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3 ,大小:132.35KB ,
资源ID:8378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37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医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培训读本(排版).docx)为本站会员(聆听****声音)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医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培训读本(排版).docx

1、序言随着中医院现代进程加快,我院和全国其他中医院一 样,员工的医药文化知识已由单一的传统中医药文化知识结 构,向以传统中医药文化知识为主,多元文化共生的知识结 构转变。文化导向往往是行为和生活的指南针,作为中医院, 则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手段“是中”抑或“是西”的思维 方式。为此,我们在百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网站上搜罗 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研究中医药文化的心得和近几年医院在 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的具体做法,编写了这本中国(医) 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培训读本,希冀能成为青年医师了 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一个微小窗口。该读本 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文化”、“中医医院中医药文 化”、“中

2、医药常识”四个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根基,中医药文化是中医 学得以发展的源头活水和动力,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是中医 药文化在医疗活动中的体现,也是各医院诊疗特色、人文特 点、环境个性、行为规范的具体实践,三者一脉相承,在编 撰手法上一问一答,依次递进,构成了完整的中国(医)文 化链,便于读者学习理解。中医药常识,主要收集一些与中 医药有关的知识、典故、轶闻、趣事,以期在学习中医药文 化时对上述三个部分起羽翼之效。由于初涉培训读本的编写,知识水平有限,编辑经验不 足,错漏在所难免,祈方家斧正。张毅2010年10月.中国传统文化部分.1.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2. 中

3、国传统文化包含哪些内容?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13.国学中的“经史子集”是什么意思? 74. 中国传统文化中指的“四书五经六艺”是哪些? 85. 阴阳五行思想对中医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96. “大人合一”思想与中医学有哪些关系? 107.中庸思想对中医学有哪些影响? 138. “修身克己”思想与中医医德有何关系? 139. “三教九流”指的是什么? 1410.儒家对中医学有哪些影响? 1511.道家对中医学有哪些影响? 1612. 释家对中医学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 1813. 如何看待兵家与中医学的关系? 2214.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日常礼貌用语有哪些? 24中医药文化部分.1何谓中医药文化

4、? 252. 什么是中医院文化和中医院中医药文化? 253.什么是中医药文化艺术? 264. 何谓中医院文化环境? 265.什么是中医跨文化? 266. 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27.如何理解“在培育医院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328.如何理解“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 339.如何理解“在优化医院环境形象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 3310.中医院为什么要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3411.中医药文化分为几个层面?他们之间有何种结构关系? . 3512.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有哪些具体内容? 3513.如何理解中医药文化的“仁” ? 35

5、14.如何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和” ? 3615.如何理解中医药文化的“精” ? 3616.如何理解中医药文化的“诚” ? 3717. 如何理解中医药的物质文化? 3718如何理解中医药的行为文化? 3819. 如何理解中医药的制度文化? 3820.中医药文化价值理念有哪些具体内容? 3821. 概括地说中医药文化行为规范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3922. 中医药文化环境形象建设的内容是什么? 3923.中医药文化环境形象建设的主要作用和意义有哪些? 4024. 传统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何关系? 4025传统酒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哪些关系? 4226. 传统饮食文化与中医药文化有哪些关联? 4427.

6、 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武术与中医药文化关系密切? 45遂宁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部分1. 你知道遂宁市中医院的“前世今身”吗? 482. 请谈谈遂宁市中医的院徽含义是什么? 493. 你知道遂宁市中医院院训吗?请释义! 504. 除院训外,遂宁市中医院还有哪些文化价值理念? 505. 你知道遂宁市中医院院歌的歌名及歌词的具体内容吗? 516.遂宁市中医院是如何将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 537.遂宁市中医院聘请了川师大哪位国学专家为文化顾问? 578.遂宁市中医院张毅编著的岔口上的中医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89.遂宁市中医院在中医药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5910.请说

7、说“遂宁市中医院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6011.遂宁市中医院在中医药文化环境建设方面有哪些特色? . 6212.遂宁市中医院的神农骑行队在弘扬中医药文化方面取做出了哪些成效? 6313. 遂宁市中医院各类人员的行为理念有哪些? 6414. 遂宁市中医院有哪些中医药文化特定礼仪? 6515.请说说“遂宁市中医医院入职誓词”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6616.近年来遂宁市中医院在医院建设发展方面获得了哪些殊荣? 67.中医药常识部分.1.为什么称中医为“歧黄之术” ? 682.为什么古时候把医德高尚的医生称为“苍生大医” ? 683. 为什么中医把开业行医者称为“悬壶济世” ? 684.为什么赞誉

