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9 ,大小:465KB ,
资源ID:807616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076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路线设计百问Word文档格式.doc)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路线设计百问Word文档格式.doc

1、24如何确定平曲线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25.怎样合理选定平曲线半径?26.为什么在平坡和下坡的长直线(或大半径曲线)路段尽头不得采用小半径平曲线?27.什么是回旋线?2228.什么是回旋线参数?2329回旋线参数A怎样确定2530.回旋线最小长度如何确定?2531.在什么情况下回旋线可以省略?2632.什么是复曲线?2733.什么是断背曲线?2834.什么是反向曲线?35. 什么是回头曲线?36.在直线、圆曲线、回旋线组合运用时,其基本型式如何运用?2937.如何运用S型曲线组合形式?3038.如何运用卵型曲线组合形式?39.如何运用凸型曲线组合形式?3140如何运用复合型曲线的组合线形?32

2、41什么是最大纵坡度?42什么是最小纵坡度?43什么是坡长限制?3344 什么是平均纵坡?3445什么是长陡下坡路段?46 什么是高原纵坡折减?3547什么是合成坡度?48怎样选定竖曲线半径?3649什么是平曲线超高?50什么是超高过渡段?超高过渡段应怎样布置?3751 什么是平曲线加宽?4052.平曲线加宽如何设置其过渡(缓和)段?4253. 对平曲线长度有何要求?54什么是线形组合?4355怎样做好平、纵线形的组合?4656 在平纵线形布设时,怎样处理好该处的桥隧构造物布设?4757沿线设施与路线线形如何配合?48路线设计一、横断面组成公路横断面根据公路的使用功能及预测交通量和环境条件,由

3、车道、路肩、以及中间带、紧急停车带、变速车道等设施组成,以寻求道路最佳的功能、安全性、环境影响、经济效益和道路美化效果。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基标准横断面分为整体式路基和分离式路基两类。整体式路基标准横断面(图2-1)应由车道、中间带(中央分隔带、左侧路缘带)、路肩(右侧硬路肩、土路肩)等部分组成。分离式路基标准横应由车道、路肩(右侧硬路肩、土路肩)等部分组成,由整体式横断面取消中央分隔带形成两个独立的路基横断面。二级公路路基的标准横断面应由车道、路肩(右侧硬路肩、土路肩)等部分组成。三、四级公路的路基标准横断面应由车道、路肩等部分组成。见图2-2。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03版,图3-1)

4、图2-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整体式)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2003版,图3-2) 图2-2二、三、四级公路路基标准横断面 高速公路路基宽度规定整体式如表2-1,分离式如表2-4;一级公路路基宽度规定整体式如表2-2,分离式如表2-5;二、三、四级公路路基宽度如表2-3。 高速公路路基宽度 表2-1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车道数 8 6 4路基宽度(m)一般值42.034.528.041.033.526.032.024.523.0最小值40.0-25.038.523.521.520.0 一级公路路基宽度 表2.1.1-2 公路等级 一级

5、公路 100 80 60 车道数 6 4 6 4路基宽度 (m) 一般值 33.50 26.00 32.00 24.50 23.00 最小值 - 23.50 - 21.50 20.00 二级、三级、四级公路路基宽度 表2-3 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设计速度 (km/h) 80 40 30 20 车道数 2 2或1 (m) 12.0 10.0 8.50 7.506.5(双车道)4.50(单车道) 8.5 - - - 高速公路分离式路基宽度 表2-4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 120 80 8 622.0017.0013.7521.7516.7513.0016.0012.2511.25-

6、13.25-12.5010.25 一级公路分离式路基宽度 表2-5 公路等级 一级公路 100 80 60 车道数 4 4 16.75 13.00 16.00 12.25 11.25 - 12.50注:1.表中 一般值为正常情况下应采用的值;最小值为条件受限制等特殊情况下,经技术经济论证后可采的值. 2.八车道的内侧车道如采用3.5m,相应路基宽度可减0.25m 公路路基宽度为车道宽度与路肩宽度之和。当设有中间带、爬坡车道、加(减)速车道、错车道时,还应计入该部分宽度之和。 设计车速为120km/h、100km/h的高速公路,根据通行能力需要可设双向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并采用相应的路基宽度

