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38.06KB ,
资源ID:809457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0945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云南的地理地势及其文化特点与旅游发展探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云南的地理地势及其文化特点与旅游发展探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 1. 云南的部分历史文化名人8 2. 云南的少数名族文化10第3章 结论11 致谢 参考文献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 依据云南地理地势与文化特点合理发展旅游业及其相关旅游文化极其必要,旅游业的发展须遵循当地理地势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势,合理安排发展当地旅游业。以其环境能容纳的游客量来发展当地旅游,更应把当地特色文化与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结合起来,发展全面的、可持续的生态文化旅游。关键词:旅游; 生态文化旅游; 旅游文化;旅游地理引言: 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旅游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旅游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生态文化旅游是传统旅游与现代旅

2、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1)。进入21世纪,旅游将是重要的娱乐产业,生态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主体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布局和发展,将自然风光、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2)。但是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许多项目由于盲目开发或规划不当而惨淡经营。本文就如何把我省建设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观光旅游大省进行规划和设计方面的探讨,以期对生态文化旅游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方法上的参考。第一章 云南的地理地势特征与旅游业发展 1.1 云南所处区域位置 云南省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

3、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 973139-1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0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八位。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约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盆地、河谷约占6,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最高海拔6740米,最抵海拔764米。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同老挝、越南毗连。从整个位置看,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连位于辽阔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东南亚半岛,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

4、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云南省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1997公里,中老段710公里,中越段1353公里。云南自古就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陆路通道。有出境公路20多条,15个民族与境外相同民族在国境线两侧居住。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国相距不远。 1.2 云南的地势概貌 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地形一般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系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地形波状起伏,平均海拔米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形。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

5、,地势险峻。南部海拔一般在米,北部在米。只是在西南部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河谷开阔,一般海拔在00一1000米,个别地区下降至米以下,是云南省主要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着地势,成扇形分别向东、东南、南流去。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高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饮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的主峰卡格博峰,海拔米;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仅米。两地直线距离约公里,高低差达多米。云南的地貌有五个特征:一是高原呈波涛状。全省相对平缓的山区只占总面积的10左右,大面积的土地高低参差,纵横起伏,但在一定范围内又有起伏和缓的高原面。二是高山峡谷相间。这个特征在滇西北

6、尤为突出。滇西北是云南主要山脉的策源地,形成著名的滇西纵谷区。高黎贡山为缅甸伊洛瓦底江的上游恩梅开江与缅甸萨尔温江的上游怒江的分水岭,怒山为怒江与老挝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的分水岭,云岭自德钦至大理为澜沧江与长江上游金沙江的分水岭,各江强烈下切,形成了极其雄伟壮观的山种骈列、高山峡谷相间的地貌形态。其中的怒江峡谷、澜沧江峡谷和金沙江峡谷,气势磅礴,山岭和峡谷的相对高差超过米,怒江峡谷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峡谷之一。在米以上的高山顶部,常有永久积雪,形成奇异、雄伟的山岳冰川地貌。金沙江虎跳涧峡谷,在玉龙雪山与哈巴雪山之间,两侧山岭矗立于江面之上,相对高差达余米,也是世界著名峡谷之一。横亘于澜沧江上的西当

7、铁索桥,海拔已达米,从桥面上至江边的卡格博峰顶端,直线距离大约只有公里,高差竟达米。在三大峡谷中,谷底是亚热带干燥气候,酷热如蒸笼,山腰则清爽宜人,山顶却终年冰雪覆盖。因此,在垂直几千米的距离内,其气候与自然景观竟相当于从广东至黑龙江跨过的纬度,为全国所仅有。三是全省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分三大阶梯递降。滇西北德钦、中甸一带是地势最高的一级梯层,滇中高原为第二梯层,南部、东南和西南部为第三梯层,平均每公里递降米。在这个大的转折地势当中,每一梯层内的地形地貌都是十分复杂的,高原面上不仅有丘状高原面、分割高原面,以及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而且还有巍然耸立的巨大山体和深切的河谷,这种分割层次同从北到南的三级

8、梯层相结合,纵横交织,把本来已经十分复杂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四是断陷盆地星罗棋布。这种盆地及高原台地,在我国西南俗称“坝子”。在云南,山坝交错的情况随处可见。他们有的成群成带分布,有的孤立的镶嵌在重峦叠幛的山地和高原之中;有的按一定方向排列,有的则无明显方向。坝子地势平坦,且常有河流蜿蜒其中,是城镇所在地及农业生产发达地区。全省面积在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小坝子个,面积在平方公里以上的坝子有个,最大的坝子在陆良县,面积为平方公里。五是山川湖泊纵横。云南不仅山多,河流湖泊也多,构成了山岭纵横,水系交织,河谷渊深,湖泊棋布的特色。天然湖泊分布滇中高原湖盆区的较多,属高海拔的淡水湖泊,像颗