8、医德好,医术高的人常用“誉满杏林”来表示? . 695.为什么人们喜欢用“华佗再世”来称颂医术高的人? 696. 为什么人们喜欢用“手到病除”来褒奖医生? 707. 为什么颂扬医生救人功绩常用“橘井香泉”来表示? 708. 你知道药店由何而来吗? 709.为什么中医把司药称为“抓药” ? 7110.古医籍记载常用“方寸匕”取量药末,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7211.古医家对药物初加工常用“(口父)咀”表示,其意何为? 7312.中医与巫有何关系? 7313.如何理解中医的“毒” ? 7414.中医四大经典名著指的是哪些? 7415.中医四小经典名著指的是哪些? 7416.历史上对中医学发展做出了巨

9、大贡献的医家主要有哪些? . 7517. 你知道中药名称的由来吗? 7618.如何理解中医的“中” ? 7819.如何正确理解中医所说的“验方” ? 8120.中医“未病”何以言“治” ? 83后 记86中国传统文化部分1.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复杂,其中有四个思想最为重要, 也最有概括性。这就是:一是作为基本哲理的阴阳五行思想。二是 解释大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大人合一思想。三是指导解决社会问 题的中和中庸思想。四是指导如何对待自身的修身克己思想。这四 个思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渗透至各个文化领域、各种文化表 现之中,并起着指导作用。尽管这四个思想

10、最有代表性,但他的核心完全可以用一个词来 体现一一和谐。阴阳以平衡求得和谐;五行以生克乘侮求得和谐; 大人以“生气通夭”求得和谐;社会以中庸求得和谐;修身以克己 求得和谐。可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四个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 有全方位的概括作用,但最终的目的是求得各种事物的和谐。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就是“和谐”。2.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哪些内容?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价值观念及生活习俗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琴棋书 画、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发明、民间禁忌、精忠报国、竹、 民谣、黄土、长江、黄河、红、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 龙、蛇、马、羊、猴、鸡、

11、狗、猪)、农家、农民起义、锄头;皇宫 官府、宫庭文化、帝王学。诸子百家A儒家(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 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B道家(老子、庄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C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D法家(韩非韩非子李斯、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E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子)F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G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H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I小说家(吴承恩西游记、罗贯中三国演义、蒲松龄聊 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J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思想:强调作战 前一定要做好准备)K医家(扁鹊、淳于意

12、、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 正、朱震亨、李时珍、张景岳)琴棋书画笛子、二胡、古筝、箫、鼓、古琴、琵琶。茉莉花、十大名 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 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 答);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中国书法、篆刻 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 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 八骏图、太极图(太极)。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 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 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 等。传统

13、节日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汉 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如下是15个主要节日:春节、上元节(元 宵节)、花朝节(花神节)、上巳节(女儿节)、寒食节、清明节、端 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 祭灶日(小年)、除夕。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中华诗词古诗、律诗、绝句、近体诗、无题诗、自度曲(词)、传统诗 词等。中国戏剧昆曲、湘剧、京剧、豫剧、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 鼓戏、巴陵戏、木偶戏、京戏脸谱。中国建筑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井、石 狮、民宅、秦砖汉瓦、兵马俑、故宫。汉字汉语汉字、汉语、对联、谜语(灯

14、谜)、歇后语、熟语、成语、射 覆、酒令等。传统中医中医、中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脉经、本草纲 目、千金方、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宗教哲学佛、道、儒、阴阳、五行、罗盘、八卦、司南、法宝、算命、 禅宗、佛教、观音,太上老君;烧香、拜佛、蜡烛。民间工艺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塑、龙凤 纹样(饕餐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凤眼、千 层底、檐、鹫。中华武术太极拳、咏春拳、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峨嵋、瞻崛、昆仑、 点苍、华山、青城、嵩山。地域文化中土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乡、塞北岭南、大漠风情、蒙古 草原、天涯海角、中原、巴陵文化民风民俗礼节、婚嫁(红娘、月老)、

