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3.54KB ,
资源ID:808783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0878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五四制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五四制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1、如果以运输机为参照物呢?很好!那么,如果以直升机为参照物,运输机是向右运动,而白云是向左运动的!好!如果这时候我要让运输机给直升机加油,怎么办?我们这就进入飞机的空中加油问题!课前播放的歌曲中有歌词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歌词是运动和静止相对性的最好写照。先判断哪个物体是我们要研究的物体,然后判断第1句以( )为参照物;第2句以( )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要根据需要和方便而定。它是任意选取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自身。一般的说,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教师出示浩瀚无际的大海图片)师:为什么船在茫茫大海中经常会迷失方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2、推理得出:因为在茫茫的大海上是找不到合适参照物的,所以很难把握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对位置和运动情况。所以事先不选定合适的参照物是无法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教学反思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通过亲历探究而获得的,但将枯燥的知识讲解转化成一些有趣的活动,将抽象的科学知识融入精心设计的各类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生动、愉悦、直观的氛围中去体验和感受寓教于乐,寓学于玩,其乐融融!另外,我顺应孩子们的需求,在语言、手势、表情等方面都能尽量贴近学生,对于学生的反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优化探究问题的设计:新课标要求从实际情景入手来设计问题,让学生能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静止与运动教

3、学反思,教学反思。针对这节课牵涉到的实际情景较多,我在提出问题方面下了大功夫仔细斟酌,学生们基本上都能在任务的驱动和问题的激励下,自己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如:从运输机飞得比直升机快的场景上,追问怎么让运输机给直升机加油?从而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同快慢和同方向的相对静止的“同步”结论。诸如此类,提高了教学的效果。这节课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上课时我的注意力有时会被几个回答流畅的同学吸引,会不自觉地经常提问到他们,其实还有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能还没能跟上,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大关注面!在实例的挑选上要精炼,宁缺勿滥!在今后的教学上,我希望能从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19.

4、距离和时间新授 日期:12.7 课时本单元第2课时总第 19课时 教学目标:1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的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2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关心新科技等社会问题。3.能测量并记录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并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重难点: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距离和时间的关系;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

5、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教学准备:秒表.卷尺.车模型.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课1.同学们,你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接触过有关距离和时间的知识?谁来说一说。学生交流。2.你们实地测量过距离和时间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测量并研究距离和时间的关系,好不好?二、科学探究1.测一测。谈话:同学们,我们到校园中去进行测量活动吧。师生来到操场,共同进行测量活动。组织学生在学校操场的百米跑道上进行跑步测量。也可以在跑道外的篮球场区域,组织学生进行四驱车比赛测量(学生进行其他测量也可以)。谈话:测量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实际的去测量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时间,并做好记录。二是在实际测量中,不要把注意力

6、集中在“玩”上而忽视了对时间和距离的测量和记录。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把时间和距离的关系表示出来。学生小组内整理自己的记录,讨论.交流并把时间和距离的关系进行整理。2.分析统计表。根据刚才的测量和记录,我们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学生分析.讨论并交流。谈话:怎么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呢?学生讨论并交流。师生达成共识: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知道物体的位置.方向和快慢。学生纷纷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并相互进行交流。谈话: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跑的距离远,说明运动的速度快,反之,运动的速度慢;相同距离比较所用的时间,用的时间越少,说明速度越快,反之,运动的速度慢。研究我们的测量结果,你

7、们还发现了什么?在学生交流.描述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录表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预测,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验证自己的预测。三、课堂拓展在本节课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对自己的测量和分析还满意吗?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请同学们课下根据自己5秒钟走的路程和从家到学校用的时间,估算从家到学校的距离20.斜面12.10 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总第20课时 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2.培养学生实验能力。3.渗透科学自然观使学生体会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理解斜面作用。教学难点:构建科学概念斜面。1、导入新课1.谈话:要把一大桶油从地面运到汽车

