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121.44KB ,
资源ID:79846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79846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含2套高考模拟卷甘肃省白银市学科基地命制届高三模拟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含2套高考模拟卷甘肃省白银市学科基地命制届高三模拟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1、1915年在北京政府组织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A.酿酒业成为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 B.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C.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 D.北洋政府对张裕产品享誉世界起到一定作用29.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外曾出现过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两种极端。但有学者认为:借助传统文化外衣宣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想不失为一种高明的手段,下列能作为该观点论据的是A.戊戌变法和文艺复兴B.洋务运动和国民大革命C.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D.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30国台办曾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中国政府一再申明,对于台湾同外国的民间经济文化往来

2、,不持异议。但是,“国际生存空间”的提法,是要搞“两个国际法人”“平行的国际代表权”,对此,中国政府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体现了在台湾问题上党和政府A力求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坚持原则和立足发展相结合C尽可能增加交往和取得互信 D双方以经济贸易合作为前提31.下表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50年本科第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对其解读正确的是科目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经济地理俄语高等数学基础体育周课时61212学期总课时1322244264A.政治课在总课时中占比最大 B.课程设置受到国家对外政策的影响C.贯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D.课程安排体现面向工农的时代要求32.为保障财物的流转,罗

3、马法中先后出现了口头契约与诺成契约。口头契约指当事人用特定的语言经问、答而订立的契约,如在仪式或言辞上稍有差错,契约便不成立。诺成契约指当事人表达出双方同意的信息,无须经过特定的仪式而订立的契约。这一转变A.有效避免了交易的欺诈 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推动罗马法学高度成熟 D.沉重地打击了贵族特权33.卢梭强调“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这一观点A.充分保障了公民的自由 B.容易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C.揭示了社会更替的规律 D.体现了“社会契约”

4、思想34.布哈林说:“因为没有西方的普遍革命,我们目前进入这样一个时期,在这里直接通向共产主义制度的道路是不存在的,我们的俄国革命将经历大量的曲折、迂回和转折。”在“这样一个时期”,俄国采取的政策是A.实施五年计划B.取消自由贸易C.建立集体农庄D.允许利用外资35.下图漫画载于2018年3月9日美国报刊漫画家协会站,题目是自筑壁垒。它从深层次说明了A.当今世界单极格局仍不可动摇 B.中美两国的核心利益矛盾突出C.推动全球化发展进程任重道远 D.贸易保护主义让美国陷入孤立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题纸规定的地方。2书写卷时请用0.5毫米的黑

5、色签字笔,在本题规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框线无效。3.41、42题为必做题,45、46、47为选做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到18世纪末,英国贵族、乡绅、商人的数量达到69.8万人。他们有相当的经济基础能够维持一掷千金的奢侈生活,服饰作为他们身份和财富的象征,其花费必不可少。随着英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频繁流动,一些原来的社会底层民众着装突破了政府的限制。出身于贵族和富裕家庭的妇女也是奢侈风潮的推波助澜者。甚至,一部分女性女扮男装,外出工作,即便是农民,服饰也不仅仅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而是逐渐摆脱了简单实用的风格,将节假日所穿漂亮衣服同平时劳作所穿衣服区分开来,竭力

6、追赶时髦,只有极少地区的农民不作改变。反中世纪禁欲主义,鼓励人追求现世幸福的思潮使得与人息息相关的服饰也因此受到了空前的关注。人们摆脱了教会掩盖形体美的着装模式,充分展示人的自然美。材料二 到1912年,民国建立后,传统的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被打破.此后一段时间内,中国人穿什么的都有,以样式论,有穿长衫、马褂的,有穿中山装、西装的,也有中西服装混合穿的.颇为滑稽B退位的溥仪也穿西装,梳中分头,戴金丝边眼镜。其实,通商口岸的一些商人和市民早已经在服饰上近代化了,一些前卫的女性竞相脱掉保守传统老式服装,穿起了西式旗袍,配上瓢鞋丝袜,这是当时前卫和时髦的象征。就连有些村民也对洋货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洋布

