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81.50KB ,
资源ID:849682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84968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华电鹿华330MW机组MCS系统逻辑设计说明A.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华电鹿华330MW机组MCS系统逻辑设计说明A.doc

1、 华电鹿华2330MW机组MCS系统逻辑设计说明 设计:校对:审核:批准:2010年9月28日MCS系统简介1系统介绍(省略)2协调控制设计简介 协调控制系统设计原则是将汽机、锅炉作为整体考虑。在综合、能量平衡控制策略基础上,通过预测提前量来提高机组负荷响应能力、抑制动态偏差;与各种非线性、方向闭锁等控制机理的有机结合,协调控制机组功率与机前压力,协调处理负荷要求与实际能力的平衡。在保证机组具备快速负荷响应能力的同时,维持机组主要运行参数的稳定。 2.1 机组指令处理回路 机组指令处理回路是机组控制的前置部分,它接受操作员指令、AGC指令、一次调频指令和机组运行状态信号。根据机组运行状态和调节

2、任务,对负荷指令进行处理使之与运行状态和负荷能力相适应。 2.1.1 AGC指令 AGC指令由省调远方给定,420mA对应150MW330MW。当机组发生RUNUP/RUNDOWN、RUNBACK,退出AGC控制。 2.1.2一次调频指令 一次调频指令为频率对应功率关系,频率调节死区范围为0.033HZ(30002r/min),频率调节范围确定为500.2 HZ,即49.850.2 HZ(对应于汽轮机转速控制范围为300012r/min),对应20MW。当负荷达到上限330MW或下限160MW对一次调频信号进行方向闭锁,当机组发生RUNUP/RUNDOWN、RUNBACK时退出CCS一次调频控

3、制。2.1.3机组指令的实际能力识别限幅功能机组指令的实际能力识别限幅是根据机组运行参数的偏差、辅机运行状况,识别机组的实时能力,使机组在其辅机或子控制回路局部故障或受限制情况下的机组实际负荷指令与机组稳态、动态调节能力相符合。保持机组/电网,锅炉/汽机和机组各子控制回路间需要/可能的协调,及输入/输出的能量平衡。机组指令的实际能力识别限幅功能,反映了协调控制系统一种重要设计思想控制系统自适应能力:1)正常工况“按需要控制”,实际负荷指令等于目标指令;2)异常工况“按可能控制”,目标指令跟踪实际负荷指令。机组指令的实时能力识别限幅功能主要有:1)方向性闭锁2)迫升/迫降(Run Up/Run

4、Down)3)辅机故障快速减负荷(Runback)所有机组实时能力识别限幅功能,均设计有超驰优先级秩序,并具备明了的CRT显示。2.1.3.1方向闭锁功能方向闭锁技术作为CCS的安全保护,具有下例功能:1)防止参数偏差继续扩大的可能;2)防止锅炉各子控制回路间及锅炉、汽机间的配合失调有继续扩大的可能。2.1.3.1.1机组指令增闭锁1)机组指令达上限(运行人员设定);2)锅炉指令闭锁增;3)送风指令达上限;4)一次风机指令达上限;5)引风指令达上限;6)给水指令达上限;7)汽机主控指令达上限。2.1.3.1.2机组指令减闭锁1)机组指令达下限(运行人员设定);2)锅炉指令闭锁减;3)送风指令达

5、下限;4)一次风机指令达下限;5)引风指令达下限;6)给水指令达下限;7)汽机主控指令达下限。2.1.3.2迫升/迫降(Run Up/Run Down)指令迫升/迫降作为CCS的一种安全保护,具备按实际可能自动修正机组指令功能。迫升/迫降主要作用是对有关运行参数(燃料量、送风量、给水流量、一次风压)的偏差大小和方向进行监视,如果它们超越限值,而且相应的指令已达极限位置,不再有调节余地,则根据偏差方向,对实际负荷指令实施迫升/迫降,迫使偏差回到允许范围内,从而达到缩小故障危害的目的。2.1.3.2.1迫升1)机组指令减闭锁; 2)下列任一条件成立:(1)燃料指令小于燃料量5%; (2)风量指令小

