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9 ,大小:805.57KB ,
资源ID:80298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0298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专转本计算机基础理论必考知识点汇编修订版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专转本计算机基础理论必考知识点汇编修订版文档格式.docx

1、2013-2单选题 21.现代信息技术是用来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其中,与人的思维器官对应的技术是 A.计算与存储 B.通信 C.感测与识别 D.控制与显示 A2014-2单选题 22.下列不属于信息技术的是 A.信息的估价与出售 B.信息的通信与存储 C.信息的获取与识别 D.信息的控制与显示 A2014-1判断题 1.信息技术是用来扩展人们信息器官功能、协助人们更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它引发了第三次工业革命。 F(四) 常见信息处理系统1. 电视/广播系统:单向的、点到多点(面)的以信息传递为主要目的的系统2. 电话:双向的、点到点的以信息交互

2、为主要目的的系统3. Internet是一种跨越全球的多功能信息处理系统4. 网络聊天是一种双向的、以信息交互为目的的系统2012-3多选题 71.下列关于信息处理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有( )。A.银行是一种以处理金融信息为主的系统 B.数字图书馆是一种以信息收藏和检索为主的系统 C.广播系统是一种双向的、点到多点的、以信息传递为主要目的的系统 D.雷达是一种以感测与识别为主要目的的系统 ABD2010-1单选题 2.下列关于信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话是一种双向的、点对点的、以信息交互为主要目的的系统 B.网络聊天室一种双向的、以信息交互为主要目的的系统 C.广播是一种点到面的、双

3、向信息交互系统 D.因特网是一种跨越全球的多功能信息系统 C(五) 现代信息技术1. 特点: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核心、采用电/光子技术。2. 涉及领域:通信、广播、计算机、微电子、遥感遥测、自动控制、机器人等3. 核心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2007-3填空题 61.现代通信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 )核心。 计算机技术2008-3填空题 61.当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有两项:一项是微电子与光纤技术;另一项_技术,电子计算机从一开始就采用了该技术。 数字2010-3填空题 61.现代信息技术是以_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采用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进行信

4、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存储.显示与控制。 数字2013-3多选题 71.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有 A.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 B.以数字技术为基础 C.以数据库技术为主要应用 D.采用电子技术(包括激光技术)进行信息处理 ABD2. 微电子技术简介(一) 微电子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集成电路芯片是信息产业的基础(二) 集成电路IC:1. 定义: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经平面工艺加工制造,将大量晶体管、电阻等元器件及互连线构成的电子线路集成在基片上,构成一个微型化的电路或系统。2. 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功耗小3. 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硅(Si)、砷化镓(GaAs)等4. 制

5、造:1) 工序:从原料熔炼开始到最终产品包装大约需要400多道工序。2) 条件:必须在恒温、恒湿、超洁净的无尘厂房内完成。3) 工艺技术名称:硅平面工艺4) 技术指标:线宽(主流技术线宽为45纳米或65纳米)5. 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晶体管的尺寸越小,其极限工作频率越高,门电路的开关速度就越快。(三) 集成电路分类1. 按所包含的电子元件数目分: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对象:门电路或单级放大器;2) 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对象:功能部件、子系统;3) PC机使用的微处理器、芯片组、图形加速芯片都是超大规模(VLSI)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2. 按功能分:数字集

6、成电路(如逻辑电路、存储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 、模拟集成电路(又称为线性电路,如信号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3. 按用途分:通用集成电路(如微处理器和存储器芯片等)、专用集成电路(ASIC、FPGA)(四) Moore定律:(在未来的十多年里)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五) 集成电路卡=IC卡1. 又称为Chip Card或Smart Card2. IC卡分类:1) 存储器卡(包括带加密逻辑的存储器卡)、CPU卡(如手机SIM卡不仅可以存储数据,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加密)2) 接触式(插入读卡机卡口中,通过金属触点传输数据)、非接触式(卡中无电池;利用电磁感

7、应无线传输数据)A. 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多数公交IC卡为非接触式IC卡3.下列关于微电子技术与集成电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电子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 B.集成度是指单块集成电路所含电子元件的数目 C.Moore定律指出,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1824个月翻一番 D.IC卡分为存储器卡与CPU卡两种,卡中不可能存有软件 D24.下列关于微电子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Moore定律指出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年翻一番 B.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主要是硅,也可以是化合物半导体如砷化镓等 C.现在PC机中使用的微处理器芯片都是超大规模和极大规模集成电路 D.微电子技术以集成电路为

8、核心 A2007-4判断题 82.集成电路按用途可以分为通用集成电路与专用集成电路,存储器芯片属于通用集成电路。 T2009-1单选题 1.下列关于集成电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将永远符合Moore定律 B.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的尺寸,通常尺寸越小,速度越快 C.集成电路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之一,在此基础之上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D.集成电路是在金属基片上制作而成的 B2012-2单选题 23.下列关于集成电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处理器芯片采用超大规模或极大规模集成电路 B.现代集成电路的半导体材料已经用砷化镓取代了硅 C.

