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34.08KB ,
资源ID:8446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44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测绘师应掌握的知识点.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测绘师应掌握的知识点.docx

1、测绘师应掌握的知识点应掌握的知识点(内容)第一章1、测量学和测绘学的概念和内容测量学: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科学。测绘学是研究与地球有关的基础空间信息的采集、处理、显示、管理、利用的科学与技术。概括而言,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测设是指是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2、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基本面的概念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基本面是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吻

2、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3、地面点的表示方法(三种)地理坐标:以经度和纬度为参数表示;高斯平面坐标;空间直角坐标。4、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的概念绝对高程: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相对高程:在局部地区,如果引测绝对高程存在困难,或为了施工方便,也可以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起算面,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任意假定的水准面的距离;高差:地面上任意两点的高程之差。5、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三个要素和测量的基本工作水平距离、水平角及高程是确定地面点相对位置的三个基本几何要素。与之对应,距离测量、角度测量和高程测量是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6、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及为什么要遵循这一原则测

3、量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这就是在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在工作步骤上“先控制后碎布”;在精度上“有高级到低级”这样可以减少测量误差的传递和积累,而且可以分区平行作业,加快测量工作的进展速度。7、我国现在采用的坐标和高程系统我国现在使用的大地坐标系是“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亦称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是“1985国家高程基准”。第三章1、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借助水准尺来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及测的的高差求出待测点高程。 2、掌握DS3型水准仪各部件的功能;部 件功 能脚螺旋粗略整平仪器十字丝瞄准目标和读数望远镜提供一条瞄准

4、目标的视线,通过望远镜可看到十字丝和远处目标的放大影像,提高瞄准和读书的精度。圆水准器用于水准仪的粗略整平,使仪器的竖轴基本处于铅垂位置目镜调焦螺旋用于调节目镜,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同时放大,精确瞄准和读数物镜调焦螺旋用于调节物镜,来看清远处目标,便于读数粗瞄准器粗略瞄准目标望远镜微动螺旋使望远镜在水平方向微微转动,用于精确对准目标3、掌握DS3型水准仪的使用步骤和水准测量的方法;(DZS3-1)使用步骤:()仪器安置与粗略整平 ()瞄准标尺 ()读数测量方法:当地面上A、B两点间的距离较远,超过水准仪到水准尺规定的视线长度(一般规定为80、100m)时,必须将A、B间的水准路线分成若干段,连续

5、安置仪器,依次测得各段高差。然后根据A点高程,求出B点高程。4、掌握单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单一水准路线分为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和支水准路线。 5、掌握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路线及支水准路线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 1.计算路线的闭合差f,并与f比较 2计算高差改正数v 3计算改正后的高差 4.计算待测点高程6、掌握水准仪的轴系关系,了解水准管分划值的概念;为了使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水准仪各轴线应满足以下几何条件:1 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仪器竖轴2 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3 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一般规定以2mm圆弧长度所对圆心角表示水准管的分划值。分划值越小,灵敏度越高。 7、了解DS3型

6、水准仪的检验方法。见课本 49页第四章1、什么叫水平角?什么叫竖直角及其测量的原理;水平角就是地埋上两直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竖直角是在竖直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视线方向的夹角,竖直角也是两个方向读数之差,但应指出,测定竖直角时,水平视线方向的读数是不需要读取的,他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在正常情况下,他是90度的整数倍,如0,90,180,270等。所以测竖直角时,实际上只要对准目标后读一数就行了。2、经纬仪有哪些轴系,关系如何;经纬仪的主要轴系是:仪器旋转轴也称竖轴或纵轴VV,望远镜旋转轴HH,望远镜视准轴CC,照准部水准管轴LL。根据水平角的定义和观测原理,其轴系之间应满足下列条件:1 水平

