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46.05KB ,
资源ID:8004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004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白沙历史地理学报第3期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白沙历史地理学报第3期Word文件下载.docx

1、探讨这一类问题,不可能没有不同意见,但尽可能保持思维的广阔性和论述的亲和力,赢得更多同行同行,却是最基本的要求。,一,自然地理:历史演进的物质基础 只要一触及近代自然地理的内容,脑海中就会出现康德(1724-1804)的名字,这2究竟是为什么,因为康德过去曾区别过“现在的地理”和“古老的地理”,这是历史地理学同康德发生关系的地方。此外,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论述了自然演化的问题,也就有了同历史地理学精神上的关联。据说,在1756-1796年间,作为哲学家身份的康德,曾在柯尼斯堡大学大约反复讲授了48个学期的“自然地理学”课,尽管有人分析康德讲授自然地理学,“只不过3是取得哲学思考的经验知识的途

2、经罢了”,在后世仍然避免不了有人对他的思想进行种种评论。在1990年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中译本“译序”中,历史学者兼译者和一切旧时代的历史理论一样,康德的历史哲学也没有能避的何兆武先生评论说:“免两个根本性的缺陷。第一,他不能正确理解历史的物质基础,从而也就不可能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及其与物质生产发展的联系。第二是,他不能正确认识只有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是历史的创造力;于是他把历史的发展单纯归结为理性原则自我4实现的过程”。大概正是由于从康德那个时代起,自然地理成为了大学课程名称,以后就被人们普遍接受了。本节所说的“自然地理”词义,在现阶段,已经为许多人换成了“自然环境”一词。然而,在具体

3、的论述中,论者是有不同的表述。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一文(此实际上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著作的第1卷第1章),里面采用的是“地理条件”等词语。其中论述到: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当然我们在这里既不能深入研究人们自身的生理特性也不能深入研究人们所遇到的各种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其他条件。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5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最后一句话即使到现在为止,历史地理学等学科也

4、是这样去做的。至于地理条件等因素在社会发展中起的是什么作用,理论工作者侯鸿勋研究说,马克思主义并不否认地理环境的作用,认为人类社会是不可以离开地理环境而单独地发展的,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借以存在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但是,马克思主义也不同意地理环境6决定论的观点。地理条件等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到现在看来,还是黑格尔2 理查德?哈特向,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北京:商务印书馆,叶光庭译,1996年),页215。 3 理查德?哈特向,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页22。 4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何兆武译,1990年),页3。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5、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页24。据编者注,手稿中的这一段话有两处文字删去了,被删去的文字见原文页下注。 6侯鸿勋,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页70。2 (1770-1831)在历史哲学书中“历史的地理基础”部分讲的最有趣,即:自然加(7于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应该估量得太高,也不应该太低。(着重号为原文所加,下同)这是一种颇为高明的说法,它给人以广阔的思考余地,启示着人们多方去利用历史资料,结合历史事实,再去做出高明的判断。人类经过几十万年的辛勤劳作,特别是经历了最近数百年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认识到自身所受到的一个最大局限,就是不可能超越自然物质条件的许可

6、,去进行无畏或无所顾忌的活动。坚守在地球上进行发明创造、经济生产等活动,就必须更加珍稀自然环境及其资源。,二,历史地理学是从什么方面分出的, 据R.J.约翰斯顿主编人文地理学词典中的“historical geography历史地理学”词条,“当地理学在19世纪晚期成为专业学科领域在大学设立时即有历史地理学的讲授。早期历史地理学的主题包括圣地的地理研究、发现和探险史以及国家疆域变8迁史”,这些都是过去常被提及的很有地理意思的历史内容。19世纪中叶,日本开国后同西方接触日多,也传入了历史地理名称概念。1900年12月5日,文学博士坪井九马三在东京大学历史地理杂志第2卷第9号上发表什么是历史地理的

7、文章,阐述了地理学包括数理地理学、物理地理学、物产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政治地理学的看法,强调“历史地理是地理学的一部分”。坪井最精彩的论述是下面这一段:就历史地理学而论地理学为其父历史学为其母它终不能与历史学分离而立并始终须凭藉史学的协助。而且将历史地理学之研究当作史学的一部分并不稳定将其归属于地理学则是适当的。概言之历史地理学现为史学、地理学的“共有领地”。坪井九马三长期出任东大文科大学地理学讲座教授,他制作过研究地图,考虑过东京地壳的变迁,当然是地理学家身份。他把历史地理研究看作是地理学家的一种职责,同时又把历史地理学看作是历史学、地理学的“共有领地”,明显是看到了历史地9理学同历史学的关

