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7.83KB ,
资源ID:82900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2900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黄石西塞山导游词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黄石西塞山导游词Word文件下载.docx

1、北望亭、双观亭、桃花亭、牡丹亭、画廊、元真子钓鱼台、桃花古洞、三国古栈道、龙窟寺等。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西塞山了,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进景区参观! 桃花古洞 首先我们就来到了桃花古洞,它在西塞山北侧临江的陡壁间,洞高约3米,上圆下方,形如庙门,入内2米处被钟乳石封闭,传说是唐代诗人张忠和隐居钓鱼时休息或避雨躲风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洞门刻有“桃花古洞”四个字。1985年,去古洞必经之险道“一线峡”被拓宽,并安装了90米长的铁链护栏,以保障游客安全。洞下是古钓鱼台。 摩崖石刻 在山体东北悬崖之中,曾有不少石刻,如“飞来船”、“鳌鱼石”、“虎豹关”、“蛟龙窟”、“云林得意”、“震标仟仞”以及“钟

2、崖”、“佛掌”等等,有些已随岁月褪去。在西塞山临江面的一块4米多高的碑石上,我们可以看到那里刻有每字见方1平方米的“西塞山”三个大字,为明朝进士朱其昌手书。由此东移则有明进士吴国伦的“龙蟠虎踞”摩崖石刻。在桃花洞两侧石壁众多石刻中,当代书法家楚图南写的“西塞山”三个大字,镌刻在洞左侧江崖壁上,每字见方5米,甚为壮观。西塞山铁桩 在桃花洞右侧的矶头上我们可以看到一铁桩,高8.2厘米、宽3厘米、厚一厘米,铁桩中间有槽,旁边还有一锲。传说是吴王孙皓铁锁横江的遗迹。 龙窟寺 在西塞山东边山下,是唐代遗址。1986年已部分修复。相传寺内曾栽有一棵明朝留下来的牡丹花,该地一贾姓人家丫头逆主人之意助一穷秀才

3、赴京赶考后屈死,功成名就后的秀才寻恩到此,丫头借牡丹花以表清白,使牡丹花变成洁白芳香、艳色迷人,二战期间该花被日本人抢走。 北望亭 这里是北望亭,它是一座仿古建筑,位于西塞山北峰山巅,此处可俯视江涛奔腾东去,江北散花洲和策湖碧绿万倾。亭正门“北望亭”三字为樊稼生题写。大家请看亭北面的那幅对联,上联:骋怀今古千秋事;下联:放眼乾坤万里心。南面也有一幅对联,上联:形胜在吴头楚尾;风流于古往今来。该亭于1998年4月16日开工建设,同年10月28日竣工,总建筑面积为167平方米,亭高9.647米。总投资40万元。 西塞山牌楼 接着我们来到了西塞山牌楼,它也是一座仿古建筑,位于西塞山西面山腰,1986

4、年6月动工兴建,1988年12月竣工,总投资12.3万元。牌楼上“西塞山”三个大字由中国书法协会主席舒同题写。全长1.7公里的西塞山专用公路从牌楼下穿门盘山而上,直达山顶。园林绿化 从1962年起,市人民政府就有计划地组织市民到西塞山上义务植树,现山上遍布松、柏、桃树等树种。春暧时节,桃花洞四周桃花盛开,与江涛浪花相映,景色诱人。 道仕袱 我们现在来到了道仕袱,它位于西塞山脚下东侧,这里在历史上先后设置过京都、西陵县、土复镇、楚雄镇、道仕袱镇、市和黄石城等。在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时期,这里曾是繁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公元1935年8月中秋夜,日寇海、陆、空三军猛攻西塞险隘,使

5、道仕袱这个千年古镇变成了一片废墟,古镇雄貌现已踪影全无。 古钱窖 尽管道仕袱的古镇雄貌现已荡然无存,但在此处的六次古钱窖发现,却能证明其古代的繁华。 第一次,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发现一金窖及一墓葬的随葬物品。 第二次,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发现一钱窖,方中丈余皆满,钱贯铁线已朽。 第三次,清乾隆甲子(公元1744年)春,发现一钱窖,坎土长二三里,挖掘时间长达数月。第四次,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发现一窖铜钱,被日寇用船满载而去。 第五次,1955年5月,大冶钢厂水利工程指挥部在西塞山下取土时,发现一银窖,出土银292锭,共重133.38公斤。 第六次,1967年11月1