9、颗明珠点缀在高原上,显得格外瑰丽晶莹。总的来说,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但由于盆地、河谷、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山原、高原相间分布,各类地貌之间条件差异很大,类型多样复杂。全省土地面积,按地形看,山地占,高原、丘陵约占,坝子(盆地、河谷)仅占。全省个县(市、区)及东川市共个行政单位中,除昆明市的五华、盘龙两个城区外,山区比重都在70以上,没有一个纯坝区县。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一的有个县(市),山区面积占一的有个县(市),占一的有个县,其余的县(市)均在以上,有个县以上的土地全是山地。1.3 云南地理地势发展旅游的优势 1.具有丰富的资源基础。以复杂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生物资源和多样性民族文

10、化为背景形成的云南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奇异性及多重景观组合优良的特点。不仅自然景观丰富多样,而且以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奇异多彩,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组合优良,相得益彰。不少景区(点)在世界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位,适宜开展多种类型的旅游活动,具有发展成为世界级旅游产品的条件。具有邻近东南亚、南亚周边国家的地缘优势。通过建设国际大通道,配合云南境内的公路、铁路、航空网和水运建设,有利于与周边国家和省区开展区域合作,并融入东南亚、南亚旅游圈。 2.旅游业发展积累了一定基础。经过多年来对旅游业的大力投入和培育,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创建了

11、一批知名度较高的精品景区景点,全省目前已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文明风景旅游示范点14个;拥有10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位居全国第三;有48个省级风景名胜区,6个省级旅游度假区,面积达1.3万平方公里,为我省国土面积的3.3,其比例位居全国前列;有昆明、大理、丽江、建水、巍山 五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保山、腾冲、威信三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全省经各级人民政府正式审定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44个,其中国家级17个、省级102个,旅游综合运输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了相对于西部其他省区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比较优势,为云南十五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12、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客源接纳国,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接待国际旅游者将达到1.37亿人次,占世界市场总份额的8%。同时,随着我国国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国内旅游需求日益扩大。这将为我省旅游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1.4云南地理地势对于旅游业发展的劣势 1、当前过渡性“双重转轨”的体制特征, 造成地区产业发展政策的不适应性和低效率。 当前过渡性“双重转轨”的体制特征,造成了制度、政策的不稳定性和不连续性,从而使我省旅游产业发展政策表现出了低适应性和低效率特征,并进而造成政策效应和发展的滞后。2、旅游业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不够完善、规范。(1)客源

13、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市场增长较快,国外市场增长缓慢;(2)客源市场不稳定,旅游需求、旅游消费有待形成现实购买力;(3)旅游产品、 要素市场发展慢,尤其是资本市场投融资渠道单一;(4)旅游市场竞争不规范, 缺乏领导,行业管理不健全;(5)特色、优势资源不能完全按市场规律配置, 市场定价不完善。3、政府在宏观上调控不力,微观上干预过多。 政府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由于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其对该项产业政策在把握和分析判断上的失误,造成其宏观调控不力;同时在微观层面上,政府又进行了较多干预,造成各微观主体的低效率和对旅游资源的浪费。 4、旅游业有效供给与需求不足并存,总量矛盾与结构性障碍突出。 旅游业具有

14、明显的周期性、季节性特征,造成其供给与需求间存在一定的缺口。从总量上看:一方面,旅游业发展尚需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其联系带动效应差。从结构上看;一方面,在旅游旺季,需求过大且时间集中,造成有效供给不足;另一方面,在淡季则表现为旅游设施的大量闲置和资源浪费。总之,其总体矛盾与结构性障碍突出。 5、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 云南旅游业定位、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尤其表现为旅游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资金短缺,融资形式单一,渠道不畅,投资主体主要集中于政府,民间投资与外国投资少。第2章 云南的名族文化特点2.1 云南的部分历史文化名人 郑和 郑和原姓马,小字三保,回族,昆明人。明

15、初入宫为宦官,赐姓郑。后从侍燕王朱棣,有功而被升为内宫监太监。世称三保太监。14051433年,郑和率27,800余人,分62艘宝船,先后七次下西洋,南至爪哇、西至波斯湾和红海、最远到赤道以南非洲东海岸,历经39个国家和地区,航程达10余万公里。此航海创举,比葡萄牙人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还早80多年,比麦哲伦环球航行早100年。对中国的航海事业具有伟大的贡献。 聂耳 聂耳(公元19121935年)原名守信,字子艺,一作紫艺。祖籍玉溪,生于昆明。中学时代即加入共青团,参加革命活动。1930年到上海,次年考入日月歌舞社任小提琴师。1933年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进