7、度盘应位于水平位置,竖盘应在竖直面内。2 望远镜上、下转动时,视准轴形成的视准面必须是竖直面3 十字丝的竖丝应与横轴平行4 竖盘的标差应接近于零3、经纬仪的使用步骤及每一步的目的如何;一 经纬仪的安置包括对中和整平两步。对中的目的是使仪器的水平度盘中心位于地面点(即所测角之顶点)的垂线上。整平的目的是使一起的竖轴成铅垂位置,并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二 瞄准三 读数4、竖直角观测时,指标水准管气泡为何一定要居中(或一定要打开补偿器开关);这样可以保证水平视线方向的读数为一个固定的值,即是90度的整数倍,所以测量竖直角时只需要对准目标后读一个数就行了。5、采用盘左、盘右观测可消除那些误差;可以消

8、除由于视准轴CC不完全垂直于横轴HH产生的残余视准误差c,另外还有由于经纬仪照准部旋转中心与水平度盘中心不重合产生的照准部偏心误差。6、掌握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7、掌握竖直角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和指标差的计算方法。第五章1、掌握钢尺精密量距的方法和成果整理;2、掌握视距测量中平距和高差的计算公式;3、掌握电磁波测距的原理。第六章1、掌握测量误差的来源和观测条件;2、掌握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的定义及偶然误差的特性;3、掌握多余观测的概念;4、掌握评定精度的标准;5、掌握误差传播定律的公式及其应用;6、掌握等精度观测的概念及其平差的原则;7、熟练掌握算术平均值的公式;8、熟练掌

9、握用改正数求观测值中误差及算术平均值中误差的公式;第二章1、了解高斯投影的特性;2、了解高斯分带投影的方法,掌握中央子午线经度的计算方法,由点的坐标会判断点所在的带号和在带中的位置。3、掌握工程上常用的地形图巨型分副与编号方法。4、掌握直线定向中起始方向和方位的概念。了解北方向之内的关系;5、掌握方位角传递的计算方法;6、掌握坐标的正算与反算;7、了解地图的分类,掌握地图比例尺和比例尺精度的概念8、熟记地物、地貌的概念,了解地物、地貌在图中的表示方法;9、地形图图示中有哪三种符号;10、熟记等高线、等高距,等高线的平距的概念,掌握等高线的特性。第七章1、控制测量包括那些内容;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

10、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2、掌握单一导线的布设形式及外业工作;形式描述闭合导线起闭于同一已知点的导线。本身具有严密的几何条件,起到检核作用附和导线布设在两已知点之间的导线。此布设形式可以利用已知方位角和坐标检核观测成果支导线由一已知点和已知方向出发,既不附和到另一已知点,又不回到原起始点的导线。其边数一般不超过3条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量边、量角和联测。3、掌握导线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4、了解三、四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方法;5、掌握三角高程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方法。第九章1、掌握碎部点测绘的原理及方法。2、掌握碎部点选择的方法。3、掌握经纬仪测绘法在一个测站上的作业

11、步骤。4、掌握内插等高线的原理。第十一章1、掌握地形图识读的方法和步骤及遵循的原则;2、掌握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3、掌握将场地平整为水平面的方法;4、会利用地形图绘制纵断面图;5、了解在地形图上按限制坡度选线,确定汇水面积和计算图形面积的方法。第十二章1、掌握放样与测图的过程有什么异同;2、掌握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原则;3、掌握测设的基本工作;4、掌握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及步骤;9.2.1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 (一)直角坐标法:根据已知点与待定点的纵横坐标之差,测设地面点的平面位置。适用于施工控制网为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的形式,且量距方便的地方。(二) 极坐标法:根据已知水平角和水平距离测设地面点的平面位置。适用于量距方便,且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近的地方。1、2、A、B点的坐标为已知,欲测设1点,则测设数据1和1:则: (三)角度交会法:适用于测设点离控制点较远或量距较困难的场合。(四) 距离交会法:适用于测设点离两个控制点较近(一般不超过一整尺长),且地面平坦,便于量距的场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