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6 ,大小:124.88KB ,
资源ID:842665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426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Word格式.docx

1、第一步让学 生说说“冷水壶的容量”是什么意思,引导他们把“容量”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回归到“能盛多少水”的现实层面上,通过概念的具体化再次体会容量的含义。第二步让学生 猜一猜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了便于学生区分和表述,情境图 里的一个冷水壶是红把手,壶体上刻了花;另一个冷水壶是黑把手,壶体上没有花。第三步通过倒水实验验证猜想,先在一个壶里盛满水,再把这壶水往另一个壶里倒:或是 红把手壶里的水倒满黑把手壶后还剩下一些,或是黑把手壶里的水全部倒入红把手壶后 尚没有满。这些倒水实验应让学生自己想出来并亲自实施,一边操作一边把“壶里盛的 水”和“壶的容量”联系起来,反复感受“容量”的

2、含义。第四步确认问题的答案,并 作出解释:因为红把手壶里能盛的水多,所以它的容量大。配合例1 和例2 的“练一练”第1 题,在一个杯子里装满水,把这杯水分别往另两个杯子里倒,分别出现倒不满、倒不下的情况,根据这些现象判断三个杯子的容量谁最 大、谁最小,让学生继续体会“容量”的含义。3. 准确测量或计算容器的容量,需要使用统一的容量单位。例题的第(3)个问题“(红把手水壶)的容量是多少?”让学生体验测量容器的容量需要统一的容量单位。教学可以分三步进行:首先让学生说说“水壶的容量是多少” 这句话的意思,用“水壶能容纳多少液体”来解释,再次在抽象概念具体化的过程中体 会“容量”的含义,并思考测量水壶

3、容量的方法。其次观察教材插图,如果把一壶水倒 入较小的杯子,刚好5 杯;倒入较大的杯子,刚好4 杯。最后体会用不同的单位测量冷水壶的容量,其结果的表达不同,为了便于测量和交流,应该使用统一的计量单位。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这道例题的教学重点是“容量”的概念。学生初步认识容量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教材设计的一系列活动都 承载在这条认知线索上,都是为概念教学服务的。(二) 教学升和毫升,让学生体会它们的实际意义教学升和毫升各编排一道例题,都设计了从实际生活引出单位名称、体验1 个单位有多少、自制简易量器、测量常见容器的容积等教学活动。1. 现实背景中出现升和毫升,引出容量单位

4、。例 2 呈现了瓶装酱油、食用油、果汁和桶装纯净水等图片,在每一幅图的旁边都标注了“升”或“L”,表示有关容器里装了多少液体。例3 呈现了瓶装的饮料、药水 等图片,在图片旁边标注了“毫升”或“mL”。这两道例题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会升和毫升都是常用的表示液体有多少的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同时体 会这两个单位有各自的使用场合,升是比毫升大的容量单位,较大的容器、较多的液体 常用“升”作计量单位,较小的容器、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教学这两道例题,要让学生看图说说瓶里各装了些什么,装了多少,分别使用了什 么计量单位;想想生活中这些瓶实际有多大、这些液体实际有多少;议议这两道例题

5、为 什么使用不同的计量单位。从而对升和毫升分别产生鲜明的第一印象。2. 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感受1 个单位的液体有多少。学生知道升和毫升是计量液体有多少的单位以后,会希望知道1 升、1 毫升液体各有多少,教材及时满足他们的需要。例2 用量杯量出1 升水,把这些水倒入棱长1 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正好装满,没有剩余。这个现象让学生知道,这样的正方体容器盛的 水是1 升。设计这个实验有两点原因:一是学生对正方体比较熟悉,又知道1 分米是多长,所以对棱长1 分米正方体容器的大小有感性经验,正是这点经验能帮助他们感受1 升的实际意义。二是在实验中带出了计量液体有多少的常用工具“量杯,”它能方便且准确地测

