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27.01KB ,
资源ID:809320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0932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电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电子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牧民的一天美丽的夏牧场9四、欢快的舞步大河之舞10稍息 立正 站好大家一起来五、绿色畅想手拉手,地球村11绿色的歌谣12森林狂想曲13六、欢乐的鼓声龙腾虎跃木鼓歌14鼓声传情15七、音乐中的故事彼得与狼八、美好的祝福平安夜花好月圆16难忘今宵新年音乐会期末复习与检测171、拉萨谣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拉萨谣体验西藏民族风情。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课时:共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

2、曲。(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2、学习新歌(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A、 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C、 在教师弹奏歌曲曲

3、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3)学习歌曲的曲调。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3、小结(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2、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一

4、、教学内容:1、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2、 复习唱好拉萨谣3、 聆听东北秧歌4、 练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作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拉萨谣 通过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苗族、彝族音乐风格 学跳秧歌的基本舞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三、教材分析: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改编的管弦乐曲,曲调欢快、热烈。四、教学过程(一) 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拉萨谣,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2、学生齐唱。(二) 开始上课 跟录音演唱。 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师:“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以苗族

5、、彝族音调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5、 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6、 完成听听想想问题。7、 聆听东北秧歌,让学生猜猜此音乐的舞种。8、 引出“秧歌舞”。9、 教师示范跳“秧歌舞”,学生喊口令。10、动作分解教学11、结束。3、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教学目的:1 、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2、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一 、 导入:首先我们来做一 个游戏:播放一 段“少数民族服饰展”片断,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哪个少

6、数民族?将学生说的各种答案总结归纳,并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表扬。二、引入新课:1、由学生的回答引入:我们的祖国是一 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2、 学生发言引入教学。三、激情参与(视唱):1、播放歌曲。2、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轻声哼唱:注意:(1)强调正确坐姿。(2)可先放慢速度练习,较熟练后将速度还原。(3)老师将其有休止符的地方用连音来弹奏,请学生感受效果有何不同?因此,演唱时应把握好连音与休止符的细致要求。(4)唱“啦”,演唱时注意声音的弹性及气息的支持。四、学唱歌曲:1 、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

7、的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 首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1)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2)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2 、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 遍(或者二到三遍),可分为三部分哼唱,注意:a、休止符b、装饰音。3 、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结构。4 、教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一 歌(1)完整视唱旋律。(2)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3)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此歌,(4)完全熟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让学生感觉力度、表情、速度变化。

8、对音乐表现的影响。 (6)通过学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二单元 古诗新唱 歌曲:1、用气息支持唱歌,学习浮点音符的唱法。2、有感情地背唱歌曲。一、发声练习:二、学唱新歌1、听录音2、问:内容情绪是什么?此歌适合在何重情况下唱?3、找出曲中的浮点音符节奏,并作上记号,哪个同学来试唱一下,(注意中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第二次听录音,要求学生轻声哼唱。、 “开火车”,听一句旋律,唱一句歌词,唱的好的同学予以表扬。、 放慢速度跟琴唱第一段、 请个别视唱第二段、 分组唱、 练习齐唱。2、静夜思、学会歌曲静夜思,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学习4/4拍节奏特

9、点,学会4/4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 lalalala lalalala la3、学唱曲谱4、看谱,并听琴音5、找出旋律特点。6、听琴音,学唱歌曲。7、“开小火车”将全曲分为个乐句,每个学生唱一句,先听后唱,不妥之处其余同学补充。8、分段唱:第一乐段男生。第二乐段女生,副歌男女生齐唱9、练习齐唱歌曲。10、学习了解4/4拍节奏特点,“强、弱、次强、弱”。11、学习4/4拍指挥式。12、练习边做指挥式,边唱歌曲。13、小结。3、古诗朗诵演唱会教学目标、欣赏歌曲读唐诗。、通过朗诵演唱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知道诗与歌的联系。教学设计: 一、发声练习:1、听录音欣赏歌曲读唐诗。2、再次欣

