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45.27KB ,
资源ID:8363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363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 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 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1.下列关于“香文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中国香文化历史悠久,大约肇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B远古的用香行为,后曾被政治利用,被文化扩张,被器物归纳,被时尚美化,。C到了宋朝,中国的香文化攀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达到了空前繁盛的状态。D香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发展壮大,到现代社会,仍有很多人浸淫其中。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尽管远古的用香行为始于生理本能 ,但“香烟”却会使焚香人产生与“祖源记忆”相关的意识,引发远古中国人对“气”的解读与把握。B“天”这一概念对远古的人们来说,虽然因太大太虚而无法把握,但可从“气”中去感觉,从

2、雾霾中去观察,从烧香生烟中去把握。C某支远古中国人族群之所以用“气”作为姓氏,是因为他们从燃香生烟的现象中认识到“气”的概念,获得了关于“气”的“祖源记忆”。D封建社会初期,“先祖崇拜”逐渐被“英雄(帝王)崇拜”取代,用香行为也被置换到礼制之中。这从先秦两汉时官员奏事中可见一斑。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对“气”的意识可能最早发生在以“鸟”为图腾的远古华夏族群中,古蜀氐羌人可能最先将对“天”的意识用“气”来演绎。B隋唐时期,本土的道教兴盛,外来的佛教普及,用香行为被宗教礼仪长期租用,这样就自然使得对香品的研究更加精细了。C道学的影响,对清淡、质朴的瓷器的挚爱。再

3、加上民族文化的底蕴,促使宋人赋予炉体以神圣的意义,迎来了香炉的新纪元。D如今格式化的生活,激烈的生存竞争,变幻的游戏规则,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将人们的心境搅乱,使得香文化再次应运而生。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别儿怯不花,字大用。蚤孤,八岁,以兴圣太后命,侍明宗于籓邸。寻入国子学为诸生。 八番宣抚司长乃其世职,英宗遂授八番宣抚司长。既至,宣布国家恩信,峒民感悦。有累岁不服者,皆喜曰:“吾故贤帅子孙也,其敢违命。”率其十四部来受约束。 至顺元年,丁内艰还京。起复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江浙岁漕米由海道达京师,别儿怯不花董其事。寻除礼部尚书,特命领宿

4、卫。凡宿卫士有从掌领官荐用者,往往所举多其亲昵。至别儿怯不花独推择岁久者举之,众论翕服。至正二年,拜江浙行省左丞相。行至淮东,闻杭城大火烧官廨民庐几尽,仰天挥涕曰:“杭,浙省所治,吾被命出镇,而火如此,是我不德累杭人也。”疾驰赴镇即下令录被灾者二万三千余户户给钞一锭焚死者亦如之人给月米二斗幼稚给其半又请日减酒课为钱千二百五十缗,织坊减元额之半,军器、漆器权停一年,泛税皆停。事闻,朝廷从之。又大作省治,民居附其旁者,增直买其基,募民就役,则厚其佣直。又请岁减江浙、福建盐课十三万引。或遇淫雨亢旱,辄出祷于神祠,所祷无不应。在镇二年,虽儿童女妇莫不感其恩。召还,除翰林学士承旨,仍掌宿卫。四年,拜中书

5、左丞相。朝廷议选奉使宣抚,使问民疾苦,察吏贪廉,且选习北籓风土及知典故者,俾别儿怯不花周行沙漠,洗冤除弊,不可胜计。又奏发使谕诸王,赐以金衣重宝,使各抚其民,毋逾法制,于是内外震肃。明年,岁大饥,流民载道,令有司赈之,欲还乡者给路粮。帝还自上都,遣中使数趣使迎谒,比见,帝亲酌酒劳之。七年,进右丞相。十年正月卒。追封冀王,谥忠宣。 (选自元史列传第二十七,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疾驰/赴镇即下令/录被灾者二万三千余/户户给钞一锭/焚死者亦如之/人给月米二斗/幼稚给其半/又请日减酒课/为钱千二百五十缗/B. 疾驰赴镇/即下令录被灾者二万三千余/户户给钞