6、量液体有多少,在后面的教学中还会使用量杯。在这个实验中,1 升水是从量杯里看出来的,棱长1 分米的容器是制作的或选择的,由于还没有教学体积的知识, 所以还不能揭示1 升就是1 立方分米。例3 使用的滴管,也是计量液体有多少的工具。先用滴管吸入1 毫升水,看看有多少,感受1 毫升水很少。再把滴管里的水滴在手心上, 数数大约是几滴,进一步体会1 毫升水有多少。教材设计的实验与操作,能帮助学生体会1 升和1 毫升的实际意义,能使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实验与操作必须在教学中得到落实,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学 生分小组进行,不具备条件的学校也应该由教师演示给学生看。在实验与操作中,要引 导学生关注

7、其中的数学内容,仔细体会通过实验能够知道什么、得出什么。3. “动手做”指导学生制作并使用简单的量器。量杯、滴管等计量液体有多少的工具,使用方便、测量准确。但是,一般家庭里不 会有这些工具。本单元的“动手做”指导学生制作并使用1 升的量器。教材图文结合,示范做量器的方法:选择一个上下一样粗细的瓶,往瓶里倒入1 升 水;在瓶上贴一张纸条,在1 升处做上记号;把1 升处以下的部分平均分成4 份,分别做上14 升、24 升、34 升等记号。用这个量器能够比较准确地量出1 升、14 升、24 升、34 升水。使用自己制作的量器,体验1 升水有多少:用1 升的量器量出1 升水,分别倒入大小不同的盆里、锅

8、里,看看水面在哪里,体会1 升水有多少,并估计各个容器的容量大约各是多少。除了上述的制作量器,教材里还有许多感受1 升或若干毫升的活动。如,量出1 升水,倒入同样大的纸杯中,看看能倒满几杯,既体验1 升水有多少,又体验1 个纸杯能盛多少水。又如,把50 毫升水分别倒入一个碗里、一个茶杯里、一个圆柱形容器里, 看看水面各在哪里,体验50 毫升水是多少。再如,倒100 毫升饮料,数一数多少口能够喝完,算一算喝一口大约多少毫升,体验100 毫升是多少。4. 设计一些活动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积累生活常识,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初 步的升与毫升的观念。组织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既体现了数学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9、又能在应用中进一步 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教材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导学生应用升和毫升解决实际问题。(1) 留心观察,采集数据。配合例2 的“练一练”第2 题,说说图画里标注的热水器、电饭煲、热水瓶的容量各是多少升;配合例3 的“练一练”第1 题,说说图画里标注的针筒、输液袋、口服液瓶里各装了多少毫升液体;练习一第11 题,阅读儿童止咳糖浆的使用说明书;第 12 题, 到商店去看一看,哪些商品用升作计量单位,哪些商品用毫升作计量单位。学生通过上 面的活动,能够了解常见容器的容量,丰富生活常识,积累生活经验。(2) 合理选择,正确使用。练习一第3 题,说出压力锅、洗脸盆、洗菜池、浴缸的容量各是多少升;第

10、6 题, 说出1 小瓶药水、1 盒牛奶、1 瓶墨水、1 瓶果汁各是多少毫升。这些都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容器和经常接触的商品,应该让学生知道它们的容量大约是多少。考虑到学生直接说出各个容器、各个商品的容量会有困难,教材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在三个备 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比较恰当的数据,作为相关的容量。选择数据不能是随意的,应该有思考地进行。如洗脸盆的容量,可以这样想:1 升水放在盆里,水面大约在哪里?10 升 水放在盆里会怎样?这个盆能盛100 升水吗?经过这些思辨,选择的答案才会合理,学生头脑里的“升”与“毫升”的概念才会越来越清楚。练习一第7 题,计量热水瓶、奶瓶、水杯、水桶的容量,用升作单位