10、赏找一找歌曲的特点。3、根据标题,用自己的话来描绘场景。4、第三次欣赏,要求跟谱轻哼,以加深印象。5、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演唱活动。6、小结。第三单元 美丽的草原1、欣赏 天堂、牧民的一天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一、听音乐进教室二、师生问好三、听记:(简单的旋律)()()()方法:、师奏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将听记内容唱一唱四、念念拍拍: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刚才

11、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出示小黑板)()()、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较难),后集体评议、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请个别学生上面拍打,其余评议是否正确。、生自由练习、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按序号连起来练习五、欣赏歌曲天堂。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3、第二次播放歌曲,讨论:A、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B、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满激情,表现了对

12、家乡的无比热爱,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4、第三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用曲线画,感受音乐的起伏变化。5、完成17页填空练习,并练习唱一唱。六、欣赏歌曲牧民的一天。方法同上。七、小结。2、歌曲 美丽的夏牧场1、通过学唱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的美。 2、了解哈萨克相关的音乐文化。 一、了解新疆哈萨克族风情1、 播放歌曲美丽的夏牧场2、 第二遍听赏,同时出示歌词师:我们一起看看这首歌曲的歌词,唱到了什么山,什么河,哪些景色,你觉得这是哪个地方?3、 结合这些景致,你觉得是哪个民族?4、 介绍新疆哈萨克族师:哈萨克族生活在天山脚下,以游牧为生,是个能歌善

13、舞的民族,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手鼓(出示图片)5、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聆听音乐,说说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听赏并说说歌曲中唱到的景致。学生欣赏画面学生拍打铃鼓(随意的)跟随老师的节奏打一打铃鼓。4/40xxx| 通过学生听一听、看一看,直切本课主题。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视听结合,使学生产生好奇。结合民族音乐文化(手鼓等演奏),让学生走进哈萨克族的神奇土地,使学生在了解歌曲的同时培养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歌教学1、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同时观察旋律中哪个音出现的最多。2、 师:是的,在歌曲中,以“6”音为主的旋律都给我们感觉比较优美,再加上中速

14、的演唱速度,让歌曲更加抒情了。3、 我们一起来唱第一段歌词,找出你认为最难唱的地方。4、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你能找出你觉得最抒情的一句吗?为什么?讲述音乐知识“”6、单独哼唱“啊”(第三乐句)指导声音。7、师:同学们,这段歌词中出现了“阿肯”一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8、解释“阿肯”、相关音乐文化。三、分析处理歌曲1、 总结旋律结构特点,出示图谱。(1) 师:我们完整的把歌曲演唱一遍,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乐句,你能用自己的图谱来表示吗?(2) 老师出示图谱 2、 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3、 二度范唱师:我们的这首歌也可以用这种形式来演唱,请听。如果加快速度,

15、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5、 放歌曲玛依拉(课件)师: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哈萨克民歌玛依拉,与美丽的夏牧场作一下比较。四、总结。第四单元 欢快的舞步1、欣赏 大河之舞1、欣赏乐曲大河之舞,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2、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教学过程 3、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4、播放大河之舞音像资料,进一步感受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5、跟着电视学跳踢踏舞。6、再听音乐,感受乐曲节奏的变化。并让学生用踢踏的形式表现出来。7、小结。2、活动:1、在听赏中感受歌曲的热烈,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兴趣。2、能根据音乐的节奏,自编韵律操,表现音乐。1、复习上节

16、课相关内容。2、听赏范晓萱翻唱的歌曲稍息 立正 站好。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的节感。3、说一说歌曲的特点。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第二段。5、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6、各组表演。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8、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9、小结。3、大家一起来2、听赏孙悦演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第五单元 绿色的畅想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手拉手,地球村。1、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色事业,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平保护绿色环境。2、学会手拉手,地球村。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2、复习演唱前面学习

17、过的歌曲 。3、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4、听歌曲教唱录音(合唱)。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3、学习歌曲的曲调。三、小结第二课时歌曲绿色的歌谣。1、学会歌曲绿色的歌谣,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2、学习拍节奏特点,学会打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一、 教师谈话导入。二、学唱新歌绿色的歌谣3、学唱曲谱,找出旋律特点。4、听琴音,学唱歌曲。5、分段唱:6、练习齐唱歌曲。三、展示第三课时欣赏小乐队合奏森林狂想曲。1、初步熟悉森林狂想曲的音乐,能用竖笛或口风琴吹奏A段主

