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1.23KB ,
资源ID:7956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956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三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三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docx

1、第三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一、服务对象辖区内常住居民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 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 神障碍。二、服务内容(一)患者信息管理在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管理时,需由家属提供或直接转自原承担治疗任务的专业 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同时为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 案,并按照要求填写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二)随访评估对应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 4 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 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觉、

2、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询问和评估 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其中,危险性评估 分为 6 级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 自杀)。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三)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的危险性评估分级、社会功能情况、精神症状评估、自知力判断,以及患者 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

3、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1.病情不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35级或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2 周内了解其治疗情况。对于未能住院或转诊的患者,联系精神专科医师进行相应处置,并 在居委会人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 2 周内随访。2.病情基本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 1 2级,或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首先应判断是病情波动或药物疗效不佳,还是伴有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症 状恶化。分别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现用药物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 2 周时随访,若处理后病情趋于稳定,可维持目前治

4、疗方案, 3个月时随访 ;未达到稳定者,应请精神专科医师进行技术指导, 1 个月时随访。3.病情稳定患者。若危险性为 0 级,且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 能处于一般或良好,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 院制定的治疗方案, 3 个月时随访。4.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 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四)健康体检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或)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 1 次健康 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 ( 含白细胞分类 ) 、

5、 转氨酶、血糖、心电图。三、服务流程四、服务要求(一)配备接受过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开展本规范规定的健康 管理工作。(二)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及时为辖区内新发现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并根据情况及时更新。(三)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四)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病人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 接受职业训练。五、工作指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二年内辖区内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 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登记在册的确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人数x 100%。六、附件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

6、表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七、附录(参考指南和规范)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 2012年版)(略)附件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姓名: 编号监护人姓名与患者关系监护人住址监护人电话辖区村(居)委会联系人、电 话户 别1 城 镇 2 农 村就业情况1在岗工人2在岗管理者3农民4下岗或无业5在 校学生6退休7专业技术人员8其他9不详 知情同意1同意参加管理0不同意参加管理 签字:签字时间 年 月 日初次发病时间年 月 日既往主要症状11幻觉2交流困难3猜疑4喜怒无常5行为怪异6兴奋话多7伤人毁物8悲观厌世9无故外走10自语自笑

7、11孤僻懒散12其他 / / / / / / / / / / / 既往关锁情况1 无关锁 2 关锁 3 关锁已解除既往治疗情况门诊1未治 2 间断门诊治疗 3 连续门诊治疗首次抗精神病药治疗时间 年 月 日住院曾住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专科 次目前诊断情况诊断 确诊医院 确诊日期最近一次治疗效果1临床痊愈 2 好转 3 无变化4 加重危险行为1轻度滋事 次2肇事 次3肇祸 次4其他危害行为 次5自伤 次6自杀未遂 次 / / / / / / 7无经济状况1贫困,在当地贫困线标准以下 2非贫困专科医生的意见(如果有请记录)填表日期年 月日医生签名患者(家属)签名附件1填表说明:1对于严重精神

8、障碍患者,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时,除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外,还应 填写此表。在随访中发现个人信息有所变更时,要及时变更。2监护人姓名:法律规定的、目前行使监护职责的人。3监护人住址及监护人电话:填写患者监护人目前的居住地址及可以随时联系的电话4初次发病时间:患者首次出现精神症状的时间,尽可能精确,可只填写到年份。5既往主要症状:根据患者从第一次发病到填写此表之时的情况,填写患者曾出现过 的主要症状。6.既往关锁情况:关锁指出于非医疗目的,使用某种工具(如绳索、铁链、铁笼等) 限制患者的行动自由。7.既往治疗情况: 根据患者接受的门诊和住院治疗情况填写。 首次抗精神病药治疗时 间,尽可能精确, 可只

9、填写到年份。 若未住过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 填写“0”, 住过院的填写次数。8.目前诊断情况: 填写患者目前所患精神疾病的诊断名称, 并填写确诊医院名称和日 期。9.临床痊愈: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10危险行为:根据患者从第一次发病到填写此表之时的情况, 若未发生过,填写“0”; 若发生过,填写相应的次数。轻度滋事:是指公安机关出警但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案情,例如患者打、骂他人或 者扰乱秩序,但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属于此类。肇事: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刑法 ,例如患者有 行凶伤人毁物等,但未导致被害人轻、重伤的。肇祸: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 ,属于犯