6、一/锭焚死者亦如之/人给月米二斗/幼稚给其半/又请日减酒课/为钱千二百五十缗/C. 疾驰赴镇/即下令录被灾者二万三千余户/户给钞一锭/焚死者亦如之/人给月米二斗/幼稚给其半/又请日减酒课/为钱千二百五十缗/D. 疾驰赴镇/即下令录被灾者/二万三千余户/户给钞一锭/焚死者亦如之/人给月米二斗/幼稚给其半/又请日减酒/课为钱千二百五十缗/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子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也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监”或“国子寺”。B.“至顺”是年号,“元年”是一个皇帝登上帝位的第一年。用年号纪年的方法始于西汉武帝时。C.古时称

7、遭遇父母之丧为“丁艰”“丁忧”,“丁内艰”指遭遇母亲去世,又称“丁内忧”。D. 谥,也称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谥号有褒也有贬。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别儿怯不花的先辈很有声望。他担任八番宣抚司长时,有多年不愿臣服的,知道他是贤帅的子孙后,就率部归服了。B别儿怯不花正直无偏私。他掌管宿卫之事时,一改前任任人唯亲的做法,举荐那些任职时间长的人,受到了人们的一致称赞。C别儿怯不花很受信任和重用。他八岁时就被派入王府侍奉明宗,长大后被任命为高官,巡行地方,察访民情官情,他的建议也总是被采纳。D别儿怯不花有

8、爱民之心。杭城遭遇大火,他急速前往,请求朝廷减免种种赋税;发生饥荒时,他赈济灾民;他还派遣使者请求诸王,各自安抚好所管辖的百姓。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又大作省治,民居附其旁者,增直买其基,募民就役,则厚其佣直。(5分)(2)帝还自上都,遣中使数趣使迎谒,比见,帝亲酌酒劳之。(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李处士故居王建露浓烟重草萋萋,树映阑干柳拂堤。一院落花无客醉,半窗残月有莺啼。芳筵想像情难尽,故榭荒凉路欲迷。风景宛然人自改,却经门外马频嘶。8.本诗前四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色?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6分)9.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

9、者是如何抒发这种情感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来写晴明之景的语句是“ , ” 。(2)诗经氓中通过占卜确定婚姻的句子是“ , ” 。(3) 荀子劝学中通过“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多种设喻,于是水到渠成地对君子之性得出了结论:“ , ”。乙 选考题 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

10、字,完成(1)(4)题。(25分)川主寺的夜晚非鱼旅游团到达川主寺镇的时候,是下午五点多。圆脸的藏族导游普通话不太标准,他告诉大家尽量少活动,多休息,到街上买东西最好结伴。他不想听导游絮叨,拿到钥匙就进了房间。这一路,他几乎不说话,大家唱歌讲笑话,他从不参与,也不笑。他不知道怎么会弄成这样。似乎所有通往未来的路都被堵死了,除了仰望天空一声接一声地叹息,他不知道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看到贴在旅行社门口的广告,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九寨沟,因为那美丽的水。在把两千块钱交给了旅行社后,除了几百块钱零花钱,一张身份证,一间孤单的屋子,几样家具,他在那个城市,真的是一无所有,了无牵挂了。十月末的川主寺寒气逼

11、人,他躺在冰凉的床上,头疼欲裂。走廊里旅行团的人们笑语喧哗,他们结伴去逛街。他想起那句课文: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都没有。有人敲门。持续的敲门声让他很烦,他起来开了门,是那个圆脸的小导游,笑眯眯站在门外:出去转转吧,现在就睡觉晚上会睡不着的。走出宾馆,他朝和主街道相反的方向走去。公路的右边有几个小饭店和小商店,左边是坡度很缓的草地。远远的,一群白羊在草地上吃草,没有一点声息。对面的山坡上,是一个藏族的小村落,五彩斑斓的经幡在微风中飘动。他在草地上躺下,身边有一簇黄色的小花,天空阴沉得叫人难过,云层从四面八方压过来,他转个身,趴在草地上。黄昏渐渐来临,他离开了。他问路边一个小店的老板娘,哪里有藏