15、丧葬(孝服、纸钱)、祭祀(祖); 门神、年画、鞭炮、饺子。衣冠服饰汉服(汉族)、藏袍(藏族)、苗服(苗族)、蒙古袍(蒙古族)、 旗袍(满族)、中山装、其他少数民族服饰、木屐、绣花鞋、翘头履。 唐装(汉族盘领袍)、维服(维吾尔族)、绣花鞋、虎头鞋、伪唐装 (满族马褂)、肚兜(满族)、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丝 绸。花鸟虫鱼牡丹、梅花、桂花、莲花、鸟笼、盆景、蟋蟀、鲤鱼。动物植物龙、凤、狼、麒麟、虎、豹、鹤、龟、大熊猫.;梅兰竹菊: 梅花,兰花,竹子,菊花。松、柏。古玩器物玉(玉佩、玉雕)瓷器、景泰蓝、中国漆器、彩陶、紫砂 壶、蜡染、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宝剑等)、青铜器、古玩(铜钱 等)、

16、鼎、金元宝、如意、烛台、红灯笼(宫灯、纱灯)、黄包车、 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 芭蕉扇、桃花扇、裹脚布。饮食厨艺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酒、茶道;吃文 化、中国菜、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 饺子、团圆饭、年夜饭、年糕、中秋月饼、筷子;鱼翅、熊掌。传说神话女蜗补天、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神妖鬼怪神仙、妖怪、鬼怪、幽灵、玉帝、阎罗王、黑白无常、孟婆、 奈何桥,%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 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

17、生、流 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可见,传统音乐包括“国乐” 但不包括“新音乐”,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传统音乐是中国民 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 在于创作时间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 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 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相反,学堂乐歌、钢琴独 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借鉴了西方音乐,故不是传 统首乐。传统音乐的划分最早见于中国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 论,分为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但大 多院校在教学中把歌舞音乐并入民歌,于是就变成四大类:民歌

18、、 民族器乐、曲艺(即“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实际上,“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又是三个 不同的概念:“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和新音乐;而“民间音乐” 只是传统音乐的一个类别。且中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的,除了 民间音乐,还包括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杜亚雄先生则将中国传统音乐分类如下:民间音乐、文人音乐、 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其中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 间歌舞、戏曲首乐和说唱首乐;文人首乐包括古琴首乐、诗词吟诵 调、文人自度曲;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基督教音乐、 伊斯兰教音乐、萨满教及其它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包括祭祀乐、朝 会乐、喜迎及巡礼乐、宴乐。

19、中国对联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 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 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 华民族的文化瑰宝。3.国学中的“经史子集”是什么意思?经史子集,是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分经、史、子、 集四部,认为这四类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东晋李充正 式确定甲乙丙丁即经史子集次序,但尚未直接用经史子集之名。唐初 编成隋书经籍志,这是正式以经史子集为类名的四部分类法中 现存的第一部目录。它分经史子集4部,下分40细类,经史子集 各部书籍六万九千五百七十余卷,释藏七千零八卷,书画图象等约 二百余种

20、。其外又有艺术志、道书志、书志、画志、通为八目。清 乾隆时曾由政府编纂四库全书,按照经史子集分类编辑。据文津阁 藏本,四库全书收录古籍三千五百零三(3503)种、七万九千三百 三十七(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其中:经:包括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 籍,有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 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 经、尔雅、孟子。专门研究经类的学问,成为经学。史: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地理和典章制度著作,分为正史、 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 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子:包括诸子百家及

21、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 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 释家、道家十四类。集:包括历代作家个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 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 诗词五类。编纂四库全书时曾销毁了许多对清朝不利的书籍,据统计为一 万三千六百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余种、8万余 块。除了焚毁书籍,还系统的对明代档案进行了销毁。目前明代档 案仅三千余件,主要是天启、崇祯朝兵部档案,也有少量洪武、永 乐、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庆、万历、泰昌朝的官方文书。4.中国传统文化中指的“四书五经六艺”是哪些?四书五经是

22、“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 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 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 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 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 亡佚了(焚书坑儒导致),就只剩下了五经.而六艺是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 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 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 九数。”礼:礼节(即今德育)乐:首乐射:射箭技术(锻炼体格,品格修养)御: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书法(即今文学)数:算法(即今数

23、学)5.阴阳五行思想对中医学产生了哪些影响?阴阳思想阴阳思想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一切事物不仅其 内部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且其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二 气对立统一的结果。中医学把阴阳思想应用于医学,形成了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促 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 论体系的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 的一把钥匙。“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灵枢病传), “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景岳全书传忠录阴 阳篇)。中医学用阴阳学说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根本规律,贯穿于中医的理、法

