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9.62KB ,
资源ID:842407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4240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3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3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1、能 使油脂剧烈氧化,甚至燃烧爆炸;助燃3.3.4主要危险、有害物质特性详述3.3.4.1空气(压缩的)别名:高压空气英文名:compresed air 分子式:主(次)危险性类别:助燃气体 危险特性:1.受热后瓶内压力增大,有爆炸危险;2.遇硫、磷会引起爆炸;3.能使油脂剧烈氧化,甚至燃烧爆炸;4.助燃。特性:无色无味气体,不燃烧,有助燃性,与易燃气体及油指接 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熔点一213;沸点-195;.汽化热 20.53kj/kg;临界温度一140.7;临界压力3.77包装:装入符合安全标准的钢瓶内,钢瓶应有有效期限的钢印, 钢瓶外漆成黑色,以白字标明“压缩空气”。贮存条件:贮存

2、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避免日 光直晒,防止雨淋水湿,禁止与油指、金属粉末及其他易燃气体混存 混运,库温不宜超过30。3.4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分析项目位置距离周边集镇较远,四周除在东面界区外350m有中心烟 站,400m外有324国道外;其它方向界区周边500m范围内,无敏感 的单位、设施、村庄、学校、大型居民区的存在,加之项目建成后机 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因此,项目建成后对该项目周边的危害较小。3.5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5.1火灾本项目的主要能源为电能,主要通过供电设备及线路对生产系统 供电。如果线路短路、过载或接触电阻过大等原因,可能产生电火花、 电弧或引起电线

3、、电缆过热,从而造成火灾。一般电气火灾大多数皆因电气线路发生火灾造成,下面主要对造 成电气线路发生短路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电气线路中的导线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相线与相线,相线与零线(地线)的连接,在回路中引起电流的瞬骤然增大的现象叫短路。短路时由于电阻突然减小则电流将突然增大。因此,线路短路时 在极短的时间内会发出很大的热量,这个热量不仅能使绝缘层燃烧, 而且能使金属熔化,引起邻近的易燃、可燃物质燃烧,从而造成火灾。 发生短路的主要原因:1.使用绝缘电线、电缆时,没有按具体环境选用,使绝缘受高温、 潮湿或腐蚀等作用,失去了绝缘能力。2.线路年久失修,绝缘层陈旧老化或受损,使线芯裸露。3.电源过电压

4、,使电线绝缘被击穿。4.安装、修理人员接错线路,或带电作业时造成人为碰线短路。5.裸电线安装太低,金属物不慎碰在电线上;线路上有金属物件 或小动物跌落,发生电线之间的跨接。6.架空线路电线间距太小,档距过大,电线松弛,有可能发生两 线相碰;架空电线与建筑物、树木距离太近,使电线与建筑物或树木 接触。7.电线机械强度不够,导致电线断落接触大地,或断落在另一根 电线上。8.不按规定要求私拉乱接,管理不善,维护不当造成短路。 9.高压架空线路的绝缘子耐压程度过低,引起线路的对地短路。3.5.2 容器爆炸1.压缩气体温度升高是促使爆炸的一个重要条件,据统计,50%发生爆炸的空气压缩机温度均超过170。

5、进气量减少10%,则排气温 度会上升20。排气阀积炭引起阀漏气,也会造成排气升温,很容易 发生爆炸事故。水冷量不足、结垢严重会造成压缩空气冷却不好,导 致温升偏高。如果未设置空压机冷却、温度压力仪表显示、安全阀、 自动温度报警器等基本安全设施,就无法对压力、温度进行有效的监 控,一旦指标超出安全范围,很可能发生爆炸。该项目拟采用螺旋式空气压缩机,压力为0.8MPa;压缩机的气缸 和储气罐为压力容器,如果操作压力较高,可能会由于内压异常升高, 发生爆炸。一般压力容器发生事故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1)容器本体质量差:设计结构不合理,用材不当,制造质量差, 容器本身存在先天性缺陷;年久失修,容器器

