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148.50KB ,
资源ID:835748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3574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连杆的制造工艺与专用夹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连杆的制造工艺与专用夹具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1、以它们为基准加工其他部分才能保证本件的正确性。再就是三个润滑孔1、2.5、3.7和M3.50.35-6H。由以上分析知道:对于这两组加工面而言,可以先半精加工其中两个7.94+0.0160的面,找到该零件的精基准,然后借助于专用的夹具加工另一组表面,和打润滑孔,从而保证它们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1.2 工艺规程设计1.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200,零件为连杆用来承受一定的拉压力并且受变换的载荷,再者考虑其生产纲领为大批大量,而且它的内外形状亦非太复杂,而且外型尺寸不大。故选用金属型浇注成型,其大体形状铸出,这对节约成本,保证质量也是有利的。第2章:拟定零件加工的工艺路线2.1

2、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只分,通常先确定精基准,然后确定粗基准。2.1.1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应重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特别是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来考虑,同时也要考虑到装夹方便,夹具结构方便。选择精基准应遵循下列原则:“基准重合”原则 即应尽可能选用设计基准作为精基准。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误差。“基准统一”原则 即应尽可能选择加工工件的多个表面时都能使用的一组定位基准作为精基准。这样就便于保证各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避免基准变换说产生的误差,并能简化夹具的设计制造。“互为基准”原则 当两个表面相互位置精度以及他们自身的尺寸与形状精度都要求很高时,可以采取互为基

3、准的原则,反复多次进行加工。“自为基准”原则 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再加工时就应尽量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作为精基准,而该表面与其他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则有先行工序保证。2.1.2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主要影响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以及加工表面的余量分配。选择粗基准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如果必须首先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不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应以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如果工件上由很多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以其中与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必须首先保证工件上的某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则应选择该表面作为粗基准。 选作粗基准的表面应尽量平

4、整光洁,不应有飞边、浇口、冒口等缺陷。 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2.2 加工路线的拟定拟定机械加工工序,要依照“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加工连杆零件的原则。必要的热处理、检验等辅助工序安排在各加工阶段之间。加工阶段的划分(1) 粗基准的选择 按有关原则(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该以不加工表面做粗基准,若零件有若干不加工表面时,则应该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现取宽度为8处的一端为粗基准定位。(2) 精基准的选择 按照有关的精基准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可靠方便原则)由基准重合原则取宽度为8的7.94+0.0160的中心线为精基准定位。

5、工艺规程的设计:本零件的加工有内孔、端面、外圆以及螺纹材料为HT200,针对本零件现对各个加工面选择如下的加工方法:1、7.94+0.0160 mm的内孔面,经查7.94H7上偏差+0.015下偏差0与本要求差0.001,对于一般的机械传动可以忽略这点误差,将其表面粗糙度定为1.6,这在一般的配合面中也足够使用,针对这种小孔径,无法用车、镗的方法实现,故此处可选择先钻孔然后在精铰的方法;2、两头的四个端面 端面加工一般的选择是铣削或者车刨削,这里本零件的加工端面非常的小,铣削或者刨削加工端面的优点难以发挥,故本处选用车削的方法,因其两面必定与其他表面接触、配合,所以定其表面粗糙度值为6.3,以

6、满足一般表面的相互作用;3、外圆止口10台阶 对于外回转表面我们选择的加工方法一般是车削。本工位尺寸输未注公差,可选择粗车,表面粗糙度值取12.5。4、1、2.5、3.7等孔 考虑这些孔的作用是润滑孔其位置和尺寸精度的要求并不高,可用钻床一次钻出,表面粗糙度值取12.5。5、螺纹孔M3.50.5-6H 螺纹很小且深度也很小,可以考虑手工攻丝。制定工艺路线:由于大批大量的生产,故采用专用的夹具及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以降低成本。(1) 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 1 粗车大头端和小头端4个端面;工序 2 钻内孔7.94;工序 3 精车大头端和小头端4个端面,车外圆10;工序 4 钻2.5、3.7孔

