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13MB ,
资源ID:84577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4577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三节峻下逐水药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文档格式.docx

1、【来源】 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遂 Euphorbia kansui T. N. Liou ex T. P. Wang 的块根。主产于山西、陕西等地。春初或秋末采挖。撞去外皮,晒干,醋制用或生用。【性味归经】 苦、辛,寒。有毒。归大肠、肺、肾经。【成效】逐水退肿泻饮,外用消疮肿。【应用】1.用于水肿、痰饮及臌胀。本品峻下逐水作用较强,服用后可引起多次如水下注样腹泻,使体内留滞的水湿迅速排出,从而缓解水肿胀满及痰饮的多种症状。可单用研末服。亦可与大戟、芫花等同类药物配伍,共奏逐水退肿泻饮之效。2.用于疮痈肿痛。生甘遂研末外用,能消疮肿。亦可配伍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药使用。【用法用量】 入丸散,每

2、次0.51g。本品有效成分难溶于水,故不入汤剂。醋制后内服,可降低毒性。外用适量。【使用注意】 孕妇及虚证忌用。不宜与甘草配伍(十八反)。【参考资料】1.本品含甘遂宁A、B,大戟酮,大戟二烯醇等萜类和甾类化合物,并含有机酸、酯类、酚类衍生物、树脂、鞣质等成分。能刺激肠管,增强肠蠕动,引起强烈腹泻;并能抗早孕、引产、抑制免疫;甘遂萜酯A、B有镇痛作用。【来源】 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戟 Euphorbia pekinensis Rupr. 的根。主产于江苏、四川、江西等地。晒干,醋制用或生用。【成效】 逐水退肿泻饮,外用消疮肿。本品性能与功用和甘遂相似,仅逐水之力稍逊,治水肿、痰饮、臌胀等证,

3、常与甘遂同用。本品生用研末外敷,能消疮肿,以治疮痈肿痛,可单用或配伍解毒消痈散结药。【用法用量】 本品多入丸散,每次0.51g。内服醋制,以降低毒性。生品外用适量。【使用注意】 虚证及孕妇忌用。1.本品含大戟甙、大戟脑、-谷甾醇等萜类和甾类,并含有树脂、树胶、生物碱等。其乙醚和热水抽出物均能刺激肠管,使肠蠕动增强,导致剧烈泻下;对妊娠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能扩张毛细血管,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并有镇痛作用和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并有抗菌、抗病毒、镇静、利尿等作用。2.红大戟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的根。性味苦寒,归大肠、肺、肾经。功用与京大戟略同,但毒烈之性较为缓和,峻下逐水泻饮之力亦较京大戟弱;而长于

4、消肿散结,亦多外用。煎服,1.55g;入丸散服,每次1g。使用注意同京大戟。【来源】 为瑞香科灌木植物芫花 Daphne genkwa Sieb. et Zucc. 的花蕾。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摘花蕾。晒干或烘干,醋制用或生用。【性味归经】 辛、苦,微温。【成效】 逐水退肿泻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1.用于胸胁停饮及水肿、臌胀。本品亦为作用较为猛烈的峻下药,可以逐水泻饮退肿。但逐水之力稍弱于甘遂与大戟,且多同用。该药又兼能祛痰止咳,以泻胸胁水饮见长,故多用于饮停胁下,咳喘痰多,胸胁引痛之证。本品虽可祛痰止咳,因其泻下峻猛,毒性较强,一般咳嗽咯痰者罕用。2.用于顽癣、

5、疮肿。本品外用能杀虫、攻毒,适用于头癣、头疮及其他顽癣、疮痈疖肿。可单用研末,以猪脂(或凡士林)等调膏外涂;亦可与雄黄等攻毒、杀虫药同用。【用法用量】 煎服,36g。本品多入丸散,每次0.51g。内服醋制,可降低毒性。1.本品含芫花素、芹菜素、芫根甙和木犀草素等黄酮成分,芫花酯甲、乙、丙、丁及谷甾醇、苯甲酸、刺激性油状物等;其挥发油中有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等。其水浸剂、煎剂及醇浸剂均有兴奋离体肠管的作用,能使肠蠕动增加而致泻,加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对犬尚有致吐作用;并有利尿、镇咳、祛痰、收缩子宫、抗生育、镇静、抗菌及促癌等作用。2.甘遂、大戟、芫花三药均有明显毒性,常见中毒表现为腹痛、腹泻、水

6、样大便及里急后重;严重者呕吐剧烈、头痛、心悸、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抽搐、谵语,甚至引起肾功能、或呼吸循环衰竭。【出处】 -名医别录【来源】 为旋花科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裂叶牵牛 Pharbitis nil (L.) Choisy 或圆叶牵牛 P. purpurea (L.) Choisy 的种子。种子表皮有黑白两种,等同入药。各地均产。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生用或炒用。【性味归经】 苦,寒。【成效】 逐水退肿泻饮,攻下积滞,利尿,驱蛔虫。1.用于水肿、臌胀及痰饮咳喘。本品苦寒降泄,其峻下作用及毒烈之性在本类药中相对较缓和,但仍为有毒而峻下之品。其既泻下逐水,又通利小便,能从二便排泄水湿,而以