7、。 设计速度为120km/h的四车道高速公路,宜采用28.00m的路基宽度。当地形条件及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可采用26.00m的路基宽度。 设计速度为100km/h、80km/h的一级公路,根据通行能力需要可设双向四车道、六车道,并采用相应的路基宽度。 设计速度为100km/h的四车道一级公路,当预测交通量接近适应交通量高限时,宜采用26.00m的路基宽度。 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设置慢车道的路段,可利用硬路肩、土路肩(若宽度不足则另加宽)作为慢车道,并应在车道与慢车道之间设置隔离设施。 设计速度为80km/h的具集散功能的二级公路,需设置慢车道的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其路基宽度可采用15.0m,

8、利用加固后的路肩作为慢车道,并应在车道与慢车道之间采用划线分隔。 设计速度为60km/h的具集散功能的二级公路,需设置慢车道的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其路基宽度可采用12.0m,利用加固后的路肩作为慢车道,并应在车道与慢车道之间采用划线分隔。 四级公路宜采用6.5m路基宽.交通量小且工程特别艰巨的路段,可采用单车道4.5m路基宽。 确定路基宽度时,其中央分隔带、路缘带、路肩等宽度的“一般值”、“最小值”应同类项相加。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六、八车道的路基宽度不采用“最小值”同类项相加。 车道是指专为纵向排列、安全顺适地通行车辆为目的而设置的公路带状部分。车道宽度是指为了交通安全和行驶顺适,应根据交

9、通组成、车速高低以及设计车辆的最大宽度、加上错车、超车所需的余宽而确定各种车辆以不同速度行驶时所需的宽度。各种设计速度的公路车道宽度见表2-6。车道数是根据预测规划的交通量和单车道设计通行能力等因素确定。在我国,二级和三级公路基本上采用双车道,对于二级公路需要设置慢车道时,可利用加固后的路肩作为慢车道,但仍属双车道。四级公路宜设计为双车道,交通量小的路段可采用单车道。设计速度为120km/h的高速公路,按通行能力需要可设单向二车道、三车道、四车道即双向四车道、六车道、八车道。设计速度100km/h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交通量超过四个车道的通行能力时,其车道数可按双数增加。一级公路紧靠车道布设

10、慢车道时,可利用路基宽度中的硬路肩和土路肩部分,作为非机动车道使用。 不同设计速度的车道宽度 表2-6 120 100 20车道宽度(m) 3.75 3.50 3.50 3.25 3.00注:设计速度为20km/h且为单车道时,车道宽度应采用3.5m。 高速公路为八车道时,内侧车道宽度可采用3.5m。1.中间带的作用: 为保证整体式路基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行车安全和应有的功能,必须设置中间带。其作用有:(1)分隔往返车流,以避免快速车辆驶入行车道导致交通事故;防止未分隔的多车道公路上车辆因认错对向车道而引起的事故;减少中线附近的交通阻力。(2)避免车辆中途调头,消灭紊乱车流,减少交通事故。

11、(3)中间带有一定宽度时,或利用植树、或设防眩设施,可起到夜间防眩作用。(4)在不妨碍建筑限界前提下,可作为设置交通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5)具有一定宽度的中间带,可用以埋设管线等设施。2.中间带的组成: 中间带由中央分隔带和路缘带组成。分隔带以路缘石线等设施分界,在构造上起到分隔往返交通的作用。在分隔带的两侧设置路缘带,既引导驾驶员的视线,促进行车安全,还能保证行车所必需的余宽,提高行车道的使用效率。3中间带的宽度:中间带宽度规定有一般值和最小值(表2-7),正常情况下采用一般值,当遇有特殊情况时可采用最小值。中间带的宽度一般情况下应保持等宽度,并不得频繁变更宽度。当中间带宽度因

