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6.08KB ,
资源ID:8230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230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生命的河流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生命的河流Word下载.docx

1、當時,席慕蓉已經以包括荷花為主題的系列畫作聞名畫壇,在文壇上,她的詩集從七里香、無怨的青春等等,開創了空前銷售成績,讀者群從台灣、大陸到海外的華人世界,甚至到了蒙古。報紙副刊上,不時看到她細膩的針筆畫配上婉美的詩作。然而,我卻一直到讀了荷田手記,才受到她文字力量的撞擊,因為,在短短的文章中,她舖展出一個絕大數女子所望塵莫及的生活及心靈世界。於是,開始覺得她特別。逐漸地知道,她的特別來自許多方面。席慕蓉,蒙古名字是穆倫席連勃,父親是察哈爾盟明安旗,母親是昭烏達盟克什克騰旗,皆是貴冑之後。但席慕蓉不在蒙古出生,而是在四川,後來也住過南京。因為戰亂,他於民國三十八年隨父母遷至香港,一直到四十三年遷至

2、台灣,考入北二女(今中山女高)就讀初中二年級。其後,進入台北師範藝術科,師大藝術系。民國五十二年畢業後,次年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進修,入油畫高級班,並結識了劉海北先生。民國五十七年,兩人在比利時結婚,五十九年回國任教新竹師專美術科。席慕蓉的特別之一是,她是蒙古人,又是貴冑之後,雖然自幼未曾在自己的故鄉成長,但由於父母親家族與故土間千絲萬縷的情感牽連;她的伯父甚至還因內蒙古的政治運動,遭到日本人暗殺,因此,在她的成長過程中,精神上的鄉愁是隨著她對父母親的孺慕之情與日俱增,她自己甚至說過:深藏在我們心中,有一種很奇怪的集體的潛意識,影響了每一個族群的價值判斷。心理學家說它是由遺傳的力量所

3、形成的心靈傾向。也就是說,去愛自己的鄉土,原來並不是可以經由理智或者意志來控制的行為。 江山有待風裏的哈達由遺傳而來的蒙古文化,以及自己成長所接受到的漢文化,乃至教育而來的西方文化,在她身上自然匯集,使她成為一個具有多文化背景的人。因為家世的因素,席慕蓉有機會得到完整的教育,由教育所獲得而來的知識,固然成為她強大力量的來源,更重要的是,從席慕蓉的家庭教育,乃至日後她走入婚姻生活,她所受到的都是極為平權的對待,父親或丈夫對她全然的愛與包容。由於一直在平權與愛的氛圍中生活,養成她一種獨特的氣質,就是素樸、真摯、寬容、趨向美好的事物,當然,她自己也擁有很多愛的能力。而這種未經扭曲、自然天成的性格,在

4、社會化的人群結構中,不免顯得格格不入,甚至不知輕重,所幸,席慕蓉是特別的,她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在接近二十年之後的此刻,重新回過頭來審視這些詩,恍如面對生命裡無法言傳去又復返的召喚,是要用直覺去感知的一種存在,是很難形容的一種疼痛,微顫微寒而確實又微帶甘美的戰慄;而在這一切之間,我終於又重新碰觸到那幾乎已經隱而不見、卻又從來不曾離開片刻的初心。初心恆在,依舊素樸謙卑。七里香新版序再次感受到席慕蓉的與眾不同,是初次拜訪她位於三芝鄉間的家,大約也是在民國八十五年,那時,我為了寫一篇文壇名人夫妻家庭生活的報導,和攝影記者一起去拜訪她和劉海北教授。印象中,她的家整理得很清爽舒適,屋後眺望出去,有青翠

5、的田園風光。採訪結束後,我們準備告辭,她留我們吃午飯,雖然那時已近中午,她家離台北又滿遠,但初次見面,實在不好意思留下來打擾。不過,她自在地說:很簡單,就吃水餃而已。既然不太麻煩,我和攝影記者便恭敬不如從命,於是劉海北先生便開始下水餃。熱騰騰的水餃端上桌後,她說:我們偶爾吃冷凍水餃。水餃確是一般,但他們卻拿來一瓶沾醋,那瓶白醋有著造型特別的高頸瓶身,透明的玻璃瓶器裡,置有多種顏色的香草,香草在白醋中曳動,非常好看。冷凍水餃沾香草醋,味覺上沒特別,但視覺上卻充滿了美,當下覺得,這兩個人怎麼這麼會過生活。餐畢,席慕蓉讓我們看看她的蒐藏品,她拉開櫥櫃的抽屜,裡面鋪排著好些蒙古小刀,刀柄有精細的鑲工,