6、5日,维修西塞山下江堤时,发现宋代钱窖,掘出方孔铜钱串近30万斤。 以上六次发现均在西塞山东,官至宋朝卫国公的吕文德故宅附近。前四次发现仅有文献资料可查,后两次发现则有大量实物为证。最后一次罕见的发现时值文革期间,发掘的实物除文物部门留有千余斤外,所余部分被运到武汉冶炼厂销毁,实为一大罕事。据长年居住在道仕袱的村民传说,西塞山麓埋藏有九个钱窖,按此传说尚有三窖仍埋在地下。 古墓葬 解放后,在西塞附近,曾多次发现古代墓葬。 汉墓群 1955年,在道仕袱取土修筑江堤时,发现八座汉代砖室墓。出土文物有凿金片、五铢钱、货泉、铜镜、铁刀、四耳壶等。 晋墓 1982年3月,发现两座魏晋时期的砖室墓葬,一号

7、墓出土青瓷碗等16件;二号墓曾被盗掘,仅存瓷碟一件。 元墓 1983年9月,发现元代墓葬一座。墓内发现印有“西方净土”、“西方极乐”字样的“制钱”,反映死者信奉佛教。 解放后在西塞山附近一共发现从东汉至明代的墓葬40多座。因保护不周,存者极少。古诗词 历代名士六朝有江淹、何逊,唐有张志和、刘禹锡、韦应物、李白?,宋有苏轼、黄庭坚、陆游?,明有吴国伦、王世贞、易应斗?,清有宋湘、詹应甲以及现代的董纯才等共40余人,留下吟西塞山的诗词。 写与战争有关的诗有:明代张居正的“指点吴魏争雄处,万军一日蛟龙吞。至今西塞山头色,犹是当年战血痕”;顾澍的:“西塞山前百战场,当年将士有辉光”等。 写西塞山美景的

8、有:唐张忠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陆游的:“戏招西塞山前月,来听东林寺里钟”等。 写西塞山古迹的有:唐诗人王周的:“千寻铁锁无人问,石壁空存道者形”;王可象的:“龙窟寺前新涨急,玉虚殿后碧峰圆”;李增荣的:“桃花洞口常盟鹭,流水声中独钓鱼”等。写西塞山雄伟气势的有:李白的:“回峦引群峰,横蹙楚山断”;韦应物的:“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张文潜的:“危矶插江生,石擘青玉”等。 古战场 由于西塞山崖陡水急,易守难攻,并由绵延起伏的黄荆山作依托,成为扼守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历史上在此出战事一百作次。 孙策攻黄祖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冬,孙策为报杀父之仇和向西扩张的需要,发兵攻

9、黄祖,在西塞山激战获胜,再攻夏口亦胜。整个战役获黄祖妻息男女七人,船六千全艘,财物山积。西塞山成为孙氏辖地。 三国战乱 孙策死后,黄祖又经常侵扰西塞山,孙权也三次征伐黄祖,使西塞山狼烟不断。吴人设置“铁锁横江”重点把守。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冬,晋倾举国之兵分道伐吴,晋将军王睿、唐彬浮江东下,激战西塞山后东下建业,“受皓之降”。三国分立局面终结。 农民起义军血洒西塞山 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农民领袖徐寿辉设重兵扎寨西塞山,后被卜颜铁木儿摧毁。明末李自成取南京途中“兵败富池口”,后取西塞山转战鄂南。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三月,洪秀全率太平军弃武昌东下,在西塞山、道仕袱战胜清

10、将向荣的追兵,东进南京建都。第二年太平军西征,第三年太平军与清军争夺武汉均在西塞山展开恶战。 一九三八年十月八日,*七十四、八十二、九十三等师,在西塞山与日寇混战五昼夜,重创日军。这是发生在西塞山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 此外,晋末刘裕攻桓玄,南朝宋时萧道成战沈攸之,唐朝唐曹王皋复淮西等均在西塞山留下过血风腥雨。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游完了西塞山。感谢大家在旅游中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同时,如果我工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并提出宝贵的意见。最后,欢迎你们的再次光临!届时,我将尽力为大家提供更满意的服务!再见!【篇二:导游考试中文导游词:在西塞山临江面的一块4米多高