9、集成电路的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组成逻辑门电路的晶体管尺寸 D.集成电路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 B2007-1单选题 4.根据摩尔(Moore)定律,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 )翻一番。A.8-14个月 B.18-24个月 C.28-34个月 D.38-44个月 B3.下列关于IC卡的叙述,错误的是( )。A.IC卡按卡中镶嵌的集成电路芯片不同可分为存储器卡和CPU卡 B.现在许多城市中使用的公交IC卡属于非接触式IC卡 C.只有CPU卡才具有数据加密的能力 D.手机中使用的SIM卡是一种特殊的CPU卡 C2012-1判断题 1.现在广泛使用的公交IC卡和身份证都是接触式IC卡。 F2013-1判

10、断题 1.江苏高速公路上使用的ETC苏通卡是物联网技术的一种典型应用,使用这种服务的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无需停车即可自动扣费。该服务需要一个电子标签(RFID)作为车辆的身份标识。 T3. 通信技术入门(一) 现代通信:使用电波或光波双向传递信息的技术(电信)。2. 注意:利用书、报、杂志、磁带、光盘等传递信息均不属于现代通信的范围(二) 通信基本原理:1. 通信三要素:信源(信息发送者)、信道(信息载体与传播媒介)、信宿(信息接收者)2. 信号两种形式:模拟信号、数字信号(三) 调制解调1. (狭义说)调制即数字信号转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即模拟信号还原数字信号的过程2. 调制所用的设备称为“

11、调制器”、解调所使用的设备叫“解调器”3. “调制解调器”(MODEM):可实现调制和解调功能的设备1) 调制:使用数字信号调整载波的参数,使信号转换成适合远距离传输的调制信号2) 解调:对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转换为传输的原始信号3) 外置式调制解调器,应该接在计算机的串口或USB接口上(四) 多路复用技术:让多路信号同时共用一条传输线路,提高传输线路利用率的技术。2. 分类: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技术。1) 频分多路复用(FDM)模拟传输采用(有线电视、广播)2) 时分多路复用(TDM)数字传输采用(任一时刻都只可能为一对通信终端所使用)3.下列关于多路复用技术的

12、叙述,正确的是( )。A.将多路信号沿同一信道传输,以提高利用率 B.将多路信号沿多条线路传输,以减少干扰 C.将同一信号多次传输,以提高传输正确性 D.将同一信号沿多条线路传输,以提高可靠性 A62.使用_技术后,同轴电缆.光线等传输线路可以同时传输成千上万路不同信源的信号。 多路复用2011-3填空题 68.为了提高传输线路利用率,降低通信成本,信息传输一般采用多路复用技术,在( )多路复用技术中,各终端设备(计算机)以事先规定的顺序轮流使用同一传输线路进行数据(或信号)传输。 时分8.使用多路复用技术能很好地解决信号的远距离传输问题。 F(五) 模拟通信VS数字通信模拟通信数字通信抗干扰

13、能力弱强(差错可以控制)传输质量不稳定高(支持长距离)通信安全性一般有保证(可以加密)灵活性好(能适应各种应用的要求)其他历史悠久、技术成熟、结构简单、成本低通信设备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六) 数字通信:1. 数字传输技术:基带传输(直接用数字信号传输信息)、频带传输(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传输信息)1) 载波信号是频率比被传输信号高得多的正弦波。载波通信可传输电报、电话、传真和数据(如图像)2) 频带传输技术:数字信号的远距离传输需要使用频带传输技术,如家庭拨号上网的MODEM,就是把计算机输出的数字信号(只有“1”和“0”)调制成频带信号然后送到电话线上去3) 数字信号调制方法:幅移键

14、控法(调幅)、频移键控法(调频)、相移键控法(调相)2. 应用:全面采用数字技术的系统就分别称为“数字广播”和“数字电视”3. 性能指标:1) 信道带宽:A. 模拟通信系统中:称频宽,以赫兹(Hz)为单位;指可以几乎无失真地传输的模拟信号的频率变化范围(带宽=最高频率-最低频率)B. 数字通信系统中:称信道容量,一般以波特率(bps)或符号率描述;指一个信道单位时间内允许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例如“我用的是10M bps宽带上网”2) 数据传输速率(数据率):A. 实际进行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位数目B. 单位有 Kbps、Mbps、Gbps3) 误码率:A. 定义:数据传输中出错数据占被