7、逐水为主。故主要适用于水肿、臌胀,二便不利,属于水湿壅盛且正气未衰者。可单用,或与甘遂、大黄、槟榔、木香等逐水、利尿、行气药同用。治痰饮咳喘,可与化痰、止咳平喘药同用。2.用于热结便秘或胃肠积滞。本品小剂量轻用,可收泻下通便或导行积滞之功,适用于热结便秘及饮食积滞等证。应根据用药目的,确定剂量,并作相应的配伍。治便秘可与大黄等攻下药同用,治积滞可与莱菔子、青皮等消食行气药同用。3.用于蛔虫病。本品能驱蛔虫,但作用不强,借其泻下之力,又可促进排虫,故常与槟榔等驱蛔药同用治疗蛔虫腹痛。【用法用量】 多入丸散,每次1.53g。逐水用量宜稍大,攻下宜适中,导积滞宜稍小。炒用作用较缓和。不宜与巴豆配伍(

8、十九畏)。本品含牵牛子甙、牵牛子酸甲、没食子酸、麦角醇、裸麦角碱及蛋白质、甾醇类化合物等。能刺激肠道,促进蠕动,导致强烈泻下;牵牛子甙能加速菊糖在肾脏中排出;对猪蛔虫有一定的驱虫效果;量过大可引起呕吐、腹痛及粘液血便外,还可引起血尿,甚至出现语言障碍和昏迷等中毒反应。【来源】 为商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商陆 Phytolacca acinosa Roxb. 或垂序商陆 P. americana L. 的根。初春或秋末采挖。切片,晒干。醋制用或生用。归大肠、膀胱经。【成效】 逐水退肿,利尿,外用攻毒消痈。本品能入大肠以逐水,又入膀胱以利水,其泻下逐水及利尿作用均较为明显,能通利二便以排泄水湿。尤宜于

9、用以治疗水肿、臌胀,大便闭结,小便不利等水湿壅盛之证。可与泽泻、茯苓等利水退肿药同用。本品的实际滋味微甜而略带麻舌感,且较长时间煎煮可使毒性有所减弱,故古方还常以其煮粥食,或与鲤鱼、赤小豆、猪瘦肉等煮服,使攻邪而不致过伤正气。本品捣烂,或加麝香少许,调敷脐部,亦可利水消肿。本品捣烂外敷,有攻毒消痈之功,鲜品更佳,可治疗疮痈初起,红肿疼痛者。【用法用量】 煎服,610g。醋制内服,可降低毒性。1.本品含商陆皂甙元、商陆皂甙甲、乙等甙类及三萜和甾族化合物、商陆多糖、商陆碱、加利果酸、甾醇、商陆酸、硝酸钾等成分。其水浸剂、煎剂和酊剂,均有显著的祛痰作用,浸膏片能祛痰、止咳、平喘;并有抑菌、抗病毒作用

10、,商陆皂甙甲和商陆酸有抗炎作用;商陆多糖、商陆皂甙有体外诱生免疫干扰素及抗肿瘤作用;商陆毒素可刺激交感神经,促进胃肠蠕动,并刺激肠粘膜,引起腹痛、腹泻;并有利尿、降血压、降转氨酶等作用。2.服用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烦躁、语言不清、肌肉抽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其毒性成分加热后不稳定,经长时间煎煮或反复蒸晒,可降低其毒性。【来源】 为大戟科乔木植物巴豆 Croton tiglium L .的成熟种子。主产于四川、广西、云南等地。秋季果实成熟而蒴果尚未裂开时采收。晒干,用时破开果壳,生用、炒用或制霜用。【性味归经】 辛,热。有大毒。归大肠经。【成效】 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

11、利咽喉。1.用于寒积便秘腹痛或食积阻结肠胃之证。本品药性辛热,泻下作用峻猛,善能攻下阻结于胃肠的寒邪与积滞,前人称其有“斩关夺门之功”。治寒积之急重证,突发心腹胀痛,其痛如锥刺,大便不通,甚至气急口噤者,可单用,取其攻下之力,急下寒积,荡涤肠胃,以使邪去正安;亦可与干姜、大黄等温中、泻下药同用,共收攻逐寒积、通腑止痛之效。本品“峻用有劫病之功,微用亦有调中之妙”。治胃肠积滞日久难消,腹胀纳差,泻痢不止,泻而不爽者,取其较小剂量,峻药轻用,又可收缓下导滞,推陈致新,调中止泻之效。如可与神曲、天南星等消食、化痰药同用,主治小儿冷积,停乳停食,腹部胀满,大便失调、咳喘有痰诸症。2.用于臌胀腹水。本品