12、地形条件或其它特殊情况限制而减窄或增宽时,应设置过渡段。过渡段以设在回旋线范围内为宜,其长度与回旋线长度相等。宽度大于规定或大于4.5m的中间带的过渡段,以设置在半径较大的平曲线路段为宜。整体式断面分离为分离式断面后和分离式断面汇合为整体式断面前的一段距离内,当分离式断面两相邻路基边缘之间的中间距离小于中间带宽度时,应设置不同宽度的中间带。 中间带宽度 表2-7 设计速度 (km/h) 120 100 80中央分隔带宽度 (m) 3.0 2.0 2.0 1.0 1.0左侧路缘带 0.75 0.50 0.50 0.75 0.5中间带宽度 (m) 4.5 3.5 2.54.中央分隔带型式中央分隔带

13、可以设计成凹型或凸型,凹型用于宽度大于4.5m的中间带,凸型用于小于或等于4.5m的中间带。对于分离式路基横断面的中间带宽度宜大于4.5m。分隔带缘石的型式分为平齐式和斜式两种,中间带宽度4.5m时用平齐式,4.5m时用斜式。中央分隔带不应设凸起的缘石,由于排水或其它原因而需设置时,应采用具有低而圆滑外形不会引起车辆弹起的斜式缘石。不得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上采用栏式缘石。5中央分隔带的开口:中间带应保证足够的长度,不要设置过多的短段。中央分隔带开口,一般情况下以每2km设一处为宜,选择在通视良好的路段;若开口位于曲线段,其平曲线半径宜大于700m。互通立交、隧道、特大桥、服务区等设施

14、前后,以及整体式路基、分离式路基的分离(汇合)处,应设置中央分隔带开口。开口处应设置在通视良好的路段;若开口设于曲线路段,该圆曲线半径的超高值不宜大于3%。中央分隔带开口长度不宜大于40m;八车道高速公路开口长度可适当增长,但不应大于50m。开口处应设置护栏。开口处的端部形状,视中央分隔带宽度而定。当其宽度3.0m时可采用半圆形;当宽度3.0m时,宜采用弹头形。6分离式路基间的最小间距:整体式路基过渡为分离式路基后,行车道左侧应设置左路肩(包括硬路肩和土路肩)。分离式路基间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表2.1.3的规定。分离式路基两幅间的间距不必等宽,亦不必等高,可随地形而变化与周围景观相配合。分离式路

15、基中的一幅以桥梁形式叠于另一幅之上时,其最小间距不受此限。 1. 路肩的作用路肩是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结构部分,包括硬路肩和土路肩。路肩的主要作用有:1)保护行车道等主要结构的稳定;2)为发生机械故障或遇到紧急情况的车辆需要临时停车提供位置;3)提供侧向余宽,有利于安全,增加舒适感;4)可供行人、自行车通行;5)为设置路上设施提供位置;6)作为养护操作的工作场地;7)在不损坏公路构造的前提下,也可作为埋设地下设施的位置;8)改善挖方路段的弯道视距,增进交通安全;9)使雨水能够在远离行车道的位置排放,减少行车道雨水渗透,减少路面损坏。2. 右侧路肩各级公路的右侧路肩宽度如

16、表2-8所示.设计速度为120km/h的四车道高速公路,宜采用3.50m的右侧硬路肩。六车道、八车道高速公路,宜采用3.0m的右侧硬路肩。当受地形条件及其它特殊情况限制时,可采用最小值。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在右侧硬路肩宽度内设右侧路缘带,其宽度为0.50m。二级公路的硬路肩可供非汽车交通使用。非汽车交通量较大的路段,亦可采用全铺的方式,以充分利用。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在路肩上设置的标志、防护设施等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否则应加宽路肩。3.左侧路肩对于八车道及其以上的高速公路为整体式断面时,让出现故障或耗尽燃料的车辆穿过几条车道停到右侧路肩既不安全,也不现实。根据经验,宜在左侧设置至少不

17、窄于2.5m的硬路肩供抛锚车辆停靠或等待拖走。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分离式断面时,应设左侧硬路肩,其宽度如表2-9所示。还应在左、右侧硬路肩宽度内分别在靠车道边设路缘带,其宽度一般为0.75m或.50m。 右侧路肩宽度(m) 表2-8设计速度 (km/h)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三、四级公路 80 30 20硬路肩宽度3.5;3.0 3.0 2.5 1.5 0.75 - 2.5 1.5 0.25 -土路肩宽度 0.75 0.50 0.75 0.5注土路肩宽度: 双车道0.25;单车道0.50.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分离式断面左侧路肩宽度 表2-9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60左侧