12、刀卖。年轻的藏族女人正在炉子上炖一锅牛肉,肉汤发出诱人的香味。她指指他来的方向,用生硬的普通话说:街上有。又指指锅里的肉:吃不吃?他摇摇头。门口一个老阿妈端坐着,沉默地望着远方。他买了一把藏刀,刚回到房间,导游又敲门,后面跟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是他们团里的。导游说:他和你一起住。男人很健谈,不停地说话,问东问西,问他头疼不,要不要喝红景天,要不要喝热茶。他一直摆弄着那把藏刀,头也不抬地说:不要。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导游问他是不是买了一把藏刀,他说是。导游让他把刀交给他保管,说进景区要检查的,所有游客买的藏刀都要交给他保管。他狠狠地瞪了同屋的男人一眼,把刀从怀里掏出来,交给了导游。终于到九寨沟了

13、。他跳下车,那对一路上叽叽喳喳的恋人跟着跳下来:大哥,我们一起走。他说不用,女孩说:导游安排的,必须结伴,要不走丢了怎么办?走吧。他远远地跟着那对年轻的恋人,他想独自走,一直走到没有人的地方去。可那对年轻的恋人似乎很听导游的话,看到他离得远了,就停下来等着他。每到一个景点,女孩都会发出阵阵惊呼,把那些惊艳的水指给他看,让他帮他们拍照,拉着他一起合影。到最后,女孩子干脆让他和她的男朋友一左一右拉着她的手,女孩嗲嗲地说:大哥,不行,我缺氧了,头晕,帮帮我。他只好和她的男朋友拉着她的手。他感觉她的手软软的,凉凉的,和他那个一声不吭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女朋友一样。他扭过头看了她一眼,她咧嘴一笑,很抱歉的

14、样子。一路走到长海,他趴在木栏杆上,呆呆地望着那一汪清澈的湖水。女孩趴在他旁边说:这里的水不能碰,都是有神性的。他暗暗冷笑。他笑女孩说的神性。神在哪里?神看得到他的苦难和绝望吗?男孩子拍拍他的肩:走吧,大哥。我们俩任重道远呢,得把这个小东西拖回去。他继续和男孩拉着女孩的手,走着看着,看着走着。一路颠簸,一车人又回到那座让他伤心的城市。他背起背包刚要下车,导游叫住了他,导游把那把精美的藏刀递给他:还你的藏刀。他接过刀,对年轻的圆脸导游说:谢谢。导游在他身后幽默地说:大哥,用藏刀切肉的时候千万小心,别切了自己的手。他抬起手冲背后摇了摇。那对年轻的恋人在车旁等他。女孩说:大哥,再见啊。我们拜见过神了

15、,神会保佑我们的。他走了。那对恋人,那个中年男人,还有好多刚下车的团员们,当然,还有那个年轻的藏族导游,都微笑着和他挥手告别。他弯下腰,给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匆忙离去。(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本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以语言、动作、心里描写为主,采用对比衬托的手法,藏族导游、藏族女人、健谈男子、欢快的恋人的热情、善良使“他”压抑苦闷、痛苦绝望的心情得以缓解。B在川主寺镇,藏族导游告诉大家尽量少活动,到街上买东西最好结伴,说明这个地区治安状况很不好,出行要注意安全。C本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客观平实地叙述了某旅行团游览九寨沟的过程,不枝不蔓、娓娓道来,

16、平淡中却又真切感悟到作者的用意,可谓平字见奇、朴字见色。D同游的男人看见“他”买了一把藏刀,劝他喝茶他也不喝,男子怕他一时想不开出现意外,就把买刀这件事告诉了导游。E小说以“川主寺的夜晚”为题,讲述的是一个旅游团在去九寨沟的路上,夜宿川主寺镇的时候发生的有趣的故事。(2)画线的两段文字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小说中的“那对一路上叽叽喳喳的恋人”,有怎样的作用?(4)你认为小说中的“他”是从苦难和绝望中解脱出来了,还是没有解脱出来?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4、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屠呦呦与青蒿素的不解之缘屠呦呦一生都很低调,不