6、壁被腐蚀,强度不够。(2)容器内部的压力过高:出气管道堵塞,引起容器内压升高。(3)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基本知识,违章操作。2.该生产线内的压力管道是用来传送带压空气的管道,管道内压 力较高,如果管道的本体质量差,用材不当,制造质量差,本身存在 先天性缺陷,未开展定期检验,年久失修,器壁被腐蚀,强度不够, 焊缝破损都会引起管道承受不了内部的压力,致使发生爆炸。3.5.3 窒息该项目中使用的生产原材料大多为细碎散料堆放,若未采取 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在储存、输送散料的场所进行作业时,滑落或 陷入散料内被散料覆盖而导致作业人员窒息,造成人身伤亡事故。3.5.4高处坠落凡在距离基准面垂直距离为2m以上的

7、地方作业时,存在高处坠落 的危险。作业高度分为2m5m;5m15m;15m30m;30m四个区域。相应高处作业分级为:、四级。直接引起坠 落的客观危险因素分为:1.阵风风力六级(风速10.8m/s以上;2。. GB 4200规定的II级以上的高温条件;气3.气温低于10的室外环境;4.场地有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5.自然光线不足,能见度差;6.接近或接触危险电压带电体;7.摆动,立足处不是平面或只有很小的平面,致使作业者无法维 持正常姿势;8.抢救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根据该项目的实际情况,该项目各个工序的高处作业平台较多, 可能发生高处坠落的位置也就较多。在这些平台、高空通道及斜梯上

8、应安装牢固的防护栏杆。如果防护栏杆、挡板、踏板等设施如果质量 不好、焊接不牢固、不符合相关防护要求,均可能造成人员高处坠落。 这种事故的原因主要是:1.是不办登高作业证、不正规敷设跳板、不系安全带、防护用具 失效; 2.是生产现场存在隐患,主要是指建、构筑物主设备预留孔、吊装孔不设栏杆或不加盖板,钢平台、楼梯扶手等处严重腐蚀或开焊, 以及末设防护围栏等。3.5 触电触电伤害是由于人体受到一定量的电流通过致使组织损伤和功能 障碍甚至死亡的种危险因素。由于本项目涉及到的电气设备较多, 在检修和操作设备时需要接触到电气设备及设施,所以可能发生电伤 害。人体触电时间越长,人体所受的电损伤越严重。低电压

9、电流可使 心跳停止,继之呼吸停止,并且电击部位的皮肤会发生电灼伤、焦化 或炭化,并有组织地坏死。对该项目可能导致人员触电的原因分析如1.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电气设备触电一般直接接触高压电气设备的触电事故并不多,这主要是由于高 压电气设备大都有比较完善的防护装置,如设备的四周有遮栏和明显 的警告标志,而且工作人员在高压电气设备上或其附近工作时,大都 采取比较完善的安全措施,在思想上也比较重视。只有在少数遮栏、 标志不全的设备上工作,加上工作人员疏忽大意时,才有可能造成人 身直接触电事故。2.人体接近高压设备造成弧光放电电弧放电对人体的伤害也是相当严重的。当带电设备或带电导体 的电压很高时,在人体

10、接触带电体的瞬间,将发生电弧放电。由于电 弧温度甚高(可达3000左右),除肢体的接近部位灼伤外,严重时还 会造成大面积烧伤。一般电弧烧伤部位由于电的热效应、化学效应以 及熔化和蒸发的金属微粒的侵蚀,往往损伤十分严重。在各种触电事故中,人体接近裸露的高压带电设备造成弧光放电 事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频发的事故。在各种高压触电事故中,这种 事故约占80%左右。大多数是由于误进入带电间隔,或误登带电设备造成。变电所的开关或配电装置室,大都釆用同类型的配电装置,设备架构和基础采用定型的设计图纸,多回路的设备标志也很类似。当回路设备停电检修,旁侧的设备正常带电运行,若停电设备与带电 设备之间没有可靠的隔