7、、洋伞、洋鞋充斥着农村市场。但那些远离口岸地区的人们,或许是习惯成自然,或许是无资添办,或许是出于对逊清的留恋,仍沿用旧服。摘编自张华民国服饰习俗的变迁 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英两国近代服饰变迁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1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服饰变迁对近代中国的影响。10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3 时间中美关系20世纪初美国参与八国联军侵华,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与美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推行反共战略,支持蒋介石集团打内战,与国民政府签订 中美友好通商条约。20世纪50、60 年代中美两国长期处于敌

8、对状态。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双方签署了上海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20世纪80年代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活跃,然而,中美关系在这一时期并非风平浪静,双方在台湾、贸易、知识产权和其它一些问题上斗争不断。20世纪90年代在90年代的初期、中期和末期,中美关系又经历了三次大落大起,但依然在跌宕起伏中稳步向前。摘编自陶文钊著 中美关系史等材料展示了20 世纪中美关系发展历程,蕴含了发展外交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12分45.(15分)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

9、料 唐以前,史书大都私家著作,而典籍掌故,藏于秘府,私人很难参阅,修一代之史却需要参阅大量的资料。私家修史容易触犯统治者的禁忌和利害。唐太宗认识到只有政府控制修史,才能统一思想,扫除分裂割据的历史痕迹,多次劝诫大臣“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把前代兴衰作为经验教训,因而格外重视修史。唐太宗于贞观三年(629年)开始设立史馆,指定专人编修前代和本朝国史,并由宰相任监修,负责领导,又别调他官兼任纂修,下设修撰、司直,从事编纂工作,号曰史官。从此,纪传体正史的编纂大权由政府掌握。 “二十四史”中,有八部修成于唐太宗贞观年间。唐以后各朝沿袭此制,连续修史,使我国得以保存较为完整的史料。而宰相监修制度使史

10、学更多向政治靠拢,由于政治压力或个人的喜好,史官秉笔直书的原则往往受到挑战。摘编自白寿彝 中国通史等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太宗修史制度改革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修史制度改革的作用。6分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德国将按照1898年3月6日与中国所订条约,及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文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及特权,其中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与日本。据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 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坚持了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的方略,在强调自身在远东国际均势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参与缔结国际条约体系,基本上达

11、到了以国际法制衡列强在华势力、维护国家权益的与会目标。1922年2月4日,中、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并被载入华盛顿会议记录,规定日本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日军撒出山东;日本同意撤销二十一条要求中原来旨在把中国变为日本保护国的第五号,并放弃了某些特惠权利。据金卫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外交方略的转变等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山东问题在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上的不同结局。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基本达到了“与会目标”的原因。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胜之,西汉著名农学家。他生活的时代人口迅速增加,大量农民丧失土地

12、,流民问题严重。汉成帝时,他以轻车使者的身份到三辅(即关中平原)地区管理农业,深入农业生产实践,认真研究当地的土壤、气候和水利情况,总结推广了新的耕作方法“区田法”。身为朝廷命官,时时想着农业丰收,惦着百姓温饱,为此著胜之书。该书总结了冬麦、春麦、大豆、桑等13种农作物的栽培技术,还有关于区田法、嫁接法、轮作、间作、混作等方面的记载,成为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农业科学专著,发展了战国以来的农学。唐贾公彦周礼疏说:“汉时农书有数家,胜为上。据汉书艺文志等整理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胜之成为著名农学家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胜之的贡献。参考答案2435 C B B B

13、D A B B B B D C 41、(1).差异:中国近代服饰受西方文明的冲击而改变,英国的则是随着社会变革自发的改变;中国服饰变迁晚于英国:中国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英国基本上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中国对传统保留多。(8分)原因:中国:遭受外来侵略:近代化起步晚于英国;近代工商业起步晚,规模有限,传统经济占主体;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进步思想影响有限。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民主化程度高;经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7分) (2)有助于社会风气的开放:加深对西方的了解;为社会制度的变革营造氛围;有利于民权平等思想的传播。(10分)42、(12分)示例启示

14、:中美关系的变化受国家利益的影响。19 世纪末,美国为谋求在中国的利益,提出“门户开放”的政策,形成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1941 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日本成为中美两国的共同敌人,中美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美国在经济、军事上大力援助中国,并在国际事务中扶持中国,提高中国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中美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分歧而尖锐对抗。20 世纪世纪6070 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中美两国为对抗苏联的压力,两国关系解冻,并逐渐走向正常化。综上所述,近代以来因不同时期国家利益影响,中美两国调整政策,使两国关系呈现时好时坏的发展特征。45. 1.原因:私家修史存在严重不足;政府力