15、传输数据总数的比例B. 意义:数据传输可靠性指标C. 原因:噪声(信息传输时不同信道之间信号的串扰对信道上传输信号所产生的影响)4) 端端延迟:数据从信源传送到信宿所花费的时间。(七) 传输介质:金属导体(双绞线和同轴电缆)、光纤、电磁波。任务都是传递信息,只是其传输介质和技术各有不同。1. 双绞线1) 双绞的目的:降低各线对之间的电磁串扰2) 优点:数字信号、模拟信号均可传输;各线对采用双绞线,减少了各线对之间的串扰;频带较电话线宽,每对线可传输60路电话信号,多线对能提供上千个话路,适用于干线通信。3) 缺点:容易受到外部高频电磁波干扰(建筑物内部使用),且线路本身会产生一定噪声,误码率较

16、高;每隔一定距离(100米)需使用中继器或放大器4) 常见应用:电话系统(模拟信号)、局域网(数字信号)。5) 目前,大多数10/100Mbps传输速率的以太网采用的传输介质是5类双绞线。2. 同轴电缆1) 用电信号来传递信息良好的传输特性和屏蔽特性(比双绞线好)传输速率取决于电缆长度4) 定位:用于主要传输干线可以构成大容量的载波通信系统5) 分类:基带(50欧,数字信号)、宽带(75欧,模拟信号)6) 常见应用:有线电视系统(模拟信号)、局域网(数字信号)3. 光纤(光导纤维):1) 物理原理:全反射(光纤弯曲也能传导光信号)通信容量大,数据传输速率高、绝缘体不受高压线和雷电的电磁干扰、抗

17、核辐射能力强、保密性最强,不易被窃听截取数据、重量轻,便于运输和铺设、传输损耗小,“无中继”通信距离长(可达几千公里)、原材料SiO2资源丰富,节约有色金属。精确连接两根光纤比较困难、相关通信设备的价格无明显优势4) 分类:单模光纤(远距离通信) 、多模光纤(近距离通信,如局域网)。5) 光纤中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波分多路复用6) 全光网:在传输及交换时始终以光的形式进行,不经过光/电、电/光转换和光中继4. 无线通信(微波、卫星、红外线、激光等)1) 微波通信A. 微波:极高频率(300MHz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波长很短,按直线传播但很容易被地面吸收(绕射能力差),不能延地球表面传

18、播B. 方式: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卫星通信、对流层散射通信。C. 优点 :直线传播、容量大、可靠性高、建设费用低、抗灾能力强、可用于模拟或数字通信、安全性好(可将信息进行定向传输,防止信号被截取)2) 卫星通信A. 微波接力通信技术与空间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特殊的无线电波中继系统B. 优点:通信距离远、频带宽、容量大、抗干扰强、通信稳定。C. 缺点:AD皆可、造价高、技术复杂、有较大延时、同步轨道卫星数目有限。3) 红外线通信:局限于很小一个范围4) 无线电波可以按频率分成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A. 无线电波可用于广播、电视,也可以用于传输数字信号B. 短波:具有较强的电离层反射能力,适用于环球通

19、信62.通信中使用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有线介质有电话线._.同轴电缆和光纤等,无线介质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和激光等。 双绞线2007-4判断题 81.现代通信系统常常在信号的发送端用调制解调器对发送的信号进行调制。调制只是改变了信息的表达方式,并没有改变信息的内容。2008-2多选题 51.微波是一种具有高频率的电磁波,波长很短。利用微波可进行远距离通信,下列( )为微波通信的几种主要方式。 A.地面微波接力通信 B.卫星通信 C.对流层散射通信 D.光纤通信 ABC2010-2多选题 51.下列关于光纤通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纤不会受高压线和雷电电磁感应影响,抗

20、核辐射能力强 B.光纤有很大的通信容量 C.由于光纤传输损耗很小,所以光纤通信是一种无中继通信方式 D.光纤几乎不漏光,因此保密性强 ABD2010-4判断题 82.载波信号是频率比被传输信号高得多的正弦波。2.下列关于通信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光纤通信应在信源与信宿之间进行电/光、光/电转换 B.蓝牙是一种短距离、低成本、高效率的无线通讯技术 C.红外线通讯一般局限于一个小区域,并要求发送器直接指向接收器 D.局域网中广泛使用的双绞线既可以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传输模拟信号 B17.下列通信介质中,传输速率最高.传输距离最远的是( )。 A.光纤 B.无屏蔽双绞线 C.屏蔽双绞线 D

