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52 ,大小:791.50KB ,
资源ID:831853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3185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拓展教育教学的时空-国家教育部基础教研司乔玉全处长.ppt)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拓展教育教学的时空-国家教育部基础教研司乔玉全处长.ppt

1、现代学校教育发展与课程改革-问题挑战探索,漫长的传统教育-学而优则仕-异化与体统-思辨、专题、百科全书式、因材施教、启发与问答等,柏拉图:贤哲的统治者、选拔、身份、普遍而绝对的理念阿奎那(经院哲学):以圣经为代表的信仰权威和以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受治于人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远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富强,即永远不能争衡各国。,国际社会明确基础教育两大目标,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教育普及-大众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民素质教育(Quality Education

2、for All)教育质量(性质、水平、多样化)现代教育-以就业或适应为核心、以能力发展为特征、以人格发展为本。,新时代的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爱尔兰教育的启示,教育体制体现综合、成效、便捷、高质量和国际水准,确保:1.充分开发每个人的潜力、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的公民;2.贡献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政府的作用是保护爱尔兰社会的多元性和多样性,使全社会参与教育事业,在教师、家长、学校管理者和社区等之间建立和发展伙伴关系。金子塔结构-平行结构,心灵在开始时愈空无所有,就愈能通过施加正确的影响把心灵培养成我们所希望的人。现实总有强大力量让人趋同发展。,卢梭深刻洞察到教育万能论的决定论本质,警觉到把人作为工具而

3、进行教育的危险,而强调人的天然存在及其特点对教育和社会的意义,提出了崭新的儿童观和自然教育论,独树一帜,从根本上扭转和分化了教育观点和理论的发展方向.,现代教育的基本现实问题社会性与天性、共性与个性,机械论时代的教育-同一性和标准化-“圈养式”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秩序、学科化、传授法、固定化、分析方法、实验教学、艺术等,所有的人及其发展是一样的,人是机器。机械学科的体系和定律是千真万确和僵化的。学科设置是统一或同样的。教学组织、管理和过程是整齐划一的。学科中心,教师中心,权威中心。一个僵化死板的社会和人生。一个原本面向人类但缺乏人性的空洞的教育世界。教师是教育机器的一个部件或机油。,中国

4、教育文化落后的四个原因-科举、原苏联模式、体制不合理、统一考试制度,凯洛夫智育第一,用全人类的知识武装学生头脑。教学过程分五段准备上课、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新知、运用新知(作业)。,传统认识中的课程是什么?课程是教学大纲知识点,学科门类与课时分配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教科书与课堂教学练习与纸笔测验,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主要问题-停留于整齐划一的机械时代,大学应试教育/围绕大学的教育;内容繁多;信息的填充(死记硬背);脱离生活实际;学科中心;过于集中和 统一;忽视生活技能和社会技能的 教育;知识文化价值观念的狭隘与偏见等。,要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适应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发

5、展要求。,-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参与全球化竞争。-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树立新的人才观、知识观、发展观和教育观。,学校教育文化表现-先进思想文化观念,世界中学联盟副主席Grahem Able:欧洲中学没有特别将知识传授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划分,而是交融成为一体。教学方式主要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学习和通过实验、实践来发现的两种学习方式,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危害-一个传统色彩浓厚而又缺乏工业文明的现实(秩序、分析方法、艺术),-影响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实施。科举制度使官本位文化盛行,科技冷落,实业凋零,国家衰败;应试教育使创新精神和实践及创业能力几乎消逝。-背离现代教

6、育的基本原则-少数人或城里人或重点学校的教育,公共教育资源和配置政策的“小圈子”现象,社会教育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庸俗化,急功近利,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现实和潜在的危机。-内耗型而非发展性教育-学生、家长、教师、校长、教育管理部门、全社会卷入应试教育旋涡。-使人的发展严重扭曲-既不全面又无个性。-学校体系缺乏整合,公共资源成为少数人的特权,教育创新失去动力。,韩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从单一走向多样、从发展走向发达,更高的发展目标,教育发展目标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看齐。如提出2004年教育基础设施(educational infrastructure)要跟发达国家(the OECD countri