11、离遮拦;或虽有遮栏,但附近设备的间隔门既 未加锁又无明显的警告标志,工作人员不注意就可能误入邻近的带电间隙或登上临近的带电设备,以致造成触电事故。有时带电设备可靠的遮拦和警告标志,但冈工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疏忽大意,误 将遮拦打开,误入发生事故。3.在停电设备上工作时突然来电 在设替停电检修时,由于没有采取完善可靠的安全措施,如未装挂临时接地线,没有悬挂必要的安伞标志牌等,致使值班人员在操作其他设箭送电时,误将萨在检修的设备送电,致使在设备上进行检修的工作人员触电。3. 5.6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对该项日在生j托过程中导致物

12、体打击的原因分析如下: 1如果在高窄平台、通道上堆物或者高审装置零件破损,可能会造成物料或装置部件坠落; 2高空抛物,未划定警戒线,无人防护; 3建、构筑物倒塌、支架搭设和拆除; 4冲击作业中锤头脱落、飞出: 5物件设备摆放不平稳、倾覆:易滚动物件堆放无防滚动措施; 6使用提升机用于物料的运输,可能会发生料斗或物料坠落。3.5.7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直接与人体接触引 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当作业人员 身体部位或、衣物角或头发被卷入机械中,如无紧急停车装置或设备 髙速运转,人休很可能迅速被卷入设备,造成人贝伤亡。如果防护措 施存在缺陷,或在

13、事故及检修等特殊情况下,会存在机械伤害的可能 性。该项1=1在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较多(如皮带输送机、风机等 各设备传动部位因缺乏防护装置可能导致巡检人员或其他误入危险场所人员造成机械伤害事故,因此机械设备的传动部位必须设置安全防护罩;输送皮带等设备设置紧急停车装置;在检修期间应釆取安全保护措施,防止检修设备意外起动造成机械伤害。3丨8起重伤害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 生的压挤、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等。该项II可能使用到起重 机械进行物料的输送和设备检修,可能发生起茁伤害。发生起茁伤害 的主要原因如下: 1.脱钩 起重工在印运物体吋,因现场无人指挥,吊物下

14、降过快造成脱钩; 有时在吊运中因起吊物体不稳,使吊钩在空中悠荡,在悠荡过程中钩 头由于离心惯性力甩出而引起脱钩事故。行车冈操作不稳,紧急起动、 制动都有可能引起钩头惯性飞出。具有主、副钩头的行车吊运蜇物吋, 尚另一不用钩头挂在阳索的小圈上吋,冈钩头粗不容易插牢在圈环内, 在操作和振动、摆动时,由于离心惯性力的作用,而引起钩头脱出賂 落伤人。1.钢丝绳折断钢丝绳发生折断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和常见的原冈是:操作前没 有对钢丝绳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或认真检杳,对已断丝的钢丝绳没有按 钢丝绳报废标准处理或降低负荷使用,吊运时严重超负荷等。1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失灵起重机械的安全裝置(制动器、缓冲器、行程限位器

15、、起里量限制器、防护罩等)是各类起重机所不可缺少的。因安全装置缺乏或失灵又未检修吋,这种装置便起不到安全防护作用。因操作不慎和超负 荷等原因,将发生翻车、碰摘、钢丝绳折断等事故,起重机械上的齿 轮和传动轴,没有设置安全罩或其它安全设施,会卷进人的衣服。4.吊物坠落起重机吊运物体吋,由于某种原因,物体突然赂落,将地面的人员砸伤或砸死,这种事故一般是惨痛的,因为坠落的重物-般都是击 中人的头部(立姿)或腰部(蹲姿)。在有行车的厂房,山于生产噪声 的掩盖,地面人往往听不到指挥信号或思想麻痹,不能迅速避让, 因而导致物体赂落伤人。5.起重机倾翻起重机动臂幅度过大,加蜇超负荷,往往造成起重机倾覆事故,