8、上,怎样做比较省力?(学生拓展思维:滑轮组吊.杠杆撬) 2.讲解:要把一大桶油从地面运到汽车上,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一种既简单又省力的方法,是从地面到车厢斜着搭一块木板,把油桶沿着倾斜的木板推上去。一块木板,当把它从低处到高处搭成一个倾斜的平面,并沿着它向上搬运物体时,它就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斜面。(板书课题)3.斜面概念引入:像这样搭在高台边缘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板书:简单机械)二、探究新知(一)探究斜面有什么作用(l)讨论:一大桶油很重,一个人搬不动;可是沿着斜面,一个人就能把它推上汽车。这说明斜面有什么作用?(省力)(2)讲解:斜面是不是有省力的作用呢?让我们通过实验

9、来研究。实验方法:1.每组把课桌搭成一个斜面2.每组都有课前准备好的3个不同重物,用测力计把它直接提起,观察用多少力?3.把不同重物分别用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提升,速度要慢.匀,观察用多少力?每个重物做3次实验,取平均值填入表中重物提升情况(3)汇报实验结果:1.将重物沿斜面向上拉用多少力?2.与不用斜面.直接将重物提起用的力相比,是省力还是费力?(4)讨论:(5)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斜面这种简单机械确实有省力的作用。(6)指导学生填写这部分内容的结论。(二)研究不同坡度的斜面1.提问:刚才我们实验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所用的坡度是不变的。那么坡度不同对于沿斜面拉物体所用的力也不同吗?我

10、们能不能设计实验来证明一下?2.实验方法:(1)用测力计把重物直接提起,观察用多少力?(2)用不同坡度把重物用测力计拉着沿斜面提升,速度要慢、匀,观察用多少力?(提醒:每个坡度做3次实验,取平均值填入表中)直接提升物体的力沿不同斜面提升物体的力 (三)总结两次实验结果:1.斜面有什么作用?2.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三、指导学生认识斜面在实际中的应用1.讨论:哪些地方应用了斜面?2.认识桥梁引桥.台阶.盘山公路的原理(出示大桥图。)江河上的大桥.公路上的立交桥,为了使大船.车辆能从桥下通过,通常桥面都修得很高。地面的车辆怎样爬上那么高的桥面呢?利用了什么原理?讲解:为了使地面的车辆能爬上高高的桥面

11、,一般都要在桥的两头修建成斜面状的引桥。讨论:如果桥面很高,又要使汽车能比较省力地开上去,修桥时应注意什么?(把引桥修得长一些,坡度缓一些。(出示台阶图。人要从地面登上一个高台,怎样走比较省力?为什么沿台阶向上登比较省力?(台阶是变形的斜面。(出示盘山公路图。在山区,汽车是怎样从山脚开上山顶的?为什么盘山公路要在山腰上绕来绕去?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高度一定,斜面越长,坡度越平缓,越省力。3.认识螺丝钉原理讨论:要把一根粗大的钉子钉进木头里,需要用很大的力;可是把一个同样大的螺丝钉拧进木头里,用的力就比较小。这是怎么回事?螺丝钉与普通的钉子有什么不同?使螺丝钉进入木头和使钉子进入木头的方法有什

12、么不同?由此推想:将螺丝钉拧进木头里比较省力,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将螺丝钉拧进木头里比较省力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拧螺丝钉的螺丝刀应用了轮轴原理,另一方面与螺丝钉本身的构造有关系。观察螺丝钉,并用课前准备好的直角三角形斜面卷在铅笔上,你会发现什么?铅笔上的线表示什么?(螺纹)下面,我们把铅笔上的螺纹展开。(演示)你有什么发现?讨论:根据以上发现,你有什么想法?讲解:将螺丝钉的螺纹展开,螺纹与钉长构成一个斜面。我们将螺丝钉沿螺纹往木头里拧时,实际是沿着斜面往里拧的,所以比较省力。4.总结:斜面的用处还有很多。人们了解了斜面的作用,将它广泛应用到生产和生活实际中,就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四

13、、课堂总结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简单机械斜面的作用。2提问:(1)斜面有什么作用?(2)斜面省力多少与什么有关系?五、布置作业1观察:汽车在换轮胎时,是用什么工具把汽车顶起来的?想一想,它怎么能有那么大的力量?2思考:有一座很高的塔,要修建一个能登上塔顶的梯子,要求梯子既容易攀登又占地面积小,应该怎样修?21.杠杆12.14 课时本单元第4课时总第21 课时 一、教材说明在三年级的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等臂条件下的平衡有了初步认识,相信学生对杠杆类工具并不太陌生。另外,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玩“跷跷板”的经验。所以,在本课探究杠杆原理及其应用时,学生会相对比较轻松。本课以学生熟悉的“跷跷板”为切