6、然後,她又拿起一個用珊瑚編成的嘉絲勒(蒙古婦女出嫁時所戴的頭飾),當她開始向我們解說時,眼眶一紅,當著我們兩個初次見面的採訪記者,眼淚撲簌簌地便掉下來,當下,讓我見到她的真性情,明白在她幸福的生活背後,內心的惆悵與委屈。從此,我們成為心靈上的朋友。而每回聞到草葉的清香,看到潮汐的漲落,就會想到那些我曾經擁有過的幸福時刻。不管時光如何飛馳,景物如何變換,大自然裡有些事物卻是永遠不變的,而我曾經努力生活過的記憶也永遠在那裡,每回翻尋,每回仍在,這樣的生命,你教我怎能不熱愛?當然,我的朋友們也可以說,不管我如何努力,我仍然是在黃粱夢裡,一切仍然會逐漸逐漸地過去。可是,總有一些什麼會留下來的吧,我雖然

7、不能很清楚地知道那會是些什麼樣的事物,我卻深信,一切的努力都絕不會是白費的。在綿延不絕的黃粱夢裡,一定也會有喜歡我並且和我有著相同心思的女子吧當她在千年之後翻閱我的札記時,一定也會欣喜地發現,儘管這麼多年已經過去了,儘管世間依然無法避免仇恨和爭戰,可是只要草葉間依然有清香,潮汐依然按時升落,所有的痛苦就比較容易忍受,而生命仍然是值得信任與值得熱愛的吧。那麼,我們還有什麼遺憾的呢?有一首歌黃粱夢裡2、席慕蓉的前期散文從成長的痕跡到寫生者以寫生者做為席慕蓉散文前後期的分界討論,其實是有跡可循的,因為在寫生者出版三個月之後,她首次回到日思夜想的原鄉蒙古高原。其後,她所出版的散文集已跳脫先前的風格,大

8、抵以蒙古文化關懷為主題。如果生命真如一條河流,在這本書之前,我的心曾經是那樣謙卑而又安靜,倒映著幽谷裡的山光與雲影,戰戰兢兢地提筆,努力想要成為一個稱職的寫生者。對人間的善意,當年的我,曾經有過多麼熱烈而又天真的回應啊!而此刻,我已來到無邊遼闊的出海口,沙岸無人,靜夜無聲,長路上的呼喚都已逐一消逝,在星光之下回顧,生命裡的這塊界石竟然如此清晰而又完整,不禁悲喜交集,無限珍惜。寫生者界石 席慕蓉初期的散文作品,按出版序,有成長的痕跡、畫出心中的彩虹、有一首歌、同心集(與劉海北合著)、寫給幸福、信物、寫生者。這幾本書大抵展現了她從比利時回國之後,一直到民國七十八年,踏上蒙古原鄉前,十幾年的生活情形

9、。做為一種文類,散文比其他文體更真實性,它不似小說充滿了虛構性,若說文如其人,那麼從散文中,更易窺得作者的內心世界。席慕蓉自己曾說過:對我來說,一篇好的散文,必須真摯與動人。我也許不會反對用虛構的方式去求得動人的效果,但是,如果這篇散文是出自於作者真實的人生體驗,那真摯給我的感動就會加了好幾倍。一 篇好的散文也許根本來不及去考慮那裡是真實那裡要虛構的問題。一位好的作者其實是活在他的每一篇作品之中,無關題材的選擇與篇幅的大小。人間煙火玫瑰的灰燼因此,光從席慕蓉的這幾本書名,我們便可輕易地解出:做為一個寫生者,在成長的痕跡中,她哼一首歌,畫出心中的彩虹,書寫著幸福的日子。在這段時期,席慕蓉為人師、

10、為人婦、為人母,生活忙碌而充實,我們看到一個為了送熱便當到學校給孩子,而揮汗走在田埂小路的年輕母親形象,也看到了一個為了捕捉野生花樹姿態而深山獨行的畫家身影。更讀到了在字裡行間不斷傾訴對周遭老師朋友感謝的有情之人。席慕蓉在這段時期的散文書寫,大抵可歸為幾個方向,其一,是關於親情的,如劉家酢醬麵、主婦生涯、星期天的早晨,以及副題為寫給年輕母親的信的畫出心中的彩虹等等,她在相關的文章中談到孩子的教育,親子互動,家中寵物,以及自己為家庭主婦的心情,本來這些都是尋常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但她卻能從尋常的日子中尋找到一種自嘲,一種美感,乃自屬於私密或心靈的自由,正因如此,使得她的親情散文不至於落入窠臼。譬如