16、能引起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原因是冈为起里机的倾覆力矩大于稳定力矩造成的。操作吋不按安全支承器亦是引起倾覆的原因之一。6.碰撞致伤物体在吊运中,因碰摘或刹车等原因,使吊件在空中悠荡,吊件撞倒设备或积物而引起事故,撞击力大,故后果比较严重。1.指挥信号不明或乱指挥现场起出时,指挥者乱指挥或指挥信号不明时,易使现场起重人 员产生错误判断或错误操作,尤其当两个单位在同一场地操作吋,因各自的指挥信号不同引起的错误操作往往会产生严重后果。8.吊物上面站人在物体吊起后失去平衡,将重物放下重新起吊吋,有少数起重工 特别是靑年人怕麻烦,图省事,违章站在重物上以求平衡,当起重机 一旦发生紧急制动剧烈振动时,站

17、在起吊物上的人随之跌下或被物体碰倒以及被压人。9.工件紧固不牢当起吊散装金属物体或工件时,若没有捆扎牢固,吊运或搬运过 程中零星小件会脱落坠下,极易碰伤自己或别人。10.光线阴暗看不清物体如起重现场雾大、风沙大,能见度差,晚间光线太暗或炫目刺眼, 看不淸物体和周围障碍物,这是发生事故的隐患之。11.起重设备带病运转设备带病运转,不仪缩短了起重设备的使用寿命或修理周期,更 为严重的是设备在带病运转过程中,可以导致发生许多设备和人身事 故。12.开车前未发开车信号起重机在开车前应预先发出开车信号,信号可由起重机司机直接 发出,或由地面指挥者或监护者发出。某厂桥式起重机开车前未发开车安全信号,开动的

18、起重机将平台上的一名司机刮下平台,高空坠落受伤,抢救无效死亡。13.人为事故因素起重机械操作员在驾驶吋违规操作或驾驶起重机械的人以未经专 业技术培训持证上岗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本项目来说,起重伤害主要发生在窑头、煤粉制备、窑尾、水泥磨房等其它需要进行吊裝作业的场所。3.5.9车辆伤害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使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 下落、挤压伤亡事故。本项目中的原料和成品大部分通过车辆运输, 运输量较大,车辆在厂区出入频繁,发生车辆伤害事故的可能性较大。 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涉及人(驾驶员、行人、装卸工)、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路环境这三个综合因素。

19、 对产生车辆伤害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1.违章驾车指事故的当事人,由于思想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的错误操作行为, 不按有关规定行驶,扰乱正常的企业内搬运秩序,致使事故发生。如洒后驾车,疲劳驾车,非驾驶员驾车,超速行驶,争道抢行,违章超车,违章装载等原因造成的车辆伤害事故。2.疏忽大意指当事人由于心理或生理方面的原因,没有及时、正确的观察和 判断道路情况,而造成失误,如情绪急躁、精神分散、心理烦乱、身体不适等都可能造成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表现出嘹望观察不周,遇到情况釆取措施不及时或不当;也有的从凭主观想象判断情况,或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经验技术,过分自信,引起操作失误导致事故。3,车况不良车辆的安全装置

20、如转向、制动、喇叭、照明;后视镜和转向指示灯等不齐全有效;蓄电池车调速失控造成“飞车”;翻斗车举升装置锁 定机构工作不可靠;吊车起重机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制动器、限位器等工作不可靠;车辆维护修理不及吋,带“病”行驶。4.道路环境道路条件差、因建筑物或自然环境影响造成视线不良等。 5.管理因素车辆安全行驶制度不落实,管理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不健全,非驾驶员驾车,车辆维修不及时,交通信号、标志、设施缺陷。3.5.10淹溺淹溺主要是由于人跌入水中,水进入人体呼吸气管后,由于窒息缺氧而产生昏迷,救治不及时会造成人死亡;或者人员陷入水泥仓内及其他粉料仓内,导致人员窒总甚至死亡;该项目的循环水泵房内的储水池,