18、题。2、通过听森林狂想曲感受民族管弦乐,体会藏族、音乐风格。3、初步进行合奏森林狂想曲提高演唱的质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 教师谈话引入:二、初步欣赏森林狂想曲。1、初听音乐。(教师简介)2、让学生熟悉A、B、C各段的旋律。3、教师分别用电子琴或竖笛演奏A、B、C各段的旋律。使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知道是A段还是B段或C段。4、复听完成课本上的第一个练习。5、这首乐曲有许多地方运用了“音效”即实地录制的声音,加强了真实感,使人身临其境。(分小组共同探讨、创造、分工)。三、选择两或三个小组与教师合作,共同演绎森林狂想曲。四、在口风琴或竖笛上学习吹奏“mi”,“fa”,“sol

19、”三个音。五、随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学习吹奏森林狂想曲A段的旋律。第四课时复习唱好绿色的歌谣;演绎森林狂想曲教学目标 让学生感情丰富唱好绿色的歌谣 谈话导入:二、复习歌曲绿色的歌谣1、跟录音演唱。2、难点指导,跟伴奏带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3、过渡聆听绿色的歌谣。三、复习歌曲手拉手,地球村四、合奏练习森林狂想曲。五、教师放录音,共同欣赏,评价。第六单元 欢乐的鼓声欣赏乐曲龙腾虎跃。1、了解鼓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鼓文化的兴趣。2、欣赏鼓乐龙腾虎跃。体验、感受作品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一、模拟激越的鼓声,为音乐伴奏。二、教师谈话:出示实物(儿童玩具拨浪鼓、铃鼓、小军鼓、大鼓)指导学

20、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作用。三、欣赏引子部分。1、教师播放音乐的引子。2、学生交流听到的乐曲四、欣赏第一部分。1、体会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回答)2、教师引导学生学唱主题。3、学习鼓的节奏为主题伴奏(拍手、拍腿、用铃鼓或小军鼓)五、欣赏第二、三部分。六、完整欣赏全曲。七、简要介绍曲作者鼓乐大师李民雄。八、补充欣赏丰收锣鼓(民乐合奏)。学唱歌曲木鼓歌。1、学会歌曲木鼓歌,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能唱好歌曲中的休止音。3、熟练地演唱歌曲。 教师谈话导入课题。1、教师播放木鼓歌的录音。2、简介歌曲表现的内容。二、学习歌曲木鼓歌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练习节奏:、0、0 、 、02、

21、学习歌曲第14小节的旋律:注意歌曲中的休止符(第2、4、8、小节)用听唱法慢速练习。3、学习歌曲第912小节旋律。三、熟练地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四、分组练习。五、小组汇报展示。继续学唱歌曲木鼓歌;1、继续学唱歌曲木鼓歌能理解歌曲的意思。2、进一步熟悉木鼓歌的音乐,熟练地演唱歌曲第二段歌词。3、以快乐、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歌声,表现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师谈话:1、学习第1318小节的旋律:注意节奏的变化:出现了后十六分节奏、弱拍上出现的八分符点音符、前十六分音符。其中有重复的地方。2、反复练习918小节的旋律。3、学习第1921小节的旋律,注意两个重复出现的乐节。4、第2328小节总是出现四度的音程跳跃62、25、下滑音记号的唱法。6、完整地演唱歌曲木鼓歌的第二段歌词三、欣赏歌曲木鼓歌。1、教师播放歌曲木鼓歌。2、学生欣赏音乐,加深印象。3、分组练习展示。音乐活动“鼓声传情”1、 进一步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2、 小组竞赛活动:哪个小组知道的带“鼓”的词语多。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制作简易的鼓并创编“鼓的对话 导入部分。二、了解不同民族的鼓文化。1、看录像,内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鼓文化。2、教师播放录像(汉族秧歌舞、维吾尔族的手鼓舞、朝鲜族的长鼓舞、傣族的象脚鼓舞)3、 学生分成小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