16、步音乐、戏剧、电影的创作和演出活动,并以黑天使的笔名发表艺术评论。1935年取道日本赴苏联,不幸于7月17日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溺水逝世。聂耳创作的歌曲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等30余首,集中表现当时工农群众的苦难和反抗,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坚决意志,成为中国革命之号角 其中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82年12月4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其墓在昆明西山,玉溪辟有聂耳公园昆明翠湖、西山及玉溪有聂耳雕像。 唐继尧 唐继尧 (公元18831927年)字萤

17、赓,别号东大陆主人,会泽人,清痒生。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同盟会员。1909年回滇后历任清陆军督练公所参谋处提调、陆军讲武堂教官、监督、新军管长。1912年率军北伐,任贵州都督,次年调任云南都督。19015年与蔡锷等通电全国反对袁世凯称帝,任护国都督兼第三军总司令。1917年护法运动中任靖国联军司令、元帅。1922年创建东陆大学,还支持赵藩等辑刻云南丛书。1927年月部将胡若愚、龙云、张汝骥、李选廷等发动兵变,改组省政府。月,唐病逝于昆明,葬于园通山。著有会泽首义文牍、会泽督黔文牍、会泽靖国文牍、东大陆主人言志录等。尧 (公元18831927年)字萤赓,别号东大陆主人,会泽人,清痒生。1917

18、年护法运动中任靖国联军总司令、元帅。熊庆来 熊庆来(公元18931969年)字迪之,弥勒人。曾赴比利时、法国留学,专攻数学,获硕士学位。在法发表无穷极之极函数问题等论文,崭露头角。1920年创办清华大学算学系及研究部,陆续写成高等数学分析、方程式论等著作。1932年赴苏黎世参加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后留法国从事数学研究,撰写了关于整函数与无穷极的亚纯函数等论文,其创见被学术界称之为熊氏定律 , 1934年回国,重主清华大学算学系。1937年应聘回滇担任云南大学校长12年。1949年到巴黎参加国际会议,在法治病从事数学研究。1957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员直到去世。他极为关心青年一代

19、数学人才的培养,曾发现并培养了华罗庚等知名数学家。2.2云南的少数名族文化 2.2.1云南的少数民族 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除汉族外,少数民族有25个,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云南的世居民族有15个: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全省总人口约4192万人(1999年),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在2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彝族,有400多万;人口最少的是独龙族,仅5500人。云南民族众多,其形成原因也很多,主要是因为:

20、云南地处高原,崇山峻岭,交通阻隔,各地居民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逐渐发展为不同的民族;中原和北方统治民族进入云南,也带来了一些少数民族人口;一些少数民族人口在元明清时期因避难、逃荒或其他缘故,先后从内地迁入云南。由于上述一些主要原因,使得云南成为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云南25个少数民族分布比较复杂,但突出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交错分布、大杂居、个居。全省没有一个单一的民族县(市),也没有个民族只住一个县(市),总的说来,在边疆地区分布居多;二是立体分布,与云南立体地形、立体气候相联系,总的看来,傣、壮两族主要居住在河谷地区,回、满、白、纳西、布依、水等民族主要聚居在坝区,哈尼、拉枯、

21、佤、景颇、基诺等民族居住在半山区,苗、栗、怒、独龙、藏、普米等民族主要聚居在高山区。2.2.2 少数民族艺术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 多民族所共有。大致分为宗教祭祀性节日、生产活动性节日、纪念庆祝性节日、社交娱乐性节日。 较著名的节日有: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纳西族的三朵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 僳僳僳族的刀杆节等。第三章 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知道了发展旅游业应当因地制宜,和谐发展,发挥云南地理地势的优势,力争与云南历史文化及少数名族文化相结合,让旅游与文化齐头并进,双管齐下的发展文化与旅游,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通过本

22、文的论述,我们学到了云南历史及少数民族的文化,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各式和样;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绚 丽多彩,各具特色;在语言和文化方面也有各自的语种和文字;民族节目也丰富多彩,有的民族有许多节日,有的节日则是多民族所共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绚丽多姿,博大精深。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云南旅游文化的发展。致谢 本论文是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和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的。虽然只是一门选修课,但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劳逸结合的教学方法,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卷的高尚师德以及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增强了我对少数民族文化学习的渴望,还加深了我对云南少数民族的认识,更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在此,谨向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忠心的感谢。在本论文写作过程中,同学们给了我大力的帮助和指导,是我的思路更加清晰,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 鲍威编著自助游中国 2. 贺泽劲主编中国短线休闲自助游 3.中华书局徐霞客游记 4.云南历史文化名人录 5中国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旅游 6.中国美食游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