14、入点,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深入探究其中所蕴含的科学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科学探究的兴趣。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能力;能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格,并运用它采集整理数据.分析和解读数据。2.引导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乐于探究.大胆想像的意识;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渗透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想。3.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三、活动准备1.简单机

15、械盒.支架.杠杆尺.钩码盒.小木块.剪刀.镊子.煤夹子 2.多媒体课件四、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出示课件大人和小孩正在玩跷跷板同学们,看到这幅画面你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小孩能跷起大人呢?同学们提得问题很棒,跷跷板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杠杆 (二)活动过程1.初步认识杠杆出示课件杠杆图 小学科学青岛版杠杆教案(转载)师结合课件讲解:一根棍子,当如图那样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杠杆。(动画效果)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力点;起支撑作用的点叫做支点;承受重物的点叫做重点。练习:师指着杠杆三点,学生齐说。一起说:“杠杆上,这一点叫什么?”当力点.重点能围绕支点转动时,就是一个杠杆。2.初步研究杠

16、杆同学们,想玩一玩杠杆吗? 生(齐):想师讲述:所需材料三样:钩码盒做重物.杠杆尺一个.小木块一个。要求:1.先用手直接提重物,感觉重物重量,用杠杆撬重物,感觉手用力的大小,比较两力;2.支点位置可以改变;3.小组合作研究,看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组装.研究杠杆,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发现。你们是怎样玩的? 生组装杠杆请你指出杠杆的三点? 生指着杠杆汇报师;请你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生边操作边汇报:我们发现木块在这个位置时,手感觉轻;木块在这个位置时,手感觉重。师指着杠杆:木块在这个位置时,说法不准确。请看这段是重点到支点的距离,这段是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应该用支点到力点.重点的距离描述;手感觉轻

17、.重,说法也不准确,应该是手用力小.大。手用的力小,比谁小? 生:手用的力比重物重量小这说明使用杠杆有什么好处?可以省力请思考手在什么情况下用力小,在什么情况下用力大?3.进一步科学认识杠杆科学是讲究证据的,我们做个模拟实验来研究杠杆。师演示讲解:所需仪器:底座.支架.杠杆尺.钩码 师边说边组装注意事项:1.杠杆尺有标记一端钩码做重物,一个钩码重=0.5牛,另一端为力;2.杠杆平衡了,说明使用杠杆可以撬起重物了;3.支点不变,杠杆尺上力点.重点只能各有一个;4.我们看课件重点到支点的距离用几个格表示,在第一个洞,距离是1个格,在第二个洞,距离是2个格,小学科学青岛版杠杆教案(转载)5.请根据表

18、格做好记录我们发现杠杆是省力的。师引导:请看后面数据杠杆当怎样时,省力?(师板书: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生1: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大于 省力)说的很好,还有不同的发现吗?生2:我们的数据是:我们的发现是: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不省力不费力。等于 不省力不费力)同学们真棒!关于杠杆的发现谁能完整的说说?生4: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费力;师出示简图:同学们,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杠杆原理。4.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是很

19、广泛的。杠杆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并不都像一根棍,凡是有支点.力点.重点,工作时力点与重点围绕支点转动的装置,都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 (出示剪刀费力情况)这是什么杠杆?为什么?是费力杠杆,因为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出示剪刀省力力情况)这是什么杠杆?是省力杠杆,因为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剪刀是较复杂的杠杆,还有不省力不费力的情况。师出示课件: 介绍省力杠杆钳子.起钉锤.起子.推车。 介绍费力杠杆镊子.人钓鱼时.人体杠杆等师用镊子夹物:镊子的三点在哪里?它是什么杠杆?夹物的地方是重点,手的地方是力点,一个头的地方是支点,镊子是费力的杠杆。镊子和前面的杠杆不一样,它的