8、联,这属于他的卓绝见识。因此,在较为普遍的情况下,人们视历史地理学同历史学、地理学都有关系,这种关系究竟如何,往往又因论述者的专业背景和身份有关,而说出或偏向历史学、或7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王造时译,1999年),页70。书中所举出的史例,可促人掩卷长思:温带是“历史”的真正舞台。世界划分为旧和新澳大利亚洲在物质方面没有成熟南亚美利加洲在物质上和心理上都显得低劣。现代的移民和中古时代类同的例子。南美和北美天主教和耶稣新教。清教徒殖民和实业状况加在美国性格上的影响宗教派别的繁多。团结一致的政治组织的必要在北美洲并没有感到。美国和各邻国的关系与美国和欧洲各国的关系不同。美洲无论

9、它是“过去”的回声或者“未来”的领域对于“历史哲学”都少干系。旧世界,它自古代传下来的限制。地中海世界历史的中心地点。各种特殊的地理特征:,1,高原蒙古阿拉伯沙漠等地, ,2,平原流域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多数伟大的王国曾经在这些地方发生过, ,3,海岸地海的影响依照地理的特征划分旧世界为三部如次 8 R.J.约翰斯顿主编,人文地理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柴彦威等译,2004年),页287。 9 参阅侯甬坚,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编历史地理第15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页255-262。3 偏向地理学的见解来(当然也有持兼顾意见的)。事实上,在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

10、期,历史地理学是从什么方面分出来的,则有不同的情形。1957年,苏联地理学家.卡列斯尼克所著普通自然地理简明教程在莫斯科出版,1960年1月该书的中译本即在北京的商务印书馆出版。其“绪论”中阐明“自然地理学的任务不仅是研究某一对象的组成和结构,而且要查明过去和将来的发展规律。”原因是“整个景观壳和每一地理景观在其存在期间都经历了很长的历史过程,由于对这一历史过程的研究需要采用其他与研究现代景观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所以在自然地理学中,除了普通自然地理学和景观学之外,还分出一支古地理学,专门对景(观壳(普通古地理学)和各个景观(区域古地理学)整个存在期间的发展史进行研究。”紧接着,.卡列斯尼克又论述

11、到:“近年来,从古地理学中又逐渐分出一门历史(地理学,它专门研究景观在人类历史时期,即在人类社会的参与和日益增长的影响之(下所发生的变化。”这个“近年来”,若理解为作者著书的前几年(20世纪50年代),则有嫌时间偏晚,因为此时据欧洲19世纪晚期出现历史地理的看法,已晚了半个世纪。10对此,尚需查阅其它文献资料。不过,.卡列斯尼克已告知了他的意见,在前苏联,历史地理学的分出线路是:自然地理学?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由于普通自然地理简明教程中译本出版较早,它对当时的中国学者是有影响11的。最近,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石泉文集中,编入了一组“师友信札选”,第1封是北京大学侯仁之致武汉大学石泉同志(19

12、78年12月10书写),第2封是北京大学侯仁之致武汉大学石泉、希相同志(1979年1月31书写),这里摘录第2封信札的内12容:我过去为招考历史地理研究生所出的入学试题很简单共三题:第一题测验对历史地理学学科性质的认识。第二题测验对历史地理学学科作用的认识。第三题测验对古代地理文献的阅读能力。例:,一,分别评论下列两种有关历史地理学的意见:,甲,引自.卡列斯尼克:普通地理学教程,商务1961,页4中间一段。如下: “近年来从古地理学中又逐渐分出一门历史地理学它专门研究景观在人类历史时期即在人类社会的参与和日益增长的影响之下所发生的变化。”这是我同意的 ,乙,从我认为是错误的意见中选一段不录。此

13、信函内容之所以重要,除了引述和传播“从古地理学中又逐渐分出一门历史地理学”等论述外,还表达了作者赞同其见解的态度。同时还将北京大学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经验,通过信函的方式,传送到南方的武汉大学。就信札书写时间来看,正是改革开放初期,各所大学恢复高考、研究生招生培养的初期阶段。10 .卡列斯尼克,普通自然地理简明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页3。作者序:本书是1955年出版的、篇幅较大的普通地理学原理的缩写本,里面补充了普通地理学原理出版后在地理科学中新出现的一些有趣的事实,图的数量也有所增加。落款地点是列宁格勒,时间为1957年6月1日。 11 普通自然地理简明教程第3页讲到“从古地理学

14、中又逐渐分出一门历史地理学”外,第40页讲“世界大洲”时,又说“过去将陆地分为世界大洲,然而世界大洲的概念已经成为历史地理概念,已经陈旧了,不符合我们今天对地球的认识水平。”就历史地理内容而言,并不算多。 12 石泉文集附录:师友信札选(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文丛,2006年),页800-802页。信中所称“希相同志”,即石泉先生夫人李涵教授(原名缪希相)。4 在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从什么方面分出来的呢,还是具有别种情况,此前,笔者曾撰写“历史地理”学科名称由日本传入中国考附论我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13的转换一文,其中有所分析和归纳。结论是:“历史地理”这一学科名称