21、.同轴电缆 A2011-4判断题 81.高频振荡的正弦波信号可作为携带信息的载波。信息传输时,利用信源信号去调整载波的某个参数,这个过程称为解调。2.卫星通信也是一种微波通信。22.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下列不属于光纤通信有点的是( )。A.相关设备价格便宜 B.数据传输速率高 C.保密性能好 D.不受电磁干扰 A2.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是卫星通信系统的一种典型应用。(八) 移动通信1.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2.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60年代3.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个人移动通信1) 第一代:蜂窝式模拟移动通信系统2) 第二代:数字传输信号,增加了接受数据的

22、功能,如GSM。A. GSM提供了分组交换和分组传输方式的数据业务GPRSB. 时分多址、码分多址CDMAC. 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台、基站、移动电话交换中心等组成(都不可省略)a) 移动台:移动的通信终端(收发无线信号),包括手机、无绳电话等b) “蜂窝”:每个基站的有效区域既相互分割,又彼此有所交叠c) 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之间通过微波或有线信道传输信息d) 若空旷区域内无法使用手机通信,其原因最有可能是该区域没有建立基站3) 第三代:移动通信3G(3rd Generation)2008-4判断题 82.移动通信指的是处于移动状态的对象之间的通信,目前广泛使用的GSM是第2代移动通信系统。 T

23、3.所谓移动通信指的是处于移动状态的对象之间的通信。下列( )不是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A.移动台 B.固定电话交换局 C.移动电话交换中心 D.基站 B88.3G移动通信技术能高质量地进行多媒体通信,它有多种技术标准,不同标准的网络是互通的,终端设备也相互兼容。25.下列关于移动通信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模拟传输技术 B.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数字传输技术 C.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技术标准是TD-SCDMA D.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能提供高质量的多媒体业务和高质量、高保密性的优质服务 C23.我国同时使用了TD-SCDM.WCDMA和CDMA2000三种3G移

24、动通信标准,它们都使用了CDMA多路复用技术。CDMA的准确名称是 A.码分多路寻址 B.时分多路复用 C.波分多路复用 D.频分多路复用 A2014-4填空题 90.移动通信指的是处于移动状态的对象之间的通信,它由移动台.( ).移动电话交换中心组成。 基站4. 数字技术基础(一) 信息的基本单位比特bit1. 比特只有两种状态:“0”和“1”1) 没有大小的概念2) 既可以表示数值、文字,也可以表示图像、声音等3) 存储方式:使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器件4) 使用二进制原因:制造双稳态电路比制造多稳态电路容易2007-2多选题 51.下面有关比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比特是组成信息的

25、最小单位 B.表示比特需要使用具有两个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C.比特“1”大于比特“0” D.比特既可以表示数值或文字,也可以表示图像或声音 ABD1.关于比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存储(记忆)1个比特需要使用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器件 B.比特的取值只有“0”和“1” C.比特既可以表示数值、文字、也可以表示图像、声音 D.比特既没有颜色也没有重量,但有大小 D2010-4判断题 81.计算机内部数据的运算可以采用二进制、八进制或十六进制。21.计算机采用二进制与( )无关。A.运算规则简单 B.可用多重方式进行数据压缩 C.易于物理实现 D.便于人们阅读 D23.下列关于比特的叙述,错误的是

26、 A.是组成数字信息的最小单位 B.既没有颜色也没有重量 C.只有“0”和“1”两个符号 D.比特“1”大于比特“0” D2. 每个西文用8个比特表示,称为“字节”(Byte)用。即 1Byte=8bit。1) 大写字母“B”表示字节2) 小写字母“b”表示比特(二) 逻辑运算:1. 分类:1) 逻辑乘(“与”、“and”、“”、“ ” )全一为一2) 逻辑加(“或”、“or”、“”、“+”) 有一说一3) 取反 (“非”、“not”、“”)颠倒是非2. 多位逻辑运算按位独立运算3. 逻辑运算结果不可能产生溢出(三) 算术运算:算术加、算术减2. 多位算术运算需进/借位运算3. 算术运算结果可能产生溢出1.逻辑与运算:1100101000001001的运算结果是( )。A.00001000 B.00001001 C.11000001 D.11001011 A2009-2多选题 51.计算机在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时,运算结果不可能产生溢出的是( )。A.两个数作“逻辑加”运算 B.两个数作“逻辑乘”运算 C.对一个数作按位“取反”运算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