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6.09KB ,
资源ID:8255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255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2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期末检测卷2Word文档格式.docx

1、你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但在我的故乡那里这些都没有。除了在城里或山上是用轿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船有两种,普通坐的都是“乌蓬船”,白蓬的大抵作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别的风趣,但是你总不便坐,所以我也就可以不说了。乌蓬船大的为“四明瓦”,小的为脚划船亦称小船。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蓬是半圆形的,用竹片编成,中夹竹箬,上涂黑油;再两扇“定蓬”之间放着一扇遮阳,也是半圆的,木作格子,嵌着一片片的小鱼鳞,径约一寸,颇有点透明,略似玻璃而坚韧耐用,这就称为明瓦。三明瓦者,谓其中仓有两道,后仓有一道明瓦也。船尾用橹,大抵两支,船首有竹篙,用以定船。

2、船头着眉目,壮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唯白蓬船则无之。三道船篷之高大可以使你直立,舱宽可以放下一顶方桌,四个人坐着打麻将,这个恐怕你也已学会了罢?小船则真是一叶扁舟,你坐在船底席上,蓬顶离你的头有两三寸,你的两手可以搁在左右的舷上,还把手露出在外边。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田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而且遇着风浪,或是坐得稍不小心,就会船底朝天,发生危险,但是也颇有趣味,是水乡的一种特色。不过你总不必去坐,最好还是坐那三道船罢。 你如坐船出去,可是不能像坐电车的那样性急,立刻盼望走到。倘如出城,走三四十里路,(我们那里的里程很短的,一里才及英里三分之一),来回总要预备一天

3、。你坐在船上,应该是游山的态度,看看四周物色,随处可见的山,岸旁的乌桕,河边的红蓼和白苹,鱼舍,各式各样的桥,困倦的时候睡在舱中拿出随笔来看,或者冲一碗清茶喝喝。偏门外的鉴湖一带,贺家池,壶殇左近,我都是喜欢的,或者往娄公埠骑驴去游兰亭(但我劝你还是步行,骑驴或者于你不很相宜),到得暮色苍然的时候进城上都挂着薜荔的东门来,倒是颇有趣味的事。倘若路上不平静,你往杭州去时可于下午开船,黄昏时候的景色正最好看,只可惜这一带地方的名字我都忘记了。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也都很有意思。雇一只船到乡下去看庙戏,可以了解中国旧戏的真趣味,而且在船上行动自如,要看就看,

4、要睡就睡,要喝酒就喝酒,我觉得也可以算是理想的行乐法。只可惜讲维新以来这些演剧与迎会都已禁止,中产阶级的低能人别在“布业会馆”等处建起“海式”的戏场来,请大家买票看上海的猫儿戏。这些地方你千万不要去。你到我那故乡,恐怕没有一个人认得,我又因为在教书不能陪你去玩,坐夜船,谈闲天,实在抱歉而且惆怅。川岛君夫妇现在山下,本来可以给你介绍,但是你到那里的时候他们恐怕已经离开故乡了。(节选周作人乌篷船) 5.下列关于“乌篷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乌篷船按种类分为两类:一类是蓬涂黑漆的,一类是蓬涂白漆的。涂白漆的专作航船用,可乘坐远行;涂黑漆的,只作附近游览之用。 B.乌篷船按大小可分为三种:大

5、的叫“四明瓦”,次之为“三明瓦”,最小的称“脚划船”。 C.以“明瓦”作船名,本是一种借代称谓,也可用于与它船相区别,如“三明瓦”是指船上“中仓有两道,后仓有一道明瓦也”,与“四明瓦”不同。 D.船头着眉目,壮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这种雕饰唯乌篷船具有。 6.关于乘坐乌篷船的常识,下面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乘坐乌篷船,可远行,可近游;可昼观,可夜闻;可饮酒,可品茗,行动自如。 B.乘坐乌篷船,不可性急,应有“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的超然心态。 C.乘坐脚划船,可尽情享受江南水乡情趣,但一定注意危险,不可把两手露出在外边。 D.乌篷船中以乘坐“三明瓦”最为适宜,一者乘坐