21、如果在水池上未设置盖板或池边未设置防护栏杆,在照明条件差(特别是在夜间)的情况下,人员可能跌入水池,发生淹溺事故。在水泥仓及其他粉料区域,若人员陷入其中或被其坍塌掩埋,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3.5.11坍塌厂区工程地质不符合要求,会造成建成的建、构筑物坍塌;建、构筑物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不合格,或年久失修,可能造成建、构筑物坍塌。厂内的各物料堆场、配料库等处的物料若堆放不稳,发生物料坍塌,对设备及人员造成伤害;若人员被物料掩埋,甚至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3.5.12粉尘危害 粉尘是指能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叫做工业粉尘。对工业粉尘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将破坏作业环境,危害工

22、人身体健康和损坏机器设备,还会污染大气环境。在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产性粉尘,粉尘对职工的身体健康危害较大,一 般粉尘粒径在10m以下的占大多数,粉尘侵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有呼吸系统、眼睛、皮肤等,其中以呼吸系统为主要途径。该项目中使用的粉煤灰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操作人记若未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在该环境下工作,极易造成矽肺等职业病。 粉尘对人体各系统的危害表现如下:粉尘侵入呼吸系统后,会引发尘肺、肺粉尘沉着症、有机粉尘所致的肺部病变、呼吸系统肿瘤和局部刺激作用等病症;如果粉尘侵入眼睛,便可引起结膜炎、角膜混浊、眼睑水肿和急性角膜炎等症状;粉尘侵入皮肤后,可堵塞皮脂腺、汗腺,造成皮肤干燥,

23、易受感染,引起毛囊炎、粉刺、皮炎等。造成粉尘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1.收尘器破损、除尘设施损坏,粉尘外泄;2.除尘方式选择不妥造成作业点粉尘浓度超标;3.作业人员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5.13噪声危害 噪声是使人感到烦躁、令人讨厌的刺耳声音的统称。通常人们用 “分贝”(dB)做单位,来表示噪声大小及对人的影响。该水泥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的噪声源主要是:生料磨、煤磨、水泥磨及各种破碎机、风机、空压机等设备。噪声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影响工作 噪声会分散人的注意力,容易疲劳,反应迟钝,影响工作效率, 还会使工作出差错。噪声干扰影响信息交流听不淸谈话或信号,使误操作率上升。2.对听觉器官的

24、损伤 人听觉器官的适应性是有一定限度的,长期在强噪声下工作,会引起听觉疲劳,听力下降。若长年累月在强噪声的反复作用下,耳器官会发生器质性病变,出现噪声性耳聋。 3.引起心血管系统病症 噪声可以使交感祌经紧张,表现为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波动,心电图测试阳性增髙。 4.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 噪声引起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的阳性检出率随噪声强度增高而增加。此外噪声还能引起胃功能紊乱,视力降低。噪声超过生产控制系统报警信号的声音时,淹没了报警音响信号,容易导致事故的进一步发展。3.5.14雷电、静电危害1.雷电的破坏作用主要为三种:直接雷击破坏、感应雷破坏和

25、雷电波侵入破坏。(1)直接雷击破坏当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强大的雷电流使建、构筑物水份受热汽化膨胀,从而产生很大的机械力,导致建筑物燃烧或爆炸。另外, 当雷电击中接闪器,电流沿引下线向大地泻放时,这时对地电位升高, 有可能向临近的物体跳击,称为雷电“反击”,从而造成火灾或人身伤 亡。(2)感应雷破坏感应雷破坏也称为二次破坏。由于雷电流变化梯度很大,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磁场,使得周围的金属构件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可能向周围物体放电,如附近有可燃物就会引发火灾和爆炸,而感应到正在联机的导线上就会对设备产生强烈的破坏性。(3)雷电波侵入破坏当雷电接近架交管线时,高压冲击波会沿架交管线侵入室内,造成髙电