11、:前幾年,孩子小時,白天在報紙上看到聯合報的記者陳長華,在副刊上寫了一篇短文,說荷花又開了,在植物園的荷池旁有多少美麗的景致。看著看著,心裡竟妒忌起她來。到了晚上,孩子餓了哭著醒來,我一面沖奶,一面狼狽地照顧著,也仍然只有一個念頭在心裡:明年荷花開時,一定要去畫。到了第二年,果然早早地去了,好幾個炎熱的下午,對著滿池的荷,狠狠地畫了幾張,心病就好了。要再犯病,大概就是下一季的事了。成長的痕跡花的聯想又如:在我心裡,我是怎樣愛戀著這繽紛的人間世啊!卻又怎樣戰戰兢兢地在享用著每一分和每一秒。我是怎樣慷慨地想和朋友分享著一切,卻又緊緊守住一個孤獨的角落,從不肯輕易開啟。對著迎面而來的歡樂與幸福,我心

12、中是怎樣欣喜又怎樣惶懼啊!菜葉一層一層地剝下去,顏色越來越淺,水份卻越來越多。我也正一層一層地將我自己剝開,想知道,到底哪一層才是真正的我?是那個快快樂樂地做著妻子,做著母親的婦人嗎?還是那個謹謹慎慎地做著學生,做著老師的女子呢?是那個在畫室裡一筆一筆地畫著油畫的婦人嗎?還是那個在燈下一個字一個字地記著日記的女子呢?是那個在暮色裡,手抱著一束百合,會無端地淚落如雨的婦人嗎?還是那一個獨自騎著車,在迂迴的山路上,微笑地追著月亮走的女子呢?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到底哪一個我才是真正的我呢?而我對這個世界熱愛與珍惜,又有誰能真正明白?誰肯真正相信呢?菜葉剝到最後,越來越緊,終於只剩下一個小小的嫩

13、而多汁的菜心。我把它放在砧板上,一刀切下去,淚水也跟著湧了出來。有一首歌星期六的早上其次是關於自然書寫的,尤其是花,席慕蓉自述非常喜歡成叢成叢的花。因為繪畫訓練,使得席慕蓉擅長於敘述色彩和形狀,她的散文裡對自然山色的描述,十分傳神與精采,宛如一幅畫面呈現在眼前如:野生的花樹粗獷而又嫵媚,給人一種很奇妙的感覺。疏朗的枝幹直直向上生長再向四周分叉,枝椏層疊間彷彿毫無顧忌、毫無章法,灰綠的葉莖上長滿絨毛,如果在不開花的季節遇到,不過是些一無可觀的雜樹而已。但是,當花苞密集叢生在枝頭,當薄薄的花瓣逐朵迴旋開展,顏色從純白到淺紅到淡紅,單瓣的山芙蓉彷彿在秋日的山間演出了一場又一場飄忽的夢境,讓經過的旅人

14、好像也不得不心中飄忽起來。寫生者山芙蓉此外,席慕蓉也不時在作品中書寫她對時間消逝的感喟,她說時間如河流、如飛矢,當然意指一去不返以及飛快的感覺,在名為時光九篇的詩集中,她甚至將書獻給時光那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君王,時光是不敗的君王,那麼被時光擊潰而衰敗的生命,到頭來能擁有的只有記憶而已。我是一個喜歡回顧的人。走在山林裡,喜歡回頭,總覺得風景在來的路上特別好看。開車的時候,愛看後望鏡,覺得鏡裡的景色另有一種蒼茫之感。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個轉折,每一次變換,都會使我無限依戀,頻頻回顧。我喜歡回顧,是因為我不喜歡忘記。我總認為,在世間,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時刻似乎都有一種特定的安排,在當時也許不覺得

15、,但是在以後回想起來,卻都有一種深意。我有過許多美麗的時刻,實在捨不得將它們忘記。成長的痕跡自序由於多情善感,席慕蓉的淚水也不時盈現在字裡行間,這股淚水不單是對生命裡一些事物的感動,有時是為藝術價值之尊崇而動容。我一直相信,一個創作者所能做到和所要做到的,應該就只是盡力去呈現他自己而已。但是,要讓這個自己能夠完整和圓滿地呈現出來,要在一件作品裡,把所有的思路與感觸都清清楚楚、脈絡分明地傳達出來,卻又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那天下午,我站在紐約的現代美術館裡,長途飛行之後,最想見到的第一張畫仍然是莫內的大幅睡蓮。當那熟悉的波光與花影迎面襲來的時候,我心中無限酸楚,熱淚奪眶而出,我終於明白了,在這世間