15、在1901-1904年间从日本传入中国,传入方式有随近代学制一同引进,国外图书采购和零散译介三种,其来源有日本和西洋(欧美)各国,其顺序以日本为先,其影响以日本为大,但其最终源头则在欧洲的德国等国。国内从沿革地理到历史地理学的转换极其缓慢,概因传统史学根深叶茂,世所罕有,从事该工作者又多为史学出身,非外力(近代学术)推动而不能走完传统史学(沿革地理)到历史地理学的道路。这是中国的经历和经验,同欧美国家有很明显的不同。至于近现代地理学对历史地理学的影响似乎已超过了历史学(表现在学会组织和学科属性等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那是1949年之后的情况,下面将会有所涉及。,三,学科特性:展现人类时空发展全

16、景的历史地理学 首先,我们试图将学术界的有关资料和看法作成表1,以集中展现历史地理学科的演变过程:表1 历史地理学(或内容)在不同时代知识体系中的归属 时 代 归 属 特 征 示 例 古代:史部地理类 历史包含地理内容 沿革地理盛行 正史地理志 (传统目录学编排形式) 西北史地之学延续;北平禹近代:史学门类 包含沿革地理;历史地史地不分家 贡半月刊、南京史地学报(同时受到地理学影响) 理概念开始引入 创办发行 地理学的组成部分; 现代:自然科学、 主要研究历史时期地理或历史学的组成部分; 历史地理学性质认识多样化 人文社会科学 环境及其演变规律 或为边缘学科 1949-1966年,竺可桢、黄秉

17、维、孙敬之等地理学家出于对地理学发展的关心,对利用历史文献资料研究过去地理状况的工作,或对依靠历史学、地理学的力量培养历史地理专业人才的工作十分看重,发表了很好的想法。1962年,侯仁之发表历史地14理学刍议一文,强调了“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学术见解,对学术界影响很大。具体表现则是部分学者不承认在历史学、地理学之间存在边缘学15科。但是,学术界仍然有不同意见在寻求表达(表2)。13 侯甬坚,中国科技史料21卷4期(2000年12月),页307-315。参阅葛剑雄、华林甫,历史研究,3期(2002年),页145-165。该文对沿革地理的评价是: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是一门专门的学问

18、,却一直没有形成一门学科,所以数百年来除了有少数几位专治沿革地理的学者之外,大多只是历史学家、经学家、训诂学家、文学家、金石学家的副业,它的成果主要也是作为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注释检索之用。这是学者对沿革地理的较新看法。 14 侯仁之,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期(1962年),转引自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页3-17。 15 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一章“绪论”第八部分,题目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并非边缘学科”,阐述了具体理由,可以参考(第11页)。5 表2 对历史地理学是否为边缘学科的不同意见 立足点

19、归属意见 出处 学界反馈 出处 研究对象所具“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介马正林中国历史地“以上论述,把历陈昌远中国历有的特殊的矛于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之理学三十年,刊中史地理学与历史学史地理简编,盾性 间的边缘学科是存在的,但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截然分开,这种看河南大学出版历史地理学却是纯粹的地辑,陕西人民出版社,法我认为不利于历社,1991年,理科学” 1981年,196-236页。 史地理学的发展。” 页1-2。 研究历史地理“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证陈昌远中国历史地 现象的变迁,不明边缘学科具有强大的生理简编,河南大学出能离开当时具命力,把历史地理学作为历版社,1991年,页2。体的历史条件史学与地

20、理学交叉的边缘(如生产关系学科,对于发展历史地理学的变化) 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历史地理学界关于该学科性质或属性的讨论已多,历史地理学同历史学、或地理学之间关系均极为密切的诸多事实,应该说也是十分清楚的。历史地理学与生俱来的最大学科特点就是为历史学、地理学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学科价值。在历史地16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是地理学,历史学也惠予其相当多的支持和关注,而且还以多种形式表明了历史地理学也是历史学不可或缺部分的卓见。参加学科性质讨论的每一位学者,都有自己的专业背景,这是为之贡献独到见解的知识源泉。问题还是在于历史地理学很特别,“历史”不仅仅是时间因素及其指示,它还是无所不包的,最大的包含量