6、尽可悠闲,二者很少危险。 7.下列理解与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般头着眉头,状如老虎,但似在微笑,颇滑稽而不可怕。”廖廖数谏,为乌篷船披了一片民间工艺美术的稚拙浑朴的衣裳。 B.“在这种船里仿佛是在水面上坐,靠近日岸去时泥土便和你的眼鼻接近。”一个特写镜头,尽摄乘脚划船(亦称小船)会有的特殊感觉和视觉。 C.“夜间睡在舱中,听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致,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D.本文从开头至结尾,没有对家乡景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所以使得本文显得琐细和平淡,读之乏味,如同嚼蜡。 8.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7、A.“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印证了朝少功的观点“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 B.“不过你总不必去坐,最好还是坐那三道船罢”,透露出作者在儿时对“三道船”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这个道理。 C.“但我劝你还是步行,骑驴或者于你不很相宜”等这些话语,是出于对一个外乡朋友周到的提示和关心,体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亲密友谊。 D.“这些地方你千万不要去”,这是作者对“布业会馆”里上海的猫儿戏的讥评,表达了一种陶然忘机,置身物外,松驰心灵,反璞归真的美。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

8、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日:“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日:“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9、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蒙茸:杂乱的草。虬龙:指盘曲而古老的树。冯夷:传说中的水神。畴昔:往日。这里指昨日。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顾安所得酒乎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B.履巉岩,披蒙茸至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C.适有孤鹤,横江东来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D.攀栖鹘之危巢正襟危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

10、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归而谋诸妇侣鱼虾而友麋鹿 B.凛乎其不可留也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C.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醉则更相枕以卧 D.予亦悄然而悲揉使之然也 11.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用白描手法写景的一组是: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时夜将来,四顾寂寥 曾明月之几何山鸣谷应,风起云涌 A.B.C.D. 12.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 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 C.作者在散

11、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 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 第卷(各类题型,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所学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如此良夜何?(2分) 译文:_ (2)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4分) (3)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3分)。译文: 14.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

12、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宋之问被贬到泷(shung)州(今广东罗定),因为不适应当地恶劣的自然条件,在没有得到皇帝赦令的情况下就擅自逃离泷州。在回故乡的路上,经过汉江,写下这首诗。汉江,指湖北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 (1)请分析一二句中“断”与“复”两字的妙用。 _ (2)按照常情,三四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而作者却完全出乎常情地写成“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你认为这样写合情理吗?为什么? 15.默写下列各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两小题,4分)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苏轼前赤壁赋) (2)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

13、)_,_。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五、(20分) 漂泊者的故乡 刘墉 归乡 到阿拉斯加靠近北极圈的费尔班克去,偌大的巴士里,只有我这么一位乘客。 窗外除了远处仍然覆着白雪的山头,四面望去全是杉树林,那些树又都长不大,好像上面有什么力量压着,全不到5米高。 “树长不高的!上面是雪,下面是冰,即使在夏天,往下挖,没几尺就是冰冻层了,”中年的女司机对我一笑,“一年只有4个月不下雪。 “在这儿生活,寂寞不寂寞?”我问她。 “不寂寞,我有8个孩子。从17岁开始生,现在老大都30了,”她又回头一笑,“下月抱第7个孙子。 “他们都到南边去了吧?”“不,全在费尔班克。 “

14、没一个到美国本土去?”“去玩过,都回来了,受不了外面的拥挤和吵闹,还有污染。”她突然发出一串大笑,“信不信?这里是天堂,一个鸟不生蛋的天堂。天堂不一定是沃土,沃土不一定是天堂。 守土 电视上转播奥运会体操比赛。特别为夺得男子团体金牌的俄国队名教练阿卡耶夫作了专题报道。 20多年来,阿卡耶夫为俄国训练出许许多多体操名将,一个个拿到奥运奖牌,又一个个移民欧美。 对欧美那些富裕国家,争取顶尖好手“入籍”,是他们不遗余力的事,只要想跳槽,几乎立刻就能办成。于是那些跳槽的选手,一个个换了护照,拿了高薪,住了华厦,代表其他国家出赛,或担任其他国家的教练。 但是,阿卡耶夫仍然留在俄国住小小的房子,拿不高的月

15、薪。 “谁说俄国穷苦、没前途?”阿卡耶夫在电视上说,“我就爱它。 现场转播,也特别拍摄了以前受教于阿卡耶夫,而今代表其他国家参赛的选手的画面。 镜头运用得很妙,远远带到阿卡耶夫不时抬头远眺“老学生”的特写。老学生从平衡木上摔下来了。 阿卡耶夫的脸色一震。 我不知道他的感觉,是喜,是悲?还是再一次失落?我猜想,阿卡耶夫会不会心里暗骂:“谁让你不留在自己的土地上? 离乡10年前认识了一位从苏州来的青年画家,他抱着一叠作品四处兜售,画的都是“水乡”。氤氲的水气、蒙蒙的雨丝、撑着伞的村妇,在青瓦白墙的杏花村里,美极了。 隔两年,又遇到他,画价涨了不少,画的依然是“杏花春雨江南”,用的依然是宣纸、徽墨,