7、es)比较,减少班级规模,小学和初中阶段每班35个学生,高中每班40个学生。,要建立一千多所新学校,增加四万多教师;到了2001年所有韩国学校都能上互联网;要保证所有青少年基本能力的发展。教育从过去忙于用简单的整齐划一的内容和方法普及教育,向着适应每个儿童需要的多样化教育转变。,韩国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1997年12月颁布的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大纲,提出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个性、发展前途,使教育内容和方法多样化,确立可以使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和素质选择教学科目、能动地自律地学习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建立国民共同基本课程和以选修为主的课程体系”。引入“基于差异性的课(different

8、iated curriculum)”,从1年级到10年级,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主科设置多样课程;11年级到12年级,大量引入选修课程。,韩国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应试教育仍然主导着韩国的教学,获得高分和进入名牌大学(learning as a means for getting high scores in tests and entering highly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支配着学校和学生。学生大多是记忆结果的知识,多作考试选择题,只读教科书现成的知识,记忆一些事实,没有有效体验学习过程,几乎没有学会收集和处理信息的经验和能力,只擅长专门解考题,

9、不甚了解学科领域,综合理解、人文精神、全球视野和独立思考等方面显得薄弱,自然科学的学习几乎没有观察和实验(Without observation or laboratory work),社会科目学习几乎没有社会调查和讨论交流(without inquiry or surveyed discussion)。学校教育的目标的描述似乎很理想,但实际教育教学行为包括课程设置是“两张皮”,人们只顾得去学千篇一律和千人一面的东西,去作考题(solving test item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ests),教育与每个人的发展和职业生涯几乎没有联系。许多家长逼着子女去上私立机构

10、的培训班,以便可以在大学入学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学习负担重,更重要的是消极和被动的学习成长状态阻碍了学生健康发展。,韩国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让人在全面均衡发展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to develop his/her own individuality on the basis of well-rounded and wholesome development);在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上发展创造能力(to demonstrates creative ability on the basis of a solid grounding in basic knowledge and s

11、kills);在多样化学术学科学习并获得较宽智能知识和技能基础上探索职业生涯(to explores career paths on the basis of broad intellectual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diverse academic disciplines);在理解民族文化基础上发展创造新价值文化(to creates new values on the basis of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ional culture);做民主社会公民为基础为生活所在社区发展做贡献(contributes to the devel

12、opment of the community where he/she lives on the basis of democratic citizenship)。由此可以看出韩国课程改革,讲求乘前启后和继往开来的,既要适应时代发展推进改革又要继承发扬过去已有的优秀成果。对小学教育来讲,突出学生那些适应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本质的能力或技能和习惯的养成,学会学习(learning basic skills for further learning and living),学会生活,有爱心,有智慧,身体健康,遵守基本规范(observing basic norms),有独立、多样化和全球的意识等。而

13、对中学教育来说,强调民主社会公民教育和生涯教育(democratic citizenship and career education)。,韩国改革升学制度促进公平,推行均衡和标准化的“平准化教育”高中通过推荐、书面材料、区域配置等方式招生,取消高中入学考试将大学统考改为“大学修学能力考试”,注重人格和能力培养:简化考试科目,由6门数理、语言、外语、社会探究/科学探究等领域的4门;压缩考试时间,结合毕业考试集中一天完成;减少考题量;高中综合成绩;特长学生可通过特别选考进入大学,35%左右,提前录取5%等,日本现代教育与课程的时代性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第一次战略机智,日本三次大的教育与课程变革:明