6、于总风量5%;(3)给水指令小于给水流量5%;(4)一次风压高于定值1KPa。2.1.3.2.2迫降1)机组指令增闭锁;2)下列任一条件成立:(1)燃料指令大于燃料量5%; (2)风量指令大于总风量5%;(3)给水指令大于给水流量5%;(4)一次风压小于定值1KPa。2.1.3.3辅机故障快速减负荷(Runback)机组主要辅机在运行中跳闸是突发事件,此时若仅靠运行人员操作,由于操作量大、人为因素多,不能确保机组安全运行。因此RB功能是否完善是衡量CCS系统设计重要指标。本公司根据多年RB功能设计与工程实践,提出“以静制动、综合协调”的RB控制策略,在众多电厂得到成功实施,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7、和社会效益。 以静制动指发生RB工况时,BMS按要求切粉投油,CCS根据RB目标值计算出所需的燃料量后,锅炉主控处于静止状态。 综合协调指发生RB工况时,协调各子系统以确保运行工况的平衡过渡,汽机主控维持负荷与机前压力关系。在快速减负荷的同时要对某一辅机跳闸引起的运行工况扰动进行抑制,即采用适当的前馈量,以减小RB工况初期影响机组运行稳定的不利因素。对外协调BMS、DEH、SCS控制系统快速、平稳地把负荷降低到机组出力允许范围内。2.1.3.3.1华电鹿华2330MW机组RB控制策略(简介)1)Runback项目(1)运行中一台送风机跳闸;(2)运行中一台引风机跳闸;(3)运行中一台一次风机或

8、一台变频器跳闸;(4)运行中一台给水泵跳闸。2)BMS快速切除磨煤机完成粗调(1)RB发生时,投保留相关给粉层油;原则上只投一层运行给粉机对应油枪,如果选中的油枪投运不成功,则投另一层运行给粉机对应油枪。(2)大于三层给粉机运行,保留下层相邻三层粉,按F、E、D层顺序切除,间隔6秒。(3)一次风机RB,大于三层给粉机运行, 保留下层相邻三层粉,按F、E、D层顺序切除,间隔3秒。3)细调由CCS完成RB过程根据负荷与燃料量关系快速减负荷,协调系统自动识别机组的负荷区间及实发功率下降速率,当实际负荷达到RB目标值或下降速率小于3MW/min,RB过程结束。4)利用DEH RB接口实现快速降负荷(汽

9、机主控采用脉冲量接口)RB过程的主要手段是快速切除燃料,在克服燃料惯性后,其主汽压力快速下降,此时汽机主控仍然采用脉冲量控制,不能快速关调门,即不能维持机前压力负荷关系;当机前压力低于滑压定值0.3MPa,通过DEH RB接口动作,关小调门,来维持机前压力与负荷关系;在机前压力低于滑压定值0.1MPa,恢复CCS遥控;当机前压力再低于滑压定值0.3MPa,DEH RB接口再次动作,维持机前压力与负荷关系同时快速降负荷。注:本工程采用模拟量接口,有专门机侧RB调节器,因此CCS 送DEH RB信号是禁止的。5)内部协调RB过程中切除燃料的同时,通过前馈作用使引风机静叶相应减小(幅度与切除燃料量成

10、比例);如果是一台送风机在运行中跳闸产生RB工况时,则对引风机控制进行相应比例前馈,以减小炉膛压力波动幅度。如果一台引风机在运行中跳闸,不联跳相应送风机,则对送风机控制进行相应比例前馈。3.控制方案要点简介3.1协调控制方式 协调控制分MAN、BF、TF、CCBF、CCTF五种方式。1) MAN方式 MAN方式即锅炉主控、汽机主控都在手动方式。2) BF方式 BF方式炉跟机,即锅炉控制主汽压力,汽机主控在手动方式。3) TF方式 TF方式机跟炉,即汽机控制主汽压力,锅炉主控在手动方式。4) CCBF(炉跟机)方式 CCBF方式即汽机控制功率,锅炉控制压力。这是一种控制功率为主的综合控制方式,机