7、;钻1孔;工序 5 铰内孔7.94及倒角;工序 6 攻M3.50.5-6H; 工序 7 去毛刺,终检。(2) 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 1 划线,找孔7.94中心;工序 3 车外圆10及其端面;工序 4 精车大头端和小头端4个端面;工序 5 划润滑孔线;工序 6 钻2.5、3.7孔;钻1孔,;工序 7 打M 3.50.5孔并攻丝;工序 8 铰内孔7.94及倒角;工序 9 去毛刺,终检。以上加工方案大致看来还是合理的,但通过相互比较来看,方案一:虽然,首先保证了两个关键孔的垂直度但是却无法确定基准空的中心位置,从而得在另一工序中才能加工确定四个端面和外圆止口的尺寸;方案二:先确定了两个关键孔的位置,接

8、着精加工其位置精度,也可以保证他的垂直度,同时也更满足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统一的原则。为了更好的保证加工精度和节约成本,现选用第二套工艺方案加工该零件。第3章:机械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的确定3.1 选择刀具本零件粗加工孔的时候可以使用硬质合金麻花钻;粗车外圆的时候使用硬质合金外圆车刀粗车及精车端面和止口端面的时候使用硬质合金端面车刀攻M3.50.5螺纹的时候使用手用丝锥。3.2 选择量具 本零件属于成批生产,一般采用通用的量具。选择量具的方法有两种:一、按计量器具的不确定度选择;二、按计量器具的测量方法极限误差选择;选择时采用其中的一种方法即可。在测定两端面的距离值和其相对位置时,可选用游标卡尺,

9、因为其相对位置尺寸110-0.15,可选用分度值为0.02mm的卡尺,同时,该卡尺还可以测量10外圆的自由公差和尺寸值39.50.1的距离值。测量内孔的时候,因为7.94的孔经过了钻,铰两道工序,所以在粗加工时可以使用内径百分尺测量,分度值为0.02mm,铰孔后可以选用合适孔径的圆柱塞规。3.3 确定工序尺寸及加工余量确定工序尺寸的一般方法是:由加工表面的最后工序往前推算,最后工序的尺寸按零件图样的要求标注,当无基准转换时,同一表面多次加工的工序尺寸只与工序(或工步)的加工余量有关。当基准不重合的时候,工序尺寸应该由工艺尺寸链来解出。孔7.94的工序尺寸 钻7.50.05,铰孔至7.94+0.

10、0160 mm端面尺寸 小端 毛坯厚度11加工至8 大端 毛坯厚度17加工至14本零件的外圆表面需要加工的很少,故其两头四个端面的加工余量定为单边1.5;内孔划线后钻出。确定切削用量以及基本工时工序2 根据划线确定的位置钻孔7.94至7.5(1) 加工条件:HT200铸件 加工要求:钻 机床:Z 512台式钻床 刀具: 硬质合金锥柄麻花钻(GB10946-89)(2) 计算切削用量 钻孔7.5 刀具选用硬质合金锥柄麻花,钻头直径7.5 ,钻2个通孔,使用切削液。由于孔径和深度都不大宜采用手动进给。根据相关资料暂定f=0.05 由金属切削实用手册可查得v=15m/min , 根据Z 512台式钻

11、床选择主轴完成转速: Ns=636.6r/min 根据机床说明书 Nw=760r/min 则:实际的切削速度为 : v= 则 切削工时为: l1=2 ,l2=4 。l= 11 t=l1=2 ,l2=4 。l= 17 t=2 粗车10外圆,材料 HT200方法 车机床 C336K-1 切削深度:单边余量1mm,可以一次性切除,进给量:根据切削手册表.选用f.mmr,查的切削速度为100m/min见切削手册表1.10*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为ksv=0.8,ktv=0.65,krv=0.81,kTv=1.15,kMv=1.0,(见表1.28*)VC=1000.80.650.811.15 (m/min)