21、级,是包含着自然界的演变过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而且随着时间推移,今日成为往日,会有更多的研究内容进入历史范畴。“地理”的内容也极为丰富,按照综合地理学或地理科学的认识,也包括着大气层和地球表层之间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总的情况。正因为历史地理学面对着这样一个时空范围及其之内的人类历史发展内容,所以它不同于一般的学科,它具有自己的特性。1946年(按原著出版时间),理论地理学者R.哈特向在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一书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话,他说:“历史地理学不是一个可与经济地理学或政治地理学相比的地理学分支。它也不是历史学的地理,或者地理学的历史。更恰当地17说,它是另外一门地理学,其本身

22、是完整的,具备其所有各分支。”试回顾一下我们所知道的地理学,与其它地理学分支学科相比,历史地理学确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历史地理”名词概念的构成上。这一点感受,我曾做过表述:“由于历史一词本身含义广泛,历史学又常与地理学相提并论,均为阐述人类社会存在形式的专用词语,历史作为修饰语接于地理一词之前,比之经济、文化、社会等词语接于地理一词之前,构18成的经济地理、文化地理、社会地理等术语,要更难理解”。此处,“历史地理”的构词之所以难以理解,主要在于用词特殊,所含内容异常丰富,且具有较大的解释16 对1919-1949年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和演变,可参阅彭明辉著历史地理学与现代中国史学,张玉法主编,

23、中国现代史丛书4,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 17 理查德?商务印书馆,叶光庭译,1996年),页214。历史地理学作为“历史学的地理”来讲,是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弗雷德?赫特纳(阿尔佛雷德,Hettner)的意思。赫特纳在其所著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商务印书馆,王兰生译,1983年/原版1927年)第3章有专节(第8节)论述历史地理学,说过“应该说它只能是一门关于历史的地理学”的话(页171)。其意仍需予以阐释,稍微详细的论述见该书页170-172。这里(页170-171),他所说“与其说它(指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部分,不如说是和地理学相邻的科学”,也很有意味。 18 侯甬坚,页

24、255-262。6 性。 19按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卷中的“历史地理学”词条所述,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有关“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其论述依据详见侯仁之先生20所著历史地理学四论各篇。其中最主要的依据是指近代以来,从地质研究到哲学家的经典论述,自然界处于永恒变动的认识已成为普遍真理,因而有了从时间上对地理学进行划分的做法分为古地理、历史地理、现代地理三段,只是到了这个位置上,历史地理学才获得了R.哈特向所说的“它是另外一门地理学”的意义。于是,也就有了下面这一种为大家所熟悉的论述:即“历史地理学正是研究地理状况前后相继21的历史,它的研究对象同现代地理学是完全一致的,只是时间上

25、先后不同而已”。但是,我们的认识还不能到此为止。在关于“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定义的延长线上,历史地理学还有什么作用呢,搞清楚不同时代地理环境的基本面貌(为地理学和地球科学贡献学科认识),就是历史地理学的最终目的吗,我们认为,在弄清楚地理环境及其演变的过程和内容的同时或者之后,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在等待着历史地理学,那就是必须对不同地域乃至全世界的社会历史发展同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不懈的研究。这种关系,学术界很早就简称它为“人地关系”,地理学家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家常把它看作或评价是地理学的核心问题。正因为有史以来的“人地关系”是在人类时空发展全过程中展开的,内容极其丰富,从事该项工作

26、研究就涉及众多学科,而历史学科、地理学科无疑是其中最主要的。关于人类在自然界的生存和作用,专业或理论经典著作从来都没有忘记或忽视过,这里面的活动主体,或被称为“人们”,或被称为“人类社会的参与”。只是限于过去地理环境研究所遭遇的种种困难(记录欠缺、文理科分家等),加之意识形态压力下形成或留存的探索障碍,还有适应不同研究阶段的要求以改进研究方法等具体情况,才能在艰难的工作中迎来激动人心的科研前景。也就是说,在过去地理环境基本面貌越辨越明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把非常想推进的人地关系研究社会历史发展同地理环境关系的课题列为主攻方向。了新的提法。这一年,蓝勇教授出版对历史地理学的时空理论探讨,在2002

27、年有了中国历史地理学一书,在“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意义”题目下,提出了“尽全时空观念。”随着这部著作的流行,其概念在青年学生中已较为流传。关于“尽全时空观念”,作者是这样阐述的:“任何事物都由具体的时空组成,这样,对历史客体的认识应由地域性客体和时间性客体两大部分组成。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要全面、客观、准确地认知客体,首先既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时间信息符号,也要尽可能全面地占有所有历史地域信息符号。我们如果只尽全地占有了时间信息符号,而无机或主观地选择少量地域信息符号,那么对历史客体的认识结论将是不准确的,有时甚22至是完全错误的。”据蓝勇教授自述,在1996年北京国际历史地理学学术讨论会小组发言中,他曾提出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方向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应向“人地时空学”23发展。现在,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