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4.88KB ,
资源ID:846154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4615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八年级地理教案模板共3篇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八年级地理教案模板共3篇Word文档格式.docx

1、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起山脉分布的空间概念。 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引课)上节课学习了我国地形的两大基本特征,其中之一是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地形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山地,约占1/3,这节课我们学习我国的主要山脉。 (版书) 第二节 主要山脉一、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演示计算机课件)使天山、阴山闪动。 (学生活动)找出画面中闪动的山脉,说出名称和走向。 重复上述过程至三列东西向山脉完成。 (板书)1、东西走向的:(1)、(2)、(3) 再重复上述过程,依次找出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总结板书)2、东北西南走向的:(1)、(2)、(3) 再重复上述过程,完成另

2、外三种走向的山脉。 (总结板书)3、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4、西北东南走向的:5、南北走向的: (讲述)在我国众多的山脉中,位于我国同印度、尼泊尔边境线上的喜马拉雅山脉是最为雄伟壮丽的,也是世界著名的山脉。 (学生活动)参照P23图3.5,在空白的中国政区图上画出主要山脉。提示注意:1、不同走向的山脉用不同颜色的水笔画,2、山脉的位置要准确,注意与省区的位置关系、与河流的位置关系。(练习反馈)教师用计算机显示山脉、学生说出山脉名称。开始速度可慢些,逐渐加快速度,达到熟练。(或让两人一组,用自己画的图互相考查、练习) (学生活动)在自己画的图上填注山脉名称。 (讲述)我国众多的山脉,纵横交织,把

3、地表分隔成若干个相对低下的地形区高原、盆地、平原。 (学生活动)对照中国地形图,填出P25做一做表格中的空项。 (总结板书)二、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讲述)教师在中国山脉分布图上指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位置。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难点是帮助学生建立山脉分布的空间观念,所以教学应围绕如何突破这个难点而进行。为此,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读书 画图 填图。第一个环节,要求比较简单,通过课件画面上山脉的闪动,吸引学生注意力,迅速找出山脉的名称,并对山脉的位置有一个粗略的印象。但是山脉的位置是要求准确掌握的,这对其他地形的分布有定位作用,也对分区地理的学习有重要作用。而仅靠用眼睛去读图

4、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所以第二个环节,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画图,这样就能够掌握山脉的准确位置了。当然,在画图前教师要提出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在画图过程中根据情况随时指导。山脉的分布已经准确落实在图上了,还需要把它们印在学生的脑子里,因此第三个环节,在反复练习后,要求学生填写山脉注记,从而使山脉的分布这张“脑地图”初步形成在学生头脑中。三个环节使学生的眼、口、手、脑充分活动并结合起来,使地图从学生的眼中转移到学生的脑中。 关于喜山和珠峰这部分内容,视觉上的信号刺激比语言上的刺激要强烈得多,所以通过计算机展示一段影象资料,教师就可以不再描述了。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主要山脉1、东西走向的:2、东北西南走

5、向的:3、弧形山脉:4、西北东南走向的: 二、山脉构成地形骨架 探究活动 课堂上将学生分组,人数自定,每组发一块布。 黑板上(或屏幕上)出示下列思考题: 把一块布平放在桌面上,试试看,在怎样的情况下,布会出现纵向的皱褶;在怎样的情况下会出现横向的皱褶。根据这个现象,你觉得我国主要山脉中的三列东西走向的和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组织学生讨论,之后每组派代表回答,最后由教师总结。 课题名称: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1课时)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2课时) 课型:一、二课时新授课 第三课时复习课 课程标准: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记住我国的

6、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活动建议:1、在地图上计算出我国大致的东西经度差和南北纬度差,并依次来说明我国经度与纬度跨度大;分析我国相对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的具体位置。2、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 内容分析: 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山河壮丽,气候类型多样;物产富饶,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学好中国地理,了解中国国情,是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本节课就是从疆域和行政区划两方面来阐述,介绍了我国的范围、位置、邻国、临海,以及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