16、,所謂的完整的傳達,其實是不可能的。寫生者睡蓮也常因面對故鄉的人情風土,而百感交集,如在上海博物館裡觀賞正在展出內蒙古文物考古精品展時:第一次站在黃玉龍的前面,用鉛筆順著玉器優美的弧形外緣勾勒的時候,眼淚竟然不聽話地湧了出來。幸好身邊沒有人,早上九點半,才剛開館不久,觀眾還不算多。我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這麼激動,一面畫,一面騰出手來擦拭,淚水卻依然悄悄地順著臉頰流了下來。是因為這是從母親家鄉的大地上出土的古物嗎?昭烏達盟這個名字如今已經改稱赤峰市了,然而,不管地名如何變換,這遠在六千年之前的紅山文化,卻真真確確是蒙古高原上先民的美麗記憶啊!金色的馬鞍真理使爾自由3、席慕蓉的後期散文從我的家在高原

17、上到人間煙火從一九八九年秋天初次返回魂牽夢縈的故鄉蒙古,之後,席慕蓉出版的七本散文集:我的家在高原上、江山有待、黃牛、玫瑰、飛魚、大雁之歌、金色的馬鞍、諾恩吉雅我的蒙古筆記、人間煙火,前六本大都與蒙古有關。經過了十幾年,每年平均二次以上,宛如大雁般的往往返返,同樣以蒙古為書寫主題,但作者的心境卻已大異其趣。從一開始充滿了好奇,甚至還帶有點觀光客的心情,席慕蓉盡職地做著觀光者的功課,如攝影,地理環境介紹,甚至怕讀者對蒙古的環境太陌生,而重複地介紹,而她自己也是一上火車我就被列車上掛著的站名表所迷惑住了,這些又陌生又親切的地名啊!搭上從北京到莫斯科的國際列車,她從北京,經南口、居庸關、青龍橋、康庄

18、、張家口、大同、集寧、二連,出中國國境,往札門烏德,經賽音山達、喬伊爾到蒙古國的首都烏蘭巴托。在初履故鄉時,我們讀到她所介紹的宗教信仰、敖包文化、游牧文化及黑森林,雖然她努力要去追尋父母親口中的美麗記憶,但物換星移,加上政治上的浩劫,許多山川早已面目全非,連父親記憶中的宅院也不復見。就是那裡,曾經有過千匹良駒,曾經有過無數潔白乖馴的羊群,曾經有過許多生龍活虎般的騎士在草原上奔馳,曾經有過不熄的理想,曾經有過極痛的犧牲,曾經因此而在蒙古近代史裡留下了名字的那個家族啊!就在那裡,已成廢墟。 我慢慢走下丘陵,往前方一步一步地走過去。奇怪的是,在那個時候,我並沒有流淚,只是不斷在心裡向自己重複地說著:

19、幸好父親沒來!幸好我沒有堅持一定要他和我一起回來!原野空無人跡,斜陽把我們的影子逐漸拉長。我終於走到那塊三角形的土地上,低頭向腳下仔細端詳,這裡確實已經是一處片瓦不存的沙地了。但是,這中間也不過只是幾十年的光景,要讓從前那些建築從這塊土地上完全消失,光靠時間,恐怕還是辦不到的罷?是些什麼人?在什麼年代裡?因為什麼原因?決定前來把這裡夷為平地的呢?我的家在高原上今夕何夕站在旁觀者的立場,席慕蓉慶幸父親沒有返鄉,再因為她對蒙古沒有真正的記憶,語言不通,偶爾不免有局外之感,無能真正融入其中。然而,血濃於水的情感畢竟強過一切,她對蒙古的歷史背景、生活文化充滿了欲解的渴望,這個渴望促使她不斷地前往,也因

20、此,她自己和蒙古這塊土地開始發生記憶。山崗坡度很陡,登臨之後,可以看得極遠,然而不管看出去多遠,都只見丘陵起伏,芳草遍野,天與地之間只有一條空蕩蕩的地平線,安靜並且寂寥。可是,當敖包祭典開始之後,只覺得風颳得越來越緊,怎麼也不肯停息;濃雲在空中聚集,一波接一波撼人欲倒的強風從四面八方撲天蓋地而來,彷彿天地神祇和祖先的英靈都從遙遠的源頭,從莽莽黑森林覆蓋著的叢山聖域呼嘯前來,我心不禁戰慄,而在畏懼之中又感受到一種孺慕般的溫暖。就是那個時候,我開始察覺,還鄉原來並不是旅程的終結,反而是一條探索的長路的起點,千種求知的願望從此鋪展開去,而對這個民族的夢想,成為心中永遠無法填滿的深淵。那該是來自黑森林

