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69.37KB ,
资源ID:84251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4251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1 中国及西方古代史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届高考历史一轮经纬考案1 中国及西方古代史Word文件下载.docx

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水平提高,从而导致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A、B、D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目要求,故选C项。C4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在中国古代文化教育方面的最大贡献是()A推行“礼”和“仁”B主张“仁政”C主张“有教无类”D主张“无为”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只允许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A是孔子的政治主张,B是孟子的主张,D是老子的主张。5下图是“东汉书信纸”,它原衬垫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推测为家书的残片。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并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以

2、上介绍和图片说明()A东汉时已经出现较成熟的造纸技术B东汉时中国的造纸术已经由罗马人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欧洲C它的传入促进了欧洲新航路的开辟D成为中国最后一项传入欧洲的四大发明东汉时蔡伦发明了蔡侯纸,标志着造纸术的成熟,故A正确;纸传入西方是唐朝时期,故B错;指南针的传入促进了欧洲新航路的开辟,故C错;纸是四大发明中最早传入欧洲的,故D错。6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历史事物的能力。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在于暴政,统治者要想长治久安,就应该爱惜民力,以民为本,因此C项符合题意。7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盛行,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文化也获得空前的发展,它们对中国古代传统主流文化产生的影响是()A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受到削弱B当时出现了佛、道、儒融合现象C当时的朱熹吸收了佛道思想,创造出理学D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但没有阻止住佛教和道教的传播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就是指儒家思想,在当时因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而受到削弱,故选A;三教融合是在北宋时期;朱熹是南宋人,不是南北朝时期人;董仲舒是西汉人,当时,佛教尚未传入中国,道教也没有产生,故排除B

4、、C、D。8李白有诗:“脚著谢公履,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此诗可以说明的是()A李白属于浪漫主义诗人B李白的诗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C李白受柳永影响很大D李白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从诗中的“青云梯”、“闻天鸡”就可以判断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不可能反映唐代的社会现实;柳永生活在北宋时期;D与题干无关。9李白曾在一首诗里对某一书法作品称赞道:“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李白最有可能赞扬的是()本题为文字兼图片材料选择题。题干材料信息表明李白赞扬的是草书。而B项为楷书,C项为行

5、书,D项为篆书,只有A项符合题意。10封建都城,往往是皇权与经济文化的集结、辐射中心,唐代的都城在布局上出现了“市”“坊”的划分。这表明当时的统治者()A注重民生为本 B特别重视城管C重视理学的地位 D执行抑商政策唐代长安城为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在布局上比较严整,有“坊”有“市”,“坊”“市”分开,说明当时统治者对“市”的管理有空间的限制,仍在执行抑商政策。11隋唐时期,我国科技进一步发展,体现在()发明活字印刷术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出现了“多闻阙疑,慎言其余”的指导思想出现雕版印刷术A BC D是北宋发明家毕升发明的,时间与题干不符;是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也不符合题意要求,故排除。12中国古代用

6、12种动物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配,组成十二生肖。相传秦始皇属龙,因而特诏令全国龙的饰物为皇帝专用,可见秦始皇出生于()A庚申年 B癸卯年C甲辰年 D乙酉年本题意在考查学生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之民俗与年代之间相关联的知识以及推理和判断能力。十二生肖是民间源远流长又妙趣横生的民俗现象,排列顺序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秦始皇属龙,对应的地支应为“辰”,故选C。13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身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

7、。在唐朝灭亡以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材料反映了()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B科举制度在唐代没有执行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D科举考试在当时有一定的局限性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材料信息表明唐代科举制产生的官员比例仅占全部官僚集团的极少部分,这说明唐代的科举考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14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哪三个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A秦、唐、元 B汉、宋、明C秦

8、、元、清 D秦、唐、明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论证历史事物的能力。体现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体现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体现了明朝的内阁制度。15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作出杰出贡献的是()A阿拉伯商人 B宗教改革者C西方航海家 D中国航海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依据所学知识,这四项技术的西传都是由阿拉伯商人完成的,因为阿拉伯处于西亚地区,正好是东西方交通的中转站,当时的阿拉伯商人奔走于世界各地,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所以选A。16在宋代,词用来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得到空前的发展与繁荣,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

9、发展市民队伍的扩大苏轼等人对词的革新程朱理学的兴起C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故符合题意;苏轼等人对词的革新也必然推动词的繁荣,故也正确;而程朱理学最终形成于南宋,宋词在北宋就已繁荣,故它不能作为宋词繁荣的原因,错。B17下图是现藏于西藏自治区博物馆的“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此玉印是元成宗于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赐给西藏第五任帝师(帝师既是佛教萨迦派的高僧,又是宣政院的首长)扎巴俄色的印信。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元代中央对西藏地区管辖的历史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发展史中国古代宗教史西藏地方行政区发展史A BC D本题为图片材料选择题,旨在考查学

10、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从雕刻的印章和材料中的“帝师既是佛教萨迦派的高僧,又是宣政院的首长”等信息可判断皆符合题意。18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先后出现了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下列主张。这一历程反映了()以德治民政策更化,独尊儒术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A仁政思想得到发展 B思想体系日趋完善C社会矛盾走向缓和 D君主专制逐渐强化本题旨在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倡导民贵君轻;到了西汉时期为了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需要,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儒学发展为理学,为封建等级辩护;明清时期由于商品

