试系统的调节方法,测定显示波形相邻振幅最大时的位置;3、用分组逐差法测定波长,求出声速,并与空气中声速的理论值比较其误差。声速测量仪、双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Q9对接导线3根等。2、了解利用电声换能器进行电声转换和测量的方法。3、从使用角度初步熟悉示波器和音频信号发生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实验十四 液体粘性系数的测量(落球法)1、依据斯托克斯公式用落球法则测液体的粘性系数;2、了解斯托克斯公式的修正方法;1、掌握斯托克斯公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情况下的修正方法;2、测定恒定温度下油的粘度;3、计算恒定温度下

13、测量值的不确定度,分析实验误差。液体粘滞系数测定仪、直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小钢球、比重计、镊子。1、用落体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2、掌握电子天平的调整方法和使用方法。实验十五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拉脱法)1、学习焦利秤的使用方法。2、用拉脱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了解液体的表面特性。1、学习焦利秤的使用方法; 2、利用逐差法测定弹簧的弹性系数;3、测量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及计算不确定度。焦利秤,金属丝框,砝码,烧杯,游标卡尺,温度计1、掌握焦利秤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学会用拉脱法测定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二、热学实验实验一 金属线胀系数的测量1、学习测量金属线膨胀系

14、数的一种方法。2、测定金属棒的线胀系数。1、了解固体长度与温度改变之间的关系;2、学习掌握测微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3、用逐差法求金属棒的线胀系数及其不确定度。热学综合实验平台、金属线膨胀系数测量实验装置、游标卡尺、千分表、待测金属棒。掌握利用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的原理和方法。实验二 温差电偶的定标1、加深对温差电现象的理解;2、了解温差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了解温差电偶定标基本方法;1、用万用表测量温差电动势;2、用水的沸点进行定标;3、测量温差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铜康铜温差电偶、热学实验平台、Pt100控温式传感器加热装置、温差电偶传感器、保温杯。1、理解温差电现象;2、了解测量温差电

15、偶电动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验三 金属电阻温度系数的测量1、测量金属电阻不同温度特性。2、了解金属电阻的结构。2、描绘金属电阻不同温度特性曲线。热学实验平台、Pt100控温式传感器加热装置、(Pt100)(Cu50)金属电阻传感器、万用表等。1、掌握金属电阻不同温度特性。1、电阻与温度的关系2、铂热电阻3、铜热电阻1、学会测量金属电阻不同温度特性。实验四 热敏电阻温度特性的研究测定热敏电阻器与温度的关系;1、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的电阻-温度特性2、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的电阻-温度特性 热学实验平台、Pt100控温式加热装置、(NTC)(PTC)热敏电阻传感器、万用表等。1、测绘

16、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2、测绘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 实验五 电阻温度计与非平衡直流电桥1、学习与掌握用非平衡直流电桥电压输出方法测量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学习与初步掌握非平衡电桥的设计方法,学习掌握根据不同待测电阻值选择桥式。1、学习非平衡直流电桥电压输出方法测量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学习非平衡电桥的设计方法。3、用非平衡桥式测电阻。热学实验平台、Pt100控温式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PT100传感器、非平衡直流电桥实验模板、万用表、非平衡电桥及应用模板1、掌握用非平衡直流电桥电压输出方法测量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掌握

17、根据不同待测电阻值选择桥式。实验六 PN结正向压降与温度关系的研究1、了解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基本关系式。2、在恒定正向电流条件下,测绘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曲线。3、学习用PN结测温的方法,设计PN结数字温度计。1、温度特性的测量2、数字温度计的设计与标定热学实验平台、Pt100控温式加热装置、PN结传感器、PN结数字温度计实验模板、万用表。1、测绘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曲线。2、用PN结测温的方法设计PN结数字温度计。实验七 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的温度特性测量1、了解常用的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温度特性的测量方法。2、掌握数字温度计的设计和调试技巧。1、常用的集成温度传感

18、器的基本原理和温度特性的测量方法。2、数字温度计的设计和调试技巧。热学实验平台、Pt100控温式加热装置、AD590传感器、AD590传感器实验模板、万用表等。实验八 金属比热容的测量1、掌握冷却法测定金属比热容的方法;2、了解金属的冷却速率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关系,以及进行测量的实验条件。1、冷却法测定金属比热容的方法;2、金属的冷却速率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关系。2、了解金属的冷却速率与环境之间的温差关系。实验九 不良导体热导系数的测量1、学习用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2、学习用作图法求冷却速率。1、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2、学习用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3、学习用作图法求冷却速率。

19、热学实验平台、金属比热容的测量装置、热电偶、保温杯、物理天平1、掌握用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2、学会用作图法求冷却速率。实验十 气体绝热系数的测量1、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2、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3、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1、观测热力学过程中状态变化及基本物理规律。2、学习气体压力传感器和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3、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热学实验平台、 绝热膨胀法测空气比热容实验装置。掌握用绝热膨胀法测定空气的比热容比。实验十一 水的汽化热的测量用混合法测定水在沸腾时的汽化热。1、使蒸汽发生器产生

20、蒸汽。2、测出混合系统吸热部分的热容及初温。3、测出混合系统的平衡温度及系统放热部分的热容。热学实验平台、电加热蒸汽锅(蒸汽发生器)、量热器、温度计(精度0.1)、温度传感器、胶皮管、物理天平、20cc量筒。掌握用混合法测定水在沸腾时的汽化热的方法。实验十二 冰的熔解热的测量学习用量热器测热量法测定冰的熔解热。1、测定冰块的质量。2、测出混合系统放热部分的热容及初温。3、测出混合系统的平衡温度及系统吸热部分的热容。热学实验平台、量热器、测温探头(温度传感器)、物理天平。掌握用量热器测热量法测定冰的熔解热的方法。实验十三 液体比热容的测量1、用电热法测定液体的比热容。2、学习测定量热器的水当量。

21、1、测定量热器的水当量2、测定液体的比热容热学综合实验平台、电加热量热器、测温探头(温度传感器)、物理天平。1、掌握用电热法测定液体比热容的方法。2、学会测定量热器的水当量。实验十四 固体比热容的测量1、学习用混合法测固体的比热容。2、学习用电热法测固体的比热容。1、混合法测固体的比热容。2、电热法测固体的比热容。热学综合实验平台、电加热量热器、测温探头(温度传感器)、物理天平、待测物(金属钢珠)。1、掌握用混合法测固体比热容的方法。2、掌握用电热法测固体比热容的方法。实验十五 水的沸点与压强关系的研究研究水的沸点随压强而变化的规律。1、测定压强低于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与压强关系;2、压强大于大气压时,用沸腾法和饱和气压法测定水的沸点与压强关系水的沸点与压强关系实验仪(含直通阀门),电炉、蒸汽发生器,抽气机、储气集露瓶,玻棒温度计;气压计。掌握水的沸点随压强变化的规律。三 电磁学实验实验一 电子示波器的使用1、了解电子示波器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2、掌握示波器的基本操作方法。3、学习使用示波器测定电信号的频率。1、通用示波器的原理;2、示波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原理4、用利萨如图测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