12、峻用,可以逐水退肿。宜于臌胀腹水难消,且患者正虚不甚之证,有泻水治标之效。如肘后方用巴豆、杏仁炙黄为丸,每服1丸如小豆大,以下水之度,主治水臌胀满,动摇时有水声者;现代用本品配伍绛矾、神曲等药,主治血吸虫病之肝硬化腹水,有一定疗效。3.用于喉痹痰涎壅盛,呼吸不利。本品能祛痰涎、利咽喉,以使呼吸通畅。治疗喉痹重证,痰涎壅盛,阻塞气道,呼吸急促,甚至窒息欲死者(如白喉、喉炎引起的急性喉梗阻),单用亦有较强的祛痰作用,可将巴豆霜少许吹入喉部,通过吐泻排出痰涎,使阻塞症状得以缓解;亦可与明矾等配伍。此外,本品局部外用,能蚀疮、杀虫。治疮痈脓成未溃,外敷患处,取其蚀疮之功,促进疮痈处肌肤溃破,以利排脓。

13、治疥癣瘙痒,取少量涂搽,可杀虫止痒。以上二效,可单用,亦可配伍使用。【用法用量】其主要泻下成分为巴豆油,故不入汤剂;入丸散每次服0.10.3g。制霜使用,可降低毒性;炒用亦较生品稍缓和。【使用注意】 虚证、体弱及妇女妊娠、哺乳、月经期忌用。不宜与牵牛子配伍(十九畏)。1.本品主要含巴豆油,约占34%57%,巴豆油中有巴豆酸、油酸、亚油酸、巴豆油酸等;并含巴豆毒素等有毒蛋白质、巴豆甙、生物碱、-谷甾醇、氨基酸和酶等。巴豆油至肠内产生巴豆酸,刺激肠粘膜使之促进蠕动,分泌增加,并引起胃肠炎症状,继而在短期内可出现多次大量水泻;该油可致口腔、咽及胃部出现灼热感和呕吐,对皮肤有强烈刺激,可产生急性接触性

14、皮炎,重者出现水肿、水泡及全身反应;巴豆煎剂有抑菌作用,巴豆油有镇痛作用,巴豆提取物有抗肿瘤作用;巴豆油、树脂和醇脂类有致癌活性;巴豆霜有免疫抑制作用;巴豆油能促进血小板凝集。2.巴豆中所含毒性成分,以巴豆油为最强,对胃肠道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腐蚀性,可引起恶心、呕吐与腹痛,导致出血性胃肠炎;口服巴豆油1/41/2滴即会猛烈腹泻,服至1滴便有严重症状,服至20滴可以致死,故临床多压去油制为巴豆霜使用。巴豆毒素能溶解红细胞,并使局部细胞坏死,但遇热后即失去其毒性。服用本品假设进食辛热食物,可使其泻下加剧;假设冷饮黄连、黄柏等清热药的煎液,或进食冷粥等,可稍能缓解其峻下之力。本节药物的特殊使用注意

15、特殊用法:甘遂、京大戟、芫花均宜入丸散,内服宜醋制,每次服0.51g,牵牛子亦宜入丸散,炒用可使其烈性稍弱;商陆醋制或久煎可降低毒性;巴豆宜入丸散,多制霜用,每次服0.10.3g。特殊使用注意:甘遂、京大戟、芫花不宜与甘草配伍(十八反),牵牛子不宜与巴豆配伍(十九畏)。本节重点问题解答和难点释疑1.在性能方面:本节药物均有毒性,其中巴豆最强,而牵牛子相对稍缓。本节无要求掌握的药物,虽不会专考性味归经,但巴豆为热性之药有实用价值,亦应了解。2.在成效方面:在教材本节药物中,甘遂、京大戟、芫花、牵牛子的成效为逐水退肿泻饮,而巴豆、商陆称为逐水退肿,是因为后二药少用于痰饮诸证。其实亦可不必区别,都称为逐水退肿泻饮,或逐水退肿,或直接称其峻下逐水。商陆逐水与利尿之功均明显,而牵牛子以逐水为主,仅略有利尿作用。甘遂、京大戟、商陆外用均可消疮痈,芫花外用杀虫、消疮肿,巴豆外用杀虫、蚀疮,同中有异。3.在主治(或应用)方面:各药均可主治水肿、胸腹积水、痰饮;甘遂、京大戟、芫花三药更为相似而常同用,但甘遂逐水之力略强于京大戟与芫花;芫花能祛痰止咳,多用于胸胁水饮。牵牛子、巴豆轻用,还可主治便秘证或胃肠饮食积滞等证。4.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方面:本节药物除商陆外,其峻下的有效成分均不溶(或难溶)于水,加以为了准确控制每次服用的剂量,均宜入丸散,一般不作汤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