14、治初期、二战后初期和20世纪70年代开始并至今仍在深入进行的“第三次教育改革”。日本早我40年左右开始改造封建教育和体制,为“植产兴业”“富国强兵”而“文明开化”,“破从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办致力于实用的现代教育。20世纪初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建立中学和大学体系。,日本现代教育与课程的时代性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第二次战略机智,二战结束后,日本在深刻危机中和占领者美国的强制下,宣布放弃军国主义,实施和平建设的基本国策,开始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确立了日本战后全国教育的目的和方针:确立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和平的国家及社会的建设者;教育机会均等,全体国民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尊重学术自由,政

15、治教育是培养有理智;废除中央集权制,实行地方分权;采用六三三四制单轨学制;高级中学以施行普通教育和专门教育为目的等。,日本现代教育与课程的时代性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第二次战略机智,二战后日本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实际上是努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甚至更高水平的教育,建立和完善学术性为准的大中小学校体系。20世纪50至60年代,日本逐步注意调整和完善教育结构,密切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联系,把教育发展纳入国民经济计划,把“提高人的能力和振兴科学技术”作为教育中心,而不断扩大规模,提高高中、大学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日本现代教育与课程的时代性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第三次战略机智,1971年(

16、日本办现代教育100周年)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综合扩充、整顿的基本措施的咨询报告成为日本启动“第三次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小学教育的目的是为每一个人终身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而不是沿袭过去的单纯选拔少数优胜者),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教育改革的重点从以前的侧重更新教育体制转向对教育体制内部的问题逐步进行改革。课程内容除了成为公民所必备的普通基本知识和技能外,并能体现个性化需要。评价改革,判断教育成功与否不能从表面上看学习的内容是什么,而应看到学生实际学到了什么。建议采用分组学习、个别教学、灵活的学制等办法,提高每个人的学习效果。,日本现代教育与课程的时代性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第三次战略机智,20

17、世纪70年代定下基调:培养协调发展的儿童,重视德育和体育,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精选教学内容,减少教学时数,增加课外活动,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1987年8月提出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方向-重视个性、国际化、信息化和终身教育四大原则,所培养的青年一代具有如下品质:广阔的胸怀、强健的体魄和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和公共精神;面向世界等。1989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均衡发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以积极适应社会变化。,日本现代教育与课程的时代性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第三次战略机智,1996年7月,提出了“面向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的咨询报告,提出日本教育的发展

18、方向应是“在宽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强调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使他们得到更符合时代的全面发展。“生存能力”主要有以下三点: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能够自律,关心他人,精神世界丰富;具有能茁壮生存的健康身体、体力等。强调课程改革要精选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具有跨时代价值的本质的知识;改变学习方式,把一味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转变成能给予儿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空间的教育模式;调整课程设置和要求,如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开设“综合学习课”,由学校开发、实现打破学科框框的学习等。,日本现代教育与课程的时代性发展及对我们的启示第三次战略机智,1998年设计2002年开始实施的课程

19、标准,强调适应国际化、信息化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力求精选教学内容,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空间。教育指导思想突出四个方面: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日本课程改革的灵魂-赋予人或 教育以活力-ZEST_FOR_LIVING-激活,日本课程改革的困惑与取向,日本教育处于危机中:欺负人,无故旷课,学校暴力,课堂混乱,青少年犯罪。过分强调尊崇个性,忽视公共责任。过分突出平均主义,忽视适合每个儿童个性和能力的教育。传统教育制度落后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要,日本课程改革要大手笔,建立优良学校和

20、教育改革的三大要点: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独立精神和社会觉悟的日本人。开发每个人内在的才能和建立能培养各个领域具有创造力带头人的教育体制。创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学校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支持体系。,创建赋予终身教育意义的基础教育的十大政策,实施新课程,改进教与学的内容和方法。缩小班级规模,扩大教师编制。丰富道德教育,适应生活环境变化。加强学生指导,关心学生成长与发展。丰富学生生涯指导。,调整高中教育,创建综合课,新型高中,选修课程。多样化入学机遇,学生个人最大实现。提升幼儿园教育水准。发展和提高特殊教育。改进人权教育。广泛传播信息,改进教材出版与使用体制。,新教育运动(New Educational M