11、组指令按比例直接作用到汽机主控、锅炉主控。功率偏差、DEB与热量信号偏差作为细调。为了限制过多失放蓄热,在汽机主控设计用机前压力偏差对功率定值进行修正。5) CCTF(机跟炉)方式 CCTF方式即锅炉控制功率,汽机控制压力。这是一种控制压力为主的综合控制方式,机组指令按比例直接作用到锅炉主控、汽机主控。功率偏差、主汽压力偏差作为细调。这里用功率偏差对主压力控制进行前馈,在保证主压力稳定的前提下,减小功率偏差;同时用主汽压偏差对功率控制进行前馈,在保证功率稳定的前提下,减小主压力偏差。3.1.2负荷控制中心负荷控制中心是一体化人机接口。除显示重要参数外,它包括以下功能:1) 锅炉主控操作器内容:

12、定压、滑压偏置、变压速率设定,定压方式下压力保持、进行功能;燃料指令及各台磨实际燃料量显示。2) 汽机主控操作器 内容:负荷上下限、变负荷速率设定;汽机主控指令、DEH负荷参考及汽机各阀门开度显示。 3)操作员指令 在CCS方式下通过操作员指令达到改变负荷目的,其指令具有保持、进行功能;在AGC投运工况,不具备上述功能。操作员指令投入自动(AGC控制),负荷由中调控制。 4)一次调频 一次调频是根据电网频率与额定频率(50HZ)之差,综合电网安全、机组的调峰能力,设定为0.0167HZ(1rpm)对应2MW。此转差功率关系直接作用于DEH内部,从而达到快速改变负荷。CCS接收转差频率关系起到同

13、步作用,否则将进行负荷拉回;也可由CCS单独完成一次调频功能。当CCS发生Runback、Runup、Rundown,切除CCS一次调频。 5)重要状态信息及RB、RU、RD投切功能 增、减闭锁,RU、RD及不同辅机RB状态指示,RB、RU、RD在协调方式下,可以投入(RB需要经过试验)。3.2锅炉主控方案锅炉主控分二种工况:1)炉跟机调节算法输入:机组指令为前馈信号,DEB信号与热量信号相比较。平衡算法输入:调节算法输出作为燃料指令;燃料量作为反馈。2)机跟炉调节算法输入:机组指令为前馈信号,同时与实发功率相比较。平衡算法输入:调节算法输出作为燃料指令;燃料量作为反馈。注:本系统用积分模块组

14、成平衡算法。1)DEB信号 采用与汽机调阀开度成正比的信号作为锅炉负荷指令,式中微分项在动态过程中加强燃烧指令,以补偿机、炉之间对负荷要求响应速度的差异。由于要求补偿的能量不仅与负荷变化量成正比,而且还与负荷水平成比例,所以微分项要乘以。式中:P1首级压力;PT机前压力;PS机前压力定值。2) 热量信号式中:P1首级压力;Pd汽包压力 3)燃料信号的热值补偿 燃料量的热值补偿环节,用积分无差调节特性来保持燃料信号与锅炉蒸发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它和总燃料量信号之差经积分运算后送到乘法模块对燃料信号进行修正。4)风/煤交叉风/煤交叉采用锅炉指令与该指令经惯性环节输出相比较,取大值控制风量、取小值控制

15、燃料量,可以避免实际信号波动对控制带来负面影响,方便地实现了加负荷先加风、后加煤;减负荷先减煤、后减风的“富风”策略。5)滑压定值 滑压定值是负荷函数,增加滑压偏置,既能满足运行使用的灵活性,又能解决滑压、定压的无扰切换。6)高加解列对锅炉主控影响 高加解列P1突变(即DEB指令突变),对锅炉主控影响大,我们采用DEB指令保持30秒,以抑制其不利因素。 7)给粉机层控与单台控制 单台控制:手动状态转速不受限制;自动状态低限为300rpm,能够设置偏置。 层控:在选择“层控”后“单台控制”旁路,手动状态转速不受限制,自动状态起步转速为300rpm。 给粉机转速上限根据要求设定。 给粉机的启停引起