24、、 方、药,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实践。五行思想五行思想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 水五种物质元素所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 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天地万物的运动秩序都要 受五行生克制化法则的统一支配。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五行范畴与中医学相结合 的产物,旨在说明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是一 个有机整体,属医学科学中的哲学概念,与纯粹哲学概念不同。是 中医学认识世界和生命运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医学对五行概念 赋予了阴阳的含义,认为木、火、土、金、水乃至自然界的各种事 物都是阴阳的矛盾运动所产生。阴阳的运动变化可以

25、通过在天之风、 热、温、燥、湿、寒六气和在地之木、火、土、金、水五行反映出 来。中医学的五行不仅仅是指五类事物及其属性,更重要的是它包 含了五类事物内部的阴阳矛盾运动。五行与阴阳阴阳是宇宙的总规律,是气本身内在的矛盾要素:气有阴阳, 一气分五行,故五行也含阴阳。五行的运动也必然受阴阳的制约。 阴变阳合而生五行。五行中木火属阳,金水土属阴,而五行中每一 行又各具阴阳。6.“天人合一”思想与中医学有哪些关系?“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

26、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 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大人相通。是说人和自 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 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夭,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 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中医学根据朴素的唯物主义“天人一气”的“天人合一”说, 用医学、天文学、气象学等自然科学材料,论证并丰富了天人合一 说,提出了 “人与天地相参”(素问咳论)的天人一体观,强调 “善言夭者,必有验于人”(素问举痛论)

27、,把人的需要和对人的 研究放在大人关系理论的中心地位。“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医学整体观思想的重要体现,主要表 现以下几个方面:季节气候与人体:“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素问 宝命全形论)。一年四时气候呈现出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的节 律性变化,因而人体也就相应地发生了适应性的变化,如“春弦夏 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四言举要)。天气炎热, 则气血运行加速,媵理开疏,汗大泄;天气寒冷,则气血运行迟缓, 媵理固密,汗不出。昼夜晨昏与人体:天地有五运六气的节律性的周期变化, 不但有“年节律”、“月节律”,而且还有“日节律”。如人体的“阳 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

28、西而阳气已虚, 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大论)。在病理上,一般“百病者,多以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为四时)。地区方域与人体:中医学非常重视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 认为生长有南北,地势有高低,体质有阴阳,奉养有膏粱藜蕾之殊, 更加天时有寒暖之别,故“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素问五常 政大论),受病亦有深浅之异。一般而言,东南土地卑弱,气候多 湿热,人体媵理多疏松,体格多瘦削;西北地处高原,气候多燥寒, 人体媵理多致密,体格多壮实。人们长期生活在特定地理环境之中, 逐渐形成了机能方面的适应性变化。一旦易地而居,环境突然改变 个体生理机能难以迅即发生相应的适应性变化,故初期会感到不太

29、适应,有的甚至会因此而发病。所谓“水土不服”,指的就是这种情 况。人与社会的统一性: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生态变 迁与人的身心健康和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社会角色、地位的 不同,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动不仅影响人们的心身机能而且疾病谱的 构成也不尽相同。“大抵富贵之人多劳心,贫贱之人多劳力;富贵者 膏粱自奉,贫贱者藜蕾苟充;富贵者曲房广厦,贫贱者陋巷茅茨; 劳心则中虚而筋柔骨脆,劳力则中实而骨劲筋强;膏粱自奉者脏腑 恒娇,藜蕾苟充者脏腑恒固;曲房广厦者玄府疏而六淫易客,茅茨 陋巷者媵理密而外邪难干。故富贵之疾,宜于补正,贫贱之疾,易 于攻邪”(医宗必读-富贵贫贱治病有别论)。太平之世多长寿,

30、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是朴素的社会医学思想。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人和自然有着共同的规律,人的生 长壮老已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人的生理病理也随着自然的变化而产 生相应的变化。人应通过养生等手段,积极主动地适应自然。此外, 还要加强人性修养,培养“中和”之道,建立理想人格,与社会环 境相统一。7.中庸思想对中医学有哪些影响?中庸又称“中和”、“中道”、“用中”、“时中”,中庸思想的基本 实质是“执两端用中”。对于儒家来说,中庸与其说是一种必须遵守 的道德规范,不如说是处理各种问题(包括社会伦理)的一种态度与 思想方法,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中”即不偏不倚,无 太过,无不及的平衡状态;“和”是对一切有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协 调,使之达到和谐状态的过程。所以在中庸思想中包含着平衡、和 谐以及维持平衡和谐状态的两层意思。这种思想深深地影响到中医 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学由此认为:生命的稳态在于平衡、疾病的本 质因于失衡、诊断的睿智在于察平、治疗的境界在于调平、养生的 秘旨在于持平。8.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