17、论是面对如今获奖的“火爆”,还是多年以来同行之间的争议,屠呦呦都只做一件事沉默。屠呦呦就是这样在沉默中创造奇迹。其实屠呦呦的名字并不“沉默”,呦呦,意为鹿鸣之声,典出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之句。后来在屠呦呦编著的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中,第一页就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蒿”即为青蒿。研究青蒿素一辈子的屠呦呦曾开玩笑说:“从我的名字上,就仿佛注定了与青蒿有不解之缘。”屠呦呦在学生时代,话不多,总是在很认真地读书。给同学们留下的深刻记忆是“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 。或许正因如此, 1951年顺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专业繁多,屠呦呦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

18、物分类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选择了生物药学,这是在当时较为偏门的专业。毕业之后,她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中医研究院),从事生药、炮制入化学等中药研究。1959年到1962年,屠呦呦参加了为有西医背景的医生准备的中医培训班,毕业之后,成为中、西医药学兼通的医药化学工作者,也为她在以后的日子里发现青蒿素,开启了一扇当时她还不知道的专业大门。1969年39岁的屠呦呦接到上级命令,以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科研组组长的身份加入“523”项目。她说:“交给你任务,对我们来说,就努力工作,把国家任务完成。只要有任务,孩子一扔,就走了。”进入课题组后,她首先做的是走访老中医,

19、并整理古代医学典籍,最终获得了640方中药抗疟单验方。在组织鼠疟筛选抗疟药物时,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对抗疟效果有限。实验几乎陷入停滞。为何历代名医称道的好药,今天却无明显疗效?为解决心中疑惑,她开始重读一本本中医古籍。屠呦呦后来回忆此事时说,“我就系统地查阅古代文献,我在肘后备急方看到有这么一句话: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用水泡了以后把汁挤出来,从这里面我就得到灵感,重新思考提取方法”。屠呦呦将实验对象锁定在青蒿上,但多次实验下来,仍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她觉得,问题可能出现在“水煎”法,高温有可能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随后,屠采取了用沸点只有35的乙醚来提取青蒿的实

20、验。那时药厂都停工了,只能用土办法。买几个大缸,先将青蒿洗干净,然后泡一段时间,再将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事实也证明只有新鲜的叶子里含有抗疟活性成分。1971年10月4日,这是屠呦呦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的日子,这一天,屠呦呦的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该样品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为100%。无数次失败后的成功,让屠呦呦领导的课题组所有成员都非常兴奋。随后,她去往“523”办公室汇报,上级非常高兴,并指令屠呦呦尽快进行临床工作。临床工作需要将药用于人体,屠呦呦却遇到了蹊跷之事。实验室莫名失火,许多设备被烧毁。有人贴出大字报,矛头直指屠呦呦,认为她的实验工

21、艺有问题,青蒿提取物有毒,“有毒?好,我亲身验毒,后果自负。但条件是:一旦证明此药无毒,临床的事情,领导必须立即放行,否则就过了当年疟疾发病的季节。”屠呦呦的举动,也使得其他两名同事一起向上级提出以身试药的请求,与屠呦呦成为“病友”。值得欣慰的是,屠呦呦及同事在试药之后安然无恙,没有人再质疑了,上级终于批准新药临床。不久之后,她带着青蒿素来到海南的疟区,并在海南昌江人民医院进行了半年多的临床试验观察,只有青蒿素的抗疟效果最佳。这一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国家任务,屠呦呦所带领的团队,将其转化为对抗疾病的武器,拯救了无数生命。当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屠呦呦获得诺奖这件事情上时,有一个人50多年以来默默地在工