16、的燃料变化,由处于自动工况的给粉机均分,以保证总燃料量不变。3.3汽机主控汽机主控在BF方式下控制功率,当机前压力偏差超出0.3MPa,对功率设定值进行修正,减少闭锁现象。在TF方式下控制机前压力(RB过程采用TF方式)。当送DEH RB接口动作,汽机主控跟踪负荷参考。3.4引风系统本系统采用二台50%风机,控制静叶,引风控制采用平衡算法,以满足一台引风机运行中跳闸,该风机控制静叶超驰关闭;另一台运行引风机自动增加出力。系统设计防内爆、平衡算法调节死区消除,方向闭锁和联锁保护功能。1) 防内爆发生MFT瞬间炉膛压力急剧下降,可能发生炉膛变形。因此一旦发生MFT、炉膛压力不高,运行中的引风调节机

17、构按送风执行器指令比例减小,40秒后逐步恢复。2) 送风机跳闸影响 送风机跳闸对炉膛压力影响较大,采用比例前馈适当减小引风控制,可以有效地抑制炉膛压力波动。3) RB切除燃料影响RB发生时切除给粉机(BMS),同时引风调节前馈关,关的幅度与切除燃料量成比例。4) 非线性控制炉膛负压影响因素较多,波动也很频繁。对于较小波动(偏差小于20Pa)不调节,这样有利于运行工况稳定。5)方向闭锁 炉膛压力高于50Pa,送风控制增闭锁、引风控制减闭锁;炉膛压力低于-200Pa,送风控制减闭锁、引风控制增闭锁。6)启停磨影响一次风机、磨的启停对炉膛压力影响较大,为此本系统设计了动态前馈。7)平衡算法调节死区

18、平衡功能范围是有限制的,超出范围就出现死区。以二平衡为例作说明:如果送风机控制指令70%(平衡算法输入),输出也70%;不考虑偏置,A风机控制指令70%、B风机控制指令70%。当B风机跳闸,该风机控制指令以一定速率关闭。根据平衡原理,A风机以一定速率开到140%(实际90%限位),力图维持其风量。此时风机控制指令70%,平衡算法输出90%。当负荷快速下降时,要等风机控制指令降到45%以下,A风机才开始回调,显然存在25%死区。消除死区原理很简单,在DCS系统中采用“适时跟踪”机理。即只要跳闸风机指令小于1%,处于自动工况的风机指令超过89%;发一个短脉冲使调节器瞬间跟踪A、B风机指令均值,即平

19、衡算法输入改为45%,消除了调节死区。3.5送风控制本系统送风控制采用二台50%轴流风机,风量指令与负荷相对应,可以手动操作氧量校正M/A输出或通过氧量自动修正风量指令。风量控制采用平衡算法,以满足一台风机运行中跳闸,该风机控制动叶超驰关闭;另一台运行风机自动增加出力。本系统包括氧量校正,并具备完善的方向闭锁和连锁功能。1) 风/煤限制采用风量与燃料信号转换为统一工程量,可以方便地实现风/煤方向闭锁。2) 喘振保护 预喘振保护采用风机出口风量与出口压力关系。具体做法:在风机特性曲线(电厂提供)上逼近喘振点做一条预喘振曲线。在正常工况下,风量对应的出口压力远远低于预喘振压力。当某种原因使风机出口

20、压力达到预喘振压力,该风机动叶超驰关3%,同时该风机增闭锁;5秒后预喘振信号未能消除,该风机控制切手动,同时声光报警,由机务专业进行检查。3) 风量指令静态DEB(扣除微分项)或首级压力P1经过风煤交叉、F(X)折算成风量需求,再经过氧量校正作为风量指令。从DEB信号静态表达式:(P1PT)PS可知,当PT与PS偏差大锅炉主控切手动(已设定手动工况PS跟踪PT)或高加解列P1变化大,将对风量指令造成跳变。为此本设计对上述工况发生时刻,对风量指令进行30秒保持。当机组发生RUNBACK,用首级压力P1作为风量指令,有利于系统稳定。 4) 引风机跳闸影响如果引风机跳闸不联跳送风机,对炉膛压力影响较