11、还是用毫升作单位?第8 题计量一鱼缸水、一瓶酱油、一锅水、一汤勺水各有多少,采用升作单位还是采用毫升作单位?回答这些问题,要利用自己头脑里的1 升、1 毫升的概念,还要联系对这些容器的了解,才能作出恰当的判断。如,热水瓶的容量比1 升大,计量热水瓶容量用升作单位比较恰当;汤勺很小,一汤勺水远没有1 升,用毫升为单位比较适当。为此,教材在练习一第2 题就安排学生判断陶瓷汤罐、易拉罐、烧水壶、牛奶瓶等容器的容量,哪些比1 升大、哪些比1 升小的练习。5. 教学升与毫升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例 4 教学升与毫升的进率,并在“练一练”和练习一里安排部分练习题,巩固和应用进率的知识。例题呈现两个同样

12、的较小量杯,每个量杯里都盛了500 毫升水。先算出2 杯水一共1000 毫升,再把这2 杯水倒入一个较大的量杯里,看出一共有1 升水。这些水是1000 毫升,也是1 升,由此得出“1 升=1000 毫升”。可见,升与毫升的进率是通过实验得出的,教学要组织学生开展上述实验,并进行有关的推理,体验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关系。应用进率进行的换算比较简单。配合例4 的“练一练”第3 题,把4 升和9 升分别换算成毫升为单位的数量,把2000 毫升和5000 毫升分别换算成升为单位的数量。这些换算都很容易,与第一学段把5 千米换算成5000 米,把3000 克换算成3 千克很相似, 学生有能力独立进行升与毫

13、升的换算。教学时,应该要求学生利用1 升=1000毫升或1000 毫升=1 升推理出结果,并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2 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本单元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编排,重点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 笔算(一些比较容易的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可以口算。)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其间有相当大的跨越。为了便于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的笔算,教材穿插安排了相应的口算、估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全单元编排八道 例题、四个练习,还有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具体安排见下表:例 1 几十(含几百几十)除以几十的口算与竖式的写法两、三位数除以几十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例

14、2 三位数除以几十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法则例 3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例 4 用连除解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例 5、例 6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调商例 7 商不变规律例 8 应用商不变规律进行除法计算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是有计算法则的,主要讲述除的顺序(先除什么、再除什么),以及商的位置(商的十位在哪里、个位在哪里。)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法则适用于所有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例2 里形成的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在例3、例4 里可以直接应用于除数是一般两位数的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要转化成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进行试商,学生需要先掌握除数 是整十数的除

15、法,以此为基础才能学会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和调商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人们已有的 试商方法很多,把除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数,是最常用、最基本的试商方法。学生有找 到某个两位数最接近几十的能力,只需要一道例题就能完成试商方法的教学。初商有时 会过大或过小,这就要调商。初商过大与过小的表现不同,调商的方向与方法也不同。 因此,需要两道例题来教学调商的两种情况。小学阶段整数除法的教学到本单元就要结束了,应用除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有利于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探索、发现并简单应用除法的“商不变规律”,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除法计算能力,也为以后教学小数

16、除法储备基础知识。(一) 教学两、三位数除以几十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先口算出商,再写出竖式, 作了细致的安排例 1 的被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以最容易的几十除以几十(6020)为起点,逐步发展到几十几除以几十(9620)、几百几十除以几十(15030)、非整十的三位数除以几十(11430)的竖式计算,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求商的思考方法,初步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法。1. 几十除以几十是两位数除以两位数里最容易的计算,也是最基本的计算。掌握这 些计算,将为全单元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例 1 教学6020,“试一试”带出9620 和15030,这些除法既要口算出商,还要写出竖式。必须看到,“

