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12.73KB ,
资源ID:810249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1024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上海世博会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上海世博会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启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千城一面、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与建筑短命往往都是表象,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城市病与经济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依存性。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提供了一个借鉴空间,它所展示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生活实践汇聚了先进理念、发展经验和实践成果,其中许多理念和经验是国外城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付出深重代价之后得出的,它们能让我们少走弯路。这里展示的案例分为4个区域,即宜居家园、可持续的城市化、历史遗产保护和利用以及建成环境的科技创新;反映了4种价值取向,即尊重市民、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和尊重科技。这些案例通过各种方案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实现了对宜居城市的追求,弘扬了绿色、环保、低碳等发展新理念。(一)伦敦案例馆伦敦案

2、例馆还有个名称叫做“零碳馆”,顾名思义,这是一栋零二氧化碳排放的建筑,其原型是贝丁顿社区。贝丁顿社区位于英国伦敦近郊,是世界首个零碳社区。这个对抗气候变化的有机循环系统通过太阳能、风能和水源热能联动,以及废料的回收利用,实现了空间内通风、制热、制冷和除温等队伍人居舒适性的各项指标。太阳能光伏板和热力电力转化器是这里绿色能源采集设备,它能收集电能供给建筑的日常照明及电器使用,收集热能转化为建筑制冷的动力;雨水收集系统供应非饮用水,太阳能热水板收集家庭用热水;剩饭剩菜经过设备处理直接发酵产生沼气后,转化成热能和电能供厨房使用;屋顶的风帽将新鲜空气不断输入每个房间,并将室内人体散发的及烹饪产生的二氧

3、化碳及热量回收以备再利用;屋顶的绿植将风帽回收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整个循环过程可谓化腐朽为神奇。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由空酒瓶装饰的天花板、旧轮胎做的桌子、废水管做的椅子、可以吃掉的餐具和冰冻的酒杯组成的零碳餐厅,令人不禁赞叹设计师变废为宝的精彩创意和绿色理念。(二)汉堡案例馆“汉堡之家”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认证的“被动房”,其原型是欧洲最大的城区重建项目之一“港口城”项目,这一项目开始于10年前,还需要10年才能竣工。通过重新设计改造,这一老城区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由大量的生态型建筑组成的大型商住社区即将拔地而起。“被动房”基本无需主动供应能量,而是通过先进技术设备的巧妙运用,将大自然的能量持

4、续地供应到建筑中来。采暖、制冷、通风和除湿的效果是通过地热泵获得的,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能够阻挡噪音,并且在不同季节有效隔绝冷暖空气,再加上对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从而实现了无需暖气和空调设备就能保持四季恒温25左右的理想效果。绿色节能建筑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能源消耗量。“被动房”的外部能源消耗量相当于普通建筑的1/10,这个数字充分说明了其神奇之处。德国汉堡这座古老的城市经过一系列科学的规划设计,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座科技创新、宜商宜居的水岸大都市,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不懈追求和卓越成就值得我们借鉴。三、上海世博会带来的启示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设立初衷就是给中国城市发展以借鉴,这里展示的

5、新技术让人目不暇接,所传达出的理念更让城市设计者受益匪浅。例如,鼓励采用“适用技术”代替需要高投入的高科技手段实现节能环保目标,强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以推进并提升城市生活的品质与水准等。(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会159年来首次以城市为主题引起了全球共鸣,是因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理念符合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人类的共同心愿。城市建设关乎人的生存、国家的发展乃至全球的未来,科学规划建设城市,弘扬城市传统文化,挖掘城市文明内涵,使城市自身特点与历史文脉相融合,成为使人们拥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空间,城市才会让生活更美好。1、历史遗迹保护。进入利物浦案例馆、西安案例馆、澳门案例馆等展馆,一段段城市记忆

6、让人们体会到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不断沉淀与积累的过程。城市文脉是历史的记忆,植根于城市文脉的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摆脱“千篇一律”的必要途径。要塑造有特色的城市空间,提高城市认知度,就必须深入分析地方文脉的精神内涵。例如,北京的大栅栏、天津的五大道、上海的城隍庙、苏州的古典园林我们如何在城市发展中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记忆,使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让城市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结合,都是世博会给予人们的重要启示。2、可持续发展战略。有人说,地球是人类向子孙后代借来的,我们肩负着让它持续运转下去的重任。温哥华案例馆、马德里案例馆、罗阿案例馆等展馆向我们立体地展示了可持续的城市化这一理念,而组成最佳实践区

7、的众多展馆都是在原来的废弃工业厂房基础上,结合上海的气候特点改建而成的,这本身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世博理念。可持续发展是国家战略的主旋律,贯彻“和谐、发展、品质”的科学发展观是大势所趋,社会的安定和谐、人民的安居乐业、经济的健康繁荣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勃勃生机。加大力度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不断提升现代文明,树立独具魅力的城市形象,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百年大计。以“政府主导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社会高度认可”为目标,以成功的新城发展案例为模板,积极探索中国城市的发展规律以及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技术方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步骤。3、因地制宜原则。城市最佳实践区可以说是当今