21、大,采用比例前馈适当减小送风量,可以有效地抑制炉膛压力波动。如果联跳此功能禁止。注:本设计可以根据需要选择。5)具有平衡算法调节死区消除功能3.6二次风挡板控制1) 油层二次风挡板控制 油层二次风挡板控制分点火位、油压控制、差压控制。点火位是为了该层油枪安全点火;当该层油枪在运行时,采用油压控制,否则差压控制。2) 差压控制 二次风挡板控制为单回路控制系统,用它保持风箱/炉膛差压和负荷的关系,控制范围为3751000Pa.3) 联锁控制 当负荷大于30%MCR时,BMS控制辅助风挡板开始由最高一层起每隔10秒钟关闭一层,直至运行煤层的上面一层辅助风挡板为止,以保证差压满作要求。减负荷时,情况相

22、反。3.7一次风压控制一次风压正常通过变频调节,入口挡板全开。(异常工况采用一次风机入口挡板),通过维持一次母管压力与机组负荷指令关系。一次风压控制采用平衡算法,具有以下功能: 平衡算法调节死区消除功能; 一次风压低,减闭锁等联锁保护功能。 一次风机变频控制,该风机入口挡板全开; 由于一次风机变频装置采用手动旁路柜,当变频器故障,按RB工况处理。 3.8汽包水位控制 本机组采用三台50%锅炉额定容量的电动调速给水泵,二运一备;正常情况A、B泵运行,C泵备运。给水控制系统通过对泵速和阀门的配合控制来保持汽包水位。给水控制系统包括电泵与旁路给水阀,作为全程控制系统。为适应机组的各种运行方式,设计多

23、回路变结构控制系统。 机组在启动和低负荷(小于30%额定负荷)时,由一台电泵向锅炉供水。这时给水调节系统按单冲量方式工作。当锅炉给水量很小时,电泵运行在低转速,用出口旁路阀调节给水量。当旁路开度达90%时,应改为电泵转速控制。当负荷大于30%,转为三冲量控制。当主给水电动门打开,旁阀超驰以一定速率关闭。正常运行时,A、B泵三冲量控制方式。C泵处于后备“自并”状态。 1)汽包水位测量 汽包水位计算公式(单室平衡容器)参数说明:只需输入:Lv即P测量值差压,单位mmH2O、不用迁移;P汽包压力(Mpa);T平衡容器有效测量段温度()。内部常数:有效测量段 VMSL:平衡容器内水的基准高度,即最大量

24、程LX,单位mm;零水位偏置Bias(mm、如果有效测量段零位比实际水位零位高50mm,则Bias为 -50);水位高高限HH(mm);水位低低限LL(mm);水位高限H(mm);水位低限L(mm)。输出:LVOUT -0.5LX+0.5LX 单位mm 。备注:(1) 平衡容器有效测量段温度是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如现场无此测点,则假定为50。(2) 功能块是针对单室平衡容器水位补偿,不适合其它类型的平衡容器补偿。(3) 有效测量段输入用毫米,里面计算转为米,输出再转为毫米。1)零水位定义 (1)实际零水位 是指汽包中心线往下移Xmm,为实际零水位;以锅炉厂家说明书为准。 (2)有效测量段零水位

25、从汽包上引出上、下测量管(冷凝球侧)垂直距离的二分之一。 (3)零水位偏置 如果实际零水位比有效测量段低50mm(以下测量管中心为参考基准), 则Bias为50mm 2)蒸汽流量补偿蒸汽流量采用首级压力折算(厂家资料),按常规用主汽温度对测量值进行补偿。t0设计温度,单位; tk273.16,单位;t1实际温度,单位;p0设计压力,单位MPa; p1实际压力,单位MPa;Q测量蒸汽流量,单位t/h; Qs实际蒸汽流量,单位t/h;本例:t0机前温度_538;则 k=0.0012328;c=0.336752。 3)给水流量补偿 因为水是不可压缩流体,所以对测量值只采用温度修正。 t0设计温度,单