17、口算”是这些除法求商的主要方法“,竖式”是在口算出商以 后才写出的。学生掌握这些口算,学会写出竖式,才能理解商在竖式上的位置,才能学 习后面的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与调商。学生看到除法6020,一般都能够说出商“3”。如果整理得出商的思路,一些人会像“萝卜”卡通那样“算除法、想乘法:”因为203=60,所以6020=3;一些人会像“辣椒”卡通那样“从表内除法类推:”因为62=3,所以6020=3。这些思路都正确 可行,前一种思路利用乘、除法的关系,比较严密;后一种思路由于还没有学习除法的 商不变规律,暂时只能类比推理。配合例1 的“练一练”编排四个计算题组,引导学生从表内除法类推出相应的几

18、十(几百几十或几百)除以几十的商,掌握口算求商的方法。 不要把“萝卜”与“辣椒”的算法对立起来、隔裂开来,因为利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 法就在“算除法、想乘法”。计算 6020 还要写出竖式。学生已经会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联系已有的经验,能够把被除数和除数写成20)60。教学这个竖式要把力量放在“3 为什么写在个位上”。教材通过“茄子”卡通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注意“3”是一位数,应该写在商的个位上。如果“3”不写在个位上,就不表示3,而是30 或其他数了。2. 两位数除以几十、几百几十除以几十(商是一位数)的计算,仍然要先口算出商 ,再写出竖式。“试一试”计算9620,得出它的商,可以想“

19、20(4)的积既小于96,又最接 近96”;也可以想“92 商(4)”。这些都是已有的经验,学生应该能这样思考和求商。教材让学生完成竖式,利用“”规定商的书写位置,以及把商与除数相乘,并算出余 数,引导学生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经验迁移到两位数除以几十的上面。“试一试”还要计算15030,学生得出商“5”不会有困难。教材突出竖式中商的 位置,利用“”指出“5”应写在个位上,接下来的商乘除数就让学生自主完成了。 还要注意的是,教材要求验算9620 和 15030 的计算。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里,通常用“商除数”或“商除数+余数”来检验除法计算。现在仍然用这些方 法进行验算。验算不仅是一种良好

20、的习惯与态度,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对于已经 知道算法的计算,验算能保证计算正确;在探索新的算法时,验算能检验新算法是否正 确。3. 加强最基本的求商练习。口算出两位数除以几十以及三位数除以几十(商一位数)的商,是两、三位数除以 两位数除法的基本功。学生必须正确地、比较熟练地口算出两、三位数除以几十的商。 练习二的第1、2、3 题为此而编排,这三道题的共同点在于口算出商。第2、3 两题在得出商以后还写出竖式,有助于学生熟悉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竖式的写法,体验商 的位置。(二)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采用笔算,着重教学除的顺序以及商的位置,并且结合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初步形成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21、的计算法则例 2 计算38030,它的商是两位数,应分两步分别得出商的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试一试”计算42530 和 42550,它们的商分别是两位数和一位数,从这两题得出两、三位数除以几十的计算法则。1. 教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先估计商大约是多少,再进行笔算。例 1 及其“试一试”的商都是一位数,可以直接在个位上写商。例2 和例1 不同,38030 的商是两位数,为了克服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教材先安排估计38030 的商大约是多少,通过估计知道商是十几,激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经 验,理解38030 应该分两步除。估计 38030 的商大约是多少,要找到商所在的范围,其思考

22、和表述应该是多样的和富有个性的。如,因为3010380,所以38030 的商可能比10 大;因为3020380,所以38030 的商比 20 小;因为38030 的商比10 大,比 20 小,所以商是十几。无论哪一种估计,其结果都应聚焦于“38030 的商是两位数”。于是联系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经验,明白38030 应该分两步除,先得出商十位上的数,再得出商个位上的数。例题笔算38030,已经写出的竖式上,商的十位上是1,要求学生思考并解释“(这里的)1 为什么写在十位上”。既可以从“38 个十除以30 得1 个十”来说明,也可以从“38030 的商是十几(即一个十和几个一)”来