22、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使得屠呦呦可以集中精力做实验,他就是屠呦呦的爱人李廷钊。某种程度上,发现青蒿素,其中也有李廷钊的功劳。现在虽然退休了,85岁的屠呦呦依旧坚持研究工作。年纪大了耳朵不好,她戴上助听器,身体不好,坐得久了会累,她便在床上阅读关于青蒿素的相关科研著作,偶有灵感,也在床上写下来。获得诺奖之后,外界最感兴趣的则是她的心愿是什么?屠呦呦的回答很朴实,“希望年轻同志发挥他们的能力、他们的实力,形成新的激励机制,这是我的心愿。本文选自屠呦呦:我与青蒿素有不解之缘有删改相关链接:1 “523”项目:上世纪60年代初,美越交战。为了帮助越南解决因疟疾造成的队伍大量减员问题,毛泽东作出指示,“

23、作为一项紧急援外、战备重要任务立项”。周恩来随即下令,以军工项目的名义紧急研制“抗美援越”的抗疟新药。1967年5月23日,国家相关部门召开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因保密原因以开会日期命名,于是,“523”就成了当时研发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中国为此投入巨大,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共抽调全国60多个单位、超过500多名科研人员,开始研发抗疟新药。“由寄生虫引发的疾病困扰了人类几千年,构成重大的全球性健康问题。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应用在治疗中,使疟疾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诺贝尔奖评选委员对屠呦呦获奖的评价(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学生时代的屠呦呦学习成绩

24、非常突出,顺利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因对生物药学感兴趣且较为偏门,屠呦呦选择了生物药学专业。B屠呦呦参加过为有西医背景的医生准备的中医培训班,成为中、西医药学兼通的医药化学工作者,这为她从事青蒿素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C屠呦呦在研究中遇到了蹊跷事,实验室莫名失火,许多设备被烧毁,是因为她在研究工作中无意得罪了很多人,有人对青蒿提取物产生了质疑。D肘后备急方是提取青蒿素的重要文献,其中有关青蒿制药过程的记载给了屠呦呦灵感。E屠呦呦平时走访老中医,最终获得了640方中药抗疟单验方,被中医研究院抗疟药科研组任命为组长参加了“5(2)屠呦呦与青蒿素的不解之缘,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25、(3)“这一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国家任务,屠呦呦所带领的团队,将其转化为对抗疾病的武器,拯救了无数生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屠呦呦取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一成就,其中必有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第卷 (表达题 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 2016猴年生肖挂历上市,挂历上印制的 的猴子图案让画面充满了喜感。2 近日,步行街上展示了很多 的画作,这些作品都是美术学院学生的杰作。 五年的话剧舞台生涯为她打下了坚实的表演基础,她扮演的英雄母亲,言谈举止,无不 。A. 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B. 惟妙惟肖

26、 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C. 活灵活现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D. 活灵活现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面对朝鲜半岛紧张的局势,中国政府日前紧急召见朝韩双方驻华大使,敦促双方保持克制,切忌不要采取过激行为使冲突进一步升级。B. 从他人手中购买食品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方式。因此,看似简单的食品买卖关系之中其实蕴含着一份沉甸甸的社会信任,这份信任与食品质量本身一样不可或缺。C. 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节目组成员在武汉的精彩表演,受到了武汉各高校学生的热烈欢迎,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D. 近日,一份2015年度中国职场人平衡指数调研报告显示,广州职场人日平均工作9.0

27、2个小时/每天,超过国家法律规定的8小时,列在全国被调查的28个城市首位。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高温多雨、湿热是夏季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南方人夏季食欲不佳的根源之一。根据这样的气候特点,夏季应时不时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 。同时,苦味食物还有清热、燥湿之功,尤其在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耳赤、心烦不安、口干口渴)时,更应多吃苦味食物。A. 可以刺激脾胃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的食物,像苦瓜、莲子、莴苣等,它们味道清新且略带苦味 B味道清新且略带苦味的食物,像苦瓜、莲子、莴苣等,可以刺激脾胃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C像苦瓜、莲子、莴苣等味道清新且略带苦味的食物,可以刺激脾胃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 D像苦瓜、莲子、莴苣等,可以刺激脾胃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是味道清新且略带苦味的食物16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即将出台的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草案)规定,患者及其家属如捏造事实向提供帮助者恶意索赔,将承担法律责任。这样的条例被网友誉为“好人法”。有一个成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