11、的碑石上,我们可以看到那里刻有每字见方1平方米的“西塞山”三个大字,为明朝进士朱其昌手书。 西塞山铁桩相传寺内曾栽有一棵明朝留下来的牡丹花,该地一贾姓人家丫头逆主人之意助一穷秀才赴京赶考后屈死,功成名就后的秀才寻恩到此,丫头借牡丹花以表清白,使牡丹花变成洁白芳香、艳色迷人,二战期间该花被日本人抢走。 1 2 3 4【篇三:黄石概况2013.12.17】 黄石电影院如下:1、黄石17.5影城德润店 地址:黄石市黄石港区延安路143号德润家广场2层 2、幸福蓝海国际影城(大冶店)大冶市新冶大道38号雨润国际广场8号楼6层 3、黄石华夏银兴电影城黄石大道678号新百百货5楼 4、黄石磁湖梦电影城黄石

12、市黄石大道631号(原工人电影院) 5、黄石家园万国电影城黄石市交通路9号(家园宾馆4楼) 6、阳新新视界电影城兴国镇兴国大道(近城南客运站)0714-* 黄 石 概 况 一、城市概况(更新日期:2013-10-10 ) 黄石位于长江中游、湖北东南部,1950年8月建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毛泽东主席两次亲临黄石视察工作。全市现辖一市一县四个城区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沿江对外开放城市,拥有9个国字号战略机遇(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3g电子政务应用、公共租赁房、科技进步示范

13、市、创业型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工矿废弃地与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黄石的基本市情具有四个明显特点: 一是矿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有3000多年开发史、100多年开放史和60多年的建市史。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大兴炉冶,留下了闻名中外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自19世纪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汉冶萍公司开始,这里诞生了一大批钢铁、水泥、煤炭等企业。新中国成立后,黄石是国家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落户,使黄石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黄石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彭德怀、何

14、长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20多万英雄儿女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二是工业基础坚实,历史贡献较大。黄石素有“江南聚宝盆”的美誉,境内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矿产4大类78种,具有品种齐全、矿产集中、易采易选、共生矿产可综合开发利用等特点。黄石建市60多年来,累计向国家贡献近2亿吨铁矿、80万吨铜精矿、6000万吨原煤、5.6亿吨非金属矿,直接上缴利税300亿元。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经过建市以来的建设和发展,黄石现已形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能源、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化工医药等8个主导产业集群,2010年全市1家企业(东贝)产销量居全球前三位,2家(

15、东贝、劲酒)全国同行业第一位,4家(新兴铸管、大冶有色、华新水泥、大冶特钢)进入全国500强行列,产值过百亿元企业2家,过10亿元企业14家,过亿元企业158家,引进了7家世界500强企业(沃尔玛、日本丸红、中信集团、宝钢集团、中粮集团、中冶集团、中国铝业),创建了中国名牌产品8个(三环锻压、东贝压缩机、大江阴极铜、登峰换热器、江苏雨润、青岛啤酒、人本轴承、武汉重型机床),中国驰名商标10件(华新“堡垒”、“美尔雅”、“劲”牌、“茂晨”铝业、福星铝业“福满门”、“青岛”啤酒、江苏“雨润”、“东贝”、“中粮”、“三环”),出口名牌产品1个(美尔雅),湖北名牌产品和湖北著名商标58个。 三是地理区

16、位优越,自然环境优美。黄石是全国53个重点港口城市和133个客货主枢纽城市之一,处于京广、京九两条铁路大动脉与京珠、沪蓉、大广、杭瑞四条高速公路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地带,是承东启西、贯南通北之地。黄石港是长江十大良港之一,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海关、商检、边检等服务设施完善,5000吨级货轮可长年往返。黄石城区襟江怀湖,依山傍水,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山环水绕,环境优美,拥有“三山两湖”(东方山、西塞山、小雷山、磁湖、仙岛湖)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市区大气环境、水环境质量优良,被国家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国家园林城市”。 四是发展形势向好,基础后劲增强。“十一五”时期,面

17、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雨雪冰冻自然灾害等困难挑战,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团结拼搏、克难奋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三大战略,全面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90.12亿元,同比增长1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3.78亿元,增长2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4.06亿元,增长 38.19%;财政收入71.46亿元,增长19.5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1亿元,增长31%;实现外贸进出口15.08亿美元,同比增长26.91%,其中出口6亿美元,同比增长26.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