26、流引入,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酿成火灾。当遇到雷雨天气吋,若项目内的防雷设施不齐备,则建(构)筑物、设备、管进均和人员均可能受到雷击伤害。静电是指分布在电介质表而或体积内,以及在绝缘导体表面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静电放电。当物体产生的静电荷越积越多,形成很高的电位,与其它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形成很高的电位差,并发生放电现象。当电压达到300V以上,所产生的静电火花,即可引燃 周围的可燃物,并对人体造成伤害。3.5.15振动危害振动伤害可分为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两类:全身振动可导致工效 降低,辨别能力和短时记忆能力减低,视力恶化和视野改变,对血压升高,脊柱病变,

27、女性生殖功能有一定影响;局部振动可导致外周循环机能障碍,表现为振动性白指病,还能引起中枢神经、外周神经、 梢物神经功能紊乱。因此,要求设备应符合防振动设计,釆取减震、隔振措施。3.5.16作业环境不良危害作业环境不良,会使工人身体疲劳,视线不清,注意力不集中, 反应迟钝,昏昏欲睡,从而使操作失误增多,所以也是导致事故发生 的危险、有害因素。作业环境不以的情况有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 量不好、湿度过大、气温过高、气温过低、釆光照不不良、有害光照等。1.湿度过大的湿度会引起电气设备受潮、绝缘下降,引起触电事故,运行检修人员易患风湿性关节炎、神经衰弱等病症,应注意厂房内的通风,保持干燥。2.釆光、照

28、明光照的亮度和照度不足,会使操作人员作业困难,视觉分辨力下 降,对危险的地段会因照明不足引起意外事故。3.5.17其他危害项目的场地湿滑,造成人员滑跌,对人体造成伤害;项目所在地陆良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若建筑物设计时未考虑其抗震等级,可能因发生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导致人口伤亡、财产损失事故。3.6事故案例及分析3.6.1高处坠落和机械伤害事故2005年5月19日,增城市仙村某水泥厂发生高处坠落和机械伤害 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4.8万元。事情经过: 2005年5月19日凌晨0点30分左右,仙村某水泥厂生料车间四层高的上料提升机的皮带断开,掉落一楼磨机地面,机修带班彭某杰

29、带领欧阳某永等5名工人进行抢修。彭某杰指挥工人在一楼用绳将断幵的 皮带绑好,在四楼天面上搭起三脚支承铁架钩上吊重葫芦,提升皮带。 至凌辰2点10分时,三脚支承架同吊里葫芦突然塌下,三脚支承架其中一条支架脚击中在彭某杰脊椎上,致其受伤;而另一条支架脚则击中欧阳某永,将其从四楼击跌落在一楼阳台,使其颅脑损伤。事发后,欧阳某永和彭某杰被送往仙村医院抢救,欧阳某永冈抢救无效死亡,而彭某杰则送往广州治疗脊椎损伤。案例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在组织抢修生料车间提升机时,作为三脚支承铁 架的脚支搾点不稳定,不能承受提升机皮带的重力;支搾架垮塌,人被击倒后,四楼天面的防护拦不规范,作业场所存有不安全因素,起不到防护作用;操作人员盲作业,未釆取应有的保护措施。经调查,事故调査小组认为,仙村某水泥厂规章制度不落实,现场监管不到位, 作业场所存在不安全因素,工人安全意识差,盲目冒险施工作业,导致事故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规定,欧阳某永,增城市仙村某水泥厂机修车间的工人,事故中未能按操作规程作业,未釆取应有的保护 措施,酿成死亡事故,对事故的发生负直接责任,因其在本次事故中死亡,依法不予追究责任。梁某华,水泥厂的厂长,没有落实层级安全生产责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