7、单位,通过学习,做到基本的了解,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简析及学法指导: 例如临海、邻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等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内容的学习并不困难。在学习中国的地理位置有何优越性时,指导学生学会评价地理事物;学习34个省级行政区、陆上邻国时,可指导学生总结内容,运用口诀记忆法。 重点:1、中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2、中国的领土四至点、面积、临海、邻国。3、我国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省会。 难点: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策略和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学习法、读图指导学习法 教学媒体: 中国政

8、区图挂图及拼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 引入新课,向学生简要介绍中国地理部分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时注意的问题。 B 根据上学期的知识,学生回忆中国国土面积及在世界各国的位次。 C 读中国疆域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四至点。 D 运用比例尺的知识,量算我国东西、南北跨越的大致距离。察看经纬度,估算我国东西、南北跨越的经纬度。 E 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并说说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教师学法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学法指导:学会评价地理事物 经济效益 对人类活动的有利方面 地理事物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对人类活动的不利方面 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两

9、方面 下一页 知识目标1、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2、记住:南北干线(5条),东西干线(3条),铁路枢纽(6个)。 能力目标 1、学会在填充图中准确地填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 2、应用全国铁路网的知识,结合地图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 教学重点: 记住南北、东西干线及铁路枢纽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铁路干线填充图 教学方法: 启发谈话法 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看到画面,就知道了我们这节课要讲的内容和什么有关?(火车运行画面配以音乐)2、师:前面我们了解到铁路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大陆上除西藏外,已经形成了连通祖国各地的铁路网。3、师:同学们肯定乘火车去过

10、祖国的不少地方,谁来说说你都到过哪?(学生发言) 4、师:同学们去的地方可真多,可是你们想过是沿哪条铁路线去的,途中经过了哪些重要城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铁路干线。 屏幕显示板书:中国主要铁路干线5、请同学们看这一节课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屏幕显示目标,一生读) 二、达标活动(一) 学习南北干线我国幅员辽阔,铁路线纵横交错。我们按方向分为南北和东西干线。我们先来学习南北干线,一共有五条。第一条南北干线是由两条铁路构成,(电脑演示,学生看屏幕)我们以首都北京为起点,到达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这条铁路称作什么?(京哈线)大家再看,还是从北京出发一直南下到广东省省会广州市,这条铁路叫什么?(京广

11、线) (1)京哈线和京广线两条铁路形成了一条贯通祖国南北的铁路“大动脉”(电脑演示,铁路线闪动) (2)请大家找一找,京哈线和京广线途中经过哪些城市?(提示可以看地图册5页图找。) 3、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我国建成了一条连通首都和港澳地区的南北大干线,是什么铁路?(京九线) (1)它北起北京,南抵香港的九龙。(电脑演示) (2)它是新中国建立后兴建的路线最长、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铁路。它的建成,发挥了哪些巨大的作用呢?(学生看屏幕,一生读,其它学生了解)4、师:在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有四大工业基地,其中有一条铁路连接了京津唐和沪宁杭两大工业基地,同学们知道是哪一条?(京沪线) (1)京沪线

12、是从首都北京到上海市。(电脑演示)它是东部沿海的交通大动脉。 (2)途中经过了哪几个城市让学生查出。(提示看地图册5页)5、第四条南北干线先请大家看清它的起止地点及途中经过的主要城市。(电脑演示) (1)让学生说出城市名及所在省区 (2)起点是山西省的太原,终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柳州市,途中经过河南省的焦作市和湖北省的枝城。6、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大的西南地区修建了许多铁路,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宝成线、成昆线和南昆线。 (1)我们来看宝成成昆南昆线的位置(电脑演示) (2)宝成线是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它途中穿秦岭、大巴山、工程十分艰巨(录像) (3)成昆线 下一页 教学目标 了解巴基斯坦的基本地理特

13、征,记住卡拉奇。 知道印度河对巴基斯坦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自然条件对巴基斯坦农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关于“巴基斯坦”的教材分析 巴基斯坦为新增加的选学内容,教材讲述的内容较少。主要是了解巴基斯坦的自然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由于其内容许多在总论部分已经涉及到,为了避免重复,所以只是重点突出的设计了两个标题。 “南亚西北部的伊斯兰国家”概括了巴基斯坦的地理位置及主要宗教。巴基斯坦位于南亚西北部,这一点对它的气候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其经济发展。宗教问题是南亚尤其是印巴之间的一个重要问题。 “印度河平原为经济中心”突出概括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明印度河平原对其经