21、ovement)瑞典女作家爱伦.凯1900年的著作儿童的世纪-20世纪是儿童的世纪-批判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对儿童的摧残,主张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理想学校,培养身心健全、自由独立和富于创造精神的新人。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为“儿童的世纪”展示现实途径。主要观点:儿童不仅具有肌体,还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具有一种积极的精神世界;新儿童教育,教师、环境和儿童三者之间都应发挥作用,在儿童和成人时间建立一种“有准备的环境”,使成人世界适合儿童的发展。,教育从关心学生开始-相对论和进化论时代的教育-牧养式教育-社会调查、情景或主体教学等,人的生长发展有一个过程、存在差

22、异,人是与环境互动的主动适应世界的不断成长的生灵。世界是发展变化的-是否有永恒的终极世界。人类的知识和认识是形成性而非结论性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可以把同样的要求按不同进度和方式传授给学生。学习或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顺应和同化。活动或行动是学习的本质要素。人是否是多元发展的,事物或人的发展是否存在突变性。,课程发展中心-从知识传授到发展的转移CHANGING FOCUS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课程作为学科curriculum as subjects,课程作为文件curriculum as documents,死记硬背-rote learning,分科学习-cate

23、gorised learning,集中控制-central control,学校教育-schooling,输入-inputs,教学-teaching,课程作为框架curriculum as framework,课程作为过程curriculum as process,应用学习-applied learning,综合学习-integrated learning,共享管理-shared control,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结果-outcomes,学习-learning,新课程的教材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

24、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认识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师生互动体现范例性课题原则鼓励学生想象和思考教科书编写留有较大地余地,在教学方式上,新课程强调:,加强基础 主动参与 探究发现 合作交流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 应用,在学习方式上强调:,独立思考、主动质疑 亲身实践、动手实验 小组学习、相互启发 学会宽容、理解、接纳、反思,日美教育的时代比较-美国能力主义教育打败了日本努力主义教育,美国:相信每个人各有特点和不同才能,注重特长教育,发现新事物的创造能力、差异化能力、特殊才能,自由学校和选择学校,学生按兴趣选择科目,出现了符

25、合信息化时代要求的有利的情形。美国教师上课-上成与学生一起思考的课,发挥学生个性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现不一样的事物和观点,结果是鼓励保留和发展差异而不是趋同或同化。日本:“只要做就会,不会是因为不用功”,追求平均分数高的优等生,由此带来不同的教育制度和社会的教育观念。“努力主义”是产业社会的成功模式。日本教师上课“先记住,意思到时自会明白”,无意义的死记硬背阻碍了兴趣和意欲的产生,学生的忍耐变成厌学,失去学习兴趣。,1918年美国教育协会中等教育委员会-中等教育主要原则1。教育目的包括:健康、掌握基本过程、有价值的家庭成员、职业、公民身份、休闲、道德品格。2。中学应是综合性机构,以生活在

26、本国的不同社会群体和不同经济群体为办学依据。3。中学课程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包括农业、商业、职业教育课程和大学预备课程。4。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思想、教学法原则、测量和评价都应用于中学的课程与教学。5。美国系列的正式的教育机构应联合起来,相互合作,而不应彼此分离。,关于教育的观点和理论趋向相对主义:永恒主义 要素主义 进步主义 改造主义 智商、情商、官商。科学主义、人本主义。外在激励、内在发展。,多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教育-走向个性化教育时代传记式教育-虚拟教学、案例教学、专题研究或研究性学习,人天赋和成长是多元化的-多元智能。知识社会的发展和要求是多元多样化的。现代文化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及