12、48.438 mmin确定主轴转速:ns1541(rmin)按机床取n2000rmin,实际切削速度为:V62.8mmin切削工时t=,l=1,L1=2,L2=0,L3=5 故t=0.01s即单面的车削时间是0.01s 车 10外圆端面l则t0.001s总时间t=40.001=0.004s以上加工方案祥见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第4章 专用夹具的设计 本人针对这次毕业设计的要求,设计了如下两套专用夹具:4.1 斜钻孔专用夹具在本零件的加工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特殊位置的孔需要加工。如:尺寸3.7、尺寸2.5等,这些孔的位置和形状的精度要求并不高,因此通过划线找正即可。本夹具由两个

13、M6的螺栓来实现对零件的定位和夹紧,从而实现对零件的准确加工。因为零件的整体尺寸较小,加工尺寸也不大,所以本夹具只要工人手工抓紧即可,简便且有效。4.2 铰两个7.94孔在本零件中,这两个孔是加工的关键所在。本夹具通过已经加工的两个端面定位,由斜面方向夹紧,在钻模板的导引下对工件进行加工,从而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本夹具为活动式,因为零件的整体尺寸较小,加工尺寸也不大,所以本夹具只要工人手工抓紧即可,简便且有效。结论为期三个月的毕业设计结束了,在本次设计中,我查了大量的资料,在网上也搜索了很多相关的典型零件的工艺规程等内容,在我设计困难的时候,我得到了我的导师和多位院里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同学们也

14、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启发,因此,我的设计与老师同学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对帮助过我顺利完成毕业设计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真挚的感谢。 我的课题题目是:小连杆的工艺规程和专用夹具设计。这是我第一次全方位的对所学科目的运用。从中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也学到了很多的处理生产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我觉得本次毕业设计对我而言,非常重要。既是对我大学三年的学习总结,也是为以后在工厂工作打下基础。在本次设计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本次设计,学习了新的知识,很感谢学校为我创造这个学习设计的机会。本次设计中,我查阅了大量的书籍,在此,对所有机械书籍的作者表示感谢。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不可能完成我的毕业设

15、计。由于我的知识有限,而且设计中实际生产的知识,因此,有很多缺点和错误,希望答辩时专家和老师们能给我指出,对此表示感谢。致谢:在本次毕业设计中,我们将设计主要分为两大部分进行:工艺编制部分和夹具设计部分。在工艺部分中,我们涉及到要确定各工序的安装工位和该工序需要的工步,加工该工序的机车及机床的进给量,切削深度,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该工序的夹具,刀具及量具,还有走刀次数和走刀长度,最后计算该工序的基本时间,辅助时间和工作地服务时间。其中,工序机床的进给量,主轴转速和切削速度需要计算并查手册确定。在夹具设计部分,首先需要对工件的定位基准进行确定,然后选择定位元件及工件的夹紧,在对工件夹紧的选择上,

16、我用了两种不同的夹紧方法,即:粗铣下平面用的是螺钉压板夹紧机构,粗铣前后端面时用的是气动夹紧机构,两种方法在生产中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但都广泛运用在生产中。然后计算铣削力以及夹紧工件需要的夹紧力,这也是该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对大学三年所学的知识有了一次全面的综合运用,也学到了许多上课时没涉及到的知识,尤其在利用手册等方面,对今后毕业出去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在这次设计当中,指导老师XXX老师在大多数时间牺牲自己的宝贵休息时间,对我们进行细心的指导,我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老师,您辛苦了!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基本完成了毕业设计的任务,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但是,我知道

17、自己的设计还有许多不足甚至错误,希望老师们能够谅解,谢谢!参考文献1 邹青 主编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8 2 赵志修 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学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4,23 孙丽媛 主编 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12 4 李洪 主编 机械加工工艺手册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0,125 邓文英 主编 金属工艺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6 黄茂林 主编 机械原理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2,77 丘宣怀 主编 机械设计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8 储凯 许斌 等主编 机械工程材料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7,129 廖念钊 主编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北京: 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0,110 乐兑谦 主编 金属切削刀具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1211 李庆寿 主编 机床夹具设计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3,412 陶济贤 主编 机床夹具设计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6,413 机床夹具结构图册 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3,714 龚定安 主编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陕西:陕西科技出版社,1981,715 周永强等 主编 高等学校毕业设计指导 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2,12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