10、罪行为的。11经济状况:指患者经济状况。贫困指低保户12专科医生意见:是指建档时由家属提供或患者原治疗医疗机构提供的精神专科医 生的意见。如没有相关信息则填写“不详” 。附件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姓名:编号随访日期年 月 日本次随访形式1门诊2家庭访视3电话若失访,原因1外出打工2迁居他处3走失4连续3次未到访5其他如死亡,日期和原因死亡日期年 月 日死亡原因1躯体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肿瘤?心脏病 脑血 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其他疾病不详2自杀3他杀4意外5精神疾病相关并发症6其他危险性评估0 (0 级)1 (1 级)2(2 级)3(3 级)4(4

11、 级)5 (5 级)目前症状1幻觉2交流困难3猜疑4喜怒无常5行为怪异6兴奋话多7伤人毁物8悲观厌世9无故外走10自语自笑11孤僻懒散12其他 / / / / / / / / / / / 自知力1自知力完全 2 自知力不全 3 自知力缺失 睡眠情况1良好 2 一般 3 较差 饮食情况1良好 2 一般 3 较差 社会功能情况危险行为1轻度滋事 次 2 肇事 次 3 肇祸危险行为I轻丄度滋厶事 次 z -肇事 次。 -肇祸两次随访期间1无关锁 2 关锁 3 关锁已解除两次随访期间实验室检杳0从未住院1目前正在住院 2既住院,现未住院1无2 有目前用药情况药物1:用法:每日(月) 次每次剂量 mg药

12、物2:用法:每日(月) 次每次剂量 mg药物3:用法:每日(月) 次每次剂量 mg用药依从性1按医嘱规律服药2间断服药3不服药4医嘱勿需服药药物不良反应1无2 有 9 此项不适应治疗效果1痊愈2好转3 无变化4 加重9此项不适应康复措施1生活劳动能力 2职业训练3学习能力4社会交往5其他 / / 本次随访分类1不稳定2基本稳定3稳定通知联席部门1是2否 公安部门/社区综治中心受理人姓名:电话:转诊是否需要转诊1否2 是 转诊原因:转诊是否成功:1否2 是转诊成功转诊机构: 转诊科室:联系人: 联系电话:未住院或转诊未成功联系精神专科医师:1.否2疋精神专科医师姓名: 电话: 处置结果:调整用药

13、情况药物1:用法:每日(月) 次每次剂量 mg药物2:用法:每日(月) 次每次剂量 mg药物3:用法:每日(月) 次每次剂量 mg附件2填表说明:1.目前症状:填写从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期间发生的情况。2.自知力:是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自知力完全:患者精神症状消失,真正认识到自己有病,能透彻认识到哪些是病态表 现,并认为需要治疗。自知力不全:患者承认有病,但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病态表现的能力自知力缺失:患者否认自己有病。3.危险行为:填写从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期间发生的情况。若未发生过,填写“ 0”;若发生过,填写相应的次数。4.实验室检查: 记录从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实验室检查

14、结果, 包括在上级医院 或其他医院的检查。5.目前用药情况:填写患者当前实际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名称、用法和用量。6.用药依从性:“规律”为按医嘱用药, “间断”为未按医嘱用药,用药频次或数量不 足;“不用药”即为医生开了处方,但患者未使用此药; “医嘱勿需用药”为医生认为不需 要用药。7.药物不良反应: 如果患者服用的药物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 应具体描述哪种药物, 以及何种不良反应。8.康复措施:根据患者此次随访的情况,给出应采取的康复措施,可以多选。9.本次随访分类:根据从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患者的总体情况进行选择。10.通知联席部门: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稳定,根据中央综治办、省综治办肇

15、事肇 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管理暨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和国家规范要 求,须向公安部门和社区综治中心报告,并填写受理人姓名及联系方式。11.转诊:根据患者此次随访的情况,确定是否要转诊,如需转诊,填写转诊医院的 具体名称、转诊科室、转诊医生和联系方式。若未住院或转诊未成功,应联系精神专科医 师,记录医师姓名、联系方式及该患者最终处置结果。12.调整用药情况: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本稳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随访医生具有 精神专科执业资质,可根据患者情况直接为其调整用药,不具备资质的需要请精神专科医 师调整用药。向上级转诊或请精神专科医师处置的不稳定和基本稳定患者,此处填写转诊 机构医生及专科医师开具的药物名称、用法和用量。13.下次随访日期: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下次随访时间,并告知患者和家属14.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常规随访和 2 周追踪随访均需要完整填写此表。15.随访结束,随访医生及患者(家属)核实确认签字。电话随访形式可不签名,需 记录随访的电话号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