27、其呈现方式或应用是多元多样化的真实到虚拟、操作文化。学校教育-体制、办学或教学方式是多元多样化的。Home Schooling走向新的境界:个性-共性-新时代个性教育,现代课程观念的核心是什么?课程从以人为本开始,课程以适应当代社会需要开始,课程以追求美好社会和理想人生开始。,以人为本-重新理解儿童中心教育Child-centred approach:the realisation of the self,儿童 CHILD,自我 Personal Self,经济人Economic Self,社会人Social Self,家庭/社区成员Family/Community Self,自我THE PE

28、RSONAL SELF,闲暇 leisure,道德与价值morality and values,关系 relationships,学后生活 life after schoolEmployment 就业lifelong learning 终身学习,技能 technical skillsliteracynumeric,健康 health,个人安全personal security,成就 Prosperity,创造性 creativity,自我表达self-expression,解决问题solve problems,芬兰高中的课程改革-无班级授课制,学制改革:3年学制-2至4年学制,学生可根据自身情

29、况决定修业年限。每年5-6个学段(非2学期),集中学习课程。选修课占30-60%,学生自定学习计划,选修课程和教师,个性化的高中教育,每个学生发现适合自己的教育途径和模式,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了对学习和个性发展的热情。开设200多门课程,每生最低修75门,多修不限。高中教育目的:培养综合素质高、个性健康全面发展、有创造力和合作精神、能够独立探求知识、热爱和平的社会成员。,与时俱进 走向繁荣 以人为本 统筹发展-基础教育与课程的时代性发展,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体现国家的意志和发展战略,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构建新的课程教材体系。发展过程三阶段研制(从“小圈子”走向开放、科学和民主),实验,推广

30、;三要素体现国家发展战略,课程现状研究,课程改革国际性比较。改革评价与考试制度-为课改创造宽松政策环境。,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大力推进特色建设,Impact of New Economy新经济影响,Human Capital Driver of the Economy人力资本对经济的驱动,Globalization全球化,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信息通讯技术,Knowledge-Based Economy知识经济,欧盟关于终身教育的“八大关键能力”的建议,每个欧洲人在知识社会取得成功所必须掌握 的核心知识、技能 和态度八大关键能力:母语沟

31、通能力;外语沟通能力;数学、科学与技术的基本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学会学习;人际交往、跨文化交往能力及公民素养;实干精神(将想法变成行为);文化表达(通过音乐、行为艺术、文学或视觉艺术等媒体形式表达思想和情感)。,LEARNING TO KNOW 学会学习,Mastering of the Instrument of Knowingto learn to learn and to discover学会学习和发现to understand about his/her environment理解所处环境to think in a coherent and critical way学会批判性和综合性思

32、考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与他人交流to acquire a knowledge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 and instruments有科学方法和手段的知识 to develop a scientific spirit and an inquiring mind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究心灵to acquire independence of judgement独立判断能力,美国工商界、科技界和教育界共同提出的21世纪技能构成,在全球化和技术主导的21世纪所需要的掌握五大的知识和技能领域全球意识,公民能力,理财、经济与商业基本素养,学习技能,信

33、息技术基本素养。学习技能:批判思维、分析信息、理解新观点,问题识别、表述和解决,自主学习,责任感与适应性等能力;创造力与智力好奇心,交往技能与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等品质。,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规定的全国语文核心课程标准,语言艺术(Language Arts)的目标,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和语言思维的能力,掌握语言的技能与艺术,能够自如、恰当和有效地进行人际交流,以及人与文本、图形和音像等各种信息媒体间的“对话”;以语言及其符号为媒介培养文化素养以及跨文化意识。写作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写作过程中的一般技能与策略;能恰当运用写作过程中的文体和修辞手法;能符合语法和惯用法地进行书面表达。阅读方面的要求是能熟练运用阅读过程中的一般技能与策略;能灵活运用各种技能和策略阅读,诠释不同文体的语言材料。听说能力的要求是能熟练运用适合各种目的的听说技能与策略。同时,顺应时代进步,对处理多媒体信息提出要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