15、图以控制史书修纂来控制思想;为了总结前代统治经验(9分)2.作用:有利于保存古文献,推动了史学发展;有利于加强对思想文化控制;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后世的修史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秉笔直书的原则受到挑战,影响史书的真实客观性。(6分)46、1.不同:凡尔赛会议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侵略权益转交日本,由于中国拒签凡尔赛和约,山东问题成为悬案;华盛顿会议规定日本将山东的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基本解决了山东问题。2.原因:欧美列强限制日本扩张,贯彻“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侵华原则;五四运动以来,中国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推进;中国推行了灵活务实的外交方略。47、1.小农经济为主导;政府

16、推行重农政策;人地矛盾突出;流民问题严重;历代农业经验的积累。2.总结推广的耕作方法和栽培技术,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所著的农书有利于农业经验和技术的传承;注重调查的治学精神与心系民生的情怀,为后世树立榜样。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含答案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文综历史

17、24在甲骨文中,“德”字左边是表示路口或行动的符号,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上有条垂直线,意为行动要正,目不斜视。下图西周铭文的“德”字多了一个心字底,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易经中“君子进德修业”的“德”指道德、品行。德字的嬗变可用于研究A绘画艺术的起源 B官府垄断教育的状况C儒家思想的渊源 D秦朝统一文字的原因25古代文件传输主要依靠驿站。唐律规定:驿丁抵驿,须换马更行,不然杖八十。又规定:凡误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徒罪二年。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邮驿制度强化了中央集权 B唐法律遵行轻罪重罚原则C邮驿制度有利于政令畅通 D唐政府行政效率大为提

18、高 26 唐朝开辟了丝绸之路中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到欧洲的西段后,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人们也逐渐出现在这一时期。由此可知A唐朝的繁荣强盛吸引了大量外国人来华B丝绸之路西段开通推动了中外交流发展C开明兼容的政策外国人来华的主要原因D唐代对外交流为世界文明做了重要贡献27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肇庆知府的支持下,刻印了中国第一幅依照西洋方法绘制的世界地图。随后,根据这一地图的形制重新刻印的地图不断出现,甚至万历皇帝也令人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这批地图图4 坤舆万国全图(翻刻版) A冲击了中国士人的思想世界B动摇了天朝上

19、国的陈腐观念C带动了中西文化的长期交流D诱导了对外政策的根本转变281874年,日本以“番地无主”为由侵略台湾。清廷在给闽浙总督的上谕中强调:“番地虽居荒服,究隶中国版图遂听其蛮触相争,必为外国所轻视,更生觊觎。该督惟当按约理论,阻令回兵,以敦和好。”这表明清政府A高度重视台湾的海防地位B防范西方列强干预C以近代外交方式维护主权D力图维护天朝尊严29五四运动以后,学生和思想界领袖们得到了商人、民族资本家和工人的支持,希望通过思想改革、社会改革来建设一个新中国。中国传统的伦理教条、风俗习惯、文学、历史、哲学、宗教,以及社会和政治制度,都遭受到猛烈批判。这主要是由于五四运动A找到了民族救亡正确道路

20、B推动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C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D弘扬了爱国进步与民主科学的精神30抗战时期,数以千计的学生、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离开城市前往延安,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抗战等对广大民众显得陌生而遥远的概念,以通俗的形式广泛宣扬。这种宣传动员A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B加快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C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D利于改善中国抗战的国际环境31下表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重点建设城市非农业人口的变动情况表,根据表格可知,新中国初期19491957年全国重点建设城市年末非农业人口变动情况(不包括市辖县)单位:万人A建立国营经济促进了城市发展B合理调整工商业推动人口迁移C一五计