11、经济的发展和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19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都市兴盛本题适用排除法。A是南北朝时期出现的;B是唐朝时期城市的特点,故应排除A、B;苏州不是边境,故排除C;从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明清时期商业都市贸易繁盛,故选D。20清雍正帝是清代一位很有争议的皇帝,下列关于雍正帝在位时期的叙述错误的是()A中国实行“海禁”和“重农抑商”政策B中国的粉彩瓷达到鼎盛C形成了中国的国粹京剧D出现了军机处和密折制度中国的京剧开始形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即1

12、790年四大徽戏班进京,正式形成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故选C。21明清政府大力推行“改土归流”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控制B加快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C发展内地与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D改变当地居民刀耕火种的落后方式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所谓的“改土归流”指的是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流官直接统治的变革。从推行的主观目的看,是为了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控制,所以选A。B、C、D是它的客观影响,不符合题意。22周士萍,清中期杭州人,兴趣广泛,家资巨富,他当时可能()A用机器织布,开办手工工场B阅读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C欣赏明代大戏剧家关汉卿的感天动地

13、窦娥冤D通过科举考试作官,力争进入内阁A错在“用机器织布”,C错在“明代大戏剧家”;D错在“进入内阁”,故应排除A、C、D;只有B是正确的。23下列图片的历史人物为希腊民主制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克利斯提尼时期确立了陶片放逐法,成为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利武器伯里克利时期,出现了斯多亚学派C D伯里克利当政时期是公元前5世纪中期,智者运动兴起,斯多亚学派出现于公元前3世纪,故含的选项都应排除。24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A丙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

14、可侵犯B甲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C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本题考查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罗马法维护的是罗马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体现了明显的身份等级的差别,故乙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25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有名的哲学家,马克思称之为“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当他在爱琴海边思考自己为什么“一无所知”时()A古罗马已经建立了共和国,出现了公民法B中国的孔子正在周游列国C当时古希腊正处于梭伦改革时期D古罗马已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后期人,而罗马建立共和国是公元前6世纪末,从建立共和国以来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的法律都属于罗马公民法,故A正确

15、;其余各项的时间都与题干不符。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材料二:2002年6月,湖南湘西里耶镇传出令中国考古界兴奋的消息:大批秦朝官方文书档案重见天日,至今已出土数量达到36000件。这批文书属于地方县府档案,从秦始皇完成统一中国之年直至他去世,一年不缺。而此前,有关“始皇帝”王朝的原始文字,包括鼎铭石刻,尚不足千字。这一发现,不仅找到了秦代考古史上里程碑式的珍贵材料,同时它也将改写和填补正史中有关秦史的大片空白。(1)秦始皇

16、为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采取了哪些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措施?(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历史知识推测这批秦代文书档案的书写载体是什么?推测主要文字字体应是什么?简要说明理由。(3)公元前3世纪末,如果从里耶(今湖南与重庆交界)走水路到桂林郡,要经过哪一段人工运河?请简要说明修筑这条运河的有关情况。(4)同一时期的古罗马是什么制度?什么法律起主导作用?(1)政治方面:一是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二是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经济方面:一是土地私有;二是统一度量衡、货币;三是统一车轨,修筑驰道。文化方面:统一文字,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军事方面: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保护了中原农业的发展;统一

17、东南、西南、南方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书写载体:竹木简。文字字体:小篆。理由:秦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全国通用小篆。(3)灵渠。秦军攻打越族,为解决军粮运输困难,开凿了灵渠;它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4)罗马是共和国。公民法起主导作用。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语类(1)唐代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2)材料二的工具是什么?出现于哪一朝代?有什么意义?(3)唐代

18、是中国科技、文化艺术的繁荣时期,有什么重要表现?(1)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并在皇权之下各部分相互牵制。(2)曲辕犁和筒车。出现于唐代。前者便利于水田的耕作,提高了劳动效率;后者有利于农田的灌溉,两者共同促进了唐代农业的发展。(3)科技方面:发明了雕版印刷,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怀素等众多书法家;唐诗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秦王破阵曲等燕音;宫廷舞也达到鼎盛;儒学经韩愈、李翱倡导成为北宋复兴儒学和创立理学的先声;同时科举制度促进了唐代教育的发展。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有者多有小

19、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史纪事本末苏州府志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材料四: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

20、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明清时期有什么具体表现?(2)材料二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的本质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出中国古代统治者实行什么经济政策?(4)材料四是哪位思想家的主张?(5)综合材料总结明清时期的历史特点是什么?(1)专制主义君主集权不断加强。具体表现: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和密折制度。(2)现象:苏州丝织业发达;工匠和机户之间存在雇佣劳动关系。本质:资本主义萌芽。(3)重农抑商(或重本抑末)。(4)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5)封建制度日益走向腐朽,不仅表现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还表现为坚持重农抑商、实行海禁政策,还严格限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实行文化专制措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也出现了像红楼梦这样的反封建文学作品。整个社会呈现出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特点。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