14、济发展的重要性。该地区主要的制约因素是降水不足,所以其农业、城市、工业的发展,主要以印度河为中心进行。 关于“巴基斯坦”的教法建议 巴基斯坦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应使同学了解其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宗教及风俗习惯等,可以布置学生查找一些有关的资料,以事例说明印度与巴基斯坦在领土、宗教等问题上的争议,关注南亚与我国西南相邻国家局势的发展变化,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对于巴基斯坦自然条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该节体现得较充分,可以将该节作为一个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因素分析。 关于“巴基斯坦”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印度河对巴基斯坦

15、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教学用具】巴基斯坦景观图片;巴基斯坦地形与降水图;印度河与印度河平原图;巴基斯坦铁路线、主要城市等分布图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学习了印度,这节课学习与印度关系非常密切的国家-巴基斯坦 (板书)第三节 巴基斯坦 (提问)谈谈你对印巴关系或巴基斯坦的了解 (学生自由回答) (展示巴基斯坦景观图片) (总结板书)一、南亚西北部的伊斯兰国家 悠久的历史 民族与宗教 (承转)巴基斯坦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呢?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几个区域,今天希望大家通过读书和讨论,试着分析巴基斯坦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的条件和特点。 (展示巴基斯坦地

16、形与降水图、印度河与印度河平原图) 印度和对巴基斯坦经济的发展具有什么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归纳): 由以上分析得出, 巴基斯坦境内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限制巴基斯坦发展的因素主要自然条件是水,所以,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等都分布在印度河平原或三角洲上,因此,印度河平原对于巴基斯坦来讲非常重要。 (提问)巴基斯坦主要农作物有什么? 可以发展什么工业部门? (学生回答)水稻、小麦、棉花-纺织工业 (板书)二、印度河平原为经济中心-农业为主 (提问)巴基斯坦主要城市由哪些?首都市最大的城市吗? (学生回答) (展示巴基斯坦主要城市的景观图片) (板书)三、主要城市: 首都

17、-伊斯兰堡 最大城市、港口-卡拉奇 (反馈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巴基斯坦一、南亚西北部的伊斯兰国家1、地理位置2、悠久的历史3、民族与宗教二、印度河平原为经济中心三、主要城市:首都-伊斯兰堡,最大城市、港口-卡拉奇 上网查找巴基斯坦的风俗、与印度之间的关系等资料,讨论印巴冲突升级带来的影响。 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第2篇:八年级地理教案 八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形象直观的表现与交流语言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课题:绘画的语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欣赏和认识中外不同的美术作品,了解绘画造型的语言和表现方法,培养初步的审美经验。 2.学会从造型的角度评

18、述美术作品,获得初步的鉴赏能力。对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造型艺术表现方法的了解。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知识评述自己喜欢的中外绘画作品。一、导入:教师提问:达芬奇创作的作品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展示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作品。 你如何理解这幅作品? 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读一幅绘画作品。二、讲新课 出示两幅作品教师提问:抛开画面的内容,找这两幅绘画作品的共同之处。教师总结:绘画创作都要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造型艺术手段,即线条、形状、明暗和色彩等造型要素进行表现。这些美术作品的造型要素及运用方式便成为作者进行艺术表现或与他人交流的艺术语言。1.绘画的造型要素(1)线条造型要素:介绍几幅

19、以线条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线条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 (2)色彩造型要素:介绍色彩的四种分类: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不同。了解印象派、立体派、表现派、抽象派画家及作品,如何用不同的色彩表达情感的。(3)明暗造型要素:介绍几幅以明暗为主的绘画作品,同学感受并评价这些作品给自己的感受。以明暗为主的绘画既可以具体地描绘审美对象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表现主观的审美感受和思想感情。2.了解绘画的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 (1)写实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2)表现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抽象性绘画分别介绍画家及作品 3.