21、划有利于平衡工业布局D优先发展重工业改变工业结构32罗马法规定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关系人包括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在民事诉讼中应承相陈述真实情况的义务,对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处以“虚言罚”。这表明罗马法A遵循私法至上B重视诉讼程序C注重诉讼诚信D崇尚科学理性33. 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1910年,第二国际筹划设立国际劳动妇女节;1914年3月8日,欧洲多国妇女举行反战示威;1917年3月8日,俄罗斯妇女的罢工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1924年3月,中国国共两党共同庆祝妇女节;1975年,联合国开始庆祝妇女节。可见,这一节日A由世界民主运动共同促

22、成 B适应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要求C植根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D完成了保障女性权益的使命3419291941年,苏联共建成大型国营企业9000多个,新增大型国营农场2752个,拖拉机站7064个, 新建铁路13412公里,新增邮电企业3.6万个。苏联成就的取得A得益于计划体制的实施B深受新经济政策的影响C借助了二战的有利时机D受到罗斯福新政的推动352000年10月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指出:“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集体对话框架,谋求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目标;强调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使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国际决策进程。”该宣言A促进了亚非拉新

23、兴民族国家的独立 B改变了美苏共同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C凝聚了中国与非洲共同发展的愿景 D推进了大国合作共赢新型关系的发展41.阅读下面两幅图及相应的两则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罗汉图(宋 刘松年 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又名猿猴献果图,为十六罗汉图(现仅存三幅)之一。作品虽取自佛教题材,实际上已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画中的罗汉双手相交,伏在一横斜树枝上作沉思状。此形象已不同于早期怪异的西域特征,更接近现实的世俗生活。罗汉注视着眼前两只温顺的小鹿。树上有两只活泼的猿猴在摘果子,树下一清秀文稚的小和尚正双袖合抱去接其中一只猿猴扔下的果子。这种极富生活情趣的描写,也淡化了作品的

24、宗教气氛。画中罗汉与小和尚的僧袍僧衣的用色在多样变化中求得协调和谐。材料二 西斯廷圣母像。16世纪,意大利美术家拉斐尔的圣母像则是温柔的,慈爱的,美丽的。在拉斐尔的画中,耶稣在圣母的怀里,圣母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他,无论是孩子还是圣母都洋溢着幸福。年轻的圣母就像带着孩子的民间母亲,充满了母爱。美丽温柔的圣母脸上洋溢着坦然的骄傲,因为她怀抱的孩子将拯救世间,同时她的脸上也流露住一种不舍之情,因为她将把心爱的儿子奉献人间,拯救人类。它不仅画出了女性的温柔与秀美,更歌颂了圣母的崇高行动。其对圣母的赞美,在生活美的价值观上战胜了基督教的厌世哲学。(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罗汉图与西斯廷圣母像共同点,结合所

25、学知识,分别分析其产生历史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幅图所刻画神像在内涵上的不同点,分析产生不同的根本因素,与中国比较这种内涵对欧洲历史发展走向的影响?42.今年是新中国建国90周年,下列漫画从作者的视角再现了普通百姓消费的变迁,反映了新中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变化。第1组第2组根据材料,提取图片的有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新中国历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谨)(15分)。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45【历史选修1:(15分)材料 王

26、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然而,朱熹认为王安石变法“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庚,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 奸肆虐,流毒四海。”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也有这样的故事:将次天明,老妪起身,蓬着头同一赤脚蠢婢,赶二猪出门外。婢携糠秕,老妪取水,用木勺搅在木盆之中,口中呼:“罗,罗,罗,拗相公来。”二猪闻呼,就盆吃食。婢又呼鸡:“王安石来。”群鸡俱至。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则说:“呜呼,皋夔伊尹(均为古代贤相),遐哉邈乎(久远的意思),其详不可得闻,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指王安石)足以当之矣。(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王安石变法是针对哪些社会现象?变法有什么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百姓和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不同评价(或态度)的原因。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9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 苏联解体后,美国发动了3场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然而,阿富汗反恐战争和伊拉克战争都留下了恐怖活动和游击战争的后遗症。由此看来,把阿富汗和伊拉克分裂成几个国家可能就会避免恐怖活动和游击战。虽然这是犯罪,但是经常犯罪的美国是不介意多犯几条罪的。(美)RG格兰特现代战争 材料二 美国军事战略主要采取两种手段:一是直接利用战争或军备竞赛增强美国的经济实力,使美国的霸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