18、46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25元,分别增长11.8和14.84%,为黄石“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积蓄了后劲,打开了加速发展的上升通道。 二、人口(更新日期:2013-03-30) 1、常住人口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2429318人。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2、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683236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3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84人减少了0.46人。

19、3、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259260人,占总人口的51.84%;女性为1170058人,占总人口的48.1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0.57下降为107.62。 4、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422413人,占总人口的17.39%;15-64岁的人口为1817352人,占总人口的74.81%;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89553人,占总人口的7.8%。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8.6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0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56个

20、百分点。 5、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189381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39975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94773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常住人口中,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3761人上升为7796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2893人上升为1645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2226人上升为39012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6992下降为23249人。 在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06540人,文盲率由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7.03%下降为4.

21、39%。 6、人口分布 地区 人口数(人) 全市总人口 2429318 黄石港193100 西塞山区 233708 下陆区110925 铁山区57327 开发区169511 阳新县997631 大冶市927116 7、民族宗教 黄石市是一个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全市共有回族、满族、土家族、壮族、苗族、蒙古族、白族、瑶族、布依族、锡伯族、侗族、土族、彝族、朝鲜族、基诺族、黎族、畲族、僳僳族、塔塔尔族、维吾尔族、藏族、京族、水族、仡佬族、仫佬族、傣族、东乡族、高山族、哈尼族、怒族、普米族、毛南族、门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景颇族、达斡尔族、拉祜族、裕固族、哈萨克族等41个少数民族,常住少数民族人口

22、有5435人,占全市总人口0.21%,人口最多的是土家族(1340人),满族(1099人),回族(917人),壮族(449人)苗族(404人)。 宗教 佛教:弘化禅寺(东方山) 弘化禅寺 道教:飞云山飞云洞道观伊斯兰教:黄石市清真寺(开发区市委党校) 天主教:团城山天主教教堂 教会 主要负责人 出生年月 黄石佛教协会会长 演觉 1963.9 黄石市天主堂本堂神父 涂耀兵 1975.7 黄石市基督教牧羊堂/天恩堂主任牧师 徐承香 1973.10 三、经济状况 1、农业(发布日期:2013-03-30)黄石农业耕地面积180.63万亩,人均0.69亩;林地面积254.70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

23、、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麻类、糖类、果类,如苎麻、棉花、甘蔗、柑橘、桃、李、杏等。蔬菜主要品种有油菜、菠菜、大白菜、四季豆、黄瓜、南瓜、莲藕。畜牧业以生猪、鸡、鸭为主。水果主要品种有柑橘、桃子、梨子、李子、柿子等。渔业以养殖、捕捞为主,休闲渔业为辅,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淡水水面467.13平方千米。 名优特农产品有阳新的苎麻、吴茱萸、杏鲍菇、山茶油、湖蒿、金银花、柑桔、枇杷、金竹云峰茶、紫甘薯、网湖瘤丽蚌、阳新屯鸟、春鱼,大冶的红心薯、黄金湖淡水鱼、大董杂果、保安水芹菜、沼山狗血桃、金山店向阳李、绿壳鸡蛋、保安湖王蟹、黄金湖嘎子窖鱼、宝峰优质大米等,绿色环保农产品有富川牌山茶油、香麻油、长

24、丰园牌富春香米、丰园红米、春潮牌湖蒿、杏鲍菇、金柯辣椒、灵溪豆豉、九味牌老家牛肉、楚仙鱼面、中国劲酒等。 2、工业(发布日期:2013-03-30)黄石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全市已形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建材、能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八大产业集群。其中,有11家企业入围湖北百强,数量稳居湖北前三。同时,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华新水泥进入全国制造业500强。黄石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大冶经济开发区、阳新工业园、黄石港工业园、西塞工业园、下陆长乐山工业园、大冶灵成工业园等7个省级工业园区。 黄石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拥有华新水泥、湖北美尔雅股份有限公司、美岛服装、大冶特钢、中国劲酒、东贝集团、湖北新冶钢、三环锻压、大冶钢厂、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中铝华中铜业、武钢大冶铁矿、金山店铁矿、灵乡铁矿、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三丰智能、邦柯科技、陈贵矿业、湖北三鑫金铜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