26、位; tk273.16,单位;t1实际温度,单位; W测量给水流量,单位t/h; Ws实际给水流量,单位t/h;4)C泵自动并泵功能 C泵处于备运状态、A、B泵运行,一台泵运行中跳闸。C泵自启动成功,以最大速率增速,当泵出口压力差小于2MPa,开始减速;当C泵出口压力达到正在运行中电泵出口压力,电泵并泵成功,自投自动。如果泵出口压力品质坏,电泵自启动成功,以最大速率增速,当C泵指令达到运行中电泵指令,电泵并泵成功,自投自动。此时泵的出口压力可能有差异,但一般比较小。 单电泵运行,电泵处于后备自并状态。当运行中电泵跳闸,立即记忆原给水量;C泵联启,快速提速。当给水流量达到原给水量,完成自并、并投

27、入自动。5)给水泵RB功能 (1) 二台泵运行,一台泵运行中跳闸,备运泵5秒内自启动成功,不发RB。(2)二台泵运行,一台泵运行中跳闸,备运泵5秒内不能自启动;负荷大于160MW发RB。目标负荷150MW。(3)二台泵运行、一台泵跳闸,处于自动工况下的泵将快速增速,以求总给水量不变(付调是跟随系统),勺管指令上限90%。(4)给水泵RB过程中如果汽包水位低于定值-10mm,给水控制减闭锁。3.9 汽温控制系统 1)过热汽温 过热汽温分三级控制。控制方式为串级,其主环和付环均为比例积分调节。(1)抗积分饱和功能由于汽温调节对象的惯性和延迟大,调节特性差,使主调容易发生积分饱和现象,从而使系统动作

28、迟缓,易发生振荡。为此,采用付调指令限值启动抗积分饱和功能。 (2)阀门特性修正 (3)负荷前馈功能 (4)备用级(初级)汽温饱和温度限制(5)逻辑功能 MFT、汽温低于设定值X(自动状态),强关减温喷水阀。 RUBACK发生时,发一个超驰脉冲关减温喷水阀。当喷水阀指令大于4%时,打开喷水截止阀。喷水阀指令小于2%时,关闭喷水截止阀。2)再热蒸汽温度 再热汽温分三级控制,烟气挡板控制为粗调;微喷水减温分左右两侧,控制方式为串级;事故喷水作为后备手段,高压缸排汽温度作为前馈信号,逻辑功能,与过热汽温控制类似。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系统有如下特点: (1) 分三级控制,烟气挡板为正常控制手段,用它来保持

29、再热汽温等于再热蒸汽温度设定值。 (2)为克服来自燃烧方面的扰动,挡板调节引入总风量信号作为前馈信号,微量喷水增加蒸发量、燃料量作为前馈信号,事故喷水增加高缸排汽温度作为前馈信号,以改善系统动态品质。 (3)为防止再热汽温过高,在A、B侧分别设置了保护性的喷水调节,并用烟气挡板再热汽温设定值加上5的偏置后作为微喷水设定值。由于定值高于烟气挡板调节器的定值,所以正常情况下微喷水阀关闭。一旦再热汽温偏高,超过微喷水温度设定值时,喷水即自动投入。这种工作方式避免了烟气挡板与喷水同时工作而可能产生的相互干扰。(4)事故喷水控制 事故喷水作为后备手段,用微喷水汽温设定值加上5的偏置后作为事故喷水设定值。

30、所以正常情况下事故喷水阀关闭。一旦再热汽温偏高,超过事故喷水温度设定值时,事故喷水即自动投入。 (5)再热烟气挡板控制 再热汽温是通过调节烟道中过热器烟气挡板和再热器烟气挡板的开度,以改变进入再热器的烟气量,从而调节再热汽温度。通常过热、再热烟气挡板动作成反比,即再热烟气挡板开、过热烟气挡板关,以减少烟道阻力变化。在自动方式下,其开度指令小于90%、大于30%。抗积分饱和功能、逻辑功能,与过热汽温控制类似。3.10除氧器控制系统1) 除氧器水位 本工程配三台50%凝结水泵,A凝泵、B凝泵变频控制,C凝泵采用工频控制。正常工况A、B凝泵变频控制,进水调门可全开。运行中任一变频泵退出变频控制,正常变频泵快速提速(达工频速率),C泵自启,调门进入保持除氧进水流量,调门快速关小。当变频泵达全速,暂定延迟6秒,调门进入正常除氧器水位调节。除氧器水位采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