18、硬路肩宽度(m) 1.25 1.00 0.75左侧土路肩宽度(m) .75 0.50路缘带是硬路肩或中间带的组成部分,与行车道连接,用行车道的外侧标线或不同的路面颜色来表示。其主要作用是诱导驾驶员视线和分担侧向余宽功能,以利于行车安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右侧应设置0.5m宽的路缘带;当设置有左侧路肩时,也应设置0.5m的左侧路缘带;路缘带均应计入路肩宽度。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在中央分隔带的两侧设置0.500.75m的左侧路缘带,它们属于中间带的一部分。四级公路采用4.5m单车道路基时,为错车而在适当距离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应设在有利地点,并使驾驶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间驶来的车辆。设置错车道路段

19、的路基宽度不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小于20m。为了便于错车车辆的驶入,在错车道的两端应设不小于10m的过渡段,如图2-3所示。有效长度至少能容纳一辆全挂车的长度。 图2-3错车道 尺寸单位:m 错车道的间距是根据错车时间、视距、交通量等情况而决定的,如果间距过长,错车时间长,通行能力就会下降。国外有的规定,错车时间为30s左右,其最大间距应不大于300m。要结合地形等情况,在适当距离内,即能看到相邻两个错车道的有利地点设置。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右侧硬路肩的宽度小于2.5m时,为使发生故障的车辆因避让其它车辆能尽快离开行车道,应设紧急停车带。二级公路,认为有需要的段落,也可设置紧急停车带紧急

20、停车带的设置间距,主要考虑故障车辆可能行驶的距离和人力可能推动的距离。据国外经验,出现故障较多的是轮胎问题,例如小客车内胎被钉子穿破后还可行驶200400m;另一种故障是发动机问题,车辆滑行距离与行车速度的2次方成正比,一般考虑200300m的滑行距离。故障车用人力推动时,小客车在水平路段上,一人可以连续推动200m,尽力可达到500m。根据上述情况,结合工程数量和交通量等因素考虑,紧急停车带的设置间距不宜大于2km。紧急停车带宽度的依据是临时停放车辆不得侵占行车道宽度,且不影响车道上的车辆正常行驶。因此,其宽度一般为5.0m,有效长度不小于50m,并设置100m和150m左右的过渡段。高速公

21、路和一级公路的特长桥梁、隧道,可根据需要设置紧急停车带,其间距不宜大于750m,过渡段长度一般采用20m,工程特别艰巨时,最小可采用5m。当采用最小值时,为使过渡段的外形不出现明显的折线,可用反向的圆曲线连接。变速车道是加速车道和减速车道的总称。加速车道是为保证驶入干道的车辆,在进入干道之前,能安全加速以保证汇流所需的距离而设的变速车道。减速车道是为保证车辆驶出高速车流以安全进入低速车道所需的距离而设的变速车道。变速车道应用于平面交叉信号交叉口、互通式立体交叉、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和公共汽车停靠站、管理与养护设施等与主线衔接出入口处,由于各自的使用特点不同,其几何设计要求不尽相同,详见相关章节。爬

22、坡车道是丘陵地区超车车道的一种特殊形式,以保证快速车辆能越过货车和其它慢速车辆向前行驶,不仅可减少慢车压车时间,提高整个路段的平均车速和服务水平;也避免了强行超车,有利于交通安全。四车道高速公路、四车道一级公路及双车道二级公路在连续上坡路段,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宜在上坡方向行车道右侧设置爬坡车道。沿连续上坡方向载重汽车的运行速度降低到表2-10的容许最低速度以下时。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时。经设置爬坡车道与改善主线纵坡不设爬坡车道技术经济比较论证,设置爬坡车道的效益费用比、行车安全性较优时。 上坡方向容许最低速度 表2-10 设计速度 (km/h)容许最低速度(km/h) 55 50 25爬坡车道的超高坡度规定如表2-11。超高横坡的旋转轴为爬坡车道内侧边缘线。 爬坡车道超高值 表2-11 主线的超高坡度(%) 10 9 7 5 3 2爬坡车道超高坡度(%) 5 4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