16、只是感觉差多了。 “离开小时候长大的土地,只好拿以前的旧稿子改造,lsquo;空想总不如lsquo;眼看的变化多。”画家倒也坦白。 最近逛画廊,又见到他,江南的雨景成了纽约的高楼,凄迷的水色成了十里红尘的灯火,透过水墨的技巧,把纽约的风景画活了。 “我找到了另一块土地,”他得意地说,“何必执著在一个地方? 归乡与离乡 故乡就像母亲,有的人会守着母亲一辈子。有的人小时候虽然爱妈妈,到了叛逆期,却看母亲不顺眼,急着离开家。也有人在孤儿院长大,从来不知道母亲是谁、家在哪里。 我常想,到底是那“安土重迁”,守着故土一辈子的人对,抑或“志在四方”,早早就离乡背井、出去打天下,甚至一辈子不再归乡的人对?

17、“故乡”,英文说得好,是Hometown也是Birthplace,家在哪里,哪里就可以是故乡;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不一定是父母的故乡。正因此,我们才不住在“周口店”;也正因此,世代的人类,才会东南西北地漂泊,创造了多样的文化。故乡,本来就不该执著在一个地方。 有人总盼着归乡,有人常盼着离乡。归乡是去寻找自己的故乡,离乡是为子女创造另一个故乡。 这世上有几人,知道他的祖先是从哪里漂泊来? 这世间有几人,知道他的子孙将往哪里漂泊去? 只知道:在这漂泊与漂泊之间,我们有了家。 对于漂泊者而言,上一个家,就是故乡。 16.“偌大的巴士里,只有我这么一位乘客”,蕴含的

18、意思是什么?“天堂不一定是沃土,沃土不一定是天堂”应如何理解?(5分) (1)_ _(3分) (2)_ _(2分) 17.成绩斐然的阿卡耶夫为什么不像他的“老学生”一样移民欧美,反而还为移民欧美的“老学生从平衡木上摔下来”而“脸色一震”?你是怎样理解的? _ _(2分) _(3分) 18.作者写到从苏州来的青年画家三次不同的表现,意在说明了什么问题?试简要分析回答。(6分) 1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当前流浪潮席卷天下,作者及时对这一现象进行心理剖析,体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和社会责任感。 B.本文围绕中心采用了蒙太奇的手法,表达了一种独到的哲理观:故乡是从异乡演变而

19、来,是祖先流浪的最后一站。 C.“在这漂泊与漂泊之间,我们有了家”,意在告诉我们家是不固定的,她是随着人的工作生活等因素变化而迁徙的。同时也照应了题目。 D.虽然作者不能肯定“安土重迁”对还是“离乡背井”对,但是从“正因此,我们才不住在lsquo;周口店;也正因此,世代的人类,才会东南西北地漂泊,创造了多样的文化”句上看,作者更多的是赞成“离乡背井”。 E.读刘塘作品,如品香茗,善用生活事例,道出人性的真善美丑,尤其是文章结尾,总留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六、(13分) 20.根据下列语段的描述,请把后面的诗句分别填入语段中的空白处,做到前后语意一致。 流浪天下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

20、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有的侘傺而归,以家自慰,“_”(1)。有的春花秋月,流连光景,“_”(2)。有的倦于奔竞,跳出名利场,远离是非地,“_”(3)。有的素性恬淡,误触尘网,誓归田园,“_”(4)。但要达到这境界,至少得有几亩薄田,三间茅舍作退步,否则就只好寄人篱下,终老他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不如家池上,乐逸无忧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依次填入文中(1)-(4)处的诗句是:_(只填序号) 21.根据示例,仿译所给诗句。 例: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译:野豌豆苗采几把,一些豆苗刚发芽。想回家啊难回家,岁末又将来临啦。没有屋来没有家,只因匈奴太凶煞。没有空闲坐下来,只因匈奴久徘徊。 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注:刚:将老而粗硬。阳:指农历十月,现在农历十月还称“小阳春”。盬:止息。启处:同“启居”。孔:甚,很。疚:病,苦痛。不来:无人慰问。来,慰劳,劝勉。_ _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