21、的召喚罷?江山有待黑森林席慕蓉不但和蒙古發生記憶,隨著她對那塊土地涉入愈深,她也迅速地和它過往的辛酸記憶連結起來,在丹僧叔叔一個喀爾瑪克蒙古人的一生,她用了較多篇幅敘述了蒙古高原上的蒙古人,以及其中土爾扈特蒙古人從十八世紀開始,受到政治迫害,從天上往西方不斷遷徙,人丁凋落的悲參命運。在此階段的書寫,我們仍可從字裡行間不時捕捉到席慕蓉滴落的淚水。不同於前期的感傷、惆悵、喜悅、幸福的淚,此時,席慕蓉的淚水中夾雜的是不甘心、不滿,甚至憤怒的情緒。她不甘心的是蒙古文化的逐漸滅絕。她不滿的是蒙古地理的遭破壞。她憤怒的是蒙古歷史的被扭曲。那時我剛開始往返蒙古高原,對於內蒙古的一切,有著太多的困惑,很需要和

22、人傾談。歷史的詮釋權一旦不在自己手中,整個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全部變得面目模糊,即使是書上印的白紙黑字,也不知道該要相信那一部分才好?也許只有學者才能給我解答?金色的馬鞍在巴比倫河邊同樣的,在這一階段的散文,席慕蓉也延續了她的時間感,不同於以往,心裡對時間的消逝很著急,很無奈,嘴上又要不時提醒自己不要急,慢慢來。的家常。此時,面對種族長河般的大歷史,面對無與倫比的大勳業,面對無力扭轉的大浩劫,她沉澱、安定下來,她知道能做想做的事急也急不來,因為這將窮她畢生的時間。即使在一件只有幾公分大小的飾牌上,我們也可以感覺出這種在大自然的生物鏈上無可奈何的悲劇,在毀滅與求生之間所迸發出來的內在的生命力。

23、而由於這種種矛盾所激發的美感,匈奴的藝術家們成就了青銅時代最獨特的一頁,使得今日的我們猶能在亙古的悲涼之中,品味著剎那間的完整與不可分割。在空間與時間的交會點上,有幸能夠接觸到這一切與美有關的訊息,真如一副金色的馬鞍,可以作為心靈上的憑藉,也引導著我在通往原鄉的長路上慢慢地找到了新的方向。金色的馬鞍代序4、結語席慕蓉的作品裡常常出現河的意象,這河或是地理上的;或是時間上;或是心靈上,無論如何,隨著她筆下的河域,我們穿過了蒙古草原,走進了她生命的長河。對席慕蓉而言,有幾條河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她的母親之河希喇穆倫河,因為這條河源自她母親的家鄉,流過她母親的年輕歲月,有太多母系家族的記憶。其一是她父

24、親在異鄉的河萊茵河,這條河貫穿她年輕歲月在歐洲讀書時和父親的情感交流,沿著這條河,她和父親有過無數次關於故鄉記憶的談話,也沿著這條河邊,她捧回了父親的骨灰。席慕蓉曾因為自己的文化背景感到無奈、悵惘、牽扯,她說:半生以來,一直在我心中互相牽扯互相僵持的兩種文化彷彿在同時開始流動,安靜而又緩慢地,逐漸變成了兩條渾厚的江流流過冰封已久的大地,一條是我血源深處無限戀慕的充滿了神話與傳說的黃河,一條是我生於斯長於斯從她的懷抱裡得到了所有知識的長江,而我竟然剛好站在兩條河流的交會點上。有那一塊土地能夠在同時擁有北方與南國無盡深情的灌溉而不變成沃野?有那一種恰當的詞句可以形容這樣難得的際遇?黃河、長江便是席慕蓉自己的河,不僅如此,希喇穆倫河、萊茵河、土拉河也都匯入了她自己的河域。雖然父母已逝,但席慕蓉循由多年的追尋,卻將原鄉所有的細支脈流匯聚起來,自己儼是另一條有活水源頭的母河,宛如她的蒙古名字穆倫大河之意。這條新生的母河將承載著多元的文化記憶,壯闊入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