20、力点.重点在支点的同侧。人钓鱼时,也是费力杠杆,请看图费力杠杆有什么好处?可以省距离。师介绍人体杠杆。天平是什么杠杆?使用它有什么好处?天平是不省力不费力的杠杆。使用天平方便称物体重量。杠杆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有的力点.重点在支点的同侧,有的力点.重点在支点的两侧,请同学们课下继续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五、拓展活动: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20.杠杆 大于 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 小于 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费力不费力22.滑轮12.17 课时本单元第5课时总第22课时 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

21、J.Net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二.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滑轮二个.铁梁台.细绳.钩码.测力计。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一套,大滑轮一个.粗麻绳二根(组装动滑轮.拔河用)。挂图或幻灯片三张(旗杆上定滑轮图;吊车上定滑轮.动滑轮图;滑轮组示意图)。三.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一)教学引入你知道旗杆上有个什么装置,能帮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及种类(学生自学课本)(1)讲解: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出示滑轮,讲

22、解)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板书课题)滑轮有二种。(出示滑轮组示意图)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不固定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2)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3)学生辨别课本P99页,哪一幅图是动滑轮,哪一幅图是定滑轮?(4)学生动手组装定滑轮.动滑轮?2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作用(1)讨论:你认为旗杆顶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实验1(定滑轮不省力)。演示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学生演示实验。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说明什么?(说明不省力,也不费力。)(3)讨论。既然定滑轮没有省力的作用,那么高高的旗杆顶上安装它必然会有其它作用,你知道是什么?(分组讨论后汇报

23、)向下用力,旗子向上升,工作方便。(4)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3指导学生认识动滑轮的作用动滑轮有什么作用?(教师希望学生能提出动滑轮工作不方便,动滑轮能省力)(2)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讨论)(游戏:竹竿游戏)。课本P100小游戏游戏后教师质疑:这是为什么呢?(3)实验2(动滑轮省力)。分组测量提起一个钩码和一个滑轮时所用的力。测量后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下来。分组实验。(要求学生独立组装独立操作。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记录。通过以上研究你认为动滑轮有哪些作用?(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教师强调:弹簧称的示数应该等于钩码与

24、滑轮重量的一半。4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组的作用(1)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填出课本P98结论)。(2)探究题:小明是二年级的学生,家(二楼)里装修时,叔叔们从楼上.楼下不停的运料,非常的麻烦,而且还影响楼上邻居们。小明突发奇想,能不能设计一个装置,使叔叔们直接在楼下向上把料运进屋里。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成功了,他设计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装置。同学们,你知道小明设计了一个什么装置呢?开启你的智慧之门,你也来设计一下吧!(3)教师小结:把定滑轮及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滑轮组就可以发挥定滑轮和动滑轮各自的优点。(三)巩固提问:吊车上都用了哪种滑轮?它有什么作用?(出示吊车图)

25、(四)布置作业观察你的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23.齿轮12.21 课时本单元第6课时总第23 课时 教学目标1.在做齿轮的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交流的愉快,增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研究齿轮作用的过程中,学会设计和制定实验方案,并养成做好实验记录的习惯。3探究齿轮这种简单机械的作用,了解使用齿轮能传递动力.改变力的方向及改变转动速度。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来了几个模型,知道是什么吗?看来大家对齿轮并不陌生。那位同学来说一说,哪里用到了齿轮?实际上,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和杠杆.滑轮.轮轴.斜面一样,也属于简单机械。那作为简单机械的齿轮在工作中会起到哪些作用呢?

26、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猜一猜。二探究活动一:做齿轮,感受齿轮的特点1激发做齿轮的兴趣。齿轮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老师认为,只要你们做个齿轮模型体验体验齿轮的特点,再利用它来研究研究,就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你们能行吗?2学生动手做齿轮。学生进行做齿轮的活动。(教师在结束前1分利用课件上的小闹钟加以提示,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3转动自制齿轮,初步感受齿轮的特点。请同学们互相配合,把你们的小齿轮组合起来,转一转,看有什么发现学生把齿轮在泡沫板上进行固定.组装,并进行操作与观察,谈自己发现。三探究活动二:利用齿轮模型探究齿轮的作用1设计研究方案。齿轮究竟有哪些作用呢?现在,我利用自制的齿轮模型,也可以借助老师提供的齿轮模型来研究。你们准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