23、说明。被除数十位上余下来的数要和个 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是已有的经验。因此,让学生思考“接下去怎样算”并继续完 成竖式计算。2. 计算教学应该尽量形成计算法则,在“得出法则、理解法则、应用法则”的过 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四则计算是有法则的,法则高度概括了计算的步骤、方法与要领,是后面进行同类 计算的操作依据。新课程主张让学生在探索算法的实践中形成法则,不仅知道法则所说 的计算行为,而且懂得为什么这样计算的道理。所以,教材没有把除法法则直接呈现出 来,而是把总结法则的机会留给学生,通过“和同学说一说,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初步得出法则。一方面可以应用法则计算同类型的除法

24、,另一方面作为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计算法则的孕伏。“试一试”给出的42530 和42550,分别是例2 和例1 教学的除法。让学生计算这两道题,既消化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又重温商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比一 比这两道题的计算,从商的位数不同,追溯到除的步骤不同,根据被除数425 的前两位“42”比除数30 大、比除数50 小,判断每一道除法题的第一步应该怎样做,由此得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教学可以抓住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要点,突出“怎样除” 和“商写在哪里”,概括出计算法则。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算法一般表述成两句话:先用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写在十位上面;如果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比

25、除数小, 就用三位数除以除数,商写在个位上面。3. 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法则。(1) “练一练”口答350 里面最多有()个40,542 里面最多有()个80,进一步提高求商的能力。这是本单元最基本的能力,教学应该经常安排训练。让学生先说出“最多有几个几十”,再写竖式计算,体会像这样的口答是求商的思考方法。(2) 练习二第6 题“填完成竖式计算”,“扶”着学生按计算法则完成商是两位数的笔算。初步进行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给学生适当的“扶,”能避免不必要的错误与麻烦。(3) 练习二第7 题给出三个计算题组,如32420 和 32460 等。每组中一道除法的商是两位数,另一道

26、除法的商是一位数。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每组的两道题, 体会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两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一位数,什么情况下 要先除被除数的前两位,什么情况下要除被除数的前三位,从而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则。(4) 练习二第10 题编排乘、除法口算题组,如40050 和 508;28070 和704 等。通过口算能再一次体验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口算能力,尤其是几百除以几十、几百几十除以几十的求商能力。(5) 练习二第 11 题,先说出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如82040、62480 等。根据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比除数大还是比除数小,按计算法则确定商是两位数还是一位数,

27、一方面能熟练掌握法则,另一方面培养了估计的习惯。(三) 优化试商和调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开展试商和调商的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法的试商和调商,既是计算知识,更是计算技能。计算知识转化成计算技能,首 先要使新的计算与已有认知结构发生有意义的联系,与相关的知识经验相融合,其次要 经过必要的训练,使计算知识逐渐内化成个体自主计算的程序。这两点是例3、例 5、例6 三道例题以及练习配制的编写思想。1. 优化试商的教材结构,引导学生主动试商。例 3 教学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竖式计算的试商。这个内容历来是除法教学的一个难点。过去,往往采用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教师把试商的方法讲给他们听,示范

28、给他们看,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习试商。结果是,一些数感较强、能够直接看出商的学生“被迫”按照规定的程序去试商,一些求商能力差的学生仍然没有学会试商。本单元教 材优化试商的教学方法与过程,分以下四步进行。第一步,按教材提示尝试计算9632,初步体会试商方法。例 3 在列出除法算式以后,由“白菜”卡通告诉学生“32 接近30,把32 看作 30 来试商。”并在竖式中除数的上面写出“30”,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计算。这一步教学要注意两点(:1) 把除数 32看作30 试商的意思是,把9630 的商作为9632 的商,看行不行。所以,9630 商是3,9632 的商也看作3。(2) 商“3”必须与除数32 相乘,不能和30 相乘,因为现在算的是9632。有些学生可能会直接看出9632 商 3,教学应该帮助他们获得这样的体验:看出 9630 的商更加容易,从 9630 的商是3,判断9632 的商可能也是3,是一种试商方法,像这样的试商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