8、世界各国建设宜居城市的最尖端科技的集大成者。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展馆的先进技术和独特设计都是结合上海当地的气候特点加以完善而展示出来的,这些具有强烈实验性特点的技术要避免直接照搬到实践。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还不具备能够与发达国家相比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开发理念及管理水平,在低碳、绿色、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领域还处于学习探索阶段。在当前新城建设中,不可片面地推崇“拿来主义”,而要科学、谨慎地评估案例的经验和推广价值,因地制宜地制定城市发展方案。(二)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总规划师阿尔伯特斯皮尔曾说:“建设可持续的美好城市从来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9、”城市的政策与定位犹如一面旗帜指引着城市的发展方向。规划更美好的城市蓝图,创造更动人的环境面貌,实现更理想的人居生活,一切都围绕着“人”这一核心命题展开。出于对人性关怀的思考,就应该从人的感受出发来设计城市,通过更感性、更立体的塑造,让城市的形象更鲜活、更丰满、更有识别性,让地方文化和城市精神得以延续。新城建设不仅需要新技术,还需要新的设计理念和新的管理方法。世博经验给了新城设计者和建设者以启示,与前些年的盲目扩张相比,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对驱动型的内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有针对性的引导。1、上海嘉定新城。嘉定新城被列为上海市建筑节能示范区,以“回归自然”为主要路线图,建立“千米一湖、百米一林、河

10、湖相串、荷香满城”的景观生态系统。建筑网络延续了其“江南历史文化名城”的美雀,将现代建筑与文化古韵相结合。在规划上提出了“增肥、瘦身、加密、连接”的新理念。为了避免重蹈某些城市“空城化”的覆辙,嘉定新城提出了“农民就地安置,产业就地提升,发展就地预留,基础设施就地完善”的“产城融合”的设计方案,因地制宜,把新城建设成为宜居之城。2、中新天津生态城。“十一五”期间,天津初步形成了大气洋气、清新靓丽、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独具特色的城市格调,体现了其作为文化古城和国际都市的绰约风姿。有了明确的城市发展总体目标,未来五年,我们更有理由期待风格更彰显、环境更优美、绿化更立体、城市更宜居的天津。提到天津,

11、就不能不提到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为应对气候变化、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合作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和科学管理的规划理念和循环经济理念,聚合国际先进技术,大力促进清洁能源、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推动产业升级、造就宜居社区。在天津滨海新区,一座经济蓬勃、社会和谐、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生态城市正在崛起。(1)“风光互补”的路灯照明系统。丰富的太阳能与风能资源是滨海新区特有的优势,将这些可再生能源加以推广利用,建设“风光互补”的路灯照明系统,其规模在整个环渤海地区堪称最大,同时将成为生态城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示范的一大这点。这些占据生态城照明系统中60%比

12、重的节能路灯设施每年可节约的电量达到170余万千瓦时,从而极大地节约了标准煤用量,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2)绿色住宅。中新天津生态城新新家园项目在设计中整合应用了22项绿色建筑技术,例如,外墙采用挤塑聚笨板限制室内外的热传递,地下车库设置光导管减少照明能耗,采用低温热水型地板供暖技术进行分室独立温控调节等。同时,充分运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运行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使住宅建筑节约能源率达到75%,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超过10%,各种节能新技术的综合运用将为住房节省约50%的生活成本。(3)智能化变电站。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工程是国内首个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全站按照智能化变电站

13、原则进行建设,室外照明采用大功率LED太阳能照明系统,室内照明配置LED节能投光灯和LED荧光灯,充分体现了生态环保、节能低碳、绿色建筑的理念。(三)建设低碳城市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首要议题,顺应城市迅猛发展要求而产生的高能耗建筑的规划设计已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以及运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发展途径。低碳城市由此闯入了人们的视野,“绿色生态、低碳减排”日益成为设计者所追求的目标,低碳生活成为人们的推崇的时尚理念。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倡导生态可持续的设计将有助于减少对现有脆弱的自然环境的破坏

14、,进一步美化人类的居住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理想。(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的城市发展对我们自身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我们怎样对待地球,地球就会怎样回报我们,切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为子孙万代造福。正如上海宣言中所说,和谐城市应该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的合理有序、自我更新、充满活力的城市生命体;和谐城市应该是生态环境友好、经济集约高效、社会公平和睦的城市综合体。面向未来的生态文明、包容协调的增长方式、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职能便捷的信息社会、开放共享的多元文化、亲睦友善的宜居社区、均衡协调的城乡关系上海世博会为我们拒绝了一幅幅城市发展的美好蓝图,相信我们能够找到治愈“城市病”的良方,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