20、欣赏优秀作品:三、教师总结了解了绘画的造型因素,我们在分析欣赏绘画和创造绘画作品时就要运用这些造型因素。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第3篇:黄河_八级地理教案_ 黄河_八年级地理教案_模板1.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以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知道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2.了解黄河在水能及灌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黄河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3.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4.通过对黄河水害成因及治理黄河措施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新中国以来治理黄河的成就,培养学生的责任感。5.通过对“黄河”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是黄河哺育了华夏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母亲

21、河”;二是千百年来,黄河又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灾难,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难治理的河流,从而培养学生辨证的思想方法。6.进一步树立正确协调人地关系的思想及可持续发展中“区际公平”的意识。 本节教材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包括“黄河的源流概况”、“黄河之利”、“黄河之害”和“黄河的治理”。 其中“母亲河的奉献”这一框题就是介绍黄河为我国经济建设、自然景观及文明起源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利用黄河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来发电;第二,对上游地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灌溉,塑造了“塞上江南”;第三,塑造了华北平原;第四,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的忧患”主要是以人地协调

22、的思想,分析黄河泛滥的原因并简单介绍了我国治理黄泛区的成就,这些知识可以归纳成以下示意图: 应该指出的是,黄河还有两个“忧患”,即断流问题和凌汛问题,这两个问题目前显得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前者。教材把断流问题作为“读一读”来处理的。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两个问题,加深对黄河问题的认识。对于凌汛,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以下几点:一是凌汛发生的地点(自低纬向高纬流动的、处在温带地区的河段)、发生的时间(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造成的危害及目前解决的办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考虑黄河有没有其他的忧患,例如水污染问题等,要让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影响,黄河的问题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帮助他们树立用发展的

23、眼光看待问题的意识。 “根治黄河”是在上一个标题的基础上,介绍黄河的治理。从上图可以看出,黄河“害”的根源是“沙”,就应该对“沙”采取措施,途径有二:一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包括造林植草、修建梯田或打坝淤地;二是减淤,即建一些水利枢纽工程。 重点和难点: 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别大以及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两大特征;黄河的治理及开发利用。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别大的原因;下游成为“地上河”的原因;凌汛的形成。 本节的第一框题“中国第二长河”并没有太难的知识点,建议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即这部分知识通过读图活动来完成。 关于黄河的“利”,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头查找资料,然后讨论这样一个话题:“如果没有黄河,中国将会

24、怎样?”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黄河在国民经济、文化等方面重要作用的认识。 关于黄河的“害”,教师可以安排学生结合各河段的特点,分组对不同河段进行分析,找到原因之后再一起讨论治理的措施。这样不仅针对性强,而且最终会使学生认识到:治理黄河的措施要“因地(河段)制宜”,黄河的开发利用要遵循“区际公平”的原则。 关于最后一个框题,可以找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介绍水利枢纽时,尤其要介绍小浪底工程,这是黄河中下游最大的一个水利工程,除了发电之外,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调水调沙,对于根治黄河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要通过介绍这一工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治理黄河的作用,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25、产力”的含义。 教学设计方案1 【教具】: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 引入: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我国的第二长河-黄河。 讲授新课首先我们来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 板书一、黄河的基本概况 活动请学生读”黄河流域水系略图”,并依次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2、读课本及地图,明确黄河干流的长度和形状:5500多千米、”几”字形;3、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4、结合中国地形图,看看黄河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5、在图上

26、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旧孟津;6、找到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并请学生注意,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黄河的哪一个河段。 教师过渡:黄河源于雪域高原,曲折东流,注入渤海湾,那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板书二、黄河的水文特征 教师提问:大家注意看,课本上说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为什么不能说它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呢?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可以将长江、黄河和珠江的流量列成表)因为水量不大。 板书1、水量不大 提问提起黄河,你的第一印象如何?(水特别浑浊)这说明什么?(黄河泥沙多) 结合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小结黄土覆盖且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

27、、地表缺乏植物保护是导致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原因。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录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板书2、中游含沙量大 补充: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赤道27圈。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所以,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转折提问:黄河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里去了?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地上河”的原因(黄河出孟津后,水流平稳,大量泥沙淤积而成) 板图讲解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板书3、地上河 提问这样的